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摘要】《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提出,“要依據核心素養的內涵和不同學段的主要表現,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全面分析主題、單元和課時的特征,基于主題、單元整體設計教學目標,圍繞單元目標細化具體課時的教學目標”.這說明小學數學應該突出的單元教育觀點,即教師應根據單元內容挑選適合的教學手段和策略,深入理解小學數學內容,清楚地掌握每個單元的總體架構,并且能夠準確掌握其關鍵知識點和重點思維方式,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建立完整的、主旨鮮明的觀點.基于此,文章結合新課標背景下開展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從不同角度提出了一些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新課標;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
單元整體教學需要教師從教育的視角去關注學生核心能力的提升,從宏觀的角度去深入解析和整合教科書的內容,明確各個單元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系,通過建立一個更明確、更全面的知識體系,使得學生能夠接受有組織、全面的教育引導,從而增強數學思考能力.因此,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持續、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全面的教育觀點,并且要有所創新,以此推動小學數學的課程變革.
一、新課標下開展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需要更新教育觀念,執行單元整體教學,并且把注意力從傳統的知識闡述方式轉向讓學生在感受中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中心,實施更具科學性和效率的教學方法,使得學生能夠從整個單元的角度對知識進行多樣性理解.這樣可以使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并且鼓勵他們主動投入課堂學習,從而在數學學習中獲得全面發展,對知識的掌握也更為系統、全面,能從各個視角去理解數學知識,同時可以在新舊知識的交替和連接的過程中進行深入學習.由此,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以顯著提高,這有助于展示他們學科核心思維的形成過程.
(二)有利于優化數學課程教學模式
新課標下,大部分教師的教育觀念已經改變.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會更加重視運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以此充分展示學生的主體性,并致力于將學生從被動的學習模式轉變為積極的學習模式.在開展單元整體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將全面闡述每一單元的知識點,同時基于對學生的認知特性和學習模式的理解和剖析,全面改進和融合教學的所有因素,以增強課程教學和學生的匹配度.如此一來,學生就可以全力以赴地參與課堂活動,主動完成對相關知識的研究和構建,從而有效地推進數學教學的創新和提升.因此,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可以顯著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推動學生的持續發展,并使他們獲得多樣化的知識理解.
(三)有利于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主要以單一課時為主體進行教學,這導致整體的教學活動缺乏系統性和有序性.而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的授課方法有望進行革新和提升.教師以宏觀的單元為基礎進行課堂教學,能夠全面解讀數學的每一個部分,明確每一個單元的詳細內容和方法,同時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改進教學方案,安排所有的教學活動.這樣既可以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使他們全面研究和執行單元整體教學策略和手段,又可以刷新他們的教育觀和教學技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這有助于指導教師轉型為符合新課標的新型教育工作者,促進全面的課堂教學改革和優化.
二、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策略
(一)確定單元教學目標,明確單元教學任務
在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設立單元教學目標,以便為接下來的教學過程提供清晰的導向.由于單元整體教學方法融匯了眾多的課程內容,若教師未能妥善制訂每一個單元的教學目標,將使得接下來的教學過程陷入混沌,從而無法確保教學的連貫性.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三維目標體系規劃課堂教學的全局目標,也就是說,從知識和技巧、流程和手段、情緒和價值觀這三個角度來清晰地定義單元的所有目標,為接下來的教學行為提供適宜的導向.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將整體目標進行深入的拆解,轉變為各個層次的目標,從而構建出每一堂課的教學任務.采用這種策略,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能夠在教學實踐中得到更優化的運用,從而讓每堂課的教學更為緊湊,最后達成預期的教學效果.
如在教授“數字加減運算”內容時,教師可先設立單元整體教學目標,并進行單元整體教學的任務拆分.在單元整體教學目標中,知識和技能目標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全面的數字理解,同時能幫學生熟練掌握數字的加減運算;過程與方法目標采取情境教學和課堂提問等手段,可以減輕學生在課堂上的壓力,改善他們對于整個學科的理解和感知;情感與價值觀目標可以提升學生的數學修養,并且可以增強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