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進
摘要:文章研究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將校企一體、有業樂業、科學化、敬業樂群、以人為本等教育理念創新應用到現代學徒制改革中,解決現代學徒制在招生招工機制、標準體系、教學環境、培養模式、管理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形成“校企一體、做學合一、以人為本、敬業樂群、社會運作、科學管理”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現代學徒制;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創新;校企一體
一、引言
國家發布的“雙高計劃”“提質培優計劃” 均要求全面推行現代學徒制,鼓勵企業投入各類資本要素參與校企合作。現代學徒制是傳統學徒培訓與現代職業教育相結合的一種職業教育制度,可以提高人才的職業適應性,為企業提供優質的人才,并逐漸成為企業參與辦學的重要載體。現代學徒制經過多年的研究與實踐探索,已經初顯成效,但仍存在許多問題。
黃炎培是我國近代職業教育先行者、創始者和奠基者,其系統、完整的職業教育思想和理論體系,對解決現代學徒制面臨的問題具有積極的啟示。
二、現代學徒制發展與研究現狀
1993年,英國首次提出現代學徒制的概念,將傳統的學徒制和現代職業教育有機結合。隨后,現代學徒制在人才培養中展現出獨特的優勢,逐漸被西方發達國家引進、發展和推廣。不同國家在特有的經濟和教育體系下,探索形成了具有國家特色的不同形式,如德國的雙元制、澳大利亞的新學徒制等。
江蘇大倉健雄職業技術學院引入德國的雙元制,根據國內特點進行本土化處理,逐步形成了“定崗雙元制”培養模式。隨后,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清遠職業技術學院也開始了現代學徒制試點探索,初步形成各自的課程體系和培養模式。
2014年,國務院出臺《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隨后教育部發布《關于開展現代學徒制試點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2015—2018年教育部分三批遴選出558個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和企業,從國家層面正式啟動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工作。
全國各試點單位圍繞現代學徒制的內涵、特征、運行機制、利益主體等方面,開展了廣泛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趙鵬飛等人從2009年開始探索現代學徒制,經過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具有廣東特色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理論,其內涵包括“雙元育人、雙重身份,交互訓教、工學交替,崗位培養、在崗成才”。賈文勝、潘建峰等人研究了現代學徒制實施路徑,在合作企業選擇、學徒有效選拔、教學模式改革、師徒關系構建、學徒培訓中心建設、學徒評價模式創新方面進行了深入剖析。董魯菲等人根據227所現代學徒制試點院校的報告,研究高職現代學徒制主體困境(組織困境、個體困境、關系困境)的表征、成因和對策。
自2015年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項目啟動至今,試點地區、單位和學者在調動企業參與積極性,建立學生、學校、企業三方利益平衡機制,明確參與各方責權利等方面做出了積極探索,逐漸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徒制基本框架,已經初顯成效。但目前仍存在許多問題,比如,校企協同性差,培養過程分離;標準體系建設不完善,培養質量參差不齊;校企雙導師缺少溝通,知識和技能不統一;教學資源建設不足,學做無法一體;德育環節缺失,學生職業道德水平不高;培養過程管理機制不足,培養質量無法保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現代學徒制的推廣和應用。
三、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在現代學徒制中的創新實踐
黃炎培創建了系統、完整的職業教育思想和理論體系,主張“使無業者有業,使有業者樂業”的職業教育目的,“社會化、科學化、平民化”的職業教育方針,“做學合一、理論與實際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的教學原則,“工讀結合”的職業教育制度,“敬業樂群、勞工神圣、愛國愛民”的職業道德教育理念。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主動對接區域內的數字安防、集成電路裝備等產業,與大華智聯、長川科技等龍頭企業及專精特新企業聯合,圍繞企業所需的機械裝配技術員、自動化產線裝調技術員、機械設計技術員等崗位,創新融合應用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解決現代學徒制在招生招工機制、標準體系、教學資源、雙導師團隊、培養模式、管理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形成“校企一體、以人為本、做學合一、敬業樂群、社會化運作和科學化管理”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開展“大華班”“長川班”等現代學徒人才培養工作。
(一)校企一體,共同育人
目前,大部分院校在現代學徒制研究和實踐中強調校企雙主體或雙元協同育人,培養過程分為學校和企業兩個階段,所以在實踐中容易出現校企分離、協同性差等問題。校企一體是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的重要教育理念,強調學校和企業在培養人才過程中的一體化。因此,企業深度參與人才培養是實施現代學徒制的重要保障。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以校企一體教育理念為指導,在校企雙主體的基礎上,引入杭州濱江區政府和機械設計行業協會,在“長川班”“大華班”等學徒人才培養中,政、校、行、企共同投入資金、設備、人員等資源,共同選派專業教師、企業技術骨干、行業專家等人員組建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教研室,共同制訂學徒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共同搭建數字安防、集成電路裝備等制造業文化傳承基地和智能制造實訓基地等校內外實訓基地,共同建設“雙師型”隊伍,共同開發機械裝配技術、產品質量控制體系等校企一體的項目化課程及其數字化課程資源,共同開展精工文化傳承、學徒培養和管理,實現學徒培養一體化運作。
(二)以人為本,促進學生發展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現代學徒制下的學生既是學校的學生,又是企業的學徒。學生在面對現代學徒制招生時,最關心的是崗位、薪資等方面的發展前景。然而,企業由于擔心學生的流失,不愿意用技術要求高的崗位來接收和培養學生,缺乏崗位吸引力,無法吸引學生參與現代學徒制,最終導致惡性循環。
在現代學徒制的實踐中,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堅持以學生為本,擇優選取行業發展前景好、企業規模大、崗位技術要求高的數字安防和集成電路裝備等行業的龍頭或專精特新企業,為學生提供優質培養機會。同時,企業為學生提供暢通的發展通道,如學生在長川的機械裝配技術員、機械制圖技術員、機械工藝技術員、機械設計技術員等崗位輪崗,逐步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提高學生的崗位競爭力和職業發展能力,促進自身發展。學生畢業留崗率達100%,薪資較同屆同單位畢業生高500~2 000元,形成良性循環。
(三)做學合一,構建理虛實一體化教學環境
目前,現代學徒制主要采用工學交替的培養模式,分別在學校和企業開展知識與技能培養,所以在理論和實際、知識和技能的培養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分離。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制造及自動化專業堅持黃炎培“做學合一、理論與實際并行、知識與技能并重”的教學原則,在教學場所、師資隊伍、教學項目、教學過程等方面追求一體化,實現做學合一。
校企共同搭建現代學徒制實踐教學平臺,共建數字安防、芯片分選機制造等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和校外實訓基地,將企業的攝像頭裝配、芯片分選機裝調等典型生產線和實踐項目引入學校,實現校內、校外實踐項目的統一和連貫。在教學環境上,教師開發三維數字化建模、機械裝配技術等數字化課程平臺,開發對接企業典型生產線的數字化虛擬仿真實訓項目、微課視頻等內容,學生在校期間進行芯片分選機數字化裝調虛擬實訓,在企業期間進行機械裝配線上知識學習,從而實現理虛實一體化實踐教學,使學生無論在校內還是校外都能接受理論與實際、知識與技能的一體化培養。
在現代學徒制中,導師的素養與學徒培養質量息息相關。在雙導師隊伍建設上,校企同樣堅持做學合一的理念。為了提高教師的企業項目實踐能力,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率先安排教師下企業接受學徒培養,開展攝像頭產線、芯片分選機設計與裝調等實踐項目,從而將企業的項目轉化為教學項目,構建校企一體化的實踐項目。同時,企業安排企業導師在學校接受教學能力專項培養,并在學校開展實踐教學、技能培訓等教學實踐活動,提高教學能力。
(四)敬業樂群,傳承文化
愛崗敬業、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等職業素養是企業考察員工的核心要素。現階段,校內的思政類課程停留在理念上,專業實踐課程注重知識和技能,無法有效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
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過程中,校企堅持黃炎培“敬業樂群、勞工神圣、愛國愛民”的教育理念,建立數字安防和集成電路裝備等制造業文化教育與傳承基地,融合“求實、求精、求新”的精工校園文化和“誠信、敬業、責任、開放、創新”的企業工匠文化。企業讓學生直接參與國內首臺探針臺、自動化產線等產品的創新研發,通過教師和師傅手把手地教育,增強愛崗敬業、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等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
(五)社會化運作和科學化管理
社會化、科學化是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的重要理念。現階段現代學徒制中存在權益難以保障、人員激勵不足、人才流失等問題,政府、行業、家長、媒體等其他社會主體的參與,能有效穩定現代學徒制中的政策和方向。在政府方面,國家和地方開展了產教融合型企業申報,開展現代學徒制等人才培養的企業,能得到稅收減免等政策的支持。杭州市各級政府制定了學徒培養補貼政策,對參與學徒培養的學徒每月補貼500~1000元。在行業協會方面,機械設計協會及濱江高新產業園等利用數字化手段,指導建立實時的人才及學徒需求庫,調研、確定和更新人才數量與規格需求。在媒體方面,中央電視臺在新聞頻道《朝聞天下》欄目以“技能型人才就業前景廣闊? 深化產教融合實戰化培養高技能人才”為題,集中報道“長川班”學徒培養,提高現代學徒制的美譽度。
在現代學徒制運作過程中,校企立足各方的利益訴求和權益保障,融合學校和企業的制度、標準,科學制訂管理、考核、獎懲等相關的制度、標準、協議等文件。同時,學校運用數字化手段,開發應用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線上管理平臺,線上開展簽到、周報、答疑等環節,完善教學運行與質量監控體系,用科學的手段實現全過程的管理。
參考文獻:
[1]吳晶.我國現代學徒制的研究綜述[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6(31).
[2]趙鵬飛,李海東,張志,等.廣東特色現代學徒制實踐探索與未來趨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0).
[3]賈文勝.我國高職院校現代學徒制運行機制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8.
[4]董魯菲,蘇薈.高職現代學徒制的主體困境:表征、成因與對策[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15).
[5]周俐萍.黃炎培產教融合思想及其當代價值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20.
[6]吳雨.黃炎培職業教育教學思想的緣起、內涵與現代價值[J].職業技術教育,2018(22).
基金項目:中華職業教育社立項的第一屆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研究規劃課題一般項目“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與現代學徒制創新研究”,課題編號:ZJS2022YB258。
(作者單位: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