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尚清
摘要:當前傳統教學手段已無法滿足英語教學現狀,因此需尋找新的教學方式改善英語課堂,小組自主合作探究能夠幫助教師改善現狀,提升教學質量。本文介紹小組合作學習優點,并提出英語課堂開展小組合作模式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小組合作;策略
引言:在教學活動中,應當始終把學生的主體性放在第一位,要使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轉變以教師為中心、以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積極地學習和發展。
一、小組合作學習優點
在新課程標準出臺以后,小組合作是最流行的一種教學模式,是指在不同的時間內,學生之間的分工合作,從而達到一個學習目的。在此基礎上,團隊合作是把一個班分成多個小組,在這個小組中,學生可以互相幫助,把自己的學習成果和他人進行比較,以此來激勵團隊成員的積極性。就英語而言,小組合作是指在確定教學目的后,按照教學內容的差異劃分任務,對任務的實現途徑、所需的時限和必要條件進行剖析,再以小組形式進行有效的、多樣的訓練。教師積極參加小組的研討,并提供適當的輔導和協助,正確評價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成績[1]。
二、英語課堂開展小組合作模式策略
(一)科學合理地組織小組合作
分組是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先決條件。通常采取不同的組群方式,將學生按性別、知識基礎、能力(組織、活動、交往、學習)等進行組合,每個組都由接納能力較高的學生和較低的學生組成,以提高學生分組的多元化,并促進學習團隊之間的競爭。在新課程中,將學生分為四人一組,進行演練(例如:聽說讀寫)。而在課后作業方面,采取同一種類型方式,便于學生進行分級指導[2]。
(二)教師引導開展小組合作
在小組學習中,教師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不但要引導學生制定學習目標,補充學習材料,還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當的評估和引導。教師要注意在教學中的作用,使班級學生之間的相互配合,班級整體的教學組織得到有效地管理[3]。總體而言,教師應該以一個總導演的身份進行教學,每個學習團隊的領導者就是一個具體的執行總監。其主要的教學模式是:教師引導-自主學習-團隊合作-組間溝通-小組評價。
(1)教師引導
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的引導是激發學生的動力。在講解新課程之前,教師要對其進行正確的指導,在講解不懂的課文之前,應首先對其進行相關的背景知識和指導。就像是在教授 Western Music課程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搜集西方音樂有關資料,并下載相關音樂,向其他同學展示,方便學生理解什么是西方音樂[4]。
(2)自主學習
在課堂上,教師根據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設計一個容易達到的、可行的教學目的,再把課程學習目的告訴學生,確定學習方式和條件,由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探索新知識,為小組討論做好充分準備。
(3)團隊合作
在學習過程中,以自我感覺為依據,進行分組交流。在班上,學生分組報告自我學習的時間通常為15分鐘。每個小組以英語進行輔導,解答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組中學生則是輪流向教師提問。教師將小組成員在學習過程中所碰到的問題匯總供學生共同探討。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起到引導的作用,并在監督和參加活動中,大部分的學生都能自主學習,對所講的故事的內容有很好的了解,并且能夠對所講的問題做出正確的解答。不過,也有部分學生沒有得到答案。此時,教師無需過度解釋,要信任學生,讓學生自己回答問題。教師在遇到學生提出問題時,盡量避免簡單地給出“標準答案”,讓學生自己找到對的或者近似的答案。學生在小組中互相交流,互相幫助,以達成學習目的[5]。
(4)組間交流
在分組結束后,進行組內的溝通,即整個班級的學生進行溝通。首先,教師讓大家進行討論,然后學生報告自己所掌握的東西,其他學生會補充、質疑和評價。最后,每個人都會提出自己的問題,然后大家互相回答。在一番熱烈地討論之后,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更深入的了解。在討論時,要注意調節討論內容,使學生的議論總是以當前主題為核心。教師適時指導,讓學生一起總結,達成共識。通過這種方式,每個學生都可以大膽地交換自己的觀點,從而獲得更多的信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分析判斷和推理能力。同時,學生的英語能力也有所提升,學生的學習潛力和創造性得以開發。加強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消除“以教師為本”、“懦弱”等不良因素。
(5)小組評價
小組間溝通后,教師根據特定的評估準則,對學生進行全面、客觀、準確地評估。課堂上的演練既是鞏固知識,又是檢驗課堂教學成效的一種重要方法。以學生自我練習為依據,互相評價,對于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教師并不急著解釋,而采用課堂授課的方式,學生互相評課,師生互評。現場測試能夠快速反饋,及時糾正學生問題,從而促進英語的學習。
(三)采用競爭性機制進行小組合作
初中生自尊心強,特別是在當前教育環境下,學生的學習競爭能力越來越強,因此,在英語課堂上采用競爭機制,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比如,可以把每天的口語練習轉化為比賽。可以在分組提問中進行“搶答”,開展“單詞大王”、寫作比賽等。然后,用點數的方法來進行激勵,會更加有效。通過合理的班級競爭,使全體學生樂于參加,樂于爭先學習,充分激發全體學生的學習熱情。
結論:綜上所述,通過小組合作,可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動手能力和創造力,緩解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的人格向正確方向發展。英語教師應在課堂上創造合作與溝通的環境,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實施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戴悅娜.“自主—合作”型教學法在初中英語語法課中的應用[J].英語廣場,2022(19):134-136.
[2]吳珊.“自主、合作、探究”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22(17):31-33.
[3]黃惠清.巧用課前課后助力打造初中英語自主合作學習高效課堂[J].校園英語,2021(43):145-146.
[4]楊妃璠.自主、合作與探究模式下初中英語試卷講評課教學實踐分析與思考[J].校園英語,2021(39):201-202.
[5]何俊梅.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22):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