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興奎
(云南省曲靖面店坡聯營林場,云南 曲靖 655000)
因近些年對于經濟建設的關注度過高,而對于森林資源等的保護存在忽略情況,直接導致國內森林資源問題越來越嚴重,森林面積以及森林質量均大幅下滑。一些地區更是為創造更多的經濟水平,不惜對當地森林資源過度砍伐以及肆意濫用,對當地林區生態系統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因此,需要尤其關注天然林保護工程建設,落實科學有效的管控措施,切實保證天然林保護工程各項工作的可靠、順利、高效落實。
天然林保護工程即于特定的時間以及區間之中,保障天然林林分不受侵害、保證整個的林分架構以及生產水平,有效應對天然林休養生息以及恢復發展,從而在不減小資源價值可持續應用森林資源,促使其資源得以維系,有效抵御生態環境侵害和保障生物多樣性,助力社會經濟穩步高效增長為訴求的森林保護工程。實際作業期間,把天然林的保護、培育等作為核心工作要點,結合保障天然林資源以及培育天然林等實現保護森林資源、改善自然生態的目標。現如今,絕大多數區域已然可以切實落實天然林保護工作。實踐證明,天然林保護工程進行可以于某些層面上切實抵制生態惡化問題,在助力林業經濟發展等方面有著正面意義。對天然林資源保障也可切實拓展生物多樣性,切實改善地方的自然生態,并對當地林業經濟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有效緩解潛在的矛盾。
森林管護則的目的,是保障天然林林分不受侵害,維系林分架構以及生產水平,結合科學性的管控措施就森林資源予以有效管護。該方面工作主要服務的目標是地區之中所有森林資源和相關的管護措施。大致可分成經濟措施和政策措施兩類,森林管護作業的目的相對確定,以保障森林資源以及管控森林資源為核心,旨在服務經濟建設活動,同時有效減小森林資源的負面影響。森林管護也為保證天然林工程精確落實的關鍵舉措。
森林管護作業核心要點即對于森林資源予以有效的管控以及維護,結合可靠的管控措施減小肆意砍伐等情況。實現對已有森林資源的完善保護,此外還應當落實有效的養護措施為森林資源營造較好的生長空間。其于天然林保護工程方面的主要職責為,有效提升生態環境以及經濟發展之間的協調性,助力人和生態的穩定發展,同時把經濟可持續建設視作是核心目標,于工作期間踐行綠色生態理念,進一步提高森林資源保障效力。在生態環境問題不斷惡化的當下,各個林業部門已然意識到天然林保護工作的重要意義,同時擬定了一系列的措施確保天然林保護工程的落地。這之中對森林管護有關工作進行了詳細要求,引入了大量的前沿科技,推動森林管護模式的創新發展,促使其能夠較快地達到當前天然林保護訴求。
會澤位于長江上游,金沙江中段,地處云南省東北部,烏蒙山主峰地帶。東連宣威市和貴州省威寧縣,南接沾益縣及尋甸縣,西與東川區和巧家縣接壤,北與魯甸縣毗鄰。當地動、植物資源較為豐富,境內木本種子植物有25科、186屬、250余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2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2種;有野生動物40多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3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9種。
在歷屆縣委、縣政府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努力下,自1989年“長防工程”啟動以來,全縣展開了規模宏大的聯營造林,隨后又開展了“德援項目”“退耕還林”“天保工程”“生態工程”等造林項目,全縣森林覆蓋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據2016年會澤縣二類資源調查結果,現有林業用地面積362948.2公頃,占全縣國土總面積的61.63 %,公益林與商品林比例為51.04%比48.96%。在林業用地面積中:有林地面積242436.3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66.8 0%;疏林地面積2121.6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58 %;灌木林地面積36727.6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10.12 %;未成林造林地面積14584.4,占林業用地面積的4.02%;無立木林地面積9232.5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2.54%;宜林地面積57826.2公頃,占林業用地面積的15.93 %;苗圃地面積2.1公頃,輔助生產林地面積17.5公頃公里,占林業用地面積的0.01%。全縣森林覆蓋率42.26%,林木綠化率48.01%,活立木蓄積量13520720立方米。目前,全縣公益林面積為277.17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113.67萬畝(實施補償103.85萬畝),省級公益林163.5萬畝(實施補償152.8萬畝),分布在全縣25個鄉(鎮、街道)和兩林場。
森林管護作為典型的長期性的、相對復雜的工作形式之一,工作項目較多,如若希望提升管護工作的效力,則應當切實提高對于森林管護有關宣傳建設,推動廣大民眾參與進來,切實提升管護工作的質量。而結合當前客觀情況分析,在森林管護宣傳方面尚且存在著 一定的問題,廣大民眾對于該方面的關注度也未達到理想水平。因為,森林管護宣傳不到位導致的各方面問題,大致可分成下述幾個部分,首先,致使廣大民眾對于森林保護的認識不夠深刻,無法于實際保護工作進行過程中形成合力,這也為亂砍濫伐行為埋下了隱患;其次,導致廣大民眾對于森林防火的關注度不高,在森林資源管護期間,森林防火為關鍵性的工作之一,如若森林防火意識不高,則會進一步地增加森林火災問題。第三,不利于森林保護法規等的普及,只有提升對于法規方面的宣傳教育,方能夠提升廣大民眾的法律意識,提升思想覺悟。如若宣傳不到位,則林區附近民眾配合度勢必不理想,繼而導致有關管護工作難以順利落實。
現如今,意識到森林管護工作的重要性,在政策、資源以及財政等多個方面雖然給予了一定的投入以及支持,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總體而言對于森林管護崗位的關注以及薪資待遇方面的投入并不高。這也導致相當多的高素養的專業人才忽視這一行業,因此在森林管護團隊擴大建設以及可持續發展方面存在著不小的難度。與此同時,森林管護工作環境相對較差,平常的作業量也比較高,另外包括新造林、森林面積等的擴大,進一步提高了森林管護崗位的作業量。由于,人手不夠,有關森林管護任務的實現情況也不盡人意。天然林保護工程在開展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困難性,這也增加了森林資源的成本投入,大多數的林區均潛在著資金不夠的情況,一些單位未能夠確保天然林保護工作的穩步落實,更是會結合調撥管護崗位薪資的方式緩解資金壓力,這一方式無疑會進一步增加崗位人員的負面情緒,導致在工作期間出現各種情緒、問題,工作質量可想而知。森林管護隊伍建設方面潛在的問題,必定會對森林管護工作的效用實現造成影響,對于整個天然林工程更是會造成各種負面問題。
天然林管護要求越來越高,范圍越來越廣泛,涉及的內容也越來越多,因此應對傳統的森林管護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這之中最為核心的點,即對于森林管護技術要求的提升。現階段,許多的森林管護工作依舊沿用著傳統的管護技術,未有切實達到新時期的新的要求,這也在某些層面上極大地制約了管護工作的效用體現以及工作質量。
為確保現階段森林管護工作效用體現,應當高度關注以及提高森林管護宣傳,結合兩個維度提升森林宣傳工作的時效性。一方面,應當進一步地提升森林管護成員的宣傳認識,促使其能夠意識到宣傳對于現階段森林管護工作的重要意義,保證管護成員在落實有關工作時可以結合森林管護宣傳工作以及森林管護工作潛在的聯系,積極地落實管護工作,結合內容以及形式層面予以創新,助力林區附近民眾提升對于森林管護的高度關注,保證各項管護工作能夠得到周邊民眾的支持以及各項工作得以順利推進。另一層面,應當切實把控森林管護宣傳的策略,提升法律的普及宣傳,提升周圍民眾的法律意識。此外,結合森林防火重要性予以宣傳,對周圍民眾的日常行為等予以規范引導,切實規避潛在的可能導致山火的問題發生。森林管護宣傳能夠切實提升周邊地區的森林保護意識,并促使其可以積極地參與其中。
如若希望切實提升森林管護工作的質量,則前提之一為打造更具高素養的專業性的森林管護團隊。所以,現如今的工作核心要點即主動搭建起更為高效的森林管護團隊。詳細要點為組建專業性的森林管護隊伍。具體措施包含,面向全體社會進行社招,引入一批更為專業的、經驗豐富的以及實力完備的人員,對于已有的團隊進行補充完善。而后,面向已有的團隊成員以及新成員,展開系統性、全范圍的培訓管理,幫助其全面深入地了解森林管護工作的具體內容以及詳細流程、工作要點,理清崗位的具體責任等等。經過培訓管理之后,對森林管護成員予以必要的檢測,對于成績達標的可予以上崗安排,而對于測試結果不理想的則需要再度進行培訓,直至達標方可上崗。最后,應當切實完善績效管控制度,將森林管護崗位的日常工作表現和年終績效以及薪資待遇予以聯系,從而切實提升崗位成員的責任意識,更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日常森林管護工作之中。基于一系列舉措的落實,可以有效推動森林管護人員提升自我的責任意識,工作更為積極主動,更為高質量地落實各項工作,切實彰顯出新時期森林管護工作的價值。
為切實發揮出森林管護工作的效用,不單單需要對森林已有資源予以保護,此外還應當更為主動性地開展系統性的宣傳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繼而保證最低限度地降低對于森林資源的損害影響。可結合天然林保護工作的客觀要求,引入前沿科技以及手段提升森林管護質量,對于氣候相對干燥的林區而言,火災問題無疑為關注的要點。對于這一林區予以森林管護期間,可以引入前沿的報告警技術,實時地對火災隱患予以探查監測,據此提升火災的防范水平,減小火災問題對于森林資源以及林業經濟等造成的潛在危害。與此同時,在允許的情況下也可針對性地搭建面向整個林區的監測系統,為森林管護工作提供更為全面、系統性的技術支持。對于病蟲害問題頻發地區,可引入有效的綠色防控手段,提升對于病蟲害的防御性,盡可能的降低病蟲害等對于天然林造成的影響。
現如今,當地各級黨委、政府從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的高度,把工程建設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強化了工程的領導。層層簽訂了工程建設目標責任書,并將工程實施情況納入對下一級政府的年度目標考核內容。各工程實施鄉鎮(林場)與森林管護人員續簽并完善了《天保工程森林管護責任書》,全面落實了森林管護責任,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各級工程資金管理部門和工程實施單位嚴格按照《天保工程資金管理規定》管理和使用工程建設資金。各級工程建設計劃與資金的分解方案,均由林業、計劃、財政等部門共同審定,形成了相互監督的約束機制。有關單位對工程資金實行了“專戶儲存、單獨建帳、單獨結算、封閉運行”。財政、林業、審計等部門強化了工程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的監督,確保了工程資金的有效使用和安全運行。
再者,領導掛鉤,高質量建設公益林。一是市、縣、鄉(鎮)三級書記掛帥,親自抓天保公益林建設項目,突出高位推動;二是各縣(市、區)造林技術指導上采用“1+1+2”模式,即1個地塊有1名林業局領導、有2名(縣、鄉各1名)專業技術人員抓造林施工,以保證工程進度和質量;三是樹種選擇上突出因地制宜,90%以上地塊選擇核桃,其余地塊中川滇榿木占有相當比重,產業結合率100%;四是種苗準備充分,嚴格執行“三證一簽”制度,確保優質壯苗上山;五是嚴格執行預整地挖塘驗收制度,挖塘合格后才植苗,確保造林質量;六是重視信息傳遞和經驗交流工作,及時報道了各縣(市、區)工程建設的先進經驗、重大活動和重要措施等。
第一,強化案件查處,有效防止重大毀林案件發生。各地在強化森林管護的同時,加大了依法治林的力度。各級森林公安、林政執法人員對亂砍濫伐林木、亂征占用林地等破壞森林資源的行為進行有力打擊,有效防止重大毀林案件發生。第二,加強檔案工作,促進規范化管理。根據工程管理需要和上級要求,市、縣、鄉三級林業部門均明確專人負責收集工程建設中形成的各種材料,做到資料收集齊全,實行單獨立卷歸檔,檔案管理規范。
天然林保護工程是目前保障林業生態環境、助力林業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現如今,社會環境問題愈演愈烈,社會各界對于森林資源的關注也在不斷提升,但有關森林管護工作卻仍然存在滯后性,這無疑不利于現代林業資源的發展。因此,需要高度關注以及加強森林管護工作的投入,助力森林管護工作的全面落地,切實提升森林管護工作質量以及先進性,為我國林業建設以及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