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海燕
摘要:微課視頻是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教學資源,具有短小精悍、主題突出、內容具體等特點,有著十分重要的教學價值。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巧用微課視頻,可以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探究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教師應創設微課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利用微課資源,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體系;設計微課拓展問題,推動學生深度思考。
關鍵詞:數學教學;微課;視頻;探究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1;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8-0064-03
基金項目:本文系教育部福建師大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21年開放課題“微課為載體的小學數學翻轉課堂引導學生自學探究的研究”(項目編號:KCX2021072)研究成果之一
當前的數學教學存在內容單一化、忽視知識之間的聯系,而深度探究,可以使學生的思維向深層發展,使學生形成更加科學的思維方式,逐漸掌握學習方法。在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的環境下,利用微課視頻開展數學教學,可以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探究。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微課視頻創設情境,建立知識體系,設計拓展問題,幫助學生化解數學學習難題,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進而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本文基于數學課堂教學引入微課視頻的意義,對如何利用微課視頻提高學生探究能力進行探討。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滿堂灌”式的教學模式已經略顯滯后,難以適應當前數學教學和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而教師積極利用各種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如電子白板、智慧教室等,可以增強課堂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良好的師生關系和教學氛圍。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強的特點,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困難。而微課視頻具有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資源使用方便、主題突出、趣味性高、傳播性強、針對性強等特點。將微課視頻資源引入數學課堂,能夠借助信息技術教學軟件,活躍課堂教學氛圍,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更好地學習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對教師而言,微課視頻可以更新教學與教研方式,突破傳統的聽評課模式,使電子備課、課堂教學和課后反思的資源應用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推動基于微課資源庫的校本研修、區域網絡教研不斷發展,成為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之一。對于學生而言,微課視頻能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既可查缺補漏又能鞏固知識,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隨著手機、無線網絡的不斷發展,基于微課視頻的移動學習、遠程學習、在線學習、“泛在學習”將會得到普及,微課視頻將成為一種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深度探究的重要平臺。
1.創設微課情境,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微課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培養數學學習興趣,打開數學學習思維。教師在創設情境的過程中,要有全局意識,為每個層次的學生找到學習的突破口,開展有溫度、有深度的教學活動。另外,教師創設的微課情境要貼近生活,具有趣味性,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探究,使學生在微課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知識,培養數學思維,提高數學素養。
例如,在“分數除法”的教學中,教師便可以利用微課視頻為學生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創設微課情境:“小明家有五口人,小明去超市買了一個西瓜想要平均分給每個人,那么每個人可以獲得整個西瓜的幾分之幾呢?”教師播放這個視頻資源后,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視頻資源中的問題,讓學生對分數除法形成基本概念。教師可以再深入提問:“小明吃完自己那份沒夠吃,恰好小明的爸爸沒有吃西瓜,小明就吃了兩份,那么小明吃的是別人吃的幾倍?”這樣貼近學生生活的微課情境,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輕松列出算式,進而掌握分數除法的運算規則。又如,在教學“平均數”一課時,教師可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以體育課上的投籃為主題,讓他們在熟悉的體育運動項目中引發認知沖突。教師可播放體育課上學生投籃的視頻,并出示這次投籃的小組成績,提出問題:“請問B小組的成員平均一分鐘投籃多少個,才能超過A小組呢?”教師選用學生投籃的視頻創設情境,可以有效引發學生認知沖突,讓學生產生求平均數的需求,從而引出平均數的教學主題。這樣,從學生的生活中尋找合適的的素材制造認知沖突,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活動中,自主建立平均數的表象,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學生面對數學知識,往往缺乏自主探究意識,因此教師的引領至關重要。在教師的引領下,學生更容易對知識產生學習愿望,也更容易在這樣的思維中形成自我探尋的勇氣。利用微課視頻創設情境,旨在引導學生深度探究和學習,是一種有效打開學生數學思維的方式。教師應注重引入視頻資源的形象化、趣味化、生活化,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2.利用微課資源,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體系
數學知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關聯的。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對知識深度探究,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體系,讓學生了解不同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而利用微課視頻資源,可以簡化學生的學習過程,幫助學生將零散的知識點聯系起來,使學生對數學知識形成更加清晰完整的認識。建立數學知識體系,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度探究。
單元復習課主要起著引導學生查缺補漏、鞏固舊知、啟發新知、進行階段性反思的作用。傳統單元復習課大多以教師講授為主,機械地把知識要點和脈絡再現給學生,學生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而利用微課視頻資源,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知識網絡。例如,在復習“圓”這部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播放一段關于“圓”的微課視頻,將這個單元的知識串聯起來,使學生對圓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將圓柱、圓錐等相關知識納入其中,進行知識延伸,引發學生的深度探究,從而使學生的知識架構更清晰。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幫助學生構建思維導圖,將“圓”的知識體系放在中心位置,進而畫出與之相關的知識。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的深度探究有了明確的方向。又如,在“數的整除”的復習中,考慮到這部分的概念較多,概念與概念之間有一些聯系,但又不能將這些概念用一個標準進行分類,其間有相似處又有不同處,學生在實際做題中非常容易出錯,教師可先通過“尋找與眾不同的數”的微課視頻引出課題,引導學生回憶知識,激活學生的知識經驗。然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在知識的鏈接處進行聯想,對概念做縱向、橫向聯合的歸類、整理,找出概念間的聯系,將腦海里的零亂知識連線成網,引導學生自主梳理出知識網絡,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密切聯系和應用價值。
數學知識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錯綜復雜的聯系的。教師要積極利用微課資源引導學生積極探尋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關注知識之間的橫向、縱向的交織,使學生在深度探尋中建立數學知識網絡,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3.設計微課拓展問題,推動學生深度思考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和信任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機會,積極為學生拓展思考的空間,使學生感受到解決問題的樂趣。教師可設計一些與知識有關的題目,并利用微課視頻引導學生進行深度探究。這樣,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的同時,也可以對所學知識有更深層的理解,實現知識的“輸入→輸出→內化”全過程,并在這個過程中掌握數學學習的規律。
例如,在教學“百分數”時,教師在講述百分數的性質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百分數在生活中很常見,而在實際應用中也有著明顯的特點,它可以使問題解決更加簡便。教師不妨讓學生自主設計一些與百分數相關的題目,引導學生更加積極地思考和探究。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展示一些設計題目的方式或方法,再引導學生:“同學們,在了解了百分數的概念后,大家有沒有設計習題的欲望呢?請大家每人設計一道習題,讓本組的學生一起做,相信你在這節課會學有所獲。”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積極設計相關題目,學習更加深入和主動。又如,在教學“植樹問題”時,教師運用模擬種樹和畫線段圖的方法,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自己探索問題,再總結出如下規律,即在一條直線上植樹的三種情況下,棵數與間隔數的關系。(1)“兩端都栽:棵數=間隔數+1”。(2)“只栽一端:棵數=間隔數”。(3)“兩端不栽:棵數=間隔數-1”。在此基礎上,教師利用一段微課視頻展示以上三種規律,引導學生觀察比較三種植樹方式,找到它們之間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再引導學生聯系實際,舉例說明在生活中還存在著哪些與植樹問題類似的現象。教師還可利用微課資源向學生展示生活中類似植樹問題的現象,如路燈、電線桿、圍欄的柱子、會場上擺放花籃或者彩旗以及鋸木頭、墻上打孔、鐘聲等。這樣,學生可以明確判斷各種現象屬于植樹問題三種情況中的哪一種,弄清什么是“樹”,明白在這些現象中都隱藏著“點”與“間隔數”之間的關系問題,建立植樹問題專題數學模型。
教師引導學生設計拓展問題,能夠喚醒每個學生參與數學學習的激情,而微課視頻具有很好的導向作用。在數學教學中,拓展導向方面的微課視頻資源需要承前啟后的教育價值,需要教師打開思路、放開手腳,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自己,讓學生自主設計相關題目,使學生在設計與完成題目中不斷探究,從而深入理解知識。
綜上所述,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利用微課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可以輕松解決數學問題,進行深度學習,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樹立自信,打開數學學習思維,找到數學學習的方法。在具體的微課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創設微課情境,巧妙利用微課資源,設計微課拓展問題,激發學生探究興趣,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體系,推動學生深度思考,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主動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度探索,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繆麗花.小學數學微課教學的應用[J].江西教育,2021(09).
[2]王海全.構建小學數學智慧課堂[J].江西教育,2021(06).
[3]柳國存.短視頻教學———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微課教學創新法[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1(03).
[4]劉智杰.巧用微課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J].當代家庭教育,2020(31).
[5]陳亞梅.讓微課成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運用微課視頻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J].數學教學通訊,2020(01).
[6]巴德霞.基于微課的小學數學邏輯思維訓練[J].青海教育,2018(07).
[7]韓振華.信息技術下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策略[J].天津教育, 2021(02).
[8]宗業華.淺談單元復習課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以“圓柱和圓錐的整理與復習”為例[J].安徽教育科研,2020(01).
[9]史凡生.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自主探究式學習的實踐分析[J].天津教育,2019(24).
Skillfully Using Mathematics Microlecture Video to Improve Students Inquiry Ability
Huang Haiyan
(Xianyou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Putian City, Fujian Province, Xianyou 351200, China)
Abstract: Microlecture video is a teaching resource rising in recent years.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hort and concise, prominent theme and specific content. It has very important teaching value. Teachers skillful use of micro class videos in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can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guide students to actively explore mathematics knowledge,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improve students mathematics competence. Teachers should create microlecture situations to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inquiry; using microlecture resources to help students establish mathematical knowledge system; design microlecture to expand problems and promote students in-depth thinking.
Key words: mathematicsteaching;microlecture;video;inquiry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