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瑋瑋
摘要:教育名家、原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認為:國畫藝術表達既是一種能力,又是一種素養。國畫藝術教育是小學教育中重要的一環,小學階段的教育對于學生的興趣培養十分重要,也是提升學生藝術表現能力的重要階段。文章主要是從小學階段的學生教育特點出發,分析在語文、美術等學科中融入國畫藝術教育,提升小學生的藝術教育時間,對于培養小學生的藝術表現能力和個人素養十分關鍵。
關鍵詞:小學教育;國畫藝術;教育創新;教學改革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正在不斷提升,學校和家長對于教育的質量也逐漸提升,并且社會對于學生的能力要求不僅限于應試方面,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中國傳統文化修養和表現能力。因此,在小學階段教育中融入國畫藝術教育,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并且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美術課堂時間對教材中的插圖或者是選取優秀的國畫進行模仿繪制活動,最后通過展示和相互交流環節共同提升學生的國畫藝術表現能力[1]。
一、小學階段開展國畫教育的意義
根據研究表明,在年齡段六歲以上的小學生進行國畫藝術教育可以取得明顯的效果。在小學階段,對外界事物充滿著各種好奇心,小學對國畫藝術表現所需要的毛筆、墨汁、顏料等有一定的興趣,同時,國畫是以二維圖形展現三維特征的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在線條運用、形象構造中都可以發揮小學的想象力和立體思維培養。在課堂中,教師可以采取模仿教學法,帶領小學生對外界的事物形象進行描繪,在具體的特征描繪中采用不同的淡墨、濃墨使用轉換,從而展現出事物的生動形象。在這種形象的國畫中,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和創作力,從而指導小學小學生采用毛筆進行國畫的繪制,形象地勾勒出小貓、小狗的五官特點,同時加上小學小學生自身天真爛漫的想法,從而繪制出巧妙的畫作[3]。
二、如何做好小學階段的國畫藝術教育工作
(一)多元評價,激發興趣
同學和老師的認同是增加小學生對國畫興趣的有力推動,因此,教師應該組織一定的國畫繪制和交流活動。例如,可以在小組中進行國畫主題的繪制,然后在同一小組中進行國畫繪制技巧的交流活動,在互相幫助下共同完成一個大的國畫主題繪制,接下來可以互相評定,選出優秀的國畫作品和代表人;然后在不同的小組中進行國畫作品的展示,由不同小組的優秀代表進行繪制心得分享,同時可以設置自由發言和點評時間,由不同組的成員自愿對同組或者是不同組的同學作品進行點評,最后由教師進行對同學們的國畫作品進行積極的肯定,也可以讓家長參與到學生的國畫評價活動中,在多方面的肯定中,對小學生的國畫繪制興趣提升十分有利[4]。
(二)傳授給學生一定的繪制技巧
國畫教學實踐活動不僅是小學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繪制技巧,同時對小學生的智力開發起到一定的積極推動作用。首先,在國畫繪制中,小學生需要建立起一定的三維構圖技巧,是幫助小學生建立立體思維的基礎,在各種動植物形象繪制中,需要表現出其中鮮活的形象、動態的特征、雄偉的力量等,都需要小學生具備一定事物觀察能力和想象思維,例如,以清風吹拂為襯托,表現出竹林的移動,以顏色的襯托,體現出牡丹顏色的鮮艷等技巧。另外,國畫的繪制也是提升小學生記憶力的有力方式,例如,教師可以給小學生展示一個動態的動畫,以動畫中的形象特征和故事核心為基礎,進行國畫的繪制,需要小學生首先對故事內容進行記憶,然后發揮個人的想象力,進行在此創作。另外,小學生通過對毛筆的自如運用可以鍛煉手腦協調能力[5]。
(三)融入地方特色的國畫藝術
在具有一定地域特色的地區,可以將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國畫進行展示。例如,開展“家鄉美”為主題的國畫繪制活動,以家鄉的特色山水文化,歷史文物遺跡、名人為背景,采用筆墨的國畫繪制藝術進行展現,一方面是對地域民族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揚,同時也是國畫藝術與當地藝術特色進行結合的有力實踐,有利于創作出富有感染力的國畫作品。同時,在身邊事物的觀察中,可以提升小學生的觀察能力與個人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懷[6]。
(四)繪畫感悟,促進成長
在學習國畫的過程中,我校每學期組織學生撰寫“我畫我感悟”學習國畫的心得活動,并梳理出優秀的語段和文章,發表于我校每年的臺歷、校報及校國畫網站中。我校通過繪畫,培養學生“在學習中思考,在反思中提升”的良好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健全學生人格[7]。
(五)讓國畫藝術教育走進美術課堂
調動小學生的想象力進行繪制。小學階段是學生思想方式發展和人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在國畫內容的模仿繪制或者是模仿活動中,調動小學生的想象力對小學生的發展十分重要。所以,當老師在平時課堂教學中,為使學生創造出富有個性化的美術作品,將國畫中美術資源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美術練習中,老師應該賦予學生自己發展的空間,同時尊重學生的想法以及保護學生的個性。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更好地將國畫的美術技巧融入進來,以便更有效地發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8]。
結論:
國畫是中華傳統的藝術表現形式,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可能會出現繼承中斷,缺乏創新的現象。因此,在小學階段教育中融入國畫教育是十分必要的,以多種評價方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國畫繪制學習興趣,在美術課堂中融入國畫藝術教育,是增加學生國畫繪制時間的基礎,在教師、家長的共同幫助下,擬定多個國畫繪制主題,并且融入地域國畫特色,是提升學生國畫藝術展現的核心。
參考文獻:
[1]王凱.新時期幼兒國畫教育的創新實踐與探索[J].戲劇之家,2017(18):195.
[2]呂亞鶴.現代國畫發展對中等職業素質教育的影響分析[J].中華少年,2017(22):225.
[3]蔡華成.當前國畫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探析[J].現代裝飾(理論),2014(11):256-257.
[4]張巍.民間藝術在國畫教學中的運用——以年畫藝術創作為例[J].美術教育研究,2014(17):149-150.
[5]倪春林.學院國畫藝術教育中磁州窯審美文化的應用研究報告[J].大眾文藝,2014(02):229.
[6]倪春林.磁州窯審美文化在學院國畫藝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美術觀察,2013(02):142-143.
[7]周蘭.小學開展國畫藝術教育的幾點做法[J].現代教學,2011(04):67.
[8]倪春林.本土優秀傳統美術文化在學院國畫藝術教育中的傳承與應用[J].當代人,2010(0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