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鋒



[摘 要]受認知發展規律和知識基礎等因素影響,低年級學生普遍存在閱讀興趣不高、閱讀能力參差不齊等問題。體驗式閱讀作業不同于讀讀寫寫這一類傳統的作業。它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切入點,通過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和富有趣味性、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創造力、求知欲,促進學生自主合作、實踐探究,獲得閱讀能力的提升和核心素養的發展。
[關鍵詞]體驗式閱讀作業;作業設計;低年級;綜合實踐
[中圖分類號] G623.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9068(2023)34-0073-03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語文新課標”)提出,要“增強課程實施的情境性和實踐性,促進學習方式變革”。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作業的設計要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生活,通過創設豐富多樣的學習情境,設計富有趣味性和挑戰性的學習任務,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創造力、求知欲,促進學生的自主合作、實踐探究。基于此,我們開展“城中村小學語文體驗式閱讀作業設計”的課題研究,立足城中村學生閱讀能力參差不齊、閱讀興趣普遍缺乏的現狀,通過設計體驗式閱讀作業,改變以往讀讀寫寫的單一作業模式,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獲得閱讀水平的提高,實現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
一、以激發興趣為切入點
以前的閱讀作業多為朗讀、抄寫、自主小練筆這三種類型,這樣的作業很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立足教材文本,在關注全體學生發展需求的基礎上,從生活中挖掘學生熟悉的、喜愛的事物作為素材,選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內容,以激發學生興趣為切入點設計閱讀作業。這樣能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完成作業,獲得不一樣的體驗。
我們以月為單位設計以下體驗式閱讀作業。
3月,正是春暖花開時。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春天”,編排有《古詩二首》《找春天》等課文。因此,我們設計了第一次體驗式閱讀作業,主題是“春光無限好”,共有五項內容。1.朗讀一篇春天的短文。2.背誦一首有關春天的兒童詩。3.背誦兩首有關春天的古詩。4.收集與春天有關的四字詞語或成語。5.寫一篇春天的小練筆(配照片)。
4月23是世界讀書日。為此,4月份,閱讀作業的主題是“書香伴我成長”。這一作業與學校一年一度的“童心閱未來”校園讀書節相結合,共有四項內容。1.收集、抄寫寓言故事的題目。2.分享一則寓言故事。3.背誦起源于寓言故事的名言警句、歇后語。4.故事創編(仿寫)。
5月閱讀作業的主題是“生活多精彩”,旨在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生活,共有四項內容。1.觀察在公共場所中遇到的生字詞,并記錄下來。2.抄寫、背誦3~4首描寫祖國自然風光的古詩。3.5月14日是母親節,請你為媽媽讀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或者給媽媽寫一段母親節祝福語,并配上插圖。4.“我是小主播”:向大家推薦你喜歡的一部動畫片,并說說推薦理由。
6月閱讀作業的主題是“七彩童年夢”。我們設計了創編童話故事、和家人一起觀看動畫片、學唱動畫片主題曲、給故事配畫等閱讀作業。通過寫一寫、看一看、唱一唱、畫一畫等方式,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完成閱讀作業。
7月、8月正是放暑假的時間,我們根據二年級的語文學習需求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以下作業。1.靜心練字。按照語文新課標對第一學段“識字與寫字”的要求,書寫本冊課后的生字表。2.“悅”讀成長。利用假期多讀好書,并把自己讀過的書記錄下來。3.季節的詩,即收集、抄寫有關季節的古詩。4.挑戰自己。在即將進入中年級時,試著讀一讀、背一背統編語文教材三年級上冊編排的古詩。5.最強大腦。如根據《小馬過河》一文內容,想辦法幫助其他小動物過河。一是教師給出需要過河的小動物,讓學生畫一畫、寫一寫、想一想用什么辦法幫助它們過河;二是提出問題:“還有誰想要過河?你會用什么辦法幫助它過河呢?”6.行萬里路。如《神州謠》一文寫祖國“山川美,可入畫”,教師布置體驗式閱讀作業:“在即將到來的假期里,同學們是不是也有一次期待已久的旅行呢?請通過文字和照片來記錄這次難忘的旅行吧!”
在上述體驗式閱讀作業的設計中,我們通過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實踐活動,將多姿多彩的生活融入閱讀作業體系,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感受語言文字的魅力,在廣闊的社會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悟語文,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同時,這樣可以讓學生的知識在作業中得到鞏固、技能在作業中得到掌握、思維在作業中得到發展,進而逐步形成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實踐能力。
二、以社會生活為資源庫
學校及周邊的環境,為體驗式閱讀作業設計的課題研究提供了便利條件。我們學校位于南寧市興寧區長堽路一里,正處在官橋村的“懷抱”中,是一所典型的城中村小學。時過境遷,隨著長堽路延長線通車、南寧BRT(快速公交系統)的開通以及長堽路沿線“天健世紀花園”“盛天公館”“盛天果嶺”等樓盤的開發,學校已由原來的城郊接合部逐步變成城市中心學校。學校周邊蘊含豐富的體驗教育資源:官塘市場、金牛橋市場、蝴蝶亭市場等,生活氣息濃厚,可提供生活課程資源;人民公園、藥用植物園等,可提供生態環境課程資源;金牛橋干休所、康寧敬老院等,可提供德育課程資源;共建單位——第四人民醫院等,可提供健康教育課程資源。這些為我們開展課題研究提供了非常便利和極其豐富的社會資源。
如教學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古詩二首》《找春天》這兩篇課文后,我們設計了一次閱讀實踐交流課“鏡頭里的春天”。課前,教師讓學生利用節假日,和家人一起到周邊的人民公園、南湖公園、獅山公園等地方走一走、看一看,用家長的手機拍一拍“找”到的春天。課堂上,教師把這些照片展示出來,請學生上臺講講自己拍的照片,很多學生都講得非常好。有一個學生拍了一位老婆婆從菜市場買回來的野菜,因為老婆婆告訴她,這野菜只有春天才有,看到這野菜就說明春天到了。有一個學生拍了一個笑得很開心的小寶寶,她的理由是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小寶寶不需要穿厚衣服,因為行動方便了,所以笑得很開心。這兩個學生的發言都得到了熱烈的掌聲。這樣,語文閱讀與攝影在春天來了一場美麗的邂逅。
我們還根據學校周邊菜市場多這一特點,為學生設計了接地氣的體驗式閱讀作業。如學習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千人糕》一課后,學生都拿到了一張任務單(見表1)。
這樣,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和家人一起,走進菜市場、超市,認識各種糕點,既拉近了親子關系,又發展了學生的自主識字能力。在家長的陪伴下,學生在超市認識商品,在菜市場認識標價牌,認識了生活中的常用字,積累了語言經驗和生活體驗,感受地域的多樣文化。同時,學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得到提高,獲得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
又如,學習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中國美食》一課后,學生也拿到了一張任務單(見表2)。任務單中的任務一是必做任務,任務二和任務三可二選一完成,也可以都完成。
從收上來的作業看,對選擇性作業,69%的學生選擇完成任務三,約49%的學生選擇三個任務都完成。可見,親身體驗、實踐性作業更能吸引學生。體驗式閱讀作業的重點不在于閱讀結果,而在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漢語是我們的母語,在日常生活中,語文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俯拾即是。教師只要把握時機,創設適合的學習情境,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引向更為廣闊的學習天地。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社會資源,以及學校周邊豐富的地域生活資源,設計接地氣的體驗式閱讀作業,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以綜合實踐為內驅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閱讀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作業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如教學統編教材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鄧小平爺爺植樹》一課后不久,就是植樹節。人勤春來早,植綠正當時。于是,我們鼓勵有條件的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植樹。在對二年級全體學生進行調查了解后,我們發現,2022~2023年間參加植樹活動的學生約占年級學生總數的47%。學生不但參加了植樹活動,還參加了做春餅、縫香包、學蠟染等活動。當“植樹”一詞“動”起來,當想象變成親身體驗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與感悟就更深刻了。這樣,給學生創設體驗情境,帶領學生從教室到田野,從文本閱讀到勞動實踐,以勞動體驗激發學生閱讀學習的內驅力,讓體驗式閱讀作業變得鮮活、生動起來。這樣的作業,學生獲得的體驗是多層次、深刻的,閱讀能力的提升也是全方位的。
又如,教學統編語文教材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課后,我們緊扣時事熱點,設計“教室—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體驗式閱讀作業(見圖1),帶領學生了解中國航天發展歷程,感受中國航天科技的日新月異。
作業共有三項內容:1.利用一節班會課的時間,開展主題為“叩問蒼穹? 星空逐夢”的班會活動。課前,學生分小組收集、整理有關中國航天發展的小知識,并在教師或家長的協助下,通過打印、粘貼等方式匯總成果。課上,通過開展觀看圖片視頻、小組匯報、紅領巾禮贊等活動,引導學生了解中國航天發展歷程。同時,與科學教師合作,安排一節主題為“仰望蒼穹”的科學課。教師在課上深入淺出地給學生講述有關太空的故事,其中既有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又有中國空間站的建造歷程,還有第一個造火箭的古人,以及我們這個時代的航天英雄。2.讓學生和家人一起觀看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等節目,了解時事新聞,如神舟十五號三位航天員天外歸來、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成功著陸等。在家長的協助下,學生任意選擇寫、畫、剪貼、電腦制作等方式,完成航天科技知識小報。這樣,能引導學生關注社會時事,關心祖國發展,同時表達和交流自己的感受,提高語言綜合運用能力。3.每年的4月24日是中國航天日,我們鼓勵家長帶著孩子走進南寧市科技館,參與航天日的研學活動。通過聽講解、做筆記、動手做模型、乘坐模擬器、參與游戲、觸屏答題等方式,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意識得到提升;通過零距離接觸國防利器,學生感受到祖國航天技術的迭代更新和日益強大,產生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是語文學習的源頭活水。我們以貼近生活、社會的視角,設計體驗式閱讀作業,以豐富的內容、靈活的形式,引導學生以動態體驗感受靜態閱讀,從語文學習中發現世界,以實現樹立文化自信、促進語言運用、發展思維能力和培養審美創造的綜合性目標。我們珍視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感受、理解與體驗,引導學生不斷挖掘和發揮自身潛力,在閱讀實踐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責編 蔡宇璇 韋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