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曉理
摘要:思維導圖作為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從傳統教學模式轉化為新型教學模式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本身所存在的特點能夠促使教師借助思維導圖提高學生自學能力,并且思維導圖中的圖文繪畫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思維的發散,在鞏固記憶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科整本書閱讀的興趣。本文旨在通過探討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讓教師意識到思維導圖的重要性,并在授課過程中對其進行準確的應用,引導高中語文學科整本書閱讀教學的發展。讓學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愛上經典,愛上語文學科。
關鍵詞:思維導圖;高中語文;應用探究
引言
在高中語文課堂學習過程中,對學生閱讀能力及寫作能力的要求較為嚴苛,并且語文試卷在進行分值分布時,閱讀部分及寫作部分占據的分值越來越大,因此,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在教學過程中,需要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教師通過不斷創設完善的教學模式和思路拓展高中生的思維,加強高中生的記憶,讓高中生能夠在語文整本書閱讀活動中逐步形成完整的語文思維導圖,使高中生能夠真正理解語文整本書閱讀所講述的內容和想要抒發的情感,感受閱讀所帶來的樂趣。
一、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的優點
1、思維導圖的特點
思維導圖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與人的思維的發散性具有高度契合的特質,人的思維是發散性的,同樣思維導圖在進行記憶、復盤和書寫的過程中,就是將放射性的思維通過文字和圖畫及線條的方式進行連接和展現,高中生能夠從一個出發點開始逐步擴散,根據這個出發點所羅列的各個分支能夠將整個語文整本書閱讀知識體系進行概括,所以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直觀性較強,發散性較強,更容易使學生對語文知識進行記憶。
2、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作用
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時,通過攝入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能夠激發高中生的興趣,并且借助思維導圖的繪圖方式,使高中生在記憶復盤的過程中循序漸進的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框架,讓高中生在知識記憶復盤時,能夠將整個語文學習大綱進行聯絡,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提高高中生自主學習能力,讓高中生更好的明確閱讀的思路,形成具有鮮明個人特點的語文思維模式和能力。
二、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的運用
思維導圖所具有的鮮明特點和優勢,能夠幫助高中生在接受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較大程度上提高對語文整本書閱讀知識的理解,并幫助自身構建完整的語文學習知識體系,教師在培養高中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過程中,也能夠進一步借助思維導圖所具有的優勢對高中生布置語文文章閱讀的理解任務,針對高中生在語文整本書閱讀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進行不同方案及措施的分析與解決,優化教學效果,而在此過程中需要對思維導圖滲入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方式進行分析,讓其能夠以最優化的方式幫助高中生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1、課前繪制思維導圖,提高高中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堂上的時間是有限的,特別是整本書閱讀課堂教學。如何提高整本書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如何讓高中生能夠在有效的時間內了解一本書?在授課時,必須做出內容上的取舍。但是,課前如果學生沒有大概了解整本書的內容,授課時就將增加教學的難度。所以,在課前讓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將助力于課堂教學。
在教學任務發布前,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繪制思維導圖的作業,幫助高中生提高對語文思維的理解能力,并且這一作業的布置,也是在基于雙減背景下,契合語文教學課堂目標為前提進行的作業優化設計,在能夠幫助學生完整理解整本書大概輪廓的同時,課前所繪制的思維導圖也能夠加深高中生的記憶,不斷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例如,在高一下冊整本書《紅樓夢》授課時,在準備賞析“十二釵”人物形象前,教師就可以在課前就提出這樣的學習活動:“在十二釵當中,選取你最喜歡的一釵,找出和她相關的回目,繪制思維導圖。要求:性格、肖像、判詞、圖文。”提出學習活動后,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分工合作,授課時,就讓他們派代表上臺陳述。如果說,所有的學習活動的過程都在課堂上完成,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只是讓他們利用課余時間閱讀相關的回目,效果自然不大好。可是,如果在課前布置這樣的學習活動,將會在無形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學生不單單閱讀相關的章回,他們還自覺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并結合小組成員的智慧,一次不行再繪制一次,直到他們小組滿意為止。所以,課前這個學習活動既有助于理解“十二釵”的人物形象,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2、課后繪制思維導圖,提高高中生有效復盤的能力
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使高中生能夠通過圖文結合的思維導圖呈現課堂教學的內容,并在課后進行有效的復盤,為學生今后的復習工作帶來極大便捷的同時,也促使高中生更深入的理解文本。例如,學生在學習完整本書《紅樓夢》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學過的內容進行一次復盤。當然,這個復盤可以是所有學習內容的一次總梳理,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點進行一次細致的復盤。通過思維導圖式的復盤,學生可以迅速做到查漏補缺,可以精準地記錄自己的個性化解讀,不知不覺中,學生再一次重溫《紅樓夢》,再一次和里面的人物對話,再一次感受到《紅樓夢》這部經典的魅力。
課后梳理整本書的相關知識點,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繪制出來,既促使高中生將整本書的知識點進行把握并牢牢記憶,又能夠調動高中生的閱讀整本書的興趣。并且,在豐富和完善思維導圖的繪制的過程中,思維導圖能夠為課堂教學帶來全新的體驗,讓學生進入到相關情境中,對整本書所傳達的意圖產生共情,使高中生在基于感性情感共情的基礎上與理性的思維導圖進行有效結合。而學生的有效的復盤能力也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得以提高。
總結: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過程中的有效運用,能夠加深學生對語文整本書閱讀的記憶,并且幫助高中生繪制整本書的大體脈絡,通過圖文結合和發散性的思維模式將復雜的事物由點帶面的進行詳細概括,讓學生感受到文字背后的魅力,愛上整本書閱讀,愛上語文。
參考文獻:
[1]劉振華. 思維導圖在高中語文整本書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以《紅樓夢》整本書閱讀為例[J]. 品位·經典, 2022(1):4.
[2]蔡曉華. 借助多樣的思維導圖 感受獨特的閱讀體驗——以《湯姆·索亞歷險記》整本書閱讀教學為例[J]. 文理導航, 2022(3):7-9.
[3]夏金俠. 思維導圖在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 教育界, 2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