周景理
摘 要:班級管理工作是每一名小學班主任都必須要落實的重要教育任務,有效的班級管理,不僅可以培養小學生正確的思想意識,還能夠養成小學生良好的學習觀念。為了提升小學班級管理的有效性,教師則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班級學習管理、衛生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的各個環節當中,并通過有意識、有計劃地引導來端正小學生的學習態度、培養小學生的衛生意識、樹立小學生的安全觀念。
關鍵詞:小學生;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班主任
國家教育事業的日漸發展壯大,對小學班主任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管理要求,班主任不僅需要重視學生基本知識、技能的培養,還應保障班級管理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與高效落實。本文,將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角度出發,簡要分析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滲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以供相關教務工作人員參考借鑒。
一、在學習管理中滲透德育,端正學生學習態度
課業學習是小學生于小學就讀的第一任務,而學生自身學習態度端正與否,則直接影響著小學生學習知識時的效率與質量,關乎著小學生探索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為了有效端正小學生的學習態度,班主任則可以在學習管理工作中滲透德育教育,讓小學生在感知德育內涵的同時,形成正確、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
例如,班主任開展學習管理工作時,可以將與“學習”相關的各種德育素材帶入到教育環節當中。如,貧困山區艱難求學的紀錄片、渴望讀書的孩子的圖片等,該類素材以極其直觀的形式,表達了我國各地區由于各種條件受限,而難以讀書學習的情景,小學生們在觀看時,不僅可以體會到同年齡不同境遇孩子生活的艱辛,還可以感受到自己能夠吃飽、穿暖坐在教室中讀物學習的幸福。在觀看的同時,班主任也應圍繞素材進行提問,讓小學生們思考“學習的重要性/為什么要學習/應該怎樣學習。”班主任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班級管理中,既能夠升華小學生對“學習”的認知,還能夠激活小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進而端正了小學生學習的態度。
二、在衛生管理中滲透德育,培養學生衛生意識
衛生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備受班主任、教師、家長關注的問題,而衛生管理工作的開展與落實,便是為了培養小學生的衛生意識、發展小學生的衛生能力,最大程度降低小學生患染衛生疾病的概率。為了達成這一教育目的,班主任則可以將德育教育滲透到衛生管理的環節當中。
例如,班主任開展衛生管理工作時,可以從教導與實踐兩個角度出發。教導方面,班主任應闡釋“注意衛生、保護衛生、清潔衛生”的重要性,讓小學生們可以更為真切地感知到“衛生”對個人、對人民、對社會帶來的影響。與此同時,班主任還可以播放一段情景短片,讓小學生們“零距離”觀看凌晨時間為了清潔城市衛生而奔波的環衛工人的身影。實踐角度,班主任則可以利用教學之余、周末等時間,安排小學生走出校園,幫助環衛工人打掃校園周邊、社區的衛生環境,協助環衛工人共建美好、整潔的生活衛生環境。待實踐活動結束后,班主任還可以開展“衛生清潔”主題的交流互動,讓小學生們暢談此次實踐活動的所見、所思、所得,更進一步升華小學生對德育衛生的感悟。班主任將德育教育滲透到班級管理中,既可以提高小學生對“衛生”重要性的體會,還能夠養成小學生衛生保護的意識與衛生清潔的能力,進而降低了小學生由于衛生問題患染疾病的幾率。
三、在安全管理中滲透德育,樹立學生安全觀念
安全問題與衛生問題相近,二者皆會對小學生的身心成長帶來消極、不利的影響。為了有效改善這一情況,班主任則可以將德育教育與安全管理進行整合,以安全教育的形式,樹立小學生保護個人安全的觀念,塑造小學生保護他人安全的意識,并在這一過程當中,逐步增強小學生的安全保護能力。
例如,班主任開展安全教育管理工作時,可以選取案例分析的形式進行教導。假定,案例為“交通信號燈損壞的十字街頭”,授課時,班主任需要先帶領小學生分析這一案例情景當中潛在的危險,讓所有小學生都可以清晰知曉該場景存在的安全隱患。而后,班主任則可以設計問題,引發小學生的思考,如,“如果一名小朋友執意要穿過這條馬路,我們應該怎樣勸他呢?”“假設一名小朋友被困在車流當中,我們應該如何‘施救’呢?”在提問的基礎上,班主任還可以創設具體的情景氛圍,讓小學生們以模擬演練的形式進行實踐,而班主任則需要根據小學生的表現,予以相應的指導。班主任在安全管理中滲透德育,不僅可以樹立小學生自身的安全意識,還能夠培養小學生助人為樂、幫助他人的良好品質,進而加速了小學生安全素質的養成。
總而言之,小學班主任將德育教育滲透到學習管理、衛生管理以及安全管理的工作中,既有利于提升班級管理的有效性,還有利于促進小學生思想、心智的發育,進而,為小學班級管理的高效化、多元化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張旭東. 對新時代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的思考[J]. 科學咨詢,2021(23):59-60.
[2]格桑平措. 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的策略[J]. 數碼設計(下),2021,10(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