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大學英語教師在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既是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組織策劃者,也是具體實施者。大學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和素質,直接關系到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實際效果,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踐價值。本文在分析當前大學英語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大學英語教師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需具備的能力素質,進而探索提升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大學英語;思想政治;能力建設
作者簡介:袁夏,成都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外國語言文學研究中心、高等教育出版社資助項目“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融入意識與能力研究”(項目編號:SCWYGJ21-08)的研究成果。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fā)展需要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大學英語是大學教學階段受眾最廣、課時量較大的一門課程,因此,開展好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踐價值。筆者認為,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是確保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效果的重要前提。
一、當前大學英語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
王少良認為,從教育學角度來看,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包括教學設計能力、教學組織能力以及教學研究能力;從心理學角度來看,高校教師的教學能力可歸結為教學認知能力、教學操作能力和教學監(jiān)控三大能力。研究發(fā)現(xiàn),當前大學英語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
(一)教育學角度
一是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大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時運用太多思政方面的理論術語,刻意加入一些關聯(lián)性不大的思政元素,引起學生的反感,這樣既影響了專業(yè)教學效果,也不利于實現(xiàn)思政育人目標。二是課程思政教學研究能力有待加強。部分大學英語教師對課程思政教學研究重視不夠,對如何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挖掘思政元素、科學融入思政內容等方面缺乏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二)心理學角度
一是思想政治理論水平不高。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一些大學英語教師自身思想政治理論水平不高,不能客觀、公正、全面、準確地認識事物,思想上和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而,在實施課程思政教學的過程中,不能牢牢把握課堂教學的主動權和話語權。二是對課程思政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大學英語教師對于課程思政重要性的認識不足,雖然能夠按照要求組織實施課程思政教學活動,但對教學效果和育人目標重視不夠,存在應付心理;還有部分教師既不重視也不開展課程思政教學實踐活動。就目前來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三是課程思政融入能力欠缺。部分大學英語教師只重視自身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專業(yè)能力的鍛煉和專業(yè)教學的研究,缺乏在大學英語教材中挖掘思政元素的能力和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能力,無法產(chǎn)生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
二、加強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分析
1.大學英語課程受眾廣、課時多,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影響大、效果好。以成都大學為例,大學英語課程是一門公共必修課,要求全校各專業(yè)在大一、大二學年開設,一般為每周四個學時。由于大學英語課程課時多、受眾廣,因此大學英語教師與學生接觸多、對學生影響大,大學英語課堂開展課程思政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因此,組織實施好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可以起到良好的思政育人作用,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大學英語教學內容涉及面廣、信息量大,容易挖掘和融入思政元素。以2021年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出版《全新版大學英語》為例,其教學內容涉及西方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方方面面,蘊含著豐富的西方世界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大學英語教師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中通過對中西方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的對比,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我國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建設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辯證地認識中西方在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方面的差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批判繼承,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3.大學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決定了大學英語專業(yè)教學和思政育人的效果。如果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較強,那么既可以更好地發(fā)揮思政育人作用,也可以更好地提升英語教學效果,實現(xiàn)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大學英語教師自身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高,便可以對學生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領作用;大學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融入能力強,便可以在專業(yè)教學的過程中實現(xiàn)潤物無聲的效果;大學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設計能力強,便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
三、大學英語教師組織開展課程思政教學需具備的能力素質
筆者認為,在實施課程思政教學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需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能力素質:
(一)思想政治理論水平較高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教師要堅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為先進思想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師應著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質,包括以下三個方面內容。一是思想素質方面。大學英語教師要學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去提升自己認識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堅持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系列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尤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質和理論水平。二是文化素質方面。大學英語教師要廣泛學習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成全社會普遍尊崇的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社會公德。三是政治素質方面。大學英語教師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和政治執(zhí)行力。
(二)課程思政融入能力
筆者認為,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融入能力,主要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找準融入思政元素的切入點。大學英語教師要對英語課程內容進行深入分析,從中發(fā)現(xiàn)思政元素,作為課程思政的切入點。二是合理融入思政元素。要做到融入的思政元素與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有機統(tǒng)一,切忌融入一些不相關的思政內容,否則既對英語教學無幫助,也影響了課程思政教學效果。三是注重把握課程思政融入技巧。要通過比較分析中西方文化差異、政治制度差異等,幫助學生堅定共產(chǎn)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要緊密結合大學英語課程內容,科學設置思政課題,發(fā)動學生充分研討,同時不失時機地給予引導。
(三)課程思政設計能力
謝爽認為,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要遵循思政育人工作本身的規(guī)律、教書育人的規(guī)律、當代大學生的成長規(guī)律。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不僅要貼合課程教學知識和能力培養(yǎng)要求,同時要實現(xiàn)課程教學中的價值引領,最終為大學人才培養(yǎng)目標服務。研究表明,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設計能力,主要包含以下兩個方面:一是用好“三個課堂”的能力。第一課堂,要發(fā)揮大學英語課堂的主陣地作用,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英語知識的傳授,還要注重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二課堂,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貫穿于大學生的參觀學習、實習實訓、社會實踐的全過程,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和成長環(huán)境;第三課堂,要充分利用電腦客戶端、手機App 等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發(fā)揮網(wǎng)絡平臺的育人功能,發(fā)出好聲音,傳播正能量,陶冶學生情操。二是用好“三個場景”的能力。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口語教學、閱讀教學“三個場景”中科學融入思政元素。聽力教學過程中,大學英語教師要注重搜集思政方面的聽力內容,有針對性地讓學生進行聽力訓練;在口語教學過程中,要注意選擇包含思政元素的專業(yè)教材內容,讓學生展開開放性討論;在閱讀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加入思政方面的內容,進行適當引導,讓學生提高文化自信。
四、提升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的有效路徑研究
從管理學的角度來講,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強教育培訓
一要督促自學。通過規(guī)定大學英語教師每學期必須完成一定數(shù)量的政治理論學習學分,如通過“學習強國”等學習,督促大學英語教師加強思想政治理論學習。二要搞好“規(guī)培”。通過在大學英語教師“規(guī)培”內容中加入課程思政教學方面的內容,加強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鍛煉。三要注意觀摩。組織大學英語教師經(jīng)常觀摩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經(jīng)驗豐富的骨干教師講課,學習課程思政設計技巧,提升課程思政融入能力。四要注重實踐。大學英語教師要善于總結別人和自己以往課程思政教學的經(jīng)驗和教訓,做到在實踐中總結、在總結中提升自己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
(二)科學考核評價
通過建立客觀公正的考核評價體系來評估課程思政教學效果,倒逼大學英語教師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楊萍認為,在進行考核評價的過程中,應從多個維度入手,并側重于兩個方面,即學生的思想政治修養(yǎng)是否得到真正提高、大學英語教師是否發(fā)揮思政育人作用。筆者認為,一要科學確立評價指標。學生的學習效果直接反映課程思政教學質量,可以從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等方面設置考核指標。二要公正實施考核評價。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行評價;可以采取學生評教的方式,增加學生對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效果進行客觀評價的內容;還可以組織思政教學方面的專業(yè)人士共同聽課,讓他們從專業(yè)的角度有針對性地對教師的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過程進行專業(yè)化評估。三要合理設置考核權重。在設置考核權重時,要尊重大學生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考慮專業(yè)人士評價的主觀因素影響和大學英語教師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體定位。筆者建議,學生評教結果占考核權重的50%,專業(yè)人士評價結果占考核權重的30%,學生思想政治水平測評結果占考核權重的20%。
(三)強化結果運用
一要堅持目標導向。通過對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質量進行客觀公正的考核評價,促使大學英語教師增強對課程思政重要性的認識,從而自覺提升課程思政教學能力,主動開展課程思政教學活動,更好地實現(xiàn)課程思政教學目標。二要堅持問題導向。針對考核評價發(fā)現(xiàn)的問題,及時梳理反饋給被考核對象,督促其建立問題清單,落實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切實加以整改,從而更好地提升大學英語教師的課程思政教學能力。三要堅持結果導向。強化考評結果運用,將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質量考評結果與事業(yè)單位工作人員年度考核掛鉤,還可以作為大學英語教師績效考核、評先評優(yōu)、職級晉升、職稱評聘的依據(jù)之一。
研究表明,當前大學英語教師在課程思政教學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所以對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教學能力建設進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王少良.高校教師教學能力的多維結構[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110-113.
[2]謝爽.大學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探索[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1(4):138-140.
[3]和偉.“課程思政”融入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路徑研究[J].中州大學學報,2019(6):96-100.
[4]楊萍.“課程思政”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對策研究[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1(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