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長城
【摘要】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信息技術已經成為當前小學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微課是教育信息化的產物之一,也是一種新型的課程形式.其具有短小精悍、靈活、互動性強、個性化和高效的優勢,為現代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為小學數學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實踐方法.基于此,文章結合微課的概念與特點,研究了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優勢與應用原則,并提出了相關策略,以期提高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
【關鍵詞】微課;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應用原則;策略
引 言
信息技術在教學領域的廣泛應用,使得小學數學教學從傳統的黑板和書本模式向數字化和信息化的方向轉變,信息化課堂已經成為當今教學的重要發展趨勢.微課是一種新型的課程形式,教師以信息技術為抓手,根據小學數學教學的特點和目標,通過精簡的課程內容和形式,制作符合學生學習需求的課程,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個性化、靈活和高效的學習體驗.因此,將微課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中,能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微課的概念與特點
微課是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是一段精簡的課程視頻,包含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以便學生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進行學習.不同于傳統的教學形式,微課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微課具有以下特點:
(1)短小精悍.微課的時長一般為3~10分鐘,精簡了教學內容,并對教學重難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篩選出最有價值的內容,進行分解和設計,便于學生接受和理解.(2)靈活性.微課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需求進行學習,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3)互動性.微課內容通常以動畫、圖形等方式呈現,結合聲音、文字等多種表現形式,增強了學生的視聽效果和互動體驗.(4)個性化.微課制作和使用的方式靈活,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學習目標進行個性化的選擇和應用.(5)高效性.微課教學以互聯網為載體,不僅內容豐富,還極具時效性,極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微課的教學形式十分多樣化,既可以通過文字、圖片、圖表等靜態形式呈現,又可以通過動畫、模擬等動態形式呈現.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多體驗,探索不同的知識內容,從而提高學習積極性,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對于數學類微課,教師可以通過動畫和模擬等形式,生動形象地呈現各種幾何形狀、運算公式等,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
(二)有助于開展個性化教學
在微課的制作和使用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和學習目標,靈活地選擇不同形式的微課資源,并將其融入課堂教學.比如,在講授一些復雜的概念和理論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視頻進行講解和演示,提高教學效率.此外,對于那些有特殊需求的學生,如特殊教育學生、高水平學生等,教師也可以針對其需求和特點制作相應的微課資源,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地選擇和應用微課資源,提高自主學習的效果.
(三)有助于教學資源共享
微課可以在任何有互聯網覆蓋的區域內使用,能促進教學資源的共享和互動.教師可以分享自己制作的優質微課資源,也可以獲得來自其他教師的微課資源,促進了教學經驗和教學成果的分享和交流,從而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學生也可以通過微課學習其他地方的知識,獲得更廣泛的學習體驗.同時,微課的互動性可以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教師能及時了解學生的不足和需求,并進行方案完善和調整;學生也可以在微課中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和討論,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三、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互動性原則
互動性原則指在微課的制作和使用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如學生的提問、教師的回答、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等.教師可以通過課前準備、課中互動、課后反饋等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互動積極性.在微課制作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設計互動環節,如設計小測驗、案例分析、習題討論等,讓學生在互動中學習,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和學習效果.同時,在微課使用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互動引導,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鼓勵學生之間交流討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遵循互動性原則,可以實現教學的雙向交流,促進學生的主動學習和教師的精細指導,提高教學效果.
(二)精細化原則
精細化原則指微課的制作應該具備針對性和細節性,具有較高的信息密度和信息含量,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在小學數學微課制作中,教師要先確定微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微課內容設計和呈現方式選擇,關注微課的細節設計(包括文字、圖片、聲音、動畫等),合理選擇制作微課的教學資料和輔助材料(包括課件、作業、答案),確保每個細節都對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有所幫助,提高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效果.同時,通過不斷的反饋和評估,教師應及時改進微課的制作和使用方式,提高微課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以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四、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選擇優質微課資源,穩步提升數學水平
在使用微課資源時,選擇優質的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優質微課資源的特點是內容準確、有趣味性、符合學生的能力水平.教師要確保微課資源中的信息正確可靠,以引起學生的興趣;要保證微課資源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不過于簡單或過于復雜,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穩步提高數學水平.
以“位置與方向”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查找一些專業的微課資源平臺,如小學數學資源網等,以獲取較高質量的微課資源.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適當的語言、圖片和動畫解釋難點知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更快樂地學習知識.如教師可以利用動畫介紹方向的變化:一個小人沿著一條復雜的路移動.當小人轉彎時,教師用箭頭標明方向的變化,并配上簡單的文字解釋,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方向的變化和位置的變化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加輕松地理解知識.此外,微課資源應包括多種不同的題型,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例如,教師可以給出一個物體的描述,讓學生判斷物體的方向,如“電視機在書桌的左邊還是右邊?”“小明的書包在教室的哪個位置?”“一個人從家里出發向北走500米,然后向東走300米,這個人最后的位置是什么?”不同類型的題目可以幫助學生全面掌握方向與位置的知識,從而在學習中得到全面的鍛煉.
(二)借助先進的作圖軟件,化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
現代化信息技術使教學資源更加豐富,給數學教學帶來了新的變革.在制作微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作圖軟件,提高數學教學的可視化程度.這樣做不僅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讓抽象性強、邏輯性強的數學知識原理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呈現,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
以“認識圖形”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利用作圖軟件讓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各種圖形的特點和屬性.通過繪制不同形狀的圖形,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觀察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等屬性,理解圖形的分類和特征,如正方形的四個內角相等、對角線相等.同時,教師可以借助作圖軟件,用豐富多彩的顏色、線條、填充等效果來加強圖形的表現力,讓學生的視覺體驗更加豐富.此外,作圖軟件還能與其他信息技術相結合(如動畫、模擬、虛擬實驗等),繪制不同形狀的圖形(如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等),加強學生對不同圖形的理解,促使學生積極探究它們的性質和特征.
(三)合理安排微課使用時間,確保課堂教學效果
課堂教學都有一定的時間限制,所以微課的使用時間要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既不能耽誤課程進度,又要符合學生的學習情況.
以“混合運算”的教學為例,本單元的概念較為抽象,小學生可能會難以理解.因此,在預習環節中,教師可以結合微課進行互動教學,先播放一段關于混合運算的微課視頻,通過動畫和語音解說呈現混合運算的具體過程,讓學生在課前對混合運算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例題演示混合運算的步驟和技巧,并提出問題進行互動教學,如“對于3+2×4-1算式,應該先計算哪一部分?”如此,學生能更好地理解混合運算的概念和運算順序,教師也可以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在復習環節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定量的習題,幫助學生鞏固混合運算的基礎知識.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幫助學生回顧混合運算的定義、加減乘除的基本運算方法、特殊運算順序等知識點,并給出練習題,讓學生在復習中全面掌握混合運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此外,微課還可以針對學生在學習中容易出現的錯誤和疑惑,提供詳細的解釋和講解,讓學生在復習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及時糾正,幫助學生系統地回顧和鞏固混合運算的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果.在拓展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向學生介紹更高級的運算技巧,例如,如何應用分數、小數、百分數進行混合運算、如何解決復雜的算術問題等.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向學生展示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如超市打折、比價購物等.這樣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開闊學生的視野,還能增強學生對混合運算的興趣和掌握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成就感.
需要注意的是,在不同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微課的使用時間和方式可能不同,教師應根據課程進度和學生的情況合理安排微課的使用時間,確保微課的使用效果最大化.
(四)制作個性化微課,滿足學生不同需求
微課作為一種教學資源,其靈活性和個性化特點為學生提供了個性化學習機會.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和特點制作個性化微課,以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比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理解情況,調整微課視頻的長度、難度等,以適應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水平;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喜好,制作不同形式的微課,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重難點相關知識.
以“圖形的運動”的教學為例,本節課學生需要掌握平移、旋轉、翻轉等基本概念和規律.若有學生對這些基本概念理解不夠深入,教師則可以為這些學生制作更基礎、更詳細的微課視頻,強化學生對基礎概念和基本規律的理解和掌握,讓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和掌握圖形運動的知識.對于已經掌握了基礎知識的學生,教師則可以提供拓展性的微課視頻,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圖形運動的知識.例如,教師可以提供一些案例,讓學生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深入理解圖形運動的相關概念和原理;也可以為學生提供一些拓展類的學習資源(如圖形運動的應用等),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使學生的學習視野更加開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五)注重微課的評估與反饋作用,提高教學效果
在應用微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客觀的認識,所以教師應重視微課的評估和反饋作用,從而調整微課的應用策略,提高教學效果.
以“分類和整理”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測驗和考試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例如,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填空題或簡答題,檢測學生對分類與整理的概念、方法、技巧等的掌握情況.教師可以在微課中設計:以下哪種整理方法適用于分類整理大量書籍?然后,教師在微課中提供幾個選項,讓學生選出正確答案.通過這樣的小測驗,教師可以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而評估微課的教學效果,從而調整微課的應用策略,提高教學效果.或者,教師在微課后設置一些話題,如“分類與整理在生活中的應用”“分類與整理的誤區與改進”等,讓學生留言互動,分享自己的看法和體會,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此外,作業也是教師收集反饋信息的重要渠道.例如,教師可以在微課中布置一個實踐任務,要求學生分類并整理自己的書桌或某個物品的材質、顏色、形狀、用途等信息,并將分類結果用文字、圖片或視頻形式展示出來,以加深學生對分類與整理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科學技術的發展催生了各種教學新模式.微課在小學數學中被廣泛運用,并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和好評,使廣大師生擺脫了傳統教學的束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因此,教師應充分發揮微課的優勢,進一步提高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王靜雯.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信息化高效課堂構建的路徑[J].中小學電教,2023(4):64-66.
[2]陸莉.基于互聯網+的小學數學信息化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下旬,2022(5):31-33.
[3]李衍法.利用微課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2(2):164-165.
[4]徐杭萍.微課構建小學數學信息化課堂的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1(2):26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