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繼華
摘要:新課改明確要求,要將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作為主要目標,使學生能夠擁有良好的核心素養。因此,雙減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師為了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需要積極轉換自身的教學策略及教學理念,打破傳統死板僵硬的教學模式,培養小學生的合作探究與獨立自主思考能力,陶冶其情操,促使學生有效掌握音樂知識,提高自身學習能力,養成正確核心價值觀。本文基于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現狀,闡述了雙減背景下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雙減背景;音樂核心素養;培養策略
引言
雙減政策的主體是學生和家長,而教師是落實雙減政策的直接責任人。當前,小學音樂教師應當把培養小學生的音樂修養以及音樂能力作為核心素養培養的關鍵,一方面著重減輕學生以及家長的負擔,另一方面盡可能地保持課堂的高效性,只有這樣才能夠同時滿足雙減政策工作要求以及核心素養培養要求。
一、雙減政策的概念及影響
雙減政策指的是在教育過程中全面減少學生的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的沉重作業負擔,在明確作業總量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分類。實施“雙減”政策的核心思想就是:加強校外培訓機構治理,杜絕侵害群眾利益的行為出現,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緩解家長的焦慮情緒,促使學生能夠全面健康的發展。并且,“雙減”政策的總體要求關鍵在于時間,一年有效減輕祖業負擔,三年具有良好的實施成效。
首先,經濟條件富裕的家庭,很多孩子在小學教育時期都會請家教。但是家教的支出費用會不斷上升。其次,經濟條件普通的家庭,在“雙減”政策的實施下,家長會配合國家的線上教育。如果家長自身受教育程度較高,那么就可以親自監督學生學習。最后,家庭條件落后且父母受教育程度較低的條件下,由于父母缺少陪伴孩子學習的時間,所以在雙減政策實施背景下,一定要培養小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
二、音樂核心素養的概念
音樂素養,這一詞語源自于二十世紀初,音樂素養具體可以表現為學生在聆聽完一段音樂作品之后,對自己所聽的音樂進行感知的過程,音樂核心素養主要是指學生個體在音樂課堂上,對音樂作品的體驗、學習以及反饋等的綜合表現。而作為小學音樂教師,需要把握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中包含的具體內容,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們在欣賞音樂作品的過程之中,積累自己的音樂理論知識,并在實際生活中,將自己掌握的音樂理論知識進行應用。
三、當前小學音樂教學現狀
(一)教學觀念不先進
目前,雖然小學音樂教學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但是被動的音樂教學方式還存在一定問題,其中較為明顯的問題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不先進。為此,在小學音樂教學工作中,學校和教師應該意識到激發學生興趣的重要性,讓思想緊追時代的潮流,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把新形式、新理念滲透到教學過程中。另外,在我國教育理念中,功利性是一種價值取向,人們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也將升學率作為評判教師和學校的唯一標準,沒有重視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但是,學校和教育機構應該認識到功利性教學理念的危害性,并通過多種教育形式讓教師認識到自己是知識的傳播者,身上肩負著教育祖國未來人才的重擔,要把培養人才作為自己的職責,充分發揚奉獻精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
(二)教育方式不新穎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在制訂教育目標時,學校應該采取新穎的形式,將教育目標設置得富有趣味性。但是,從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在開展小學音樂教學的過程中,部分學校制訂的教育目標比較刻板,缺乏趣味性,也沒有根據學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制訂目標,導致教育目標沒有現實意義,學生在做游戲的過程中獲取知識的多少與預定目標不相符。其實,小學生心智還不成熟,只有設定新穎的教學內容,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才能夠充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要想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質量,教師必須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運用合適的教育形式。
四、雙減背景下培養小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策略
(一)教學方式游戲化,提升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
雙減背景下,開展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教師需要將游戲化教學融入到小學,讓小學音樂教育與我國的傳統價值觀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教師需要趣味牽引,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興趣度。因此,在小學教材中,我們需要注重游戲教學的模式,從而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而且在小學的音樂課堂教學的過程之中。無論是教師與學生,都需要從音樂核心素養出發,以游戲教學的方式,提升學生對音樂課程的興趣,這樣就能夠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游戲化教學的環節之中。
(二)增強小學生的音樂體驗,關注審美感知
體驗是音樂學習的重要方式,它給予學生充分自由的音樂探索的權利。體驗包含音樂角色體驗,音樂情感體驗,音樂元素體驗,音樂游戲體驗等,它必須建立在音樂的基礎之上,并在體驗的過程中融入個體的判斷和思考。有效的音樂體驗可以讓學生感受、理解和表達作品,并獲得美的熏陶與感染,提高音樂審美能力。
(三)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音樂素養是一個不斷積累和構建的過程,它的形成具有連續性特點。從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來看,唱歌是音樂藝術中最受孩子喜愛,最容易被他們接受和理解的藝術形式,對音樂感興趣,是小學生的共性,每每進入課堂,迎接音樂老師的往往是學生的歡呼雀躍。因此,要培養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首先要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科的興趣。教師應不斷創新和改進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模式,自覺運用音樂教學的審美規律,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藝術形式,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精心創設的音樂情境,充沛的教學熱情,生動的語言,優美動聽的歌聲,讓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的實踐活動之中,生成富有音樂味兒的、靈動的音樂課堂。
結束語
綜上所述,雙減背景下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是一個長期、連續、綜合性的過程,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制定出小學生音樂素養培養的方案,通過教學游戲化、加強音樂情感體驗、創新教學方法等方式,培養小學生的音樂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陳位萍.分析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音樂核心素養的有效途徑[J].小學生(中旬刊),2020(1).
[2]孟斐.淺析雙減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途徑[J].北方音樂,2017,37(21):206.
[3]文蕾,陳文麗.如何利用小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音樂教育[J].讀與寫,2018,40(2):167~17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