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曉霞
摘 要:跆拳道作為一項新興的體育項目,以修身養性為基礎,以磨練人的意志品質為目的一項現代競技體育運動。它具有多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其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對深化教育改革,推動學校體育全面發展,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跆拳道運動表現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練習手段多,深受青少年兒童的喜愛。跆拳道項目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利于開展。我校將跆拳道項目引進學校,不僅讓讓學生掌握技能,鍛煉意志,增強體質,在全校積極開發跆拳道的文化及精神內涵,形成了良好的校風校貌。本次以《我校跆拳道項目進課堂的開展與延伸實踐研究》為主題,進行實踐研究,為更好促進跆拳道項目在我校進一步壯大和發展,為我校他體育特色項目的開展提供經驗、實踐思路和參考,同時為其片區和學校開展跆拳道提供經參考和驗,。
關鍵詞:跆拳道項目? ?價值? ? 意義? ?開展? ? 延伸? ? 實踐研究
前言
跆拳道是現代奧運會項目正式比賽項目之一,目前在全世界開展,深受廣大青少年兒童喜愛。我國開展跆拳道項目以來,已經有很多跆拳道愛好者和練習者,培養出了很多優秀的跆拳道運動員。如奧運會冠軍陳中,吳靜鈺,世錦賽冠軍李昭藝等,她們在賽場上祖國爭光!
近些年來,跆拳道項目發展很快,很多高校跆拳道開設跆拳道課程,建立專業隊,每年都舉辦各級各類的比賽。跆拳道運動具有強身健心的功能,有助于中小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還具備的一定的防御功能,同時也是生活中的實用技能,對于培養學生禮儀,愛國情感,頑強果斷、吃苦耐勞、積極向上的品質、學會合作學習,安全、競爭意識、學會自我防護,具有重要作用,跆拳道運動對場地場地設施要求低、安全性高、易于學習等優勢,非常適合在小學開展。正是跆拳道易于開展,益處多多,所以在在中小學校興起,很多中小學將跆拳道引入學校,通過舉辦展片區、市級、省級、全國的跆拳道項目比賽等,讓更多的學生了解跆拳道,參與這個項目,得到鍛煉。
一、課題研究的意義和價值
1.跆拳道作為一項新興的學校體育項目,它具有多方位,多層次的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其在學校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對深化教育改革,推動學校體育全面發展,都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跆拳道項目極大的豐富學生校園文化生活,激發學生體育活動興趣,改變學習態度,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增加體育活動的時間。
3.跆拳道是學生愛上體育,掌握運動技能,提高身體素質,培養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途徑。
4.跆拳道項目,跆拳道項目具有較強教育意義,其項目特點和鍛煉價值具有獨特的優勢,有很強的教育教學價值和效果,能培養學生的體育品德和良好的文明禮儀和習慣,還能改變學生的性格和行為表現,激發學生進取之心,磨練意志,轉變學生的學習態度。
4.跆拳道項目貼近生活實際,能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讓學生學會觀察、提高判斷力,學習跆拳道技能,提高自我保護,培養勇敢頑強,不屈不撓的優秀品質。
二、跆拳道項目在我校開展實踐思路和步驟
1.隨著跆拳道運動的興起和鍛煉價值,學校根據體育老師跆拳道專長,在三年級6個班,進行跆拳道項目進課堂教學活動。
2. 讓更多喜歡、有跆拳道特長的學生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成立了跆拳道第二課堂,總結經驗,做好梯隊建設和人才培養。
3.組建校跆拳道隊,選出喜愛跆拳道,身體素質較好的進行跆拳道訓練,提高技能掌握和實踐運用。
4.將跆拳道融入到大課間操中,調動全校學生參與,提高跆拳道的鍛煉作用。
5.通過選拔參加跆拳道比賽和學校表演,帶動更多人學習跆拳道,逐步將跆拳道打造成我校特色。
三、豐富跆拳道項目學習的形式和內容,制定各階段教學計劃和內容
我校在三年級6個班開展項目進課堂活動,每班每周有一節跆拳道課。通過跆拳道鍛煉,使我校師生形成頑強、勇敢、堅韌、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風貌。還將跆拳道品式基本動作和武術編入大課間操和陽光體育活動中,還進行運動會開幕表演、學校的文藝匯演。根據三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體育基礎,制定各階段跆拳道教學內容:
第一階段:了解跆拳道項目,跆拳道最新發展情況,優秀跆拳道運動員介紹。
第二階段:學習跆拳道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品勢,進行體能訓練。
第三階段:跆拳道基本腿法和步法的運用,簡單的配對和對抗練習,進行體能訓練,參加品勢考級和跆拳道表演。
第四階段:提高提高技戰術水平,進入競技練習,進行測試,檢驗學生學習和技能掌握情況。
第五階段:鞏固基本技術,熟練技戰術,體驗條件實戰和實戰比賽的氛圍;參賽練兵,觀摩,積累大賽經驗,發現跆拳道隊員的不足,進行真針對性的訓練,提高學生跆拳道水平。
四、研究和制定小學跆拳道校本課程學習的各階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步驟、考核標準和評價體系。
(一)參照跆拳道考級內容制定考核內容:
1.跆拳道精神和文化? ? 2.技術修煉? ? 3、體質鍛煉? ? 4、品行教育
(二)參照跆拳道考級內容制定評價標準
1.技評:腿法技術掌握評分標準(空踢、打靶)
每個腿法動作正確,動作連貫,擊打準確,有力,發生洪亮,每個完整動作節奏好,表現力強,精神面貌佳。
2.實際運用:條件對練或實戰
兩人一組進行內線、外線的配合對練,學會判斷,調整距離,擊打部位準確,意識清晰,練習有節奏感。
加分項:對有基礎的學生和一定水平的學生進行半實戰和實戰檢驗技術水平和戰斗意識。
2、品勢評分標準:
動作標準? ?動作的路線、方向正確,動作有力,發生洪亮,表現力強, 動作節奏感把握較好,精神面貌佳。
3、體能評價設計一系列、體能類的、專項類、技能類的體能活動,檢驗學生體能情況,進行講評,發現不足。
(三)經過實踐形成跆拳道教學評價體系
參照《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從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這三個方面,除了技能和體能,實際運用的評定,還要結合學生上課紀律,課堂表現、思想品質、精神面貌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根據學生半實戰和實戰運用水平、比賽成績額外加分,獎勵,激勵優秀,樹立榜樣。用A、B、C、D等級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五、課題實踐以來,產生的各種效益,學生體質變化,學生興趣改變,社會評價,家長支持,校園體育氛圍增強等方面。
(一)經驗總結,推廣
我們學以致用,推廣運用這種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加強動作技術的掌握,體現學習的良好效果。
(二)學生和家長轉變
1. 學生的體質、身體素質、反應能力、力量、靈活性、運動能力明顯增強。學生上課的熱情很高,能主動投入到跆拳道活動和體育活動當中,跆拳道得到家長的歡迎和大力支持。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增加;學生成長很快,能成為班級體育骨干、體育骨干,都能積極參加學校運動會,成績優異。
2、通過跆拳道項目開展和延伸,加強自身,學生身體姿態、精神面貌好、講文明有禮貌,學生行為習慣有了較大的改變;根據觀察和實際體會,班主任和值周生的反饋,平時教學、活動,校園生活,練過跆拳道的學生意志品質較好,更加尊重見到老師,在校園見到老師能主動行禮問好,語言、舉止文明,學生在路隊、大課間操和大型活動中,組織紀律和精神面貌非常好,整齊有序,聽指揮。而且在教學中課堂中學生組織紀律性有加強,更有集體榮譽感。
2、跆拳道運動和練習形式新穎,手段多樣,豐富體育課程內容的選擇,器材豐富,練習方法靈活有特點,讓學生有新鮮感,改變學生對體育課的態度,促進交流。
3、家長們的觀念改變很大,認可跆拳道對孩子帶來的變化,逐步重體育鍛煉,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體育活動和跆拳道練習、活動、比賽。
(三)學校的轉變,帶來良好效應。
校領導對體育學科的重視,大力支持跆拳道項目進課堂,給老師們和同學們提供學習、表演、參賽的平臺,場地的支持,開展校本課程等跆拳道活動。我校跆拳道運動的大力開展,也掀起了我校學習跆拳道的熱潮,給學校帶來了活力。用過表演和比賽,向家長、社會展示我校藝體特色,踐行我校活動育人的理念,贏得好口碑,
(四)練習活動形式多樣,器材的一物多用。
對場地上的線條,輔助設施的利用,新穎的合作學習形式,指導與幫助方法,跆拳道基本禮儀的拓展延伸,靈活有效的合作學習模式,把體育課和跆拳道進行融合,安排合適的訓練內容和形式,讓學生學習熱情大大提高,有效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健康水平。
(五)體育老師教科研能力增強,在學校的地位提升。
學校重視體育工作,肯定體育學科教師和學生和跆拳道方面取得的成績,跆拳道活動的開展,得到班主任老師的重視,讓他們能看到學習跆拳道給孩子們帶來的變化,如班級管理和精神面貌、文明禮貌,團隊合作等方面,也開展轉變態度,支持體育老師的工作,同時體育老師在學校的地位提升。體育組老師積極參加比賽,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參加白云區的錄像課大賽、論文大賽,體育老師也要不斷加強學習,在各項活動比賽中錘煉自己,給學生帶來更好的課堂教學和活動。
(六)跆拳道教學研究成果,對良好的校風校貌和特有的校園文化氛圍形成,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這些都為藝體項目的開發、推廣與實施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六、形成的成果:
1.讓學校三年級的同學掌握跆拳道技能,全面提高身體素質和綜合能力,使跆拳道成為學校的特色項目,成為跆拳道訓練基地,豐富學校的校園文化體育生活,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培養終身體育意識。
2、研究和制定小學跆拳道校本課程學習的各階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步驟、考核行內容和標準,形成評價體系。
3、形成了跆拳道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4、編排和改進武術、跆拳道操,納入大課間操活動中,形成了一種濃厚的跆拳道文化氛圍。課堂教學實錄和照片,具有推廣價值的教學案例和單元計劃和課件。
精心設計教案,形成教案和反思集。
5.課題教學聽課和評課記錄。
6、在實踐與研究的基礎上,參加體育學科競賽,撰寫了優秀教案,論文,錄制跆拳道課參賽。
7、精心排練,積極進行學校的藝術表演。
8.形成教師、學生照片集。
9.對研究過程進行記錄形成照片集
七、總結教學方法和技術、技能教學的思路
跆拳道項目的技術特點和學習規律,先從基本技術,如每種基本腿法,基本步法等學起,在進行組合練習、配對練習、攻防練習,靈活運用參與競技,需要學生能夠較好的掌握每個動作及每個練習,為了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教學方法:語言講解法、直觀法、練習法,聘請小教練的方法.以學生為主體,運用提問、學生自主學習、評價學習等方法來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1)語言講解法。
(2)練習法。包括個人練習、分組練習和集體練習。
(3)合作學習法,通過小組合作,促進不同學習水平和身體素質的同學的學習、提高和進步。
(4)聘請小教練的方法,注重個體差異,調動不同水平的學生積極性和練習效果,聘請掌握技術練習中表現突出的學生,當小教練,幫組同學進步。
2.技術、技能教學思路
(1)知道動作名稱,建立完整作概念。
(2)進行技術鋪墊,先學習完整動作,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突破重難點,在分解教學生掌握加強學習。
(3)學會基本技術并鞏固,進行配對練習和對抗練習,組合動作練習。
(3)進入競技學習,能靈活運用腿法進行競技對抗練習。。
(4)跆拳道墊子和腳靶,在課上用法的開發和運用(準備活動、游戲,技術教學和素質練習等),發揮輔助教學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八、課題創新之處
1.理念創新
(1)模式上有創新嘗試,打破傳的單純技術教學模式,讓學生學習掌握后能靈活運用;形成完整的教學模式和思路,可以運用到其他的腿法學習當中。
(2)技術上有突破,先讓學生學習完整的動作技術,能形成動作的自動化,在發現學生練習中出現的問題,再進行規范,分解教學,較好的掌握技術動作。
(3)練習模式熟練化,可以運用到其他腿法當中,是學生運對抗中用腿法的基礎。
(3)學以致用,掌握基本技術,學會運用,能進行對抗練習和條件實戰。
2、教學實踐創新
(1)教學中嘗試結合部隊的軍事化的訓練模式(隊列隊形和口號等),提高學生的精神面貌,和隊伍的訓練有素,行動快,聽指揮,增強學生的紀律性。
(2)結合愛國和感恩和禮儀,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和禮儀教育,通過課上的禮儀,跆拳道知識的滲透,感恩,有力、有序。
(3)結合中國武術進行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3.場地器材的使用創新
跆拳道墊子和腳靶的利用,器材的一物多用,挖掘新用法,開發不同的準備活動、游戲,技術教學和素質練習等,發揮輔助教學的作用,充實課堂,調動學生積極性。
小結
本課題進行實踐研究以來,經過不斷摸索實踐,積極開展跆拳道教學和各項活動,及時反思,不斷嘗試,調整開展方向和練習內容,教學方法,形成新穎有效的教學、練習、評價方法和策略,提高學習效果,做好學生和優秀隊員培養的梯隊建設,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同時開闊思路,拓寬開展和延伸跆拳道進課堂的途徑、方法,總結方法,形成一定模式。為我校其他體育項目的開展提供思路和參考。我們將繼續在實踐研究,解決遇到各種新問題,促進我校展跆拳道項目更好、更有效的開展,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這項運動中來,掌握跆拳道技能,強身健體,錘煉意志、學會自我保護,終身受益。
參考文獻
[1] 7]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版
[ 2 ] 理同新. 四川省中小學開設跆拳道項目的可行性分析與對策研究[ J ]. 四川體育科學,2016,35
[3]郭華.在新課程中生發的以校為本教研制度.人民教育,2000.2(6):142-147.[ 2 ] 孟繁軍. 我國高校跆拳道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初探[ J ]. 華章,2013(1)
.[ 4 ] 張誠. 中學跆拳道校本課程推廣現狀調查及對策——以西南大學附屬中學校、重慶兼善中學校和重慶北碚職業技術學校為例[ J ].
[ 5 ] 章馮,方明軍. 談跆拳道校本課實踐對初中學生素質教育的促進作用[ J ]. 體育時空,2016(13).
[7]劉衛軍? 跆拳道?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4]朱寧波,陳旭遠.新課程核心概念詮解[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