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偉
K12創新教育是指“在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對學生開展的以工程項目教育為核心的創新意識和創新創造能力培養的課程教學和教育活動”。工程項目教育的核心是“設計、制作、評價和持續改進”。設計的本質是解決問題,對教育而言,設計能力的形成過程就是創造力和創新思維教育的過程。工程項目教育通過綜合運用根植于人類工作和生活中每一個角落的科學和工程技術與項目設計,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
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區塊鏈等技術的變革下,人類需要對現有的市場、用戶、產品、價值鏈和商業生態的進行必要的重新審視,這種思考方式被稱為互聯網思維。可以用5個關鍵詞來概括互聯網思維:便捷、參與、免費、數據思維和用戶體驗。
互聯網已經滲透到教育主管部門和各類學校的各個角落,已經成為學校的基礎設施,互聯網思維應該成為創新教育系統的起點。將互聯網思維與創新教育有機結合,既可以探索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有效途徑,又可以通過創新教育系統的頂層規劃,構建中小學創新教育可持續的商業生態系統。
創新教育的主要發生地在學校課堂,著眼于以“教師和學生”為核心,以服務于“師生的教和學”為宗旨,創建基于互聯網思維的K12創新教育系統,是國內外創新教育實踐中的一次探索實踐。
創新教育圍繞工程主題提供課程資源,支持教師開展項目化教學,驅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動手、動腦、團隊協作,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圍繞項目化教學,創新教育系統提供相應的信息化工具,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挑戰,不僅可以極大地方便教師和學生,而且對創新教育開展的模式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世界開始扁平化,強調人與人之間的聯系。企業也是這樣,決定企業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決定企業發展速度和發展方向的是如何構建成功的商業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特征是能量和物質在內部循環,形成一個閉環系統。商業生態系統的關鍵在于內部的成員能夠優勢互補,互相影響,互相促進,各有特色。最終通過相互之間施加的作用,提升整個商業生態系統的外部表現。
創新教育系統為學校用戶提供信息化工具、課程內容與數據服務。相對于傳統的為每一個用戶部署軟件和硬件,該系統基于云計算技術,以SaaS方式(SaaS是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即服務)提供服務,通過教育大數據的價值挖掘形成閉環系統,由系統建設方承擔軟硬件的建設成本,讓學校用戶用極具性價比的方式獲得產品使用服務。
“互聯網+”時代市場競爭的趨勢是不僅僅向用戶銷售產品,而要轉變為在向用戶銷售產品的同時為用戶提供增值服務。這要求企業自覺、有目的地建立和管理社交網絡,不僅要關注權力性影響力,更要關注非權力性影響力,建立良好的商業平臺生態系統。
該系統(基于互聯網思維的K12創新教育平臺)的核心用戶群是中小學校,該平臺系統的利益相關方包括
創新教育課程消費者:教師、學生
創新教育資源貢獻者:教師、專業性機構
各類分析統計報告消費者:教育行政部門、科研機構、家長
增值服務提供商:二次開發企業
教學配套的實驗器材或者設備:各類生產型企業
合作伙伴:工程項目課程涉及的軟件、硬件的關鍵技術提供者
支付系統:在線支付系統如支付寶等
投資人:基金或者風險投資人
K12創新教育系統的本質是一個商業生態系統。為此,該系統在設計建設之初,通過對各個利益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進行全面分析,從“產品、競品、目標用戶”三個方面進行產品定位。
產品方面,該系統是以工程教育項目為載體、以設計和技術為核心的創新教育系統。該系統將通過對發達國家相關的課程體系的配套引進,對中小學課程體系進行實質性的影響,并依托省部級師范大學建設師資培訓平臺,圍繞大數據、云計算開展產品應用推廣,為中小學校和各級教育部門提供有價值的免費和增值服務。
競品方面,該系統的競爭對手包括以應試教育為主體的現有學科課程體系、圍繞各地方教育部門的以招投標為主的產品供應商。
目標用戶方面,該系統需要通過建立商業生態系統,為利益相關方提供利益,從而形成平臺生態系統。在規劃設計之初,就要切實關注和考慮核心用戶群采購特點,以及各級政府的招投標集中采購政策規定和特點,從而進行目標用戶定位。見表1:

?
因此,K12創新教育系統定位是創建一個惠及各利益相關方的“基于互聯網思維的K12創新教育”的商業生態系統。如圖2所示。

圖2 基于互聯網思維的K12創新教育的商業生態系統
系統的目標是為中小學校提供常態化教學的課程和教學輔助系統,產品從規劃到落地,從投資到產生利潤,有較長的路要走。每個階段要達成的目標和指導戰略都不相同,因此,需要按照分步發展的原則制定對應的戰略和建設目標,分階段圍繞戰略目標,提出人、財、物的需求。
系統的建設,如表2,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搭建原型、迭代開發、商業推廣,見表格的左半部分。表格的右半部分,是與該系統直接對應的公司戰略,將公司的發展階段和該系統的建設階段直接對應,并對每個發展階段的戰略指導理論進行了梳理。該系統和公司發展戰略的關系是互相依存、互相推動、循環發展,公司發展戰略是該系統建設的保障,該系統是推動公司發展戰略的前進動力。

表2 創新教育系統建設階段及公司戰略
搭建原型和迭代開發是發展的初期,這個時期的戰略是以點帶面,循序漸進,重在示范。快速完成創新教育系統的第一個原型,在試點學校進行試用后,迭代開發不斷擴充功能。這個階段的系統功能擴充,一方面可以聽取學校用戶的意見,一方面應該遵循類似成熟系統如Moodle的基本框架。
利用試點學校的示范效應,一方面快速開發創新課程的數量,另一方面擴大試點的規模,并向其他有條件的省市進行重點推廣。由于系統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此時需要創新收費業務模式,也就是利用SAAS的服務方式,向學校收取不等的使用費,從1萬到5萬/校不等。初期建設階段,基本上可以在不依靠外部大量資金的情況下,依靠自身積累發展。
商業推廣是系統建設進入成熟期,這個時期的戰略重點是成果鑒定和推廣。成果鑒定和推廣階段有幾個重點需要解決的問題:落實系統建設所需的人和資金;將創新教育課程完美的嵌入創新教育系統;將積極心理學的內容嵌入該系統;加快形成有效的商業生態系統。中小學的創新教育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創新教育系統的搭建,目標是為所有利益相關方提供平臺保障。
將互聯網思維與創新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從商業生態系統的角度出發,提出為創新教育提供教學輔助系統的設想,并根據與之開發相關的包括人、財、物等資源的需求分析,提出相應的執行策略,探索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創新意識和能力的有效途徑。在互聯網帶來的技術革命影響下,對基礎教育冗長、復雜、龐大的體系進行滲透的一次大膽嘗試,尤其是從商業生態系統角度進行規劃的想法具有新意。在國家將教育信息化上升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用混合式教學模式解決師資難的問題,用創新教育系統解決課程資源,并利用云計算和大數據的理念進行增值服務,開拓出全新的一片領域。對創新教育系統進行規劃和探究,最終目標是指導商業生態系統的建設做出戰略規劃,有利于產生長久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