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奮莉
摘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工作中,必須在原有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對原來的教育方法進行改進,以確保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作用,進而提高其效能。教師能在課堂上創造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從而使他們更好地了解抽象的數學。同時,我們還可以通過組織同學進行團隊協作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積極有效的教學評價,讓學生了解到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中存在的缺陷,進而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本文旨在探討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高效教學方法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高效方法
引言:
數學是一門邏輯嚴密的學科,它需要老師具有很高的系統表述能力。小學的大部分數學都是比較簡單的數學知識和運算方法,在活潑的小學生們看來,這部分內容會顯得枯燥乏味,很容易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在這樣的大環境中,作者通過查閱相關文獻,并進行了多種嘗試,總結出幾條有效的途徑來提高小學數學教育的效率。
一、更新教學觀念,激發學生興趣
在建構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必須轉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這是建立有效的課堂的前提和關鍵。因此,老師在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要求下,必須對新的教學內容進行全面的掌握,摒棄傳統落后的教學思想,并與當今的教學需求相適應。首先,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在實施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中心,并依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確定教學目的和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應充分考慮到不同學生個性差異,采取平等對待、因材施教的原則,實施層次分明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的可操作性,保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保障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其次,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相對輕松的環境下學習,從而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二、課前做好扎實的教學準備,對課本知識的掌握要透徹
老師在對新知識的掌握上需要有一定的熟練度,老師要扮演“領頭人”的角色。老師在課堂上做好充足的準備,這是老師應該具備一種工作態度。做好課堂教學的前期工作應注重如下:
首先,教材內容的掌握需要學生理解或熟悉等程度,老師需要區分清楚。根據小學不同年級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原因在于,由于不同的年齡階段,他們在智力、心理等方面的發展程度不同,他們的知識接收水平也不盡相同,因此不同年級的學生要進行不同的教學
其次,要把教科書中的重點和次要的部分區別開來。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要把學生不太容易學會的知識點多花點時間進行講解,簡單容易掌握的知識點少花費一些時間。這種方法能有效地提升課堂的學習效果,使其能全面理解教材中的各種復雜的知識點。使學生充分掌握課本內容。最后,老師在傳授知識時,也要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深入的理解,只有充分理解教材的內容,他們在給學生傳授知識的時候,才能有足夠的自信心。
三、進行情景教學,提升教學效率
因為小學生因其年齡的限制,尚未建立起完整的邏輯思維和自我約束能力,容易導致在數學課上走神。因此,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建立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應采用情景教學的方式進行授課,這樣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以提高教學效果。特別要考慮這一時期的學生的心理特征、年齡階段等因素,所以老師在創設情景的過程中,必須要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與學生的認知相聯系,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熟悉程度,同時也可以培養他們的聯想能力。此外,在創設情境教學時,要根據課文內容的基礎,創設實際的生活問題,并指導學生進行問題的思考,自主尋求對策,以提高他們的獨立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剛好的掌握數學知識。
四、利用幽默的語言進行授課,在教學中與學生互動
假如讓小學生有機會上數學課或體育課,我認為80%的學生都會選擇上體育課。學生們對體育課程的喜愛,主要是由于學生的好玩、活潑的性格,以及數學中的定義、公式等,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抵觸情緒。根據這個問題,老師在給學生講課時,可以用幽默的語言讓他們體會到數學的輕松和快樂。比如,在教學“小數點搬家”這個知識的時候,老師可以提出一個問題,現在有1000.0份蛋糕,把它平均分成10份是多少呢?分成100份又是多少呢?教師可先讓學生先進行思考,然后對比結果100.0到10.0縮小了10倍,教師在講解時可說:“小數點搬家是需要全部搬完的,書包也是不能扔掉的,從100.0到10.0我們可以知道它是整整搬了一個家的,而且因為搬家而縮小了十倍。”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中,學習的速度會大大加快,同時,與同學們的互動,也會讓學生感覺到課堂上是以學生為主的,學生的參與程度也會有所增加。
五、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促進教學的高效實施
許多老師將課堂上的授課視為一種教學任務,而忽視了與同學們的交流和溝通。學生在課堂上就算有不同的見解,大多數時候,教師也都是置之不理,一味地按照課本解釋以及自己的思路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的教學方法對提高教學效率是不利的。久而久之,就會引起同學們對數學產生厭惡。所以,老師應該理解,教室并不只是老師的一個舞臺,學生也是重要的參與者。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的。教學中要與同學多交流,多溝通。不能因為哪個同學成績優秀就對其過度關注,那樣會使其他同學覺得自己被忽略了。因此,要實現對學生的平等待遇,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出一種高效的教學課堂,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
六、注重學生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學習進度
合作學習能使同學們在從小樹立就起一種團隊合作的意識,同時,也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進度,使他們在合作中能夠更好地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在教學上,要打破傳統固有的教學模式。在教堂里,學生不應該只靠自己去學習,而且要在合作的過程中正確地找到的學習方向和目的。老師們可以把同學們分成不同的組,在提問的時候讓他們進行小組的交流,但是老師們要時刻關注著班級里的紀律,時刻關注著同學們的學習狀態,避免學生在課堂上探討與學習內容無關的事情。在一定時間后,老師讓每組成員來進行解答。小組討論的結果也會讓學生的學習進度得到提高。
結束語:總之,對學生來說,數學知識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關鍵基礎,掌握了扎實的數學知識,就能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數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著其新課改逐漸落實后,許多小學數學老師已經重視起如何有效地傳授數學知識,給學生更多的時間進行探討和練習。然而,小學數學老師要想有效地提升教學中傳輸知識的速度,還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參考文獻:
[1]梁紀存.淺析小學數學高效教育教學課堂[J].文存閱刊,2017(17):75-75.
[2]沈曉慧.淺析小學數學教學中強化關鍵知識點的有效方法[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7(8):74-75.
[3]楊慧.打造高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淺析[J].吉林教育,2016(41).
[4]裴小強.小班化教學背景下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2):189.
[5]范維明.情景教學推動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解析[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