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壽于
*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2年度立項課題“新課標背景下歷史與地理跨學科融合培養初中學生‘時空觀念的教學探究”(課題編號:FJJKZX22-757)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基于時空秩序的初中地理跨學科教學,通過整合地理與歷史學科,有效提升學生對復雜地理概念的理解,同時也豐富他們的歷史知識,這種教學模式強化地理學科的時空維度,使學生能夠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的發生背景和影響。文章深入探討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和挑戰,提出具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期為初中地理 教學提供新的視角和方法。
關鍵詞:時空秩序;初中地理;跨學科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20-0116-03
地理教學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涉及地理知識的傳授,更關乎學生對世界的初步理解和認知。然而,傳統地理教學方式往往忽視了地理知識的時空特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以形成完整的地理概念。近年來,基于時空秩序的初中地理跨學科教學模式逐漸受到教育教學工作者的關注。這種教學模式通過整合地理與歷史學科,使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能夠更好地理解歷史事件的發生背景和影響。
一、時空秩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
(一)時空秩序的基本理念
時空秩序是地理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主要關注的是空間和時間兩個維度上的有序性,在地理學中,空間和時間被視為兩個基本的、不可分割的維度,共同構成了我們所生活的世界的基本框架,在這個框架中各種地理現象和過程都在空間和時間上展開,形成各種復雜的模式和結構,這就是所謂的時空秩序。
時空秩序理念強調空間和時間的相互關聯和互動,在地理學中空間和時間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例如,一個地理現象的發生不僅取決于它所處的空間位置,也取決于它發生的時間節點。同樣,一個地理過程的發展也是在空間和時間的雙重作用下進行的。因此,理解和揭示時空秩序,對理解和解釋地理現象和過程具有重要意義。
(二)時空秩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際應用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時空秩序的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識,提高他們的地理素養。時空秩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地理現象的發生和發展,地理現象往往是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條件下發生和發展的,通過時空秩序的分析,學生可以更清楚地理解地理現象的產生、發展和演進過程,從而深化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地理現象之間往往存在復雜的相互關系,這些關系往往是在特定的空間和時間條件下形成的,通過對時空秩序的分析,學生可以更清楚地理解這些關系,從而提高他們的地理分析能力。
二、地理與歷史的跨學科融合在初中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跨學科融合的定義和重要性
跨學科融合是一種教學方法,強調將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結合在一起,以提供更全面、更深入地學習體驗。在初中地理教學中,跨學科融合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的知識體系,地理學是一門涵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學科,與歷史、科學、數學等多個學科有著緊密的聯系,通過跨學科融合,學生可以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理解和掌握其他學科的相關知識,從而形成一個更加完整、系統的知識體系。在跨學科融合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不同學科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這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出獨立思考、批判性思考能力。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是孤立、碎片化的,學生很難看到不同學科之間的聯系,從而對學習產生厭倦感,而跨學科融合則能打破這種孤立,讓學生看到學科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地理與歷史跨學科融合在初中教學中的應用實例
在初中地理和歷史的跨學科融合中,可以看到許多實際應用的例子。例如,在地理課程中學習自然環境如山脈、河流和氣候等形成和變化時,可以引入歷史課程中的相關內容,探討這些自然環境是如何影響歷史事件的發生和人類文明的發展的。例如,黃河流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源地,這是因為黃河提供了豐富的水資源和肥沃的土地,適合農業發展,從而吸引了人們到此定居進而推動華夏文明的產生。另一個實際應用的例子是探討環境變化與古代文明衰退的關系。在地理課程中學習氣候變化、荒漠化和自然災害等環境變化的原因和影響時,可以引入歷史課程中相關的古代文明衰退案例,探討環境因素對這些文明衰退的影響。例如,可以研究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衰落,在地理課程中學生了解到美索不達米亞地區曾經是一個沃土肥壤的農業發展中心,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片土地逐漸遭受水資源匱乏和土地退化等環境問題。接著,通過歷史課程的學習,學生了解到這些環境問題導致農業生產的衰退,資源的匱乏引發社會動蕩和政治混亂,最終導致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衰落。通過這樣的跨學科融合,學生不僅可以了解環境變化的影響,還能深入理解這些環境問題如何與古代文明的興衰息息相關,這有助于拓寬學生的思維視野,培養他們對環境問題和歷史事件的綜合分析能力。
(三)跨學科融合對初中地理教學的影響
跨學科融合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施,對教學過程和學生學習成果產生了深遠影響,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通過將地理與歷史等其他學科相結合,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發現更多的聯系和內在規律,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在跨學科融合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如分析、判斷、解決問題等,這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科知識水平,也有助于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和能力。通過將地理與歷史等學科相結合,教師可以設計出更豐富、更有趣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和掌握知識,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此外,跨學科融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在跨學科融合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從多個角度和層面去思考問題,這有助于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三、結合時空秩序和跨學科融合的初中地理教學策略
(一)結合時空秩序和跨學科融合的教學策略設計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科教學要求,設計出符合時空秩序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時空特性的地理現象或事件作為教學內容,如地震、洪水、城市發展等,這些內容既具有地理學科的專業性,又具有時空秩序的特性。教師也要設計出符合跨學科融合的教學活動,這些活動能讓學生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也能接觸到其他學科的知識,如歷史、科學、藝術等。教師可以設計一些模擬活動,讓學生在模擬城市規劃的過程中既能學習到地理知識,又能了解到歷史、科學等其他學科的知識。教師還需要設計出符合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的教學方法,這些方法能夠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使用問題導學、合作學習、項目學習等教學方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探索知識,提高學習效果。最后,教師還要設計出符合教學評價要求的評價方法,這些評價方法能夠全面、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學習情況,為教師的教學提供反饋,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指導。
(二)教學策略的實施過程和效果分析
在實施教學策略的過程中,教師向學生介紹基于時空秩序和跨學科融合的教學策略,解釋其目的和預期的學習成果,學生在理解策略后可能會提出一些問題或疑慮,教師需要耐心回答并解決這些疑慮。接下來,教師開始實施教學策略,在這個階段,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反饋非常重要,學生可以通過參與課堂活動、完成作業和項目、參與小組討論等方式,體驗和實踐這些教學策略,也可以通過提供反饋幫助教師了解教學策略的效果,以及可能需要改進的地方。最后,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反饋和自己的觀察,對教學策略進行調整和改進,這可能包括修改教學內容、調整教學方法、增加或減少某些活動等,這是一個持續的循環過程,需要教師不斷反思和改進自己的教學策略,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三)面臨的挑戰和解決方案
第一,教師的專業素養和理念差異。
跨學科教學需要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和開放的教學理念,但現實中教師的理念和素養存在差異,這可能會影響到跨學科教學的實施。為此,需要通過教師培訓和專業發展活動,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引導教師理解和接受跨學科教學的理念。
第二,教學資源的短缺。
跨學科教學需要豐富的教學資源,包括教材、教學設計、教學工具等。然而,目前的教學資源主要是按照學科進行劃分的,對跨學科教學的支持不足。因此,需要通過自主開發、網絡分享等方式,積累和開發適合跨學科教學的教學資源。
第三,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跨學科教學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跨學科思維能力。然而,傳統的學科教學方式可能使學生形成依賴教師、依賴教材的學習習慣,缺乏自主學習和跨學科思維的能力。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跨學科思維能力,通過實施探究式學習、項目式學習等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解決問題。
第四,評價體系的不完善。
傳統的評價體系主要是以學科為單位進行的,缺乏對跨學科學習成果的評價,這可能會導致學生和家長對跨學科學習的成果產生疑慮,影響他們對跨學科教學的接受度。因此,需要建立一個全面的評價體系,既包括對學科知識的評價,也包括對跨學科學習成果的評價。
四、基于時空秩序的初中地理跨學科教學的未來發展
(一)當前發展趨勢和未來展望
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認識到跨學科教學的重要性,并在實際教學中嘗試實施,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的知識體系,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也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些資源不僅包括各種電子教材、網絡課程,還包括各種教學軟件和在線學習平臺,這些資源的應用使教學更加便捷,也為跨學科教學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過去教學評價主要依賴于測評成效,而現在越來越多的教育者開始嘗試使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如課堂表現、學習過程、學習成果等,以更全面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展望未來,基于時空秩序的初中地理跨學科教學將會有更大發展空間,一方面隨著教育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將會有更多的教學工具和資源可以用于跨學科教學,另一方面,隨著教育者對跨學科教學理念的深入理解和實踐經驗的積累,跨學科教學的效果將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二)面臨的挑戰和可能的解決方案
在基于時空秩序的初中地理跨學科教學的未來發展中,教師可能缺乏跨學科教學的經驗和技能,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因為許多教師在他們的教育和職業生涯中主要接受的是單一學科的教育和訓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提供專門的教師培訓,以幫助他們理解和掌握跨學科教學的理念和方法。這可能包括研討會、工作坊、在線課程等形式的培訓。其次,學生可能對跨學科學習的接受度不高,他們可能習慣于傳統、單一學科的學習方式,對新的學習方式感到不適應。因此,需要設計吸引人的、與學生生活經驗和興趣相關的跨學科課程,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也需要教育學生理解和欣賞跨學科學習的價值,以幫助他們接受和適應這種新的學習方式。最后,學校可能缺乏支持跨學科教學的資源和設施,學校可能沒有足夠的教學材料和設備支持跨學科的實驗和項目,或者學校的課程安排可能不利于跨學科的教學和學習。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尋求更多的資金和資源支持跨學科教學,例如,通過申請教育基金、與社區和企業合作等方式。
五、結語
基于時空秩序的初中地理跨學科教學是一種有前景的方法,可以增強學生對地理及其與其他學科的聯系的理解。然而,這也帶來了一些挑戰,如教師缺乏經驗和技能,學生對跨學科學習的接受度低,以及學校缺乏資源和設施。對此,通過適當的教師培訓,吸引人的和相關的跨學科課程設計,以及充足的資金和資源,這些挑戰可以克服。地理教育的未來在于不斷探索和實施這樣的創新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張淑君,周維國,陳璐璐等.基于時空秩序的跨學科融合教學研究——以“地域文化與城鄉景觀”為例[J].地理教學,2023(11).
[2]韓茜.初中地理跨學科教學的實施路徑探究[J].中學政史地(教學指導),2023(05).
[3]章夢漣.初中地理跨學科教學的策略探究[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3(05).
[4]陳婷婷. 初中地理-生命科學跨學科教學內容組織適宜性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