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文成
摘 要:初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只有盡可能地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文化知識,增加輸入,才能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逐漸提升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加強對于生活、對于這個世界的熱愛與敬畏。這就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認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找到教學的主旨,也就是教學的核心主題,因為只有基于單元主旨進行教學設計,教學思路、教學重難點才會更加明晰。換言之,單元整體教學視角下初中英語教學設計的優化,有助于教師定格單元整體視角下課與課之間的邏輯關系,形成聽力、語法、閱讀、寫作有機銜接的英語教學合力,從而讓英語教學變得“通透”。
關鍵詞:主題意義;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思考
1確定單元核心主旨,找準教學“軸心”
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內容分析就是對一個單元的內容進行整體分析,從宏觀上把握整體內容,為之后教學厘清思路、做好鋪墊。單元整體教學強調的是對單元內容的整合與貫通,這就要求教師對于英語教學有單元設計意識,注重教學的整體性與貫通性,只有這樣,英語教學才會有“靈魂”,而這個“靈魂”就自然成為教學的“軸心”。同時,只要教學不偏離這個“軸心”,英語教學的聽力、語法、閱讀、寫作就會有機融合成一個整體。例如,人教版九年級英語Unit2的主題是節日,其中包括中國和西方的重要節日,涉及的話題是談論節日及介紹節日。整個單元由SectionA(A節)和SectionB(B節)兩部分組成:SectionA包括兩個聽力練習、一個對話和一個閱讀,共四個語篇呈現了不同主人公對于中國節日的描述,包括喜歡或不喜歡的節日、原因、做的事情等,同時兼顧語法的學習(由“that,if,whether”引導的賓語從句及感嘆句的用法);SectionB包括兩個語篇,一個語篇為聽力,呈現了主人公對于萬圣節的描述,另一個語篇為閱讀,介紹了圣誕節的情況。
2分析學情,準確定位教學對象
《孫子·謀攻篇》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道出了“知彼”的重要性。英語教學可以看作是“戰場”,只有教師充分了解教學對象,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認知特點、學習能力,才能夠找準教學的方法,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的學情分析就是要了解學生的整體情況,對與學生學習和生活相關的一切因素進行分析,如學習態度、學習能力、興趣愛好、年齡、性格、心理狀況等。例如,節日這一關乎文化的話題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較為密切,他們對于中外節日有自己的喜好與看法,圍繞這個主題他們就會有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想要表達,但是他們對于節日背后的深層意思了解得相對比較少。同時,剛升入初中的學生語言知識與語言能力有限,在表達自己對于節日的看法方面存在困難。因此,教學的重點與難點是幫助學生積累相關的語言知識,提高學生有關節日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了解節日背后的文化意義。
3合理規劃課時,落實教學目標
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教師還要設置符合學生學情的教學課時,并確立教學目標,不然就會陷入一種漫無目的無序狀態,即教學就會失去方向,目標就會成為“空中樓閣”,從而導致重新進入原有的模式之中。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的課時安排就是在分析本單元整體內容的基礎上,要求教師合理規劃課程時間,同時注意課型的多樣性,均衡分配。例如,在概括、分析了人教版九年級英語Unit2重點內容的基礎上,筆者提煉出的單元主題是“Talkingaboutfestivals”(談論節日),具體分為四個課時,每個課時45分鐘。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中的目標確定就是在分析某個單元前三部分的基礎上,考慮本單元要達成的目標是什么。單元目標大致可以從知識、能力和情感三個大方向確定。在此基礎上,每節課所要達到的目標又是什么,也是需要教師重點考慮的部分。例如,對于人教版九年級英語Unit2來說,筆者通過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目標確定。第一,通過課時1的學習,學生能夠理解端午節和潑水節的起源與習俗;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中國傳統節日并分享原因;掌握賓語從句和感嘆句的用法。第二,通過課時2的學習,學生能夠使用Skimming(略讀)和Scanning(快閱)方法理解文章SectionA3a;復述嫦娥奔月的故事;了解中秋節背后的深層意義及中國傳統節日的核心價值觀。第三,通過課時3的學習,學生能夠通過聽力,了解關于萬圣節的基本要素;通過閱讀文章,了解關于圣誕節的基本狀況。第四,通過課時4的學習,學生能夠通過使用閱讀策略更好地理解本篇文章;理解圣誕節的真正意義及故事的寫作目的;寫一篇作文《我最喜歡的中國傳統節日》。
4結語
初中英語教學中,單元是承載主題意義的一個最基本、最完整的單位,因為每個單元都是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編排的,而不是在某一個單元中,通過不同的篇章或對話呈現不同的主題。單元整體教學就是先設定一個單元的整體目標,然后根據每個單元的課時,設定子目標,同時各個子目標的設定都要有助于整體目標的實現,且每個子目標之間要有關聯性,層層遞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單元整體教學旨在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包括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四個維度。
參考文獻
[1]吳燕.初中英語單元整體設計下文本再構的策略分析[J].科教導刊,2021,(03):163-164.
[2]金卓一.初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研究策略探析[J].高等教育前沿,2019,2(6).
[3]莫雪輝.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語言點的教學困惑與對策[J].海外英語,2018,(05):79-80.
[4]韓光亮.單元整體教學下的初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J].基礎外語教育,2016,18(05):101-107+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