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峰
[摘 要]體育是小學的一門重要課程,它對學生的學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德育常常伴隨著生命的發展,具有指導的功能。教師要找到體育和道德的共同點,把學科和德育結合起來,才能使學生全面發展。德育可以作為獨立的課程,也可以在其他課程中進行滲透。體育對小學生來說是一種具有強烈吸引力的科目,它與德育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采用適合的教學方式滲透德育,這樣德育的花朵才會更好地盛開。
[關鍵詞]小學體育;滲透;德育;思考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關鍵階段,在這段時間里,學生對事物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都有可能受到不良影響,因此,要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就必須加強德育。通過對學生進行德育,能引導學生遠離負面影響,使其身心健康地成長。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德育,既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素質,又可以提升他們的道德修養。在這一背景下,對當前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德育現狀進行剖析和探討。
一、體育與德育結合的現狀
(一)德育模式過于單一
通過實踐調查,大部分學生對將德育融入到體育教學中的興趣不高,認為教師設計的德育內容太單調。這種現象的產生主要是由于受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思路還停留在應試教育階段,認為體育不是考試的重要課程,因此,對體育教學的設計也不是很重視,這對德育的實施非常不利,甚至有些教師試圖為學生滲透德育的方法就是簡單采用教授德育知識這一種途徑,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對德育的設計有很大的不利作用,長期發展,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意愿,從而制約德育的發展。
(二)沒有關注到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實施德育,最關鍵的是要讓學生親身經歷,讓他們親身體會德育的魅力,引導他們從自己做起,在生活中實踐德育。然而,調查顯示,很多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不高,缺乏探究和學習的積極性,常常是被動地接受德育。這種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對德育的設計與實施有很大的影響。
(三)忽略了評價的重要性
評價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此項調查中,設計了與評價相關的問題,對學生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58%的學生認為,教師很少組織課堂評價環節,36%的學生認為教師們有時會組織課堂上的評價,但大多數都是由教師來完成的,有6%的學生認為教師會定期對他們的班級進行評價,并會不斷充實評價的方法和內容。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在目前的小學體育德育中,對評價環節有所重視,但在評價的對象和內容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
二、小學體育課堂中滲透德育的途徑
(一)嚴抓課堂紀律,滲透德育
體育課通常在室外運動場進行,由于場地較大,學生的活動范圍很大,所以很難維持秩序。體育教師要在教學中樹立自己的威信,使其遵守紀律。體育教師要在課前做好準備,把要講的知識事先準備好,在講授的過程中要注意到德育因素,這樣才能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的紀律問題較多,教師必須嚴格遵守學校的紀律,加強學生的紀律性,使每一節體育課都能上好。體育課的紀律很重要,否則會造成很多問題,所以,體育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紀律意識。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在保證了紀律的前提下,體育教學工作才能更加有效地進行。在小學的運動課中,學生的運動項目很多,有隊列訓練、跑步、跳繩、投擲鉛球、打籃球等。在組織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對德育內容的滲透來提升學生的道德品質。比如,在進行隊列訓練時,要加強學生的集體配合,學生要嚴格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只有全神貫注,不分心,才能做得很好。通過實踐,可以提高同學們的團隊意識,形成團隊精神。在課堂上,教師要仔細觀察,注意每一名學生的一舉一動,對個別學生要進行批評和糾正,讓他們真正意識到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到整個團隊,引導他們全神貫注,加強練習,盡量讓他們保持一致。教師要嚴格抓班級紀律,使學生認識到紀律的重要性,嚴格遵守課堂紀律,充分表現出對教師的尊重和自制力強的優良素質。所以,教師要嚴格要求課堂紀律,把德育融入到教學中。
(二)結合學生實際,面向全體學生
目前,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著許多教師過分強調教學進度,講授內容太系統化,對全體學生采取統一的教學方式的問題,這與大多數學生的實際狀況不相符,學生不但沒有得到真正的發展和提高,反而使他們的道德學習興趣降低。再加上有些教師的思想還很落后,在教學中還會有一些偏頗,把重點放在了自己班里的優秀學生身上,而忽視了那些身體素質并不是很強的學生。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要從自己著手,轉變對學生的態度,了解學生的具體狀況,發現他們的問題,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通過這種方式,使學生在運動學習中得到較好的學習體驗,逐步激發起德育的興趣,使身體素質與道德素質的發展同步。要做到因材施教,必須善于觀察每一名學生的德育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
比如,我在進行跳高教學的過程中,就發現了一名不太自信的學生,他不想參加高難度的訓練,對自己的訓練產生了一種消極的心理,他討厭體育訓練,甚至是放棄了跳高。對于這個問題,我耐心和他交流,了解了他不喜歡跳高不僅僅是因為他的身體素質,更多的是因為他心里沒有底氣,害怕被人嘲笑。在此背景下,我對他進行了引導,著重闡述了堅韌不拔的精神,激勵學生挑戰自我。在我和同學們的共同努力下,逐步達到了教育目的,對學生進行了有效的德育引導。
(三)德育方式多樣化,提高學生參與度
在進行德育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興趣,采取多種德育內容、多種德育形式,提高德育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在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的課堂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道德成長,從而達到德育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我對學生進行了如下引導,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運用情景教學的方法為學生營造德育環境,經常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國家體育隊伍在比賽中獲勝的視頻,并附上運動員的訓練過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運動員的刻苦耐勞,從而增強他們的毅力和道德素養,通過觀看視頻,可以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其次,經常組織一些團體項目,如籃球、足球等,讓學生以團體的方式參加,通過集體合作,引導學生慢慢體會到集體的重要性,進而提高他們的團隊精神。另外,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從一定程度上說,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自身素質,給學生良好的示范。教師在上課的時候要從語言、動作、著裝等方面對自己提出嚴格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語言。
(四)完善體育教學評價,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目前,有些體育教師一味追求速度,講了一節課就馬馬虎虎地投入到了下一節課里,根本沒有時間去思考和總結,這種活動和學習都只停留在表層,讓學生體會不到道德的精髓,從而喪失了德育的初衷和價值。為此,應加強對教學評價環節的設計,以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比如,在完成了體育團體競賽活動后,教師可以設置一個評價環節,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并對自己的成績進行總結和反思,然后,他們再對自己的隊友進行評價。教師在對其進行總結和評價的同時,也要注意渲染其道德品質,從而有效達到德育的目的。
總之,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使其成為適應時代要求的優秀人才。小學生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思考模式,這時開展德育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為此,教師要在學科教學中融入德育要素,并根據學科的特點,從學生的視角進行教學調整,以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
參考文獻:
[1]張凱.讓德育在小學體育課堂落地——談小學體育德育策略[J].中外交流,2020,(23).
[2]顧定紅.基于立德樹人的小學體育德育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2020,(10).
[3]湯鳳岺.探究小學體育德育一體化實踐[J].文淵(高中版),2019,(07).
[4]張添然.淺談韻律操在小學體育德育教學中的幾點嘗試[J].魅力中國,2020,(20).
(責任編輯 馮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