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偉 王志中


摘? ?要: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處于全球大流行階段,新冠肺炎疫苗仍是保障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關鍵手段。為探究影響城鎮及農村居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意愿的因素,采用分層抽樣法對山西省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分別建立影響城鎮和農村居民疫苗接種率的多元logistic回歸模型,得出居住地、年齡、職業、宣傳等因素會影響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種率的結論。最后,在研究結果的基礎上,從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前、中、后三個時期出發,針對城鄉居民新冠疫苗接種服務分別提出了可行性建議,以進一步優化我國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服務,提高接種率。
關鍵詞:城鄉居民;新冠疫苗;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R186?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04-0149-03
一、研究背景
研究表明,當群體中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率達到67%時,才能有效降低不能接種疫苗的群體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形成群體免疫[1]。為早日實現群體免疫,讓符合條件的群眾“應接盡接”,我國于2020年秋季開始新冠肺炎疫苗接種工作,疫苗接種點覆蓋至鄉鎮衛生所和城鎮街道醫院等一級醫院,費用由醫保基金和財政承擔,居民個人不承擔疫苗成本及接種費用。
疫苗接種作為公共衛生事件最重要的實踐領域之一,能夠極大改善全球的疾病、傷殘、死亡以及不平等現象[2]。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然處于全球大流行階段,新冠疫苗作為保障全球公共衛生安全的關鍵手段[3],如何進一步提高接種率已然成為新冠肺炎防控的新挑戰[4]。
二、研究方案與實施
(一)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時間為2021年10月10日至10月20日,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和深層訪談法,以現居住地為山西省的城鎮或者農村18歲以上的居民作為研究對象進行抽樣調查。
(二)調查方式與方法
1.問卷調查法
主要采取線上調查方法,通過問卷星針對城鎮和農村居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意愿和影響因素進行問卷設計,并進行發放。問卷內容主要包括:第一部分為被調查者社會人口學特征(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居住地、職業、月收入、有無醫學背景7個條目);第二部分為新冠肺炎疫苗相關認知情況,包括對新冠肺炎疫苗的了解程度、知曉新冠肺炎疫苗的主要途徑、是否認為有副作用、是否認同其能夠預防疫情等4個條目;第三部分為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意愿情況,包括是否接種疫苗、為什么愿意/不愿意以及建議等4個條目。在被調查者的同意下發放原始問卷,收回數據后調查員進行檢查整理。
2.深層訪談法
前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尋找年齡、職業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居民進行結構訪談,深入了解當前疫苗接種者對疫苗持有的態度。
三、城鎮農村居民接種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多元logistic回歸模型
(一)不同因變量與接種率等多變量交叉分析
為了探究居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影響因素,本文將居住地、年齡、職業以及文化程度等不同因變量與“是否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和“未來是否有疫苗接種安排”兩個變量進行交叉分析。交叉后發現,除文化程度與是否已經接種不存在顯著關系外,其他自變量均與以上兩變量存在顯著關系。
(二)影響城鎮居民新冠疫苗接種率的Logit多元回歸
本文通過初步篩選,挑選出針對新冠肺炎疫苗的了解程度、相關觀點認同度、年齡、文化程度、職業、了解途徑、新冠疫苗信任度等8個解釋變量,分析其對于城鎮居民疫苗接種率的影響。為簡化模型,城鎮居民疫苗接種率簡化為是否已經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其中,1表示已經接種,2表示未接種。通過對各個因素的顯著性分析,除了性別和了解程度外,其余因素均對城鎮居民的疫苗接種有顯著影響。
為建立一個既簡單又較為準確的模型,最終選擇模型如下。
從表1可知,模型是以年齡為18歲以下、文化程度為大專以下的被調查者為基準水平建立模型,得到以下結論。
1.相較于長者,年輕人更愿意接種疫苗。
2.對比不同調查者的文化水平可以發現,隨著文化程度的上升,大眾對于疫苗的接種程度有下降的趨勢,這可能是由于學歷層次水平較高的群體對于疫苗接種更加謹慎。
3.醫務工作者群體更加明顯地表現出愿意接種新冠肺炎疫苗,這可能與職業行業相關,對于新冠肺炎疫苗的接種表現出更加開放的態度。
4.對于“新冠肺炎疫苗是預防和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這一觀點持認同態度的人,接種疫苗的趨勢表現為上升趨勢,越持認同觀點的人越愿意接種新冠疫苗。
5.認為疫苗副作用較低或不太清楚的群體相較于認為疫苗存在副作用的,對于接種的表現更為積極,政府對于疫苗的宣傳能夠讓民眾了解到疫苗的相關信息,從而更有可能提高接種率。
(三)影響農村居民新冠疫苗接種率的Logit多元回歸
為簡化模型,農村居民疫苗接種率簡化為是否已經接種新冠疫苗,構建模型如表2。
從表2可知,模型是以年齡為18歲以下、文化程度為大專以下的被調查者為基準水平建立模型,得到以下結論。
1.相較于年輕人,老年人更愿意接種疫苗,且總體出現年齡越大的群體接種率越高的趨勢。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農村年輕人口數量少,因此農村調查對象多為年長群體。
2.在農村中,通過宣傳欄、政府通知等方式了解新冠肺炎疫苗的人群,相較于其他方式更不愿意接種新冠疫苗。訪談中了解到,由于農村居民對于新冠肺炎疫苗的了解程度不高,宣傳欄等并沒有展出與了解新冠肺炎疫苗相關的科普知識,而過度強調應及時接種疫苗,從而導致居民出現“逆反”心理。
3.“認為疫苗的副作用較低或不太清楚”的群體對于接種疫苗表現的更為積極,這也印證了對農村居民進行簡單易懂的新冠疫苗知識科普是非常必要的。
四、結論與對策
(一)結論
1.影響城鎮與農村居民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因素存在差異。因社會變遷和時代發展,城鄉居民人文環境存在差異,對新冠肺炎疫苗接種的文化認知也不同,城鎮接種人數已顯著高于農村。同時,城鎮居民集中式居住與農村居民分散式居住方式的不同使得對新冠肺炎疫苗需求量存在差異,進而會影響今后一段時間疫苗的接種安排。
2.不同層次的居民對疫苗的認知程度不同。不同年齡、文化、職業、了解途徑等因素影響居民對新冠肺炎疫苗的認知程度,導致不同人群對新冠肺炎疫苗產生不同的態度看法。并且,有醫學背景的人群更認可新冠肺炎疫苗對疫情防控發揮的重要作用。
3.“小家庭”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意愿影響“大家庭”接種趨勢。在對愿意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居民進行調查分析時發現,主要影響因素之一為“疫苗可以保護家人和自己”,而在城鎮中,通過“小家庭”中家人朋友的方式了解新冠肺炎疫苗的,相較于其他方式更愿意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家人朋友的力量對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意愿的影響突顯出來。同時,整個國家的“大家庭”也深受整個社會結構中地緣和血緣關系的影響,這表明從傳統社會中的社會關系網出發也是提高新冠肺炎疫苗接種意愿的有效手段。
(二)對策
1.針對城鎮居民新冠疫苗服務的對策建議
前期:(1)提高線上預約與線下一體化接種效率,做到預約便捷、實際有效、錯峰接種。(2)培訓專業人員,做好疫苗接種宣傳。應在接種前對工作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并配備宣傳人員,在接種過程中起到宣傳接種疫苗的作用,使接種工作有序進行。(3)提供便民化疫苗服務。為方便轄區內城鎮居民在社區家門口就能接種新冠肺炎疫苗,應分區域配備移動疫苗接種車等。(4)建議外出務工流動人員在其居住地附近就近接種,以簡化流程,提高疫苗接種效率。
中期:(1)以新媒體的方式宣傳接種第一針新冠疫苗后的注意事項,并通過網絡電視、短視頻等方式對相關事項進行宣傳。(2)利用小程序、公眾號等形式增加后續針次提示服務。為第一針次接種者提供自動提示后續針次接種時間、接種地點等服務,以防遺忘針次帶來的問題。
后期:(1)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對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后的居民進行后續追蹤服務,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對各種反應進行統計,為新冠疫苗的改進奠定基礎。(2)提醒居民對新冠肺炎疫情不能掉以輕心,摒棄“接種疫苗就不怕疫情”的思想,使后代面對突變病毒時能以理智冷靜的態度對待。
2.針對農村居民新冠疫苗服務的對策建議
前期:(1)加大宣傳力度,豐富宣傳形式,提高接種意識。通過宣傳口號、宣傳片等形式進行全民普及。加強監管,嚴防制造輿論攪亂局面。(2)安排專業的醫務人員對行動有障礙的群體做到上門接種、入戶接種。(3)增強農村居民的風險意識,杜絕僥幸心理。不能讓農村居民“逆反”心理延續,不能讓“接觸不到”阻礙疫情防控。(4)提高疫苗的區域協調性,保證供應充足。合理安排疫苗分配,緩解部分地區分配不均問題。
中期:(1)相關鄉鎮衛生所應提供監督型、人性化服務。例如,為接種疫苗的農村居民建檔立卡、協調好針次的間隔時間、提前通知接種人員等。(2)流動接種進鄉村。分片錯時有序接種,鞏固防疫安全屏障,解決農村居民接種疫苗最后一公里問題。(3)家庭簽約醫生應及時與接種疫苗的農村居民進行溝通,以便向有關部門反映農村居民接種疫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解決問題。
后期:建立網絡數據庫,安排志愿者幫助農村老年人學會使用網絡進行預約接種,為那些偏遠村莊今后持續性錄入疫苗接種信息帶來便利。
參考文獻:
[1]? ?Randolph H E,Barreiro L B.Herd Immunity:Understanding COVID-19[J].Immunity,2020,52(5):737-741.
[2]? ?Andre F,Booy R,Bock H,et al.Vaccination greatly reduces disease, disability, death and inequity worldwide[J].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8,86(2):140-146.
[3]? ?王雪松,劉金源.全球公共產品視角下新冠肺炎疫苗供給困境、中國路徑與挑戰對策[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21,(1):132-141.
[4]? ?Dror A A,Eisenbach N,Taiber S,et al.Vaccine hesitancy:the next challenge in the fight against COVID-19[J].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2020,35(8).
[5]? ?GORDIS L.Herd immunity//Epidemiology[M].Fifth edition.Canada: ELSEVIER,2014:46-47.
[6]? ?吳尊友.群體免疫作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策略可行性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20,41(7):986-989.
[7]?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技術指南(第1版)[J].中國衛生經濟,2021,40(4):1-2.
[8]? ?葛豐.疫苗接種利己利人[J].中國經濟周刊,2021,(7):3.
[9]? ?金玉明,吳維學,等.應對新冠病毒疫苗猶豫的策略探討[J].中國熱帶醫學,2021,21(4):365-369.
[10]? ?王志偉,李智,黃惠民,楊智聰,呂嘉春.廣州市居民對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的認知與接種意愿調查[J].現代預防醫學,2021,48(4):732-737.
[11]? ?李晶,敖納,尹建華,等.昆明市門診患者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意愿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生,2021,37(3):411-414.
[12]? ?張杭杰,丁林玲,潘雪嬌,等.浙江省醫療衛生人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意愿和影響因素調查[J].中國疫苗和免疫,2021,(5):1-7.
[13]? ?趙春艷,石晶,張國峰,劉波.北京通州區中小學生家長為子女接種新冠疫苗意愿及影響因素[J].中國學校衛生,2021,42(3):371-374,380.
[責任編輯? ?彥?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