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海玲
摘? 要: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個性化閱讀在重視學生閱讀能力培養的基礎上,關注學生的自主閱讀態度,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創造性和體驗性。在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融合傳統課堂教學總結的優秀教學經驗,在教學實踐中真正落實個性化閱讀教學,積極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幫助學生建立健全的人格,為學生的人生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應用策略
在現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中,個性化閱讀理念越來越受到師生的青睞。所謂個性化閱讀,即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而不應該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也就是說,學生在閱讀材料時,其個性化感受應當被充分尊重。這不但要求教師要著力于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塑造,還要了解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心態變化,重視學生在閱讀中提出的與眾不同的看法。批判性、體驗性和主體性是個性化課堂教學與傳統閱讀課堂教學差別最為顯著的方面,而近些年出現的各種新型的閱讀教學理論也為個性化課堂教學奠定了基礎。相較于傳統閱讀教學方式,個性化閱讀教學更加注重在師生對話中獲取個性化體驗,將學生、教師、閱讀文本巧妙地聯合在一起實現互動,在保證閱讀教學效率的基礎上,優化閱讀氛圍。因此,初中語文課堂必須基于現代化教學理論,在吸取優秀傳統閱讀教學經驗的前提下,充分考慮初中生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全面貫徹個性化閱讀教學理念,全力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新境界,循序漸進,充分挖掘學生的閱讀潛能。基于此,筆者深入探究了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新方向,即個性化閱讀方式,為初中生的閱讀方式提供了參考與建議。
一、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語文閱讀文本中隱匿的人文內涵是提高學生素養的基礎。閱讀教學不僅是師生對話,更是兩者與閱讀材料之間的對話,可以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但是,現階段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
1. 閱讀教學形式缺乏創新性
在以往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采用靜態教學方式,只關注閱讀文本結構、寫作特點、寫作手法、表達觀點、中心思想等內容。傳統模塊式閱讀往往拘泥于文本知識和字詞句段篇,“機械式”的重復講解使閱讀課堂生硬無趣,學生學起來枯燥乏味。這種碎片化知識的涌入,使學生無法深入理解與感悟優美文章。
2. 閱讀教學拘泥于應試思想
教師僵化的傳統教學模式,導致教師與學生只關注考試內容,閱讀教學模式化、碎片化現象嚴重,導致學生的閱讀只是為了應試,個性化閱讀思維引導幾乎為零,導致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死氣沉沉,并沒有注重學生的能力提升和素養培養。
二、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應用策略
1. 構建個性化初中語文閱讀課堂
在傳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有些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教學時間,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式進行閱讀教學,沒有提供給學生自由朗讀的時間,以至于學生對閱讀內容一知半解,課堂參與度大大降低。倘若教師放寬學生自由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文本,教師作為引導者幫助學生反復閱讀、獨立思考文本內容,這樣學生能深入了解文本的內在含義。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時要因勢利導,鼓勵學生的思維向多元化發展,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感受,進而構建具有個性化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堂。
2. 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
在開展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前,備課過程不可或缺。教師應當對文本內容了然于心,標記出重點知識及學生難以理解的知識。在研究文本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感豐沛的段落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教師應當做到因材施教,及時調整針對于不同學生的個性化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閱讀需求。
3. 開展多樣化的閱讀教學評價
閱讀教學后的總結評價也是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總結評價不僅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還應當涵蓋學生閱讀的全過程及其個性化感悟。除此之外,學生的自我評價、學生的相互評價也是總結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的基本形式
1. 創設情境,沉浸文本
在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中創設情境的目的在于激情引趣,力求做到引導學生沉浸在文本閱讀中。教師可以借助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課堂這一平臺,利用情境模擬、語言描述、課件展示和圖景感知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充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始終保持在積極、亢奮的閱讀狀態中,自覺沉浸在個性化閱讀中。
2. 引導質疑,提出問題
就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來說,文本閱讀應當在統攝全文的基礎上分步研究、探析全文。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閱讀,使學生的思維向質疑、批判方向發展,閱讀認知從傳統思維中解放出來,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目前,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由于受到認知水平和閱讀經驗的限制,閱讀較為膚淺,并沒有進行自主質疑。此時,教師要在保證學生多元化思考的基礎上適當對學生的疑問進行修正及引導,幫助學生提出有價值的質疑。
3. 多元對話,求解感悟
基于已生成的有價值的質疑,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應當針對問題本身,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開展深度閱讀與實踐活動,架構起對閱讀文本整體框架的理解,最終在自主閱讀課堂中開展師生、生生間的多元化對話,深度理解與掌握閱讀文本。
四、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需要高效課堂管理模式
所謂個性化閱讀教學,就是以學生的文本認識與感悟為導向,搭建起師生、文本的高效對話通道,創造出與個性化閱讀相契合的學習氛圍和學習條件,多角度、多領域引導學生自主形成個性化閱讀。引入個性化的初中課堂管理方式,對開展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非常重要。初中語文閱讀的兩大特點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兩者是和諧統一、共生并存的。片面追求工具性,只關注初中語文閱讀績效,只會排列組合閱讀知識點,與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教學改革南轅北轍、差之甚遠。如若教師視條分縷析為標準教學模式,只會使初中語文閱讀課堂變得越發沉悶、緊張,個性化閱讀追求的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愿望更是難以實現。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的改革方向要求我們必須要自覺地跳出將成績作為唯一評判標準的泥淖,將個性化課堂管理模式應用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提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靈活性。個性化閱讀導向的實現需要師生共同努力,缺少任何一方,個性化閱讀都無法實現。
在教學改革的驅動下,更加重視個性化閱讀對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個性化閱讀的推廣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高效協作。教師要深刻意識到傳統語文閱讀教學的弊端并及時優化,完善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保證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和教學管理工作的有序、順利進行。文章提出了有關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建議,以期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改革提供強大助力。
參考文獻:
[1]徐興蓮. 個性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現代交際,2016(21).
[2]王國萍. 個性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 課外語文,2022(4).
[3]郭麗霞. 個性化閱讀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22).
[4]俞正榕. 個性化閱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新作文(語文教學研究),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