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鳳英
摘要: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豐富,意義深遠,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是文化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語文學科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教師要有意識地在語文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還能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可從課堂導入、文本內容提取、交流探究、實踐活動、拓展延伸等方面積極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充分發揮其育人作用,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關鍵詞:語文教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立德樹人
中圖分類號:G621;G623.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2)18-0111-03
語文是學生必須學習和掌握的一門基礎課程,其中不僅涉及豐富多樣的語文知識,還蘊含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素養,還可以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從課堂導入、文本內容提取、交流探究、實踐活動、拓展延伸等方面積極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充分發揮傳統文化的價值和作用,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1.重視程度不夠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認為學生還小,沒有必要過早接觸傳統文化。這種認識是不正確的,在小學低年級更應該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教育學生。
2.滲透路徑不清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有清晰的路徑。部分教師滲透路徑不清,不能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較好地融入語文課堂教學中,而是為了滲透而滲透,呆板地講述傳統文化內容,難以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3.相關概念模糊
傳統文化內涵豐富,內容廣泛。在語文教學中,部分教師概念模糊,對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缺乏深刻的理解。這會影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滲透,不能深入挖掘其豐富的思想內涵,難以厘清文化與文本、與學生發展之間的關系。
4.滲透方法不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意蘊深厚,其在語文課堂中的滲透需要興趣作為依托。然而,部分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滔滔不絕的講述,只能讓學生毫無興趣,也難以取得理想的滲透效果。傳統文化滲透應該做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而不應強加給學生。然而,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忽視傳統文化與文本內容之間的聯系,讓學生被動接受。這種說教式的講述,會讓學生逐漸失去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
1.轉變教學理念,關注傳統文化價值
理念是課程教學的指引,沒有科學的教育理念,便失去了教育的方向。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一定要關注文化的價值,立足學生的實際,還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在課堂中給予學生更大的空間。教師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的思想內涵,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真正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融入語文課堂教學,讓學生自覺學習優秀傳統文化。要拓展傳統文化的外延,使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更加生動,更加富有感染力,從而引發學生的情感共鳴。
例如,在《姓氏歌》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讓學生了解姓氏,還要讓學生了解傳統的姓氏文化,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學生受傳統文化的啟發,能產生對傳統文化的探尋意識,提升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正確引導,激發學生探究熱情,鼓勵學生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在教學中,教師可給課文配樂,并進行演唱,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更加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轉變教學理念,關注優秀傳統文化價值,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活動,能使教育理念與教學活動高度契合,助力學生精神品質的成長。轉變教學理念,就是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注重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既要凸顯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又要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還要關注學生的人文情懷培養,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豐富,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可以從生活和學習的各個方面給予學生精神引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開展教學活動,滲透傳統文化內容
低年級學生喜歡活動,這是由他們的天性所決定的。在傳承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天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能夠在積極快樂的情緒中學習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傳統文化。為此,教師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融入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自覺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這樣的活動有很多,如講述傳統文化故事、表演傳統文化情景劇、還原傳統文化時代背景等?!昂弥卟蝗鐦分摺保瑢W生只有喜歡,才會積極投入,只有在快樂的情緒中,才會迸發學習熱情。
例如,在《端午粽》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讓學生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引導學生感受傳統節日的文化氛圍。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包粽子,感受節日的快樂,體會傳統習俗所蘊含的情感。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介紹屈原的愛國故事,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使課堂教學更具有吸引力,更富有趣味性,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課堂氣氛更加熱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語文課堂教學,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釋放學生天性,助力學生成長。低年級學生對傳統文化知之甚少,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能讓學生接觸更多傳統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3.依據學生心理,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滲透,不僅是教育教學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心理,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能力,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要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就要讓學生在傳統文化的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課堂導入、組織實踐活動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人之初》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依據學生的心理,設計具有趣味性的朗讀活動?!度纸洝泛喍蹋馓N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師可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在課堂中開展朗讀比賽,觀照學生的朗讀體驗,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傳統文化中的禮義和道德標準,讓課堂教學更加靈動。要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興趣,就要從傳統文化本身出發,找準傳統文化與學生的契合點。在這樣的默契中,學生能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更加積極主動地學習傳統文化,傳承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4.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培養學生優秀品質
語文教學承載著育人的使命,學生需要文化的滋養,更需要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沃土中孕育精神和力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充分展現出來,培養學生真善美的心靈,助力學生優秀道德品質的養成。為此,教師要深入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創新傳統文化滲透方式方法,聯系生活實際深入淺出地詮釋傳統文化,降低學生理解難度。
例如,在《大禹治水》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深入挖掘文章的思想內涵,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在治水的過程中,大禹遇到很多的艱難困苦,他以驚人的毅力和決心克服了這些艱難困苦,成功治理了水患,為百姓的幸福生活作出了無私的奉獻。這樣的精神品質,恰恰是學生成長的養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將學生帶入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空間,讓學生從中汲取養分,在幼小的心靈中,埋下善良和堅定的種子。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引導學生合作交流,體會這種精神品質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和價值,讓學生的思想品質在無形中得以升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雖歷經時代變遷,但依舊熠熠生輝,閃耀著光芒。理解它,傳承它,弘揚它,這是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滲透傳統文化是有效的途徑之一。傳統文化之于學生的價值,不僅是精神品質的引領,還是行為的遵循。
5.發揮主體作用,落實文化精神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有利于傳統文化的滲透。教師要信任和尊重學生,在課堂中落實傳統文化精神,幫助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面對傳統文化,學生要有自己的理解,即便是低年級的學生也應如此。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要對學生加以引導,因為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對于事物的判斷還有一些局限性。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引導為主,將傳統文化理解的空間留給學生,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傳統節日》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引導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的習俗,感受傳統節日文化的氛圍。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收集有關傳統節日的內容,并在課堂上進行展示和交流。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人的輔助下做好傳統節日的非書面作業,如觀看傳統節日視頻,對有關傳統節日的事物進行深入了解,聽傳統節日的故事,了解各地風俗習慣等。在課堂上展示和交流的時候,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評比,看哪個學生收集的內容更加豐富,收集的資料更多。學生在競爭的環境中學習和探究,主動性和積極性會更高。只有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才能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落到實處。落實文化精神,打造屬于學生自己的課堂,需要教師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從學生的內心世界出發,使傳統文化走進學生的內心深處,讓學生為文化代言,為文化發聲,成為傳承傳統文化的生力軍。
綜上所述,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豐富,意義深遠,有著數千年的歷史,是文化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語文學科蘊含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是文化傳承的重要媒介,教師要有意識地在語文課堂中滲透傳統文化,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還能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滲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師要站位精準,立足學生的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要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讓學生汲取傳統文化的養分,從中尋找有利于自我成長的元素,逐漸內化、吸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鍛造優秀的思想品質,提升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嚴芬.讓優秀傳統文化根植于兒童心中[J].小學教學參考,2020(36).
[2]於敏.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策略[J].江西教育,2021(27).
[3]葉紅.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學活起來———低年級誦讀經典新探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1(19).
[4]周仕德,蔡錦怡.小學語文教材優秀傳統文化滲透的樣態及反思[J].寧波大學學報,2021(01).
[5]胡薇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傳承傳統文化[J].江西教育,2021(24).
[6]姚岑.傳統文化在語文教學中的融入[J].河南教育,2021(01).
[7]王曰芹.探究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傳統文化[J].天津教育2021(14).
Exploration of the Infiltration of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ese Classroom
Qiu Fengying
(Shanghang No.3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Fujian Province, Shanghang 364200, China)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rich connotation and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It has a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 and is a bright pearl in the long river of culture. Chinese subject contains rich traditional cultural content and is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cultural inheritance. Teachers should consciously infiltrat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Chinese classroom, which can not only improve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but also improv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moral level, enabl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world outlook,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and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In Chinese teaching, teachers can actively infiltrat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classroom introduction, text content extraction, communication and exploration, practical activities, expansion and extension,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its educational role and help students grow into talents.
Key words: Chineseteaching;excellent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infiltration; foster characterand civic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