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鳳仙



【摘 ? 要】小練筆是突破習作難點的好方法,對學生習作能力的鞏固和提升起到關鍵的作用。教學習作單元時,要基于單元語文要素,明確習作要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練筆的機會,并搭建支架,讓學生寫的時候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還要設計評價標準,對練筆作業(yè)提出明確的要求,幫助學生習得習作方法,達到教學目的。
【關鍵詞】小練筆;評價標準;作業(yè)設計;支架
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提升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在作業(yè)設計和作業(yè)評價上下功夫。以統(tǒng)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為例,本單元是習作單元,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按一定順序寫景物的方法”“學習按游覽的順序寫景物”。整個單元倡導“從讀學寫”,教學安排如表1。
從表1中可以發(fā)現,每一課的教學均指向習作方法的習得和習作能力的養(yǎng)成。設計小練筆形式的作業(yè)是突破教學難點的好方法。對此,可對表1中的教學要點進行分層,使其循序漸進地融入作業(yè),不僅為單元習作做好鋪墊,還能鞏固和提升學生的習作能力。在此基礎上,基于單元語文要素,設計作業(yè)的評價標準,為學生搭建評價支架,引導學生在練筆的過程中落實習作要點。由此助力學生習得表達方法,掌握習作順序,形成習作關鍵能力,落實單元習作教學目標。
一、明確“練·評”目標,掌握習作順序
小練筆是遷移運用習作方法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因此,在教學中,應有針對性地設計練筆作業(yè),并借助評價標準,讓學生在練和評的過程中習得“按一定順序寫景”的方法,真正做到讓習作之法內化于心。
(一)指向“變”:關注景物變化的順序
本單元編排了兩篇精讀課文《海上日出》和《記金華的雙龍洞》。雖然兩篇文章都按一定順序寫景物,但采用的寫作順序不一樣。《海上日出》是第一篇精讀課文,依次描寫了晴天的日出、天邊有云情況下的日出。教學過程中應關注海上景物的變化,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感受按景物變化順序寫景的表達效果,體會作者是如何把日出這一動態(tài)過程寫清楚的。在教學第三自然段時,了解作者寫日出的順序之后,根據本單元語文要素,可有針對性地設計以下作業(yè),并給出評價標準。
◇小練筆
欣賞視頻,寫一寫黃山云海中的日出。
1.按順序寫出景物變化。
2.寫完后,給自己評評星。
◇溫馨提示
1.可以寫出景物在顏色、形狀、位置、光亮等方面的變化。
2.可以用上時間詞,如一瞬間、一眨眼、一剎那、不一會兒……
◇評價標準
1.語句通順,用上時間詞進行連接。★
2.按照景物變化的順序寫。★
3.寫出景物多方面的變化。★
學生完成作業(yè)后,教師組織學生根據評價標準,進行有針對性的評價。評價過程可以分為三步:先讀一讀學生的練筆作品,再對照評價標準打星,最后針對不足之處提出修改意見。通過“三步評價法”,學生自行修改練筆,運用“按景物變化順序寫景”的方法,提升習作能力。
(二)著眼“游”:關注游覽的順序
《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中,作者的游覽蹤跡就是文章的行文思路。對于四年級學生而言,行文方法看似簡單,卻是最需要學習的習作技能,這也是本單元語文要素最好的落腳點。教學時,先結合課后第一題,厘清作者游雙龍洞的順序;再出示“交流平臺”,明確按游覽的順序來寫,可以讓游覽的經過清楚明了;最后結合“初試身手”,設計簡單的作業(yè)。
◇小練筆
觀察附近的一處景物,在方框里填一填順序,并在云朵里用一兩句話寫一寫你重點關注的景色。
◇評價標準
1.能按一定的順序寫。★
2.能寫出景物的變化。★★★
通過上一課的作業(yè),學生對于“三步評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這節(jié)課可以嘗試讓學生對照標準自評,發(fā)現問題所在,并修改練筆。學生在這一過程中了解寫游記要按照游覽的順序,并通過一兩句話描寫重點景物,為后面寫好本單元習作做好鋪墊。
二、緊扣“練·評”重點,把握習作關鍵
本單元中,學生要掌握的不僅僅是習作的順序,還要學會用過渡語進行地點的轉換以及有重點地寫景物。教師可以通過作業(yè)和評價,幫助學生把握習作關鍵,習得習作方法。
(一)言之有“渡”:過渡句很重要
解讀本單元的課文,不難發(fā)現,游覽地點的變換都是通過過渡句體現出來的。這些過渡句不但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還點明了作者的游覽路線,使文章順暢自然。可見,運用過渡句是寫游記時一項重要的能力。在教學習作例文《頤和園》時,可設計以下作業(yè),幫助學生學習過渡句的寫法。
◇小練筆
觀察蒼南碗窯景區(qū)示意圖,根據要求嘗試畫游覽路線圖,寫一寫過渡句。
◇評價標準
1.用上表示游覽過程的動詞。
2.動詞使用恰當,有變化。
3.寫明觀察點的變換。
學生完成練筆后,先同桌之間互評,再進行修改,由此體會過渡句的作用,學會使用過渡句把游覽順序寫清楚。
(二)言之須“精”:抓重點是關鍵
如果游覽的景點眾多,那么面面俱到地寫,會讓文章顯得沒有重點。《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中,葉圣陶在眾多景點中,選取“孔隙”著重描寫,展示游覽時的所見所感。從課文中不難發(fā)現,寫游記時可以選取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或最有特色的景物,作重點描寫,寫出景物的特點。“抓重點”才能把游記寫“精”,寫得出彩。為此,在完成第一課時的教學后,設計以下作業(yè)。
◇小導游記錄單
我是小導游,我?guī)Т蠹矣?____________。
看到的景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印象最深的景點:____________。
讓我印象最深的原因: ____________。(注:相關照片、視頻可以發(fā)給老師)
◇評價標準
1.寫清游覽幾處景點。★
2.明確印象最深(重點)的景點。★
3.講清印象最深的原因。★
伙伴評: ____________家長點評: ____________
提提建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不是唯一的評價主體。對于練筆作業(yè),還可以創(chuàng)新評價的主體,如“伙伴評價”和“家長評價”等。要針對練筆的內容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評價,讓學生根據所提意見修改練筆。通過這樣的練筆作業(yè)和評價,“寫游記必須抓重點寫”就牢牢記在學生的心里了。到后面習作時,學生就能得心應手了。
三、搭建“練·評”支架,習得表達方法
王尚文先生指出:“語文教師出于培養(yǎng)學生理解與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這一獨特目的,就必須關注課文‘怎么說,必須側重課文的言語形式。”因此,教師在習作單元教學中,應關注寫景類文章是如何通過細節(jié)描寫把景物寫優(yōu)美的,再設計相關作業(yè),為學生搭建寫作支架,通過評價標準,引導學生解鎖作者的寫作密碼,真正實現從習得到內化,再到運用的轉變。
(一)由物及人,使表達更生動
把景物當作人來寫,能使語言表達更加生動。《海上日出》一課中,作者在描寫太陽升起的動態(tài)過程時,把太陽當作人來寫,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喜愛之情。因此,在第一課時了解寫作順序后,第二課時緊緊抓住作者表達的特點,仿照課文“把景物當人寫”的方法,對第一課時中的練筆進行優(yōu)化。
◇小練筆
給上節(jié)課寫的小練筆加上適當的動詞,寫出日出的變化過程,注意用詞的準確性。
◇評價標準
1.用上擬人手法,把景物寫精彩。★
2.寫出變化,把畫面寫壯觀。★
評是為了促進寫。為了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練筆的興趣,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來一場“佳作PK賽”,結合評價標準,先通過小組評價,選出優(yōu)秀作品,再參加班級PK賽。全班學生以讀者的身份對參賽作品提出意見和看法。之后,所有學生再次修改作品。在這一過程中,全員參與,學習優(yōu)秀作品的表達方式,掌握本單元習作表達的秘妙。
(二)眼見心想,使表達更有情
在描寫景物的過程中,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進文章的字里行間,做到既有所見所聞,又有所思所想。這樣可以深化主題,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如《記金華的雙龍洞》一課中,“過孔隙”一段將游程、見聞和感受有機結合在一起,是學生學寫游記的優(yōu)秀范本。在教學這一段時,可有針對性地設計作業(yè),引導學生掌握“見聞+感受”這一寫景方法。
◇小練筆
借助“小導游記錄單”,用上“見聞+感受”的方法,寫一寫自己游覽過程中遇到的重要景點。
◇評價標準
1.借助見聞寫特點。★
2.借助感受寫特點。★
學生通過描寫游覽見聞和感受,寫出景物特點,使表達更加豐富,更有情趣。
(三)斟詞酌句,使表達更優(yōu)美
中年級的寫景類習作要將景物特點寫清楚,寫出景物之美。如習作例文《七月的天山》的第二自然段按從上到下、從遠到近的順序寫了云影的顏色、雪水和浪花的形狀,把太陽、雪峰、云彩三者融為一體,從不同角度寫出天山的美。第四自然段發(fā)揮豐富的想象,運用貼切的比喻,將景色描繪得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多角度描寫”和“展開聯(lián)想”的方法,把景物寫得更加優(yōu)美。基于此,在教學習作《游 ? ? ? ? ?》時,可設計相應的作業(yè)。
◇小練筆
觀看碗窯三折瀑的視頻,嘗試用上景物描寫的妙招(多角度描寫和展開聯(lián)想)來寫一寫看到的美景。
◇評價標準
1.寫出景物特點,并用上一個妙招。
2.寫出景物特點,并用上兩個妙招。
設計這樣的作業(yè)和評價標準,旨在引導學生遷移文中景物的描寫方法,遷移文本結構、寫作思路,讓學生在練和評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習作能力,嘗試把景物寫美,把景點寫活。
綜上,設計習作單元的作業(yè)時,教師要善于捕捉訓練點,根據具體的習作情況,安排有針對性的小練筆,提供評價標準,讓“練”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練”和“評”的過程中,讓習作單元的教學化難為易、水到渠成。
參考文獻:
[1]何捷.搭建“支架”,寫作教學的核心任務[J].語文教學通訊·C刊,2016(7/8).
[2]賀成金.殷惠.讓學生體驗表達的快樂:談中年級習作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C刊,2008(7/8).
[3]王尚文.走進語文教學之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4]吳林妹.統(tǒng)編三年級教材小練筆的編排特點與教學建議[J].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2019(9).
[5]許雪梅.立足單元視角 ? 優(yōu)化作業(yè)設計:以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為例[J].小學教學參考,2021(4).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