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文成 尹繼明 蔣業浩
摘要: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是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基石。面對職業院校學生普遍表現出的勞動意識淡薄、勞動態度散漫、游手好閑、啃老攀比等現象,高職院校有必要通過勞動教育塑造學生勞動觀念、喚醒學生勞動意識、提升學生勞動水平。同時,高職院校應準確把握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在品質,全面思考勞動教育存在的相關問題,優化高職院校勞動教育頂層設計,強化過程實踐,完善結果評價。
關鍵詞:高職院校;勞動教育;育人模式
中圖分類號:F24文獻標識碼: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23.045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中指出:職業院校開展勞動教育要以實習實訓課作為主要載體,涉及的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的課時不少于16學時。
2021年4月,在全國職業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
面對當前的新時代和新環境,作為堅持把促進就業作為辦學導向,以提高就業質量作為辦學標準的職業院校,應堅決貫徹國家的決策部署,深刻認識到勞動教育的特殊育人價值,落實好各項具體工作任務,努力開創職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1勞動教育的發展演變
我黨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勞動觀作為思想引領,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馬克思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作為職業學院開展勞動教育的理論指導,馬克思教育思想為勞動教育指明了正確方向,若要使教育能夠順利開展并達到育人目標,就必須與勞動生產緊密配合。
毛澤東在繼承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的原理上,結合我國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國情,對教育與生產勞動做了符合我國國情的改革和創新。知識和勞動是互為表里、輔車相依的關系,提出“教育必須為無產階級政治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教育方針。勞動人民不僅需要勞動,也要普及知識;同時知識分子不僅需要教育,也離不開勞動。
鄧小平站在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的角度,從宏觀層面解釋了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必要性。勞動教育要堅持從娃娃抓起,學校勞動教育要為經濟建設服務。為了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學生可以通過參加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的方式,以勞動促進教學,以教學改善勞動,以此保證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2018年,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對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內涵和發展做出了頂層設計和總體部署。針對新時代勞動教育的價值觀,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
針對不同的歷史時期,在符合時代背景的條件下,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的提出勞動教育的理念和價值,為職業院校發展勞動教育提供了行動指南,堅定了以勞動育人的方向。
2職業院校勞動教育的內在品質
《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到:“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職業院校是以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為主。
從黨的十八大開始,習近平總書記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勞動價值理論,在多個場合表達這一基本原理,“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勞動光榮、創造偉大是對人類文明進步規律的重要詮釋”“勞動是財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這一系列重要論述作為勞動價值觀的奠基石,為開展新時代的勞動教育指明了正確的航向。
職業院校學生培養勞動技能只是勞動教育的外顯部分,而樹立勞動者的內在品質才是勞動教育的內在核心。經調查發現,對勞動教育的理解和實踐的偏差是很多學校存在的共性問題,有的偏重勞動形式,而輕視勞動意義;有的則偏重個人實踐,而忽略集體勞動。學校是培養社會人才的搖籃,所以社會上妄想天上掉餡餅、不勞而獲的人不在少數的不良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深挖內在因素是在這些人心中無視勞動、淡化勞動、漠視勞動。
因此,能否正常開展勞動教育的當下任務是能否順利開展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教育,這直接決定了學生能否將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根植于心,塑造學生勞動教育觀的內在品質勢在必行。
2.1引導學生塑造正確的勞動觀念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勞動創造人生價值,“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的人生”。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華夏兒女,無論是哪個民族,都具備踏實進取、勤奮上進、樂于奉獻的優秀素質。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首要任務是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將為何勞動根植于心。伴隨互聯網快速發展而新興的打白條、微粒貸等提前消費的“新享樂主義”模式,誤導了大學生的消費觀,甚至在部分大學生的觀念里,盲目消費、提前享樂、不勞而獲是當代青年應有的價值觀。由此可見,“勞動創造美好生活”的正確價值觀正受到極大挑戰。因此,職業院校作為培養社會人才的關鍵一環,任重而道遠。職業院校具體可從勞動內化于心、勞動外化于行、勞動創造文明三個方面予以積極引導,如表1所示。
2.2喚醒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意識
我國以人民群眾為核心,堅持把人民群眾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勞動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新時代的中國,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社會應弘揚以愛崗敬業、拼搏奮進的勞模精神和勇于創新、腳踏實地的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緊緊依靠人民、始終為了人民”。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第二個任務是喚醒學生的勞動意識,明確何人勞動,同時身體力行。我國的工匠精神歷史悠久,流傳至今,從隋朝的趙州橋到現代的港珠澳大橋、貴州“天眼”等世界級工程,無時無刻不在向世界宣揚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工匠精神。職業院校可從尊重勞動群眾的主體地位、敬業精神、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四個方面加強引導,喚醒學生的勞動意識,如表2所示。
2.3培養學生提升勞動水平
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第三個任務是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學生提升勞動水平,親身實踐去體會為何勞動。在具體勞動過程中,除了安排學生參加具體的勞動任務,更為重要的是引導他們的勞動思想和態度,培育積極向上的勞動精神。
由于當代大學生正處在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時期,分辨力較差,容易受網絡虛擬世界等環境的誤導,職業院校學生出現游手好閑、坐吃享福、好吃懶做、啃老攀比等不良現象層出不窮。高校勞動教育重在提升學生的勞動水平,作為勞動教育主陣地的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職業院校的主導性作用。
通過勞動教育,提升學生勞動水平,使學生在思想上形成“尊重他人、熱愛勞動”的作風,在行動上實踐“踏實肯干、任勞任怨”的精神,如表3所示。
3勞動教育育人模式的探索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明確規定: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是勞動觀點教育和勞動技能教育,應將其納入教學計劃,并使其系統化。盡管國家層面多次強調過通過勞動課的形式來培養高職院校學生的勞動意識,但很多學校實施情況不太理想,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因此,加強大學生勞動教育要多措并舉,重點在頂層設計、過程實踐、結果評價三個方面發力,強化過程的監督與反饋,建設切實可行的育人體系。
3.1頂層設計:加強勞動教育課程建設
勞動教育對學生成長成才具有關鍵的作用,高職院校可以重點關注兩點:第一,設置科學的勞動課程體系。高職院校應嚴格落實教育部的要求,將勞動課程作為必修課程加入人才培養方案中,真正使勞動教育有具體可行的參考標準,具體見表4。第二,協調勞動教育和專業課教育的完美融合。各高職院校也可根據自身專業的多樣性和差異性,有針對性的融入勞動教育,實現勞動教育和專業教育兩條腿走路。
3.2過程實踐:促進勞動教育融入課程思政
開展勞動教育的途徑有很多方式,不應只局限于勞動課程上,而融入思政教育也應多元化。首先,可通過思政課程強化學生的馬克思主義勞動觀,喚醒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愛崗敬業的作風。其次,在專業課和勞動課上,要緊密貼合新時代的自強不息和勇于擔當精神,讓學生了解新中國建設的艱辛、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紅火、當今時代生活的美好,都是我們的前輩以不畏艱險、迎難而上、團結奮進、奮勇拼搏的精神而努力爭取到的,以此來深化學生的勞動價值觀。最后,也可以通過實習實訓、社會服務、技能競賽、創新創業等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親身理解和感受勞動的意義和真諦,在提升勞動技能水平的同時,勞動觀念也會內化于心,潤物細無聲。
3.3結果評價:建立切實可行的評價機制
高職院校應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公平客觀的評價學生的勞動教育。考慮勞動過程的周期長、方式多樣等特點,高職院校可從出勤情況、勞動態度、勞動任務完成情況三方面予以科學評價。勞動老師需要給班級每個學生每學期安排5次勞動實踐課,每次勞動時間為2課時。勞動老師根據上述指標,進行單次勞動成績評分,評分劃為五個等級:優、良、中、及格、不及格。具體勞動成績評分準則見表5。
4結語
勞動教育的教學實施效果主要由學校頂層設計的合理性、授課教師實踐過程的專業性和學生接納勞動教育的積極性三個方面決定。高職院校勞動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拋磚引玉,使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進而愿意終生勞動。而最終目的則是通過勞動教育從心底里熱愛勞動,實現自我教育的同時,也可以帶動周圍人共同勞動,潛移默化的樹立正確科學的勞動觀念。
參考文獻
[1]楊秋月.新時代職業院校勞動教育課程體系設計探討[J].職教通訊,2020,(06):24-30.
[2]郭寶燕. 廣東公辦高職院校中層干部領導力提升對策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21.
[3]何東昌.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859.
[4]鄭瑞強,胡軍華,付仙兵.新時代職業院校勞動教育的價值蘊含、邏輯演進和實踐探索[J].職教論壇,2021,37(07):146-151.
[5]何小兵.論鄧小平的勞動教育觀[J].教育探索,2001,(12):9-10.
[6]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7]李蓋虎,彭迎霞.“雙高計劃”背景下高職教師專業發展的特征、維度及路徑[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7(01):94-105.
[8]習近平.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4-29(2).
[9]習近平.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4-28(2).
[10]鐘飛燕.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21.
[11]習近平.在同全國勞動模范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04-29(02).
[12]胡佳佳,羅靜,戴婧婧.高校構建勞動課與思政教育結合育人的實踐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8,(0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