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萬
摘 要:無論是對于老師來說還是對于初中生來說,初二都是初中時期一個承上啟下的階段。而物理學科的知識比較抽象,學生們在汲取知識的時候部分知識理解不到位,所以這個階段的教學更偏向于全面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此來為初三階段的復習備考奠定堅厚的基礎。現代網絡的迅速發展,使得以微課為主要代表的教學模式逐漸走進了學生們的課堂之中。將微課應用到傳統的初二物理教學中,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夠使教學水平明顯得到提升。
關鍵詞:物理教學;初二;微課;教學模式
一、微課在初中物理中輔助教學的意義
(一)有助于學生對學習需求的滿足
運用微課進行輔助教學,能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我探索能力。微課在教學中應用的巧妙在于它可以將那些相對來說較難理解的物理專業知識搖身變為動畫或者模型進行展現。舉例:抽象的牛頓定律難以在實驗中演示出來,但在微課里就可以改換為直觀的模型,再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這類教學課件的好處就是能夠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里面對知識有更加充分的理解,還可以多次觀看,使印象更深刻。微課最大的優點就在于可以將那些演示難度系數很高的實驗簡單又直觀的展示出來,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實驗器材和實驗空間對教師教課的束縛。舉例:教師在講解液體內部壓強這一課程內容時,我們觀看視頻可以把畫面任意的放大或縮小,學生觀察細節或全局就會更加便捷,對知識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刻。師講生聽的傳統授課模式難以讓畫面直觀的出現在學生眼前,微課將籠統的定義具體為了直觀的課件,易于理解。并且微課在課程中的運用還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最大的變化在于教師不再是掌握課堂的主人,取而代之的是學生自己,這種使學生轉變為課堂主體的表現,會更加便于教師實施教學。
(二)有助于學生對知識的鞏固
物理學科的知識大部分都是探究自然現象及其規律和特征,這些細碎又繁冗的知識會加大學生學習的難度,也會比較容易出現一系列相關的教學問題。此時巧妙的運用微課輔助教學,學生可以迅速的接收到課堂知識,并對其進行理解,很容易記住知識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之后,可以在腦海中進行系統性的劃分,進而形成一種框架思維,使細碎又繁冗知識變得條理清晰,學生此時再識記就會相對簡單且不易混淆。舉例:當講授汽化與液化這一課程內容時,課程里面的相關定義經常被學生混為一談,辨析不清,但如果換為微課來輔助講解,這些知識可以被微課輕而易舉的展示出來,學生對定義的區分自然也會清晰明了,由此學生對相關概念的掌握也會更加的穩固。
二、微課制作在初二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運用電腦和多媒體的編輯軟件等,將物理課程中的內容進行視頻編輯和制作,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微課制作。物理教師在備課時,首先應該確定微課教授課的主題,由此才可以圍繞主題對后面的教學環節進行展開,其次再對講授的內容進行改進與完善;由于初中物理知識點的抽象性,物理教師在運用微課時,可以從網絡上搜集相關的微課視頻,也可以親自錄制視頻。錄制時要提前擺設錄像設備,準備課程所需要的實驗器材。拍攝錄制過程中,教師要盡量做到在演示實驗的同時解釋出每一個步驟的重難點和注意事項,講解的聲音要標準且洪亮,以保證學生可以清晰的聽到講解內容。如果講解時遇到忘詞等情況,在不影響演示過程邏輯性的前提下可以利用后期的視頻進行剪輯。完成視頻的錄制后,教師可以將重點知識和難以理解的內容使用字幕編輯總結,最后生成一份完美的微課課件。
在教學中,往往在一堂物理課的中間階段教師開始講授一些重難點的知識,學生們的思維在此時就極其容易分散和跑偏,如果此時一段精彩的視頻加上令人興奮的配樂出現在眼前,學生會怎樣呢?答案就是學生會被這個生動又有趣的微課視頻所吸引,不得不說這及時的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回了課堂之中。這種視聽結合的方式既調動了學生的興趣,又能使學生學習知識的效率大大提升。微課用動畫的形式展示教學課本中枯燥乏味的內容,形象的將現實生活中的自然規律映射進了學生的課堂里,完美的激發出了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總結
綜上所述,微課輔助教授課走進初二物理教學的課堂,益處數不勝數。在教學資源方面可以實現互助共享;在學生方面可以提供學習平臺,拓展出學生對課程的自主探索和自主學習環節,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在實踐方面可以驗證書本理論,學生根據自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來挑選相應的課程內容和學習方法。在初二物理學科中,授課教師恰當地使用微課可以將教學內容生動化、豐富化和多樣化,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強化微課的分層課件設計,做到因材施教,提升物理課堂的學習效率,完善物理學科的教學體系,不斷促進物理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仝自亮.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策略與模式[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21(3):145.
[2]曹研生.淺談初中物理的微課教學方法[J].散文百家(下),2018(9):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