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娟
摘要:任務驅動法是一種更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任務是該方法的核心,在任務的驅動下能夠加速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在有限的課堂里吸收更多的內容,在結合小組學習法的同時又能夠幫助學生養成互助習慣,幫助學生形成團隊合作精神。自該方法被引入到國內以來,已經被運用到不同學科,比如:英語、語文等學科,均取得一定的效果。為改善高校會計教學質量,部分高校開始在會計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法,因此,本文就任務驅動法在會計教學中的如何運用展開探討。
關鍵詞:任務驅動 會計教學 有效結合
一、任務驅動法及優勢分析
1.任務驅動法
任務驅動法,以任務為中心,根據教師布置任務,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該方法在運用中需要借助特定的情景,為學生營造適合探索的情景,以便學生能夠根據任務進行思考、探索。
2.任務驅動法優勢分析
任務驅動法已經被廣泛地引入到不同學科的教學中且受到一定的好評,這是因為任務驅動法具有如下優勢:第一,促進學生能動性的發揮。在任務驅動法中教師僅布置任務和創設情境,在任務目標的引導下,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在探索的過程中可尋找適合自身的吸收知識的方式。并且在任務的指引下,學生如果在探索中遇到問題,可進行小組討論或者尋求其他解決方式,有效提升學生的自學能力并促進能動性的發揮。第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傳統的教學方式通常以教師為主導,課堂上學生需要跟著老師節奏,學生在掌握知識點的時候不能有效區分難點與重點,而任務驅動教學方法則改變了這一教學情況,在該教學方法的指導下,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在明晰目標和任務的前提下,學生可以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而且有目的的學習能夠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學習過程是否適合學習目標,如果不適合學習目標,也便于根據失敗的經驗總結教訓。因此,這種不用適合教師授課節奏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二、任務驅動法引入會計教學的必要
截至目前,在許多學科的教學過程中都已經引入任務驅動法,而且效果顯著,這給會計教學引入任務驅動法提供了經驗。具體而言,在會計教學中引入任務驅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首先,這種教學方法適合當前高校學生的年齡及認知特點。對于初入大學的學生而言,剛剛結束學業繁重的高中生活,對未來的學習和工作都處于懵懂狀態,容易接受新的學習方法。任務驅動法以任務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可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探索更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所以,在大學階段的會計課程中引入任務驅動教學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 ]以《基礎會計》為例,該課程是大一會計系的專業課,是學生接觸會計的第一門學科,內容相對淺顯,比較基礎,但該學科又是今后學習《成本會計》《管理會計》《高級財務會計》等學科的基礎,可見入門專業課程的重要性。因此,對于剛剛入學的大一新生而言,創新教學方法,引入與高中填鴨式教學不同的新穎方式,能使學生迅速識別學習任務及重難點,便于自身探索合適的學習方法,提高動手搜集資料、匯總資料,總結重難點的能力,因此,在大學階段的會計課程,尤其是低年級的會計課程中引入任務驅動法非常必要。
三、任務驅動法與會計教學的具體結合
根據上文分析,了解了在大學階段會計課程引入任務驅動法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將該方法引入到會計課堂上呢?具體來說,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嘗試:
1.充分的課前準備
任何新教學方法在采用前都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只有師生都做足準備,才能更好地發揮教學方法的作用。就大學階段的會計課程,在引入任務驅動法前師生需要做如下準備。
(1)教師課前準備。首先,教師要對“任務驅動法”進行深入了解。不僅要了解任務驅動法相關理論知識,還要結合課程內容制定任務目標并加以預演,推測學生學習過程從而判斷目標設置是否合理,如在推演過程中發現目標設置不科學,要及時調整設置的目標。以“借貸記賬法的運用”作為參考對象,教師在選擇任務時既要有一定難度,以便激發學生的能動性;又要既有較強的操作性。這就要教師同時熟悉教學內容與任務驅動設置方法,這也是教師在課前需要做準備的重點內容。
(2)學生課前準備。學生在課前也需要做適當的準備,比如:在課前對本節課所需學習內容做好預習、課前復習以前學習內容等,通過復習鞏固之前的知識,通過預習對未來要學內容形成大致了解,一旦教師在課堂上公布學習任務及目標,能夠及時做出反饋,不至于毫無頭緒。
2.課上的驅動進展
在會計課程中引入任務驅動法是為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而一定的情景能夠給學生營造適合的學習環境,增加過程感,從而更好地更好地形成理解與認識。以應收賬款壞賬核算教學為例,就該教學過程中如何在課堂上進入任務驅動法進行展示。
(1)創設情境、課程導入。由于課堂已經將本節課所學內容進行提前說明,讓同學們在課下做好預習。首先,在上課初始教師可通過典型的壞賬案例作為課程內容的導入,既能夠讓學生對壞賬進行大致了解,在案例的作用下又激起學生的探索興趣。該環節要注意給學生預留一定的時間,讓其進行小組討論或者自行思考。
(2)任務目標下發。在課前準備階段教師要個根據本節課程內容預設不同的任務目標,然后結合課程所選案例,將目標分別下發到個人或者以小組的形式下發,下發任務不僅要有總體的任務目標,同時也有具體目標即要求,以便在學生自主學習與討論時能夠起到引領與驅動作用,便于發現和總結本節課學習關鍵點。
(3)小組方式。如果采取分小組的方式,明確要求小組成員要分工協作,在任務完成的過程中要互相幫助、互相監督,成員之間如果有不同的意見要進行充分的討論。
(4)任務完成情況匯報。當各小組或班級成員大多完成任務后,要分組或者以個人的形式對任務的完成情況進行匯報,比如:壞賬核算中發現的問題、如何避免此類問題出現、對自己在本次任務中的表現進行打分、自己還存在哪些疑惑或者不理解的地方等。
(5)綜合點評。主要由班內同學對匯報同學進行點評,這里的點評可能存在錯誤之處,但要鼓勵學生大膽地將自己對問題的看法闡述出來,鼓勵學生對存在問題進行集體研討。
(6)教師點評。這也是最后一個環節,在點評的過程中教師既要結合學生匯報的情況點評,也要結合上個環節綜合點評中其他同學的點評加以評述。
3.課后總結
教師點評環節結束就意味著任務驅動教學法的完成,但這并不等于教學內容的完成,在課程結束前教師要結合本節課程的重難點進行梳理、總結,讓學生跟著老師節奏對本節課進行再次鞏固。此時,教師可以結合本節內容,將新的案例和任務下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利用課后時間獨自完成課程內容相關案例的學習。
四、任務驅動法與會計教學結合注意事項
上述內容僅是對會計課程中任務驅動法如何引入的簡單舉例,在實際運用中還有諸多注意事項,具體來說需要注意的關鍵有如下幾點:
1.注意任務的設置
就教師而言,普遍教學經驗豐富,會計理論知識扎實,對學科內容的視角與學生存在較大差異,通常教師都是站在一定學科高度,對課程進行整體把握;而學生則不同,對于所學課程相對陌生,尤其是剛入學的大一新生,對會計的里面相對片面。[ 2 ]此時,教師在設置任務時要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先設置相對簡單的任務目標,然后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在拔高目標難度。總而言之,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置目標任務,在剛引入任務驅動法時盡量設置難度低的目標,隨著學生對會計學科的熟悉和基本知識的掌握在有計劃、分步驟地增加難度。
2.任務設計階段進行適當預設
任務目標能否完成,興趣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對于枯燥的學科知識而言,教師在進行任務設計時,要適當的對任務目標進行預演,如發現目標設置不能有效激起探索求知的想法,就要及時調整任務目標或者增加其他方面措施,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任務驅動教學的興趣,這才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關鍵所在。
3.融入創新元素
新穎是吸引學生的關鍵,在任務設置時盡量選擇能夠融入創新元素的課程,比如:對于已經講授過的知識,通常不適宜采取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選取課程開展需要借助案例講解的內容,引入具有吸引性、社會影響較大的案例作為突破口。[ 3 ]此外,教師還需要能夠進行換位思考,從學生角度出發,體會學生學習心態,這樣在設置任務目標時才能找到創新突破點,以便更好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任務探索提供幫助。
4.考慮客觀情況
任務驅動法在實際操作中比較費時、費力,其運用需要耗費師生的大量時間,兩個課時的時間通常不能有效完成,這需要學生課下花費部分時間來鉆研學習。對于課程任務重的學期,要謹慎選擇任務驅動法;對于課程任務輕松的學習,可適當采用,但要注意度的把握,并非一種教學方法的效果突出就要一直采用,任何教學方法的使用都不具有割裂性,需要不同方法相互融合才能發揮1+1>2的作用。所以,就大學階段的會計課程而言,任務驅動法的選擇要結合實際情況。
五、結語
任務驅動法是一種能夠有效改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方法,該方法能夠激起學生的探索求知精神,調動參與積極性,所以,在大學階段會計課程可以適當的引入該方法,但在引入的過程中需要結合學科的自身特點、學期課程任務簡繁、學生的接收能力等多方面的因素,相信在眾多高校會計教師的探索下,任務驅動法與會計課程的結合將更加緊密,在該方法的促進下能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突出的優秀會計人才。
【參?考?文?獻】
[1] 海占芳.任務驅動教學法在納稅會計教學中的運用[J].科技經濟市場,2021(03):117-118+120.
[2] 賈秋敏.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成本會計教學中應用[J].今日財富,2020(04):203-204.
[3] 何佳蔚.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財務會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知識文庫,2020(03):130+134.
(責任編輯:姜秀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