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剛
摘 要:初中物理中蘊含著豐富的物理知識和物理原理,教師若想要學生高效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可以采用任務探究教學法,因為該教學方式可以將抽象的知識通過問題或者任務的形式進行展現,學生會更加直觀、清晰地去理解,且教學形式會更加具有趣味性,容易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物理課堂效率會得到明顯的提高。基于此,為了使任務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得到更加有效的應用,本文對任務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展開了探究。
關鍵詞:任務探究教學法;初中物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22-0097-03
The application of task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LIU Gang (Liulin Junior High School, Zhuoni County, Gan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contains a wealth of physical knowledge and physical principles. If teachers want students to efficiently understand and master the teaching content, they can use the task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because this teaching method can present abstract knowledge in the form of questions or tasks, students will understand more intuitively and clearly, and the teaching form will be more interesting, it is easy to mobilize students' initiative and enthusiasm for learning, and the efficiency of physics classrooms will b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Based on this, in order to make the task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more effective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task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in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Keywords】Task inquiry teaching method;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Application
素質教育下,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的發展,但實現這一結果需要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始終以學生為主,要把課堂的主人地位歸還給學生,這樣才能實現培養學生的多方面能力。任務探究教學法的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正是積極響應自主合作探究教育理念下產生的一種創新型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課堂應用中,不僅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注重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自主學習和探究,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學生成為高素質人才。而任務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面對物理教學中復雜的物理知識和多樣的物理原理以及計算公式等,教師可以通過設置相關問題和任務的形式,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活動來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鍛煉了學生的思維,同時有效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對學生高效掌握物理知識具有重要幫助。任務探究教學法不僅適用于物理學科,也可以運用在其他學科中,但具體的應用策略還需要教師不斷實踐,從而找到有效的應用策略。
1.任務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有助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新課改中一直倡導要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要注重創新教學方法。任務探究教學法就是積極響應新課改的號召,基于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而研究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在于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完成自主探究活動,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任務探究教學法作為為學生服務的教學方法,能更好地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使學生在教師的教學引導下可以高效地完成課程學習任務。在任務探究教學法下,教師會根據教學內容布置與其相關的教學問題,這時候就需要學生打開思維,利用自身所學到一些物理知識解決教師提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可以與同學之間進行小組合作探討,但其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和理解,進而高效地解決問題,最終總結出任務解決的正確方法。但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充分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性,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彰顯,改變了傳統物理課堂中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模式,對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
(2)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任務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進行應用的過程中,教師會以任務的形式開展新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任務進行獨立思考,并用自身所掌握的物理知識去解決這個任務中的問題,那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總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挑戰,學生在積極思考和面對的時候,會產生新的認識,也就是從舊的物理知識中延伸出新的物理知識內容,發現一些新的知識和內容。這樣很容易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對物理知識的求知欲也會更加強烈,自然會愿意自主投入物理學習中,中學物理的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得到有效保證。
(3)有助于學生物理學習綜合能力的提高
任務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使用,會吸引學生自主投入探究任務的教學活動中,學生從以前的被動學習轉變為現在的主動學習,轉變為積極的學習態度,使學生學習的動力更加強烈,課堂中掌握的物理知識內容也會更加全面,為日后了解深層次的物理知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在探究任務進行的過程中,同學之間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對問題展開討論,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溝通能力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這非常有利于養成學生的自主學習思維。多方面能力的共同培養和發展也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顯著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任務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1)基于任務探究的物理課前預習
任務探究教學法想要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得到有效的應用,對教師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需要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之前,一定要先對教材內容進行全面的掌握,并要認真地展開課前備課。任務探究教學法的應用,需要教師在備課時注重把教學內容轉換成任務或者問題的形式呈現給學生,讓學生對其進行思考和解答。同時,教師應為學生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吸引學生更好地投入課堂教學中。那么在實際的教學開展過程中需要教師注意的地方有以下三點,能保證任務探究教學法的順利的開展,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是教師在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任務時,要把控好任務的難度,任務的難度應該符合中學生的認知水平,任務難度過于大,會打擊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任務難度過于簡單,則無法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只有適中的問題難度,才能讓學生在思考中找到答案,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使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或合作探究的形式對問題進行解決,完成教師設置的教學任務。比如,學習“力”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備課時為學生設置如下問題:“什么是力?力的表現形式是什么?學生日常生活中常接觸的力都有什么?”這些問題對中學生來說難度并不大,通過對教材內容進行預習,學生就可以從教材中找到問題答案。
二是在給學生布置問題之后,不要直接挑選學生對問題進行回答,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對問題進行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這樣學生才會投入對問題思考中,才能順利解決問題。
三是在學生對問題進行回答完成之后,教師也可以根據相關教學內容進行隨堂測驗,加深學生對“力”知識點的掌握,同時可以檢測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程度,對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效率具有重要幫助。
(2)基于任務合理分配的物理課堂教學
任務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物理課堂中進行應用時,需要教師在傳授學生新的物理知識之前,做好教學任務的分配工作。教師在對教學任務進行分配時,要以學生已經掌握的相關物理知識為基礎,然后組織學生對新的物理知識探索,使學生在對新知識探索的過程中養成自主學習和思考的習慣,進而通過自主努力完成對新知識的學習。而當教師要求學生用新知識解決教學問題時,教師可以在一旁進行一定的引導,使學生可以學會利用新掌握的知識解決教學問題。在對問題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得到相應的拓展和鍛煉,還可以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課堂教學目標的高效實現。
比如,在對“電與磁”中的“電路故障”展開教學時,教師可以先將相關實驗的詳細操作步驟告知學生,讓學生嚴格按照實驗操作步驟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并讓學生通過實驗找到電路故障的原因。而基于學生之前所掌握的物理知識內容,電路出現故障可能是因為短路或者斷路,學生就會通過實驗進行相關的判斷,但當學生通過實驗操作還是找不到電路故障的原因時,這時候教師就可以引入新的物理知識,通過教師對新的物理知識的講解,幫助學生解決物理問題。這時候教師可以再次組織學生用新的物理知識進行實驗探究活動,讓學生學習自主用新的知識解決問題,這樣學生的課堂參與興趣會慢慢得到提高,同時課堂教學效率也會得到明顯提升。
(3)基于任務解決的學生解題能力鍛煉
任務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時,面對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內容,教師在給學生布置問題時候通常難度也會得到一個相應的升級,但這個問題對班級中的所有學生來說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解決的,這種情況下,教師一定不要著急去把正確的答案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應該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指導,使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解決,這樣才能鍛煉學生的解題思路,在下一次面對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時,能更加高效地進行解決,這也是物理課堂教學一直想要實現的最終教學效果。
比如,學習“壓強”時,該內容中不僅有一些抽象的物理定義不易讓學生理解和掌握,還蘊含著多種計算公式和復雜的知識點。當學生面對相關考點的題目時往往不知道該選用哪一個計算公式對問題進行解答,這也說明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并不牢固,且并沒有對計算公式進行有效的區分,不知道到底什么時候該用哪一個公式計算。面對這種情況,學生在進行問題解答時候,教師切忌不可直接告訴學生要用哪一個公式,應該正確引導學生,讓學生自主思考最終對問題進行解決。比如,當學生遇到問題需要解答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題目問題進行審題,審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思考,“題目中液體壓強還是固定壓強?液體壓強和固體壓強的計算公式分別又是什么?題目中有哪些計算公式中所具備的已經條件,哪些是未知條件,哪些又是題目中的干擾條件?”學生在完成審題思考之后,學生的解題思路就會更加清晰,這時候如果教師可以把每一個計算公式的使用不同點詳細地再講解給學生,學生對問題的解答會更加順利,而且充分掌握了不同計算公式的不同應用情況,有效避免了學生所掌握知識點的混亂和混淆,學生再加以認真的梳理和鍛煉,相信物理知識的掌握和應用能力會更強。借助任務探究法中對問題進行引導教學的形式開展物理課堂教學,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4)基于任務探究的創新意識提高
任務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物理課堂中的應用,不僅可以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而且使學生養成了一個正確和高效的學習方式,掌握這樣的學習方式比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物理學習效率更加顯著。因此,教師在開展物理教學時,可以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創設相應的問題和教學任務,讓學生通過對問題和思考引出一些新的物理知識。或者在物理實驗結束之后,以任務探究的方式,讓學生通過繼續的實驗探索獲得其他相關的物理知識,拓寬學生思維的同時,延伸物理教學的內容和深度,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
比如,在對“浮力”中物體浮沉條件及應用開展教學時,為了使學生更加清楚地掌握物體浮沉的條件有哪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不同條件下的物理實驗操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不同重量、不同質地及不同形狀物體在水浮沉變化的相關視頻,通過觀看視頻,學生會發現物體的沉浮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還會發現物體的重量越大,物體在水中下沉的速度就會越快,反之,物體就會浮在水的表面。而為了進一步驗證學生的實驗觀察結果,也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實物演示,進一步驗證其結果的正確性,看看學生的猜想結論與實物演示的結論是否相同,這樣的實驗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并且學生的猜想結論得到自身實驗驗證時,對實驗結果的印象會更加深刻,對教學內容的掌握自然也更加牢固。
3.結語
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任務探究教學法,無論是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還是提高物理課程教學效率都具有顯著作用。但任務探究教學法的具體應用策略想要得到有效的實施,還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加強應用和實踐,使任務探究教學法在教學中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提高學生的物理素養。
參考文獻
[1]黃忠.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21(Z4).
[2]俞天瀾.談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27).
[3]梁海河.探究式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基礎教育論壇,2021(22).
[4]周楊.任務探究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