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的改革之后,教師對于課堂教學中的方式和效果都愈加重視。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人們對于英語的學習也越來越重視。而深度閱讀作為高中英語學習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也得到了高中英語教師的重視。深度閱讀可以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綜合英語水平發展。本文將結合一些具體實例,基于核心素養視角,淺談當今時代下適合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方法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英語;深度閱讀
作者簡介:吳章玲,福建省寧德市第五中學。
隨著時代的發展,素質教育也越來越受到重視。那么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下,如何在高中英語課堂中帶領學生展開深度閱讀就成了一門學問,更加值得被深入關注和探討。要知道的是,在英語學習中,如果一味地強調單詞、語法,那就如同管中窺豹,而對文章的深度閱讀,則可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且深度閱讀本身也是核心素養的一種體現。在高中英語學習中,深度閱讀一定要先切合一篇文章的主要觀點。英語本身作為一種語言,對于語言的學習應該是多維度的,更應該立足于文化,這也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只有切實地學會了深度閱讀的方法,才能在今后的語言學習中更好地獨立運用語言,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也可以發揮其優勢。
一、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
(一)教學理念滯后
長期受傳統教學理念影響,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質量較低,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較差。部分教師過多地關注英語成績,通過機械的刷題來實現考試成績的提升。如此雖短期內能夠提升學生的英語成績,但是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能力,口語表達能力不僅不會提升,反而會有所下降。且對于語篇的文化背景、寫作方法、表達方式等要素視而不見,不利于學生思維品質、語言運用與核心素養的提升。
(二)缺少科學引導
一線英語教師深知閱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常布置英語閱讀任務。但由于時間緊、任務重,對學生英語閱讀無法進行實時管理,不能及時給予有效評價,導致學生英語閱讀情況不容樂觀。其一,在自主閱讀過程中學生往往不知道具體該做些什么,這就需要高中英語教師幫助學生制定閱讀計劃。但基于現實情況,高中英語教師卻忽視了對這方面的重視程度,使得學生閱讀存在盲目性,無法起到良好的學習效果。其二,在以往的實踐教學中,高中英語教師沒有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沒有幫助學生進一步明確課內深度閱讀的計劃。其三,學生因詞匯量不夠,在閱讀中時常會碰到一些生詞,一碰到生詞便要去查閱詞典,有些學生因意志力不夠便選擇放棄,直接略過,從而導致整個閱讀成效并不高。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對英語閱讀產生一種畏懼的心理。
諸多原因導致英語學科閱讀教學成了一種缺乏指導、沒有生成的偽閱讀,沒有實際效果?;谶@樣的現實問題與思考,積極引領學生開展英語深度閱讀是大勢所趨。要知道在深度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文章的深入閱讀之中,學生需要通過切身的體會,主動地去探索發現。而教師是閱讀活動的設計者、組織者,是閱讀活動中的服務者兼聯絡員,更是讀后成果展示的評價者和欣賞者。需要做的是引領好前進的方向,切不可游離在學生的閱讀活動之外,應時時關切,指導但不指定,參與但不摻和。
二、高中英語的核心素養培養與深度閱讀
隨著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對于核心素養的重視程度愈發提高,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推進之下,核心素養在各個學科中也都得到了重視。正所謂“智慧教學無恒法,核心素養定乾坤”,這充分體現了核心素養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性。而英語學習不同于其他學科,作為一種語言學習,其目的更多的是一種交際策略和文化意識的培養,對于文化的汲取閱讀地位可想而知。而深度閱讀相對于表層的閱讀而言,更多的則是培養學生的內在,比如尊重文化差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樹立兼容并包的文化理念等思想,培養學生擁有自己獨立的思維體系,不能全盤否認,也不能全盤肯定某一種思想的辯證、批判思維。
一線英語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英語閱讀的方式方法,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將知識的獲取與思維深度和閱讀緊密相連。基于詞匯、語法、句型基礎知識學習基礎之上,通過思考、批判、質疑等方法促進學生英語閱讀學習。此外,往往文章作者表現出來的文化、情感、態度、意圖等深刻內涵本身就耐人尋味。很多學者認為,深度閱讀應該挖掘更多更深層次的課外閱讀資料。但筆者認為,教材中的既有文章既然可以入選到教材之中,必然是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一個好的閱讀方法,有時候從一篇文章中就可以體現,深度閱讀的部分意義就在于此,可以讓學生通過對一篇文章的深入理解,在此后的閱讀理解中,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而在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視角之下,高中英語深度閱讀的具體策略還可以進一步探討,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簡要分析,僅供借鑒。
三、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深度閱讀策略
(一)緊抓主題
英語本身作為一種語言,其在對于閱讀的教學方式,在深度閱讀方面可以適當借鑒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方法。要想深度閱讀一篇文章,第一件事情是在閱讀中提取主題。每一篇英語語篇都有其特定的主題意義,很多時候,學生不容易把握其具體主題,這就需要英語教師適當加以引導。在課程開始前可以適當給予一個明確方向,比如,對于一般文章主題的把握,要重視其題目,或是文章的每段首句的表述。在閱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對文章先進行大體的預測、分析,并且逐步引導學生分析文章不同層次的含義。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文章的進一步思考不會偏離文章主題,且讓學生對于文章事先有一個整體的了解,避免在閱讀過程中,碎片化信息的提取對于文章中心的理解出現偏差。
比如,以高中英語人教版選修性必修第一冊Unit5 中“A pioneer for all people”為例,其主題意義就是表明袁隆平團隊研制的雜交水稻對我們人類的偉大貢獻。在他身上體現了我國老一輩科學家的很多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本篇文章的講授可以結合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讓學生了解到文章是圍繞這一主題展開的,以至于不會再在后面自主學習中對其認知產生過度的偏差。這樣的英語深度閱讀方式可以與我國當前情況相結合,與學生自身生活相結合,有利于學生對主題更好地進行把握,也豐富了高中英語閱讀的主題意義。
(二)自主閱讀
柯蒂斯·J·邦克對于閱讀的選擇性和個性化極為重視,認為學習應當以實現個人目標為導向,而不是教師或者家長強加的,學習者應當按照自己所需進行實時學習,英語深度閱讀也應當如此。高中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與閱讀技巧,完全具備自己制定閱讀計劃的能力,可以根據自身閱讀興趣點,閱讀自己喜歡的內容,與作者交流,與文本對話,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從而在閱讀的過程中增強自身自主閱讀的能力,使其從文字之中體會作者內心的情感態度,獨立自主地探索其內在價值,提升自己的核心素養,有助于在今后的閱讀實踐中自主學習。
以人教版必修3Unit1中“Why do we celebrate festivals”為例,可以抓住標題中所表現出來的主題引導學生對各個段落的主題關鍵詞進行深入分析,依次為“節日的起源”“祭奠死者的節日”“紀念人民的節日”“收獲節”“春節”。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利用導讀表格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閱讀,理解文本,操練閱讀策略。比如,利用書中的注釋把握單詞的釋義,學會用英文解釋單詞,摘錄美詞、美句;就某一章節的結構進行剖析,理清脈絡,判斷事件的邏輯關系;根據文本特色,對文本中所描述的任務、環境、時間等進行鑒賞性閱讀,完善閱讀視角,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為提升閱讀有效性,可以填寫閱讀表格,將閱讀過程中出現的疑惑、提出的問題一一記錄,然后在尋求答案的過程中加深對文本內容的感悟。
(三)多維分析
首先,在對文章進行深度分析的過程當中,需要引領學生對于文章結構進行把握,明確其寫作特色,不同的風格和不同主題英語閱讀文本的語言特點也不同。在英語深度閱讀中,教師有必要指導學生分析文本,讓其了解文章體裁結構及其表現特征,還有文字特征和語言特征的比較,如比喻、排比等常見的修辭手法;還有的文章是通過陳述客觀事實,然后,經過逐步的數據支持、推理演繹等方式,論證得出作者自己陳述的觀點。比如在高中英語必修 1 Unit 4 的Reading 部分“A night the earth did not sleep”是對唐山大地震的記敘和描述,文中出現如爆裂、傷害、陷阱、挖出、掩埋、休克等詞匯,形象且具體地體現出了此次地震的破壞力。在文中第一段,還運用了排比句式來描述地震發生前的各種反常,這種方式就值得學生在寫作中加以借鑒,在閱讀理解中也需注意文章中這種表述的出現。
其次,注重對文章內在文化的探尋。眾所周知,語言與文化是共生共存的,離開了文化的滋養,語言就會變得空洞且無意義。所以在學習語言的過程當中,我們更需要注重的是培養學生對于文章中內在文化的探尋,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在人教版必修1 Unit5中的“The Chinese writing system: connecting the past and the present”這一閱讀篇目的學習之中,就可以借此機會讓學生對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進行深入了解,更加深入地挖掘作者表述背后的文化內涵,比如我國各種傳統的優秀藝術形式,如書法、繪畫、戲曲等,學習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內涵,并學習具體的表述方式。這樣既可以引領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知識,也提升了學生的文化品格,促進我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上的傳播。
(四)平等討論
很多時候高中課堂的枯燥乏味,就是由于教師的一味單方面輸出引起的。教師的過多講解對于學生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這樣會讓學生感到與教師之間有一種疏離感,也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思考當中。教師可以多鼓勵學生參與到課堂的深度閱讀當中,讓他們表達內心的想法。即使對于部分的語句學生不能用英文做到準確表達,也要激發其表達內在感情的表達欲望,讓他們提出自己個性化的見解。再加上教師的及時關注與評價,并加以適當的引導,學生的閱讀興趣會大大提升,閱讀質量也會大大增強。教師是導讀的關鍵人物,其對作品的解讀能力和視野將直接決定導讀的質量。因此教師要有開放多元的閱讀思路,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閱讀策略,調動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在閱讀過程當中,教師要實時了解學生的閱讀進程,知曉他們的問題并給予必要的指導,設計組內活動。并在學生的閱讀成果展示中做一個成果的評價者與欣賞者,幫助學生歸納多方位的閱讀視角,從而建構多渠道、多話題的閱讀指導框架,為后續閱讀鋪墊。
在人教版選修性必修3 Unit4中Using Language部分的“Learn how to handle challenges” 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文中的圖片,探討沙克爾頓帶領救援隊可能遇到的危險和挑戰;接著衍生到學習上與生活中,學生都可能遇到各種各樣的逆境與挑戰。如何面對這些困難?鼓勵學生冷靜、理性地面對問題,培養堅毅、勇敢的生活品質;做好迎接未來挑戰的準備。深度閱讀的重點是可以讓學生把握事物的本質,無論從文章觀點還是學習方式方法上都不要拘泥于表象。鼓勵學生積極發言,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平等討論,可以讓學生通過分享的方式對知識進行再加工,積極內化成為自己的思維方式,而并不僅限于死記硬背階段,從而可以更好地做到舉一反三,快速提升自己英語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的視角之下,高中英語的深度閱讀應該被不斷優化。一線英語教師要積極引導和推動學生對于文本內容進行深度理解,提升自己閱讀的廣度與深度,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還要通過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并分析課文,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才可以真正做到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陳晶晶.淺談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英語教學中學生深度閱讀思維的訓練[J].英語教師,2021(4):114-116.
[2]郭凌妹.核心素養下的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實踐分析[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21(12):75.
[3]王暖芳.管窺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有效策略[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21(17):50.
[4]王媛.高中英語深度閱讀教學實踐探索[J].中學生英語,2021(42):16.
[5]石磊.撥動學生思維的弦,開展高中英語深度閱讀[J].中學生英語,2021(4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