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莉娜
摘 要: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往往極端地追求學生的成績,忽略對學生其他方面的培養。而伴隨著教育的不斷進步,現階段小學美術教育就很重視對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但是由于諸多原因,現階段對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基于此,下面的內容從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意義、存在的問題以及具體培養策略進行了淺要探析,旨在為創新思維的培養提供思路,促進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學生;創新思維
創造力是當前社會所提倡的一種本領,古往今來,能夠在個人專業領域摘得桂冠、實現超越的學者、科學家無一不是靠著創造力,這種求新、敢于突破的思維意識促使社會文明得到空前的進步。隨著教育改革的到來,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早已不再滿足文化知識與專業技能,一名優秀的人才必須具備發現、創造新的事物的能力。創造性思維在美術領域也有所體現,對于形成優秀的美術素養也有很大的幫助,因此,教師應當創新小學美術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成長為符合社會需要的優質人才。
一、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
(一)能調動學生思維
在對整體問題進行研究前,有必要明確小學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快速發展,同時其他方面的能力也具備了全面發展的前提條件,為了能更好地詮釋教育目標,教育部門越來越關注美術教學的問題,作為藝術學科,合理的美術教學能調動學生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幫助學生不斷成長。然而,傳統的美術教學理念往往會局限學生的思維,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具體要求。如果美術教學不能對學生創新能力進行培養就會阻礙學生的發展,因為創新在美術教學中十分重要。
(二)能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很多學生在小學階段就出現了墨守成規的情況,這與教師落后的教學模式不無關系。美術學科是一個充滿創造性的課程,能不斷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加強學生的思維創造。
(三)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美術教學中教師主要負責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作為主體,可以發揮自己對美術的想法,之后利用畫筆肆意揮灑自身的想象,教師則需要引導學生利用創新思維勾勒畫面,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策略探究
(一)將教學與生活進行融合,培養學生創新思維
在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對于學生作品要更多地進行鼓勵。小學生由于年齡和性格等各方面的特點,在學習過程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教師必須意識到鼓勵對學生的作用。如果教師能夠針對學生的進步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的話,能夠讓學生樹立更大的信心和動力,從而更好地配合教師開展后續的相關學習。
例如,學習《走進春天》這一節課的內容時,教師就能夠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去感受真正的春天。教師可以分析當前的課上時間,對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從而有機會帶領學生真正走出校園,走進自然,讓學生感受到自然的力量。由于學生之前大都是在教室內完成學習,所以當教師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之后,學生會對周圍的各種事物充滿好奇。教師給學生安排美術野外活動任務,讓學生通過自己真實的感受將自己所見到的春天在畫紙上表達出來。同時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從而達到開闊想象力的目標。同時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圖書館等一系列資源進行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持續不斷發展。
(二)通過選擇適當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適當地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能夠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發展,而對于教學內容的最終選擇,教師要以學生學習時知識遷移難度低為標準。美術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能夠使學生主動地去創造美,所以選擇教學內容時還要注重其靈活多變性,從而達到為其提供想象空間的目標,促進其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發展。
例如,在美術相關實踐教學開展時,在學生進行創作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基本的技巧進行掌握。與此同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其思考這一主題,促進其能夠將自己真實的感受融入自己所理解的主題內容中去,從而使得學生創造性思維得到發展。同時,教師設計相應的教學內容時,也要做到結合學生實際年齡、閱歷和自我修養等現實情況出發,從而使得所設計的課程內容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使美術教學不再是千篇一律,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發展的目標。
(三)通過互動創新平臺的搭建,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做到依據學生具體的特點來為其搭建交流與互動的平臺,通過這種方式促進學生在課堂之外能對自己的審美情趣有所提升,同時還可以引導學生主動進行美術作品分享,通過分享自己的作品到創新互動類型的交流平臺。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生活中所發生的有趣事情進行創作,很多學生在此時的思維無法快速地發散,更好地激起學生的課程參與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可以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或者讓學生主動分享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引導學生去發現美,要讓學生知道生活中的美無處不在,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真正缺少的是我們發現美的眼睛。讓學生了解相關的理論內容和學習方法之后,再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創作。緊接著學生再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自己班級的交流群之中,從而使得其發現更多不一樣的視角。教師對于學生的作品應該仔細的分析和評價,教師及時對作品進行評價,能夠讓學生感受到自己受到重視,在后續學習中會更加認真完成,并且在大家交流過程中,也會促進大家對于這一主題的認識與理解,從而使得其創作的思路更加廣泛,同時也會促進其創新思維的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創造性思維能夠帶給人們靈感,促使人們發揮主觀能動作用,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創作,親自設計并完成作品。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觀念,創新當前的美術教學策略,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創作的空間,開發教學素材,善于利用新型教學工具,發揮課堂教學的最大優勢,激發他們的創作樂趣,同時培養創新意識與創造能力,以此提升小學生的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史亞偉.小學美術課堂創意教學策略及實踐研究[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04:23.
[2]許穎.基于創造力培養的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研究[J].小學時代,2020,14:83-84.
[3]孫藝菲.小學美術課堂創意教學策略初探[J].兒童繪本,2020,12: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