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玉
摘要:語言不同導致的價值觀差異,是高校外語教學必須面對的問題。高校教師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外語教學有機結合,注重增強自身的價值自覺,注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創設健康的校園文化環境,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平臺開展實踐育人活動,利用網絡教育陣地開展網上教育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在外語教學中培育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優秀人才。
關鍵詞:大學外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德樹人;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3-0025-03
語言承載著文化,代表著相應的價值觀。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不同的文化便有不同的價值觀。高校外語教學不僅僅涉及語言和文化,還涉及不同的價值觀。外語課堂不只是教授語言的課堂,還是對大學生進行價值觀培育的重要戰場,關系到青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和健康成長。大學生的價值觀尚處于形成、發展和定格階段,對他們進行價值觀的引導和教育,尤其是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是高校每一位外語教師都要認真研究的重要課題。下面簡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在高校外語教學中的現實意義,并從幾個方面探討高校外語教學中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高校外語教學未能完全處理好語言知識技能傳授和價值觀培育的關系,往往重視語言技能的傳授,忽視人文素養和道德規范的養成。黨的十八大報告從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提出了“三個倡導”,即“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它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了時代精神,表達了我國社會的價值取向和價值理想,為我們的時代指明了價值航標。因此,高校外語教學應當承載傳播先進文化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任,注重在外語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了解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變化趨勢以及如何在高校外語教學中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新時代高校外語教師必須加以深思和解決的課題。
1.外語教學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是外語教學目標的要求
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指出,大學英語教學要有助于學生開闊視野,加深對世界的了解,吸收和借鑒世界文化的精華,提高文化素養。文化背景下的價值取向存在著價值觀的差異,而價值觀的差異必然影響到外語教學。教師要加大課堂教學改革力度,不僅要教授詞匯、語法,還要善于以文化人,以事例感染人,通過不同價值觀的對比,引導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教學“文化(Culture)”單元時,教師應首先簡單介紹人類文化與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相關知識,然后介紹中西文化的差異,進而引申到對“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這句話的學習與理解。
2.外語教學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是引導大學生認同民族文化的基本要求
高等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讓大學生認同中華傳統文化,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學生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需要閱讀大量的外文書刊,在吸收國外文化精髓的時候,如何不被一些糟粕文化所侵蝕,是一個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通過歷史的、現實的案例,有比較地適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外語教師崇高的職責與使命。只有這樣,我們社會主義大學才能真正培養出不受不良價值觀影響,不崇洋媚外,對中華傳統文化更加認同的大學生。不可否認,時下有的大學生對“洋文化”津津樂道,卻對中華傳統文化不感興趣,認為傳統文化“老土”等。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紐帶,黨的十九大強調要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文化自信是其中的重要內容。大學是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陣地,也是文化自信建設的高地。因此,教師在外語教學中引導大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信,對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大有裨益,也是增進民族文化認同,培養愛國主義情懷的有效途徑。例如,教學“夢想(Dreams)”一文時,教師應當將這個詞語與“中國夢”聯系起來,然后將“中國夢”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系起來,讓學生堅信中華民族幾千年文明史所創造的文化是優秀而有價值的。
3.外語教學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是引導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基本要求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國都在輸出自己的文化。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文化席卷全球,大街上隨處可見星巴克、麥當勞和肯德基這些代表著西方文化的快餐店。其實,這不僅是在銷售美國口味的產品,也是在推銷一種文化,是一種文化滲透和價值輸出。當代大學生思維活躍,善于接受新鮮事物,但部分大學生缺乏正確的鑒別能力,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容易受到外國某些不良文化的影響,導致迷失方向。高校外語教師擔負著引導學生成長成才的重任,是學生前行路上的引導者,在外語教學中要嫻熟地利用歷史的、現實的、長遠的、中國的、世界的眼光,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觀點和立場去引領學生讀原著、讀新聞,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
大學外語教學涉及目的語國家的文化傳統、價值觀念等,會對大學生的價值觀產生重要影響。高校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擔負起教書育人的重任,從多個方面入手引導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1.教師要增強價值自覺,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養
教師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體,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作為一名外語教師,首先要在增強價值意識的基礎上,認同中華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強化價值自覺,主動承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任務,這樣才能培養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大學生。新形勢下外語教師要有淵博的學識和高尚的師德,不斷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責任感,做教書育人的表率。教師只有立足崗位,自覺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外語教學的全過程,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做到立德樹人,才能幫助大學生順利成長成才。
2.注重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豐富學生文化底蘊
學習一種語言就是學習一種文化,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學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外國文化的影響。外語教師應該擔負起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任,既要引導學生學習外來文化,又要抵御外國不良文化的侵蝕,確保國家的文化主權不受侵犯。要深刻認識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在外語教學中有機融入中國文化,培養學生的文化自信,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認同感。要注意不能迷失中國文化教育的方向,防止學生在外語學習過程中對外國文化產生依賴,避免他們不知不覺地接受外國文化所滲透的價值觀。要讓學生明白不能照搬西方文化,不能把西方文化凌駕于中華傳統文化之上,而是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外語教師要承擔起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責任,警覺地對待外國文化,把外語教學與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結合起來,讓外語教學成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與溝通世界文化的橋梁。
3.創設健康的校園文化環境,形成良好的中華文化氛圍
校園文化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整體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具有不容忽視的作用。要在校園中積極開展與中華傳統文化相關的詩歌比賽、成語大賽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素養;舉行唱紅歌、看紅色電影、讀紅色書籍等活動,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倡“光盤”行動,讓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舉辦先進人物主題文化演講比賽,樹立和宣傳典型事跡,提高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開展生態知識競賽、禮儀知識競賽、專業外語知識競賽等活動,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和禮儀意識,提高學生的專業水平。通過上述活動,可以營造良好的中華文化氛圍,幫助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4.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平臺,開展實踐育人活動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認識社會和我國國情的重要平臺,高校教師要引導大學生走出校門,深入社會,了解國情,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比如組織大學生利用寒暑假圍繞“三農”問題、醫療改革問題、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問題進行社會調查,讓學生了解社會現實,激發他們的實干精神,調動他們為祖國建設而努力奮斗的積極性;組建志愿者服務隊,開展助殘扶弱等公益活動,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讓學生在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過程中養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形成正確的價值觀。要倡導學生樹立為人民服務的理念,從小事做起,勇于擔當,遵守道德規范,將社會的要求內化為個體內在的需要,自覺形成愛國守法、團結友善、明禮誠信等一系列具有時代特征的價值觀。
5.利用網絡教育陣地,開展網上教育活動
網絡影響著大學生的行為模式、認知方式和價值取向,是大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平臺,也是少數大學生受到不良價值觀影響的一個渠道。因此,高校教師要利用QQ、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進行網上思政教育活動,做好學生的心理健康、安全穩定以及學風建設等工作。要通過微博、貼吧和BBS經常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并針對學生的困惑提出有效的建議,幫助學生走出困境和誤區。要過濾垃圾信息,公布真實信息,對熱點問題進行分析,正確引導輿論走向,讓大學生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分析問題,增強大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指導他們進行理智判斷與正確決策,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總之,大學生朝氣蓬勃,是我國未來建設的中堅力量,最容易接受外來事物和新鮮文化,對國家和世界的形勢最為敏感,是可塑之才。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是一個長期而又艱巨的過程,不能一蹴而就。高校教師要善于發現大學生成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加以引導,讓學生在學習外語的過程中,加深對中華優秀傳統價值觀的認同和理解。作為高校教師要增強價值自覺,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養,通過有效的方式豐富學生文化底蘊,注重用優秀的校園文化熏陶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強化價值觀教育,注重網絡宣傳教育和引導,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為我國現代化建設培養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李蕊.試論中美外語教育中價值觀的培養[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03).
[2]劉練.網絡時代外語專業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心[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06).
[3]秦思.中國“龍”翻譯的文化誤讀[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4(09).
[4]樓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外語專業課程的隱性教學策略[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16(11).
[5]牟靜,尹毅.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養成的實證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7(12).
[6]劉宇洋,伏秀平,曹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思政課教學的現狀分析[J].滄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06).
[7]嚴紅.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專業課教學中內隱式培育的四維策略[J].金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01).
[8]韓昉,李超,高新霞.高校英語教學中醫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和踐行研究[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學報,2021(03).
Discuss o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Yang Qingyu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Zunyi 563000, China)
Abstract: The difference of values caused by different languages is a problem that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face. College teachers should organically combine the education of the core values of Chinese socialism wit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ay attention to enhancing their own value consciousness, carry forward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create a healthy campus cultural environment, carry out pract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by using the social practice platform, carry out online education activities by using the network education position,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values and cultivate students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cultivate excellent talents for China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collegeforeign language;thecorevaluesofChinesesocialism;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talent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