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歡
陜西服裝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2046
2020年疫情暴發,為了保證“停課不停學”,各大高校啟動線上教學。在目前疫情常態化防控形勢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成為常態化教學模式[1]。所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將師生通過網絡授課與傳統的師生面對面授課的授課形式結合起來,以達到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技能進行培育和指導。[2]“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打破傳統的教師授課滿堂灌的思想,[3]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對教師的教學設計方案以及學生的主體能動性要求較高。本文結合學生的學情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特點進行分析,總結“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的措施,探索將工匠精神融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對教學效果產生的影響。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是將傳統的授課和網絡授課結合起來的一種形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線上教學模式開始全面進入課堂[4]。目前,比較受青睞的教學平臺有:中國大學慕課、建筑云課、智慧樹等。這些學習平臺都可以供學生學習。線上教學方式也比較多,目前比較常用的有:藍墨云班課、雨課堂、釘釘以及騰訊課堂。線上教學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凸顯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作用[5]。
“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最大的優勢就是學習時間比較靈活,不受時間和空間的影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上課的時間[6]。線上課程還可以回放,對于一些不懂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反復觀看。碎片式的學習形式,既方便了學生學習又充分利用了零散時間。[7]線上學習為翻轉課堂提供了有利的先決條件,為線下教學奠定了基礎。[8]學生通過線上課程的學習對課程的基本內容和關鍵理論知識有了清晰的認知。[9]學生有了基礎知識之后,教師進行線下教學時便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形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啟發式教學模式、案例式教學模式、情境教學模式對學生進行授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將打破傳統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鼓勵教師嘗試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豐富課堂,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影響“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教學質量,主要有三個方面原因:
第一,學生原因。線上教學考驗的是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學生自己如果本身學習積極性不高,那么線上學習就會流于形式。如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就會出現應付老師的行為,甚至出現宿舍“值班制”學生輪流刷課的現象。由于線上課程教師沒有辦法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實施實時監管,線上課堂又缺乏課堂學習氛圍,導致學生很容易怠惰,出現學習只為敷衍教師的行為,甚至出現教師上課學生睡覺,學生打開線上課程卻睡著了的現象。線上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學習方法把控掌握得不清楚,線上課程的重難點以及教師要考核的內容也凸顯不出來。
第二,教師原因。網上課程授課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線上教學對教師的個人素養要求比較高。調查研究表明,有30%左右的老教師不愿意接受線上教學的新理念,消極地應對線上教學。20%左右的教師課堂講授過程中,沒有使用適用于線上教學的教學設計方案,沒有對所講授的課程進行精心的設計,照本宣科,教師講授的課程極度枯燥,教學效果自然不會好。10%左右教師用著十幾年前的老教案,對學生進行填鴨式教學,教學內容陳舊導致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由于線上教學教師和學生之間隔著冷冰冰的互聯網,導致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溝通變得不那么順暢。線上授課期間教師如果沒有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課下又不愿意解決學生的疑問,那么學生的疑惑會越來越多,慢慢失去對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線上教學要求教師具有非常高的職業素養,要精心設計課堂,科學利用互聯網資源,豐富自己的教學設計方案,使講授的課程生動有趣。
第三,線上課程自身存在的問題。線上教學對軟件類操作課程、實踐類課程和實驗類課程不太適用,教師無法對學生的實踐操作過程和實驗過程進行現場指導。教師講的操作知識學生沒有聽懂只能通過發彈幕和語音的方式提問,但是由于網絡延遲以及教師講課過程中沒有辦法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導致教學質量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要解決線上課程在實踐類課程中存在的短板,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熱情。
工匠精神在古代的含義是技術匠人精益求精,用盡心力雕琢藝術品的品格。工匠精神是一種信仰、是做事的準則、是一種難能可貴的品質[10]。現如今,科技日新月異,隨處可見的3D打印技術、“互聯網+”、人工智能都在向我們展現著這個時代發展的趨勢。時代的發展需要更多有責任心、有擔當、有愛崗敬業精神、有創新精神、有奉獻精神的接班人。如果我們的接班人懈怠懶惰、沒有創新意識、失去了求知欲,那社會還怎么發展,人類還怎么進步?工匠精神應該成為時代接班者的敬業核心。中國是制造業強國,但是我們的產品要想達到“中國智造”就需要有這樣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術人員。只有我們的接班人真正具有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的優秀品格,才能真正實現社會的發展和民族的富強。現如今,培養學生精益求精、誠實守信的精神對學生的職業發展和素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李克強總理強調,高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還要注重培養學生高貴的品格和誠實守信的品質。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宗旨便是要培養有擔當、有敬業精神、有精湛實踐能力的社會主義四有新人。
在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大量熱門又有趣的新鮮事物沖擊著現代年輕人的神經,在擴展學生知識面和視野的同時,也讓當代部分青年越來越浮躁,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中虛幻的世界無法自拔,盲目崇拜一些所謂的流量網紅,對兢兢業業做事的技術人員卻不屑一顧。部分學生聽課狀態也越來越消極,因為他們覺得學習專業知識是一件無聊又浪費時間的事情。線下教學教師還可以通過面對面的形式對學生的行為進行約束,與學生進行談心疏導學生的情緒,避免學生走彎路。線上教學教師和學生之間隔著電腦屏幕,沒有辦法對學生進行實時監管,課堂互動也因為網絡延遲等原因而導致無法及時互動。線上教學的學習效果基本憑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學生自己愿意學,并積極主動地和教師溝通,才能真正達到教師預期的學習效果。
學生要有信仰,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青年強則國家強,要想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要想實現從中國制造轉換“中國智造”,讓中國成為科技強國,就要培養一批有信仰、敢創新、勇于奉獻的熱血青年。調查研究表明,有信仰的學生才能克服種種困難,嚴格要求自己,在學術或者今后的就業中嶄露頭角。工匠精神就是一種信仰,是學生奮斗過程中的一盞明燈。這種精神指引著他們不畏艱苦、勇于擔當、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做好每一項工作,做好每一件小事,上好每一節課。事實證明,在將工匠精神這一理念融入課堂之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到課率也明顯高了很多,學生課下學習積極性也很高。實踐證明,課堂講授過程中融入工匠精神不僅有助于幫助學生學習專業知識而且有助于將學生培養成一個有道德、有思想的人。
本文以招投標與合同管理這門課為例,分析如何將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學中。首先將招投標與合同管理這門課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和整理,招投標這門課主要講授的內容有:招投標的程序、招投標過程中的法律知識、施工許可制度以及合同簽訂過程中的法律知識。筆者在分解知識點的基礎上然后在知識點講解時融入有工匠精神的案例,并滲透工匠精神對學科、對社會發展、對人民安全的重要作用。
在《招投標與合同管理》這門課的講授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知識點引入為祖國為社會做出巨大貢獻的科學家、建筑學家,或者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業奉獻一生的感動中國的普通工人、教育工作者、農民、環衛工人等。鼓勵學生向值得學習的人學習,不要迷戀網絡,沉迷于做網紅,喚醒學生心中的真善美,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甄別網絡信息的能力,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為社會為人民做力所能及的貢獻,進而強調學生時代學生對社會的貢獻便是好好學習。作為教師,我們要時時教育學生,讓學生意識到自己所學的知識對別人對社會是非常有用的。作為建筑師,一定要從規范自己行為做起,每個建筑工程項目都容不得建設者半點馬虎,建設者如果沒有甘于奉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那么會給國家經濟和人民安全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1.講建筑事故
在講授施工許可制度之前,講授未申領施工許可證擅自開工所導致的建筑事故。講建筑事故的目的在于告誡學生,千萬不可以為一己私利去做有損國家和民族利益的事,不可以存在僥幸心理,所有一切的不合法的建筑行為都應該禁止,讓學生知道什么可為,什么不可為。激發學生學習安全生產法律制度的興趣,強調遵紀守法做合格建設者的必要性,培養學生成為一個有社會責任心、有道德感、工作嚴謹的建設者。
2.講愛國情懷
課堂講授過程中引入熱點話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以及作為一個合格建設者的決心。課堂講授過程中給學生普及建設者的在建筑活動中的重要作用,培養他們的行業自豪感,學生只有真正熱愛自己的行業,才能兢兢業業在自己行業中發光發熱。
3.講科學家偶像的故事——培養學生工匠精神
在講授如何做合格建設者之一知識點的過程中,給學生講講一生奉獻給核事業的科學家,講他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還不忘自己事業、不忘祖國和人民的精神。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大國工匠不畏艱苦、恪盡職守、兢兢業業奉獻一生的精神。
在進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時,教師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方案。教師在線上教學中要重視課前、課中、課后教學環節的設置。教師課前可以通過線上教學平臺推送教學短片和核心知識點,讓學生了解所學的知識。教師進行線上授課時要注重課堂趣味性,尤其是課堂導入環節要由淺入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授課時可以通過線上互動平臺與學生交流互動,也可以通過平臺鏈接的形式發送知識調查問卷,隨時掌握課堂學習情況,課后教師要及時與學生交流,總結課堂講授過程中的不足并反思解決的措施。教師在進行線下教學時,可以采用案例教學法和翻轉課堂融合的形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分角色模擬招標方、投標方以及評標方。模擬招標方的學生根據給定的項目概況編寫招標文件,發布招標公告,模擬投標方的學生組建投標管理班子編寫投標文件。招標方和投標方各司其職,參與招投標活動。通過模擬演練招投標過程,讓學生掌握招投標文件的編寫要求、招投標程序以及招投標過程的注意事項。通過模擬訓練,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作為一名合格建設者的不易,體會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建筑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激發學生做合格建設者的決心,進而學好所學的課程。
本文結合高校學生的學情,分析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優缺點,以《招投標與合同管理》這門課程的講授為例,分析將工匠精神融入“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對教學目標產生的影響,并提出解決“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存在不足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