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藏東主
摘 要:數學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非常重要的科學。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使學生養成基本的數感,幫助他們將來更好地學習初、高中的數學知識。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能讓學生在數學課上學到更多有效的知識,基于此,本文將結合筆者的長期實踐探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經驗。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經驗體會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2-0087-03
A little bit of experience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GA Zangdongzhu? (Wanmao Nine-Year School in Zhuoni County, Gannan Prefecture, Gan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Mathematics is an art and a very important science. The purpose of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is to cultivate students' logical thinking ability, make students develop basic number sense, and help them better learn mathematics knowledge in junior and senior high schools in the future. The interesting learning atmosphere can enable students to learn more effective knowledge in mathematics class.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will combine the author's long-term practice to discuss some experiences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teaching; Experience
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較不穩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會發現,很多事情都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狀態。而這種狀況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教師在小學階段的教學方法不可以是完全固定的。教師應從多個角度出發,多維度探索有可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因素,精準定向地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給學生帶來更優質的學習體驗。
1.了解學生性格特點,精準把握課堂教學
小學生的學習特點是具有比較鮮明的獨立性。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就會發現,小學生由于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比較大,和身邊其他學生相處時間過短,身上的社會性還沒有完全展現出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會因為學生五花八門的性格特點而感到頭疼。這時教師就要利用對小學生而言真正有效的教學方法,不能要求其保持穩定且統一的個性,而是要尊重不同學生的個體性,教師必須學會用知識武裝頭腦,全面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在精準把握學生性格的基礎上對癥下藥,這樣才能把握住課堂的教學。例如,在小學課堂上,教師有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景,一名學生和另一名學生吵架了,兩名學生并沒有利用課余時間把這個問題解決掉,以至于到了數學課上,學生依然還在因為課前的情緒問題而無法專心聽課,甚至因為這種情緒影響到了周邊其他同學,導致整個班級都無法正常聽課。這時教師很難采用教學方法將學生的注意力重新轉移回課堂上來。為了轉變這種狀況,教師就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優先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并且根據性格特點對癥下藥,利用最短的時間快速解決問題。比如,教師可以先用一分鐘的時間簡單了解事情原委,通過詢問該學生或者該學生周圍的同學來判斷學生是否有在課前出現打架斗毆等現象,判斷事情的嚴重性。如果發現學生在課前只是簡單的拌嘴,教師可以花費一分鐘左右的時間安撫學生,盡可能用溫和的方法穩定學生的情緒:“老師現在已經了解發生什么事情了,但是這會兒是上課時間,我們必須先把課講完,你說對不對?所以暫時先不要鬧情緒,等到下課的時候老師幫你一起解決好不好?”當然,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時,教師也需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來做決定,比如出現情緒問題的學生平時性格比較急躁,這個時候教師用語言對其進行安撫可能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這個時候教師也要采取其他的措施,通過鼓勵班級學生一起唱一首歌來調節氣氛,或者讓該學生頻繁回答問題等實際的活動方式來調節不穩定的情緒,這些都是比較好的選擇。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如果出現類似因為學生的情緒問題而無法正常開展教學工作的情況,這個時候教師應為大局考慮,具有一定的全局意識,不能因為一個學生而耽誤全班學生的上課。因此,暫時緩解問題,將問題留到下課解決是比較好的選擇。這樣既不會耽誤太多的課堂時間,又能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時間緩解個人情緒,教師在課后解決問題的時候也可以花費相對較少的時間去調節矛盾,有利于雙向提高工作效率。
2.課堂尋找生活原型,利用案例進行教學
在小學階段開展數學學科教學工作時,教師會注意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狀態除了受到個人性格的影響,還會受到教師教學方法的影響。在課堂上有時候會遇到一些難度較高、抽象性較強的知識,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這時教師就要采取正確恰當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快速吸收這些知識。比如,在教學抽象類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嘗試在課堂上引入一些生活化的實際案例,通過給學生講解一個個的案例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本身的內涵,這種教學方法又被稱為生活化教學法,在小學階段的應用是比較頻繁的。而經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也發現,對小學生而言,該方法確實是比較有效的辦法,值得廣大教育工作者吸收借鑒。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這一部分知識的時候,其中一個知識點是讓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具有不穩定性,但是對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而言,理解這個概念就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教師如果只是將這四個字寫在黑板上,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下來,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這個時候教師也要采用一些有效的生活化教學法,在課堂上引入生活化案例,讓學生一邊學習案例,一邊消化理解不穩定性的具體含義。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在哪些地方見到平行四邊形或者帶有平行四邊形的結構。經過有效的討論和知識回顧,學生就會發現日常生活中,平行四邊形經常以推拉門的形式存在,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圖片,明確校門口或者小區門口的推拉門經常都會出現一個平行四邊形的結構,這個結構是可以伸縮的。除此之外,也有很多市面上售賣的玩具利用了平行四邊形的這一特性,比如“伸拳頭小玩具”,它在出拳的時候平行四邊形結構就會被擴大,而收拳的時候平行四邊形的結構也會相應地縮小。在教學這一概念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很多案例,為學生講解平行四邊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讓學生理解,之所以在推拉門以及伸縮類型的玩具中都會出現平行四邊形,主要是因為平行四邊形本身具有不穩定性,利用平行四邊形的這種性質,還可以制作出很多容易活動的玩具和生活用品。教師通過在課堂上引入一些有趣常見的生活案例,讓學生理解一個復雜抽象的數學知識,有利于節約課堂時間,讓學生在比較短的時間內就理解一個復雜的知識點。這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
3.適當創建課堂情景,全力提高學習興趣
在教學小學數學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興趣始終是教師非常頭疼的問題,在前文中已經提過,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情緒比較不穩定,有時候情緒高漲,學習興趣也會隨之上升,而情緒在低落的狀態下時,無論教師怎樣認真教學,可能都只會取得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當前,筆者在講解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就發現,小學生群體在數學課上的學習需求是多元化、多層次的,只要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復雜需求,學生的課堂表現就很消極,這也給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阻礙。為了轉變這種狀況,教師在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也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教學方法,比如在課堂導入環節中創建教學情境,全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教學“100以內的加減法”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就會發現學生對枯燥的計算題學習興趣并不是十分高漲。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創建一個有效的課堂情境,幫助學生沉浸在情境中,完成數學知識的學習。如在課前導入階段,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上設置一個簡單的小游戲畫面,畫面內容為“小猴子摘桃”,當學生看到這幅新穎的畫面時,學習興趣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口頭引導:“同學們,大家看黑板上這個小猴子,它在摘桃的時候遇到了很大的問題,小猴子沒學過數學,他自己解決不了,同學們快來幫幫它吧。”設置完教學情境,教師接下來的教學工作都可以圍繞教學情境展開。比如,在教學加減法的基本計算法則時,教師可以把小猴子摘桃的數量做一個簡單的延伸練習,讓學生來計算小猴子第一次和第二次一共摘了多少個桃子。這種教學方法實際上就是將數學問題與童話小故事結合起來,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平時讀過的類似的動物故事是很多的,但是少有教師將故事與數學題結合起來。而教師在課堂上創新了一種練習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做題的過程中表現會更加認真。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練習的時候,為了提高學生練習的題目數量,教師可以將練習環節延伸為“學生做對一道題目,小猴子就能多摘一個桃子。”通過在課堂上設置一個延伸性較強的教學情境,圍繞這一教學情境開展教學練習和教學內容,有利于充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保證課堂的教學質量。
4.教學與游戲相融合,打造趣味化的課堂
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打造趣味化的課堂,應當是小學教師共同探索的問題之一。教師在長期教學實踐工作中發現,學生在游戲過程中往往是全神貫注的,而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卻相當分散。具體表現為小學生在數學課堂上聽課不夠認真,總是出現走神、互相說話、傳小紙條等情況。這種狀況使筆者開始思考,是否可以在課堂上融入一些游戲環節,讓學生把游戲與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完成數學知識的掌握與吸收。通過有效的手段打造一個游戲化的課堂,來提高數學課的整體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分數加法”的相關內容時,由于這一部分知識涉及了通分的內容,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是非常復雜的,學生一不小心就會在通分方面出現錯誤,導致整道題目做錯。為了提高做題的正確率,教師一方面要引導學生認真仔細做題,在做題的時候盡量專心,保證做題結果的正確性;另一方面,也要引導學生進行適量的練習,只有經過有效的訓練,有了一定做題量的保證,學生才能在做題過程中積累出有效的經驗,從而提高正確率。但是教師也需要考慮學生在做數學計算題的時候本身就比較容易走神。而分數加法相關的內容對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又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和運算能力。這種背景下,教師就需要在課堂上采用游戲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做題興趣。比如,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劃分為六個小組,每個小組拿到100道分數加法計算題,通過分工合作,最短時間內完成這100道分數加法計算題的小組就能獲得勝利并且進入下一輪闖關中。教師在引導學生練習分數加法的過程中,可以把運算練習與游戲比拼結合起來,讓學生一邊完成游戲,一邊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
5.教學與多媒體設備相結合,提高課堂趣味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設備走進小學課堂,這一技術給如今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便利,尤其是教師需要講解一部分復雜的數學知識時,口頭演示或者板書講解可能會帶來不便,而直接把多媒體設備利用起來,為學生展示精致的圖片或解題流程的視頻,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借助多媒體完善課堂教學過程的時候,學生會全神貫注,盯著多媒體屏幕,有助于整合課堂教學的整體資源。例如,在教學“雞兔同籠”問題的時候,教師就發現,無論采用怎樣的方法讓學生嘗試理解雞兔同籠的問題精髓,很多思維能力和邏輯觀念較為淡薄的學生還是不能理解。這個時候教師反復用口頭講解的方式讓學生吸收數學知識已然是不太可能了。所以,引入多媒體設備就成為非常值得思考的一條教學路徑。比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一段動畫片,讓學生思考:“在剛剛的動畫片里,農民要把自家養的雞和兔子拿到集市上去販賣,但家里只有一個籠子,只好把所有的雞與兔子都放在一起。如果只查這些動物的腿,大家能不能猜出來,農民一共在籠子里裝了多少只兔子和小雞?”結合多媒體視頻為學生演示一個復雜的數學問題,教師會發現,相比過去的口語講解,這種視頻講解法似乎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理解效果。即便是平時在數學課上表現比較消極的學生,看到視頻動畫以后,也展現出了更為濃厚的學習興趣。毫無疑問,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助于優化數學課的教學質量。不只是這種難度較大的課程,平時在講解簡單的數學知識時,教師也可以將這種方法運用起來。教師講解完數學知識之后,給學生融入一部分數學文化的內容,將課堂講解過程打造得更加完整、更加流暢,將多媒體真正的效用更好地激發出來。
6.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是一門藝術,即一門科學,數學課堂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活動一樣,是一個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師在開課時,要營造寬松和諧、興趣盎然的學習氛圍,這樣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有趣的導入會引起學生認知情感沖動,情感與情境交融,學習熱情被激發起來,促使學生萌發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培俊.關于對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實踐經驗的探討[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4).
[2]張艷飛.淺述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學活動經驗總結[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