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春梅
摘 要:體育課程是幼兒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以釋放幼兒天性、發展幼兒身心為目標。隨著時代的發展,幼兒教育更加注重與幼兒的需求相契合,由此以游戲教學為核心的課程游戲化形式出現。課程游戲化是教學改革進程中的新型教學方式,它將游戲與課程教學有機融合,使幼兒能在玩中學、學中樂,構建了符合幼兒天性的課程模式,對幼兒發展具有良好的作用。本文從幼兒體育課程游戲化的必要性著手,論述了幼兒園體育課程游戲化的有效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體育課程;游戲化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7-2539(2023)19-0185-03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學習與成長的主要方式。《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也就是說,幼兒學習的方式與過程都離不開游戲化的形式。據此,課程游戲化理念逐步應用到幼兒教育之中。課程游戲化是指通過使幼兒園課程實施過程成為游戲或具有游戲的特征,激發幼兒主動投入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幼兒獲得認知、思維、創造力的發展。課程游戲化能滿足幼兒成長的需要,有助于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因此,幼兒教師要積極探索課程游戲化路徑,讓幼兒真正在游戲中趣味學習、快樂成長。
一、幼兒園體育課程游戲化的必要性
體育活動是培養幼兒健康身心的根本,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不僅能鍛煉他們的身體機能,促進他們體質提高,還能推動幼兒形成陽光積極的心態,能勇敢面對未來的諸多挑戰。體育活動需要幼兒有堅定的決心和毅力,能堅持不懈地參與運動,由此,實施體育課程游戲化策略是非常必要的。首先,體育課程游戲化能激發幼兒的運動興趣。興趣是重要的動力,在體育活動中,幼兒也喜好以游戲的方式開展活動。如果以傳統刻板的鍛煉方式教學,只會大大減損幼兒的運動興趣,繼而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而將課程游戲化,幼兒會更加愿意參與體育活動,從而提高運動積極性。其次,體育課程游戲化能發展幼兒的社會能力。社會化是幼兒成長的目標之一。隨著幼兒自我意識的發展以及認知交際能力的提升,他們需要團體性的活動表達自己、展現自己,而游戲化的體育活動氣氛活躍,內容豐富,能給幼兒提供交際的契機,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社會化能力,提升社會化認知。最后,體育課程游戲化能推動幼兒的綜合素質提高。體育活動能鍛煉幼兒的肌肉能力、協調能力、平衡能力等,在游戲化的過程中,幼兒還需要觀察、思考、交流、溝通,甚至發揮創造力與想象力,由此就能進一步推動幼兒的綜合能力發展,使他們掌握更加全面的技能。
二、幼兒園體育課程游戲化策略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游戲,但傳統的幼兒課程教學更注重知識的灌輸,而忽視了幼兒的天性,這無疑是難以滿足幼兒需求的。教師應當重視游戲化形式對幼兒成長發展的作用,關注體育活動的特點,積極地探索課程游戲化策略,以推動幼兒健康發展。
(一)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提升教學專業度
教師是幼兒成長的重要引導者,就體育課程而言,教師應當具備專業的知識,對幼兒有足夠的了解,這樣才能制訂出契合幼兒身心發展的、合適的運動策略。因此,在幼兒體育課程中,教師的體育技能專業度非常重要。與此同時,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還應當具備科學的幼兒教育思想,了解幼兒的一言一行,能迅速抓住幼兒的成長需求,了解幼兒游戲的需要,這樣才能更好地實施課程游戲化策略。對此,幼兒園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對體育教師進行專業的培養,讓教師能更好地發揮教育能力,引導幼兒健康快樂地開展體育游戲活動,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園要從師資安排著手,有條件的幼兒園應該積極地聘請體育專業教師,為體育師資融入新鮮血液。沒有條件的幼兒園,可以以現有教師為主,在日常活動中加強教師培訓,通過專業的技能培訓、幼兒心理研究培訓以及安全技能培訓等,讓教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幼兒成長的需求,掌握幼兒身心的發展規律,更完善地把握體育教育技能。此外,幼兒園還可以充分挖掘社會資源,積極組織教師到優質的幼兒園參觀學習,了解他們體育課程開展的情況,豐富課程游戲化開展的經驗,汲取優秀的思想和方法。與此同時,幼兒園還要重視教師的成長與分享,應積極組織新老教師開展經驗分享會,鼓勵他們提出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困惑和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建議,然后大家共同探討,共同學習,從而獲得知識、經驗、技能和思想的全面提升。在這樣的師資隊伍建設機制下,體育教師會更加具備專業性和融入度,能更加合理地安排幼兒的體育活動,更好地尊重幼兒的游戲天性,推進課程游戲化有效實施。
(二)創設游戲化體育情境,增強運動趣味性
幼兒體育課程的有效實施關鍵在于興趣的激發,只有讓幼兒愿意運動,樂于運動,才能高效達到體育課程的目標。但傳統的體育活動往往形式單一枯燥,教師安排幼兒開展一系列的體能鍛煉,卻缺乏趣味性和互動性,由此就會大大降低幼兒參與運動的積極性。而以游戲為載體的體育情境則是以一定主題游戲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在開展游戲的過程中體驗不同的體育運動,并通過游戲貫穿所有的運動技能,從而達到提升幼兒運動能力這一目標的教育形式,非常符合幼兒的成長需求。在課程游戲化背景下,教師要積極地創設游戲化的體育情境,用趣味的游戲作為主線,讓幼兒體驗運動、享受運動,從而在游戲中不知不覺地培養運動技能,增強運動興趣。幼兒需要培養的體育能力有很多,教師要依據幼兒的需求,靈活地安排情境創設。
例如,在培養幼兒跳躍能力的體育課程中,教師可以創設這樣的游戲情境:“田野里有一只可愛的小青蛙,它在一蹦一跳地捉害蟲呢!看,又來了一大群小青蛙,它們都在為莊稼捉蟲呢!我們也跟上它們吧!”然后引導幼兒一起蹦蹦跳跳地開展游戲。在這個游戲情境中,幼兒不僅會模仿青蛙蹦跳,還會將自己或同伴假想成其他動物或者害蟲,然后開展青蛙捉蟲的自發性游戲。由此,幼兒不僅下肢力量得到了訓練,更能在游戲中品味到運動的樂趣和魅力,從而積極地參與其中。又如,在培養幼兒協調能力的課程中,教師還可以利用生活中的游戲材料或者幼兒園天然的地形等,為幼兒營造出“探險”的環境,然后創設“探險家”的游戲情境,這個游戲情境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他們能在其中積極地攀爬、行走等,在克服障礙物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鍛煉平衡與協調能力,實現體育技能的發展。
(三)投入豐富的運動器材,強化運動體驗感
體育課程與運動器材不可分割。對幼兒來說,單一的、沒有器材輔助的體育課程是無趣的。幼兒對色彩豐富、形狀各異的事物往往抱有極大的好奇心,他們愿意主動去探索、運用這些事物。因此,豐富有趣的運動器材往往會激發幼兒探究的興趣和動力,讓他們抱有試一試、做一做的想法,繼而有效地調動幼兒參與體育游戲的主動性。據此,教師在開展體育活動時,要重視運動器材的投放和配置,可以運用生活中的可利用材料制作合適的器材,也可以配置較為專業的幼兒運動器材,最大限度地滿足幼兒體驗的需求,使他們能在充足且多樣的運動環境中開展體育游戲。這能不斷強化幼兒的運動體驗感,使他們主動投入體育活動中,開啟游戲探索。
例如,教師可以選取幼兒日常喜愛擺弄的生活材料,如礦泉水瓶、木頭樁、紙箱、布袋等,利用這些材料進行適當的加工、制作,為幼兒提供更加豐富的運動材料。還可以配置呼啦圈、長條凳、籃球、足球等專業運動器具,豐富幼兒的運動過程。然后教師可以再結合這些運動器材,組織幼兒開展趣味的體育游戲。比如,為了鍛煉幼兒的配合度與協調能力、反應能力,教師可以開展“小狗抬花轎”的游戲,游戲中幼兒要利用縫上的布袋,合作將一名幼兒抬到鋪滿海洋球的跑道終點處。在這個游戲中,教師可以投放豐富的體育游戲器材,包括抬幼兒用的布袋、海洋球以及周邊的圍欄,還可以投放扮演角色的帽子、服飾等,讓幼兒更好地沉浸于其中,體驗游戲樂趣。在豐富的運動器材支持下,幼兒的游戲體驗會更加生動,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游戲中,在游戲中不斷鍛煉身體素質。在投放材料的同時,教師還要重視幼兒運動的安全性,選取能較好地保護幼兒的材料和器材,合理地搭配,以保障體育游戲順利進行。
(四)結合獨特的民間游戲,提高課程豐富性
幼兒的學習離不開一日生活,他們的能力都是在生活的潛移默化中不斷形成的。由此,幼兒的各類活動都離不開生活本身。即使是重視技能發展的體育活動,也應當立足于生活開展。而民間游戲是一種獨特的、產生于生活的游戲活動,非常符合幼兒成長的需求和特點。同時,民間游戲更好地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讓幼兒在運動的同時了解文化的內涵,構建正確的文化價值觀。因此,民間游戲是非常有價值的體育課程元素。教師在開展體育課程游戲化的同時,還應當注重民間游戲的融入與滲透,利用民間游戲的特點豐富幼兒的體育課程,讓他們更好地感受體育與游戲的結合,實現課程游戲化目標。
例如,為了鍛煉幼兒的手、眼、肢體的協調能力,教師可以引入民間游戲“跳房子”,引導幼兒自主繪制不同的“房子”,選擇投擲的器物,然后自主制訂游戲的規則,隨后開展拋擲、跳躍等運動。在這個游戲中,幼兒的自主性被激發,他們能充分感受到民間游戲的隨意性與趣味性,能體會到生活游戲的樂趣。又如,為了鍛煉幼兒整體的身體機能,教師可以引入民間游戲“抖空竹”,激活幼兒的雙眼和腦神經,使幼兒在不斷嘗試中體會運動的趣味性。能夠用作體育活動元素的民間游戲還有很多,如跳皮筋、打陀螺、老鷹捉小雞等,每一種游戲都能調動幼兒的身體和大腦,使他們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教師要靈活地應用這些游戲,結合體育課程目標,不斷豐富幼兒的體育課程內容,使游戲化的體育課程活動更加契合幼兒成長的需要。
(五)拓展多學科領域技能,實現課程創新
體育課程不僅是一門培養幼兒身體素質的課程,也是一項發展幼兒健康心理、推動幼兒積極思考的活動。有效的體育課程應當注重創新性與實踐性,但是在傳統的幼兒體育課程中,部分教師往往只注重體育活動本身,常常以攀爬活動、跳躍活動以及跑步等活動為主,這種方式偏向于技能性,對幼兒來說并不能有效發揮其價值。而在游戲化的理念下,部分教師同樣也只是注重單一游戲的開展,采取的游戲方式較為傳統或統一,這樣也難以激活幼兒的興趣。幼兒的成長道路是綜合性的,他們的能力發展也具有綜合特性,因此教師在開展體育課程時,還要注重游戲的綜合特性,利用多領域的拓展,推動幼兒體育技能和思維水平全面發展,以此真正達到體育課程游戲化的最終目標,實現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
例如,在體育課程中,教師可以開展綜合性的體育活動,分別融入閱讀活動、角色區域活動、美術創意活動等,以推動幼兒的運動動力、思維能力以及審美創造和情感能力等發展。比如,教師可以先開展“龜兔賽跑”體育活動,讓幼兒開展繪本閱讀,了解龜兔賽跑的故事,鼓勵他們表達閱讀感想,推動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后再讓幼兒自主選擇角色進行扮演,動手制作角色服飾、裝扮等,在角色扮演中引導幼兒深入體會故事的內涵,感受故事中的道理,由此幼兒就能進一步理解什么是堅持與不放棄。隨后,教師再組織幼兒開展賽跑活動,讓幼兒感受龜兔賽跑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和運動方式,以提升他們對體育運動的認知。最后,教師再組織幼兒一起對閱讀、交流、賽跑等活動進行總結,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繪制出一副綜合性的游戲畫面。這樣就能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思考和交流,推動他們創造性思維發展。在綜合性的體育活動中,幼兒的感受會更加全面、更加深入,繼而獲得整體性提升。
三、結語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形式,高爾基曾說過,“游戲是兒童認識世界的途徑,他們生活在這個世界里,并負有改造它的使命”。的確,幼兒離不開游戲,他們在游戲中能更好地收獲成長,而體育活動作為獨具魅力的學習活動,具備良好的游戲本質,能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體驗。因此,幼兒園應當從師資隊伍建設著手,利用游戲化的情境、豐富的運動器材充實幼兒的體育活動過程,借助獨特的民間游戲以及多學科領域的知識豐富幼兒的體育運動體驗,讓幼兒在體育活動中通過游戲發散思維、發揮想象,實現創造力的有效提升,最終培養出良好的體育技能,為未來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潘妍妍.幼兒體育課程游戲化背景下體育教學的開展研究[J].田徑,2021(09).
[2]花林娜.基于課程游戲化背景的幼兒園體育教學活動改革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07).
[3]王加梅.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3).
[4]徐慶.課程游戲化背景下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開展策略[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