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菊萍
【摘? 要】 在初中語文教育中,思想政治理念的培養(yǎng)和傳遞是至關重要的。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語文教學更加強調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尤其是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而群文閱讀教學法是一種以特定主題或議題為核心,組織多篇文本進行閱讀的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課堂中,群文閱讀教學法有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思辨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同時,通過多文本的對比和深入剖析,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提升思想道德素質。基于此,文章旨在探討如何將思想政治理念融入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以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整體素質。
【關鍵詞】 思想政治理念;初中語文;群文閱讀
初中階段,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正處于快速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傳統(tǒng)的單篇閱讀教學方式已無法滿足學生對閱讀的需求和期待,群文閱讀教學法則應運而生,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這種教學法通過引導學生閱讀一組相關聯(lián)的文章,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閱讀、分析、批判和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產生深遠影響。
一、初中語文閱讀現(xiàn)狀
初中語文閱讀的現(xiàn)狀可能因地區(qū)、學校和學生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由于學業(yè)壓力和其他活動的競爭,許多初中生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廣泛的閱讀,導致學生閱讀量低,學生的閱讀量不夠,對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有著很大的威脅。興趣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一些學生可能對閱讀缺乏興趣,覺得閱讀是一項枯燥的任務,而不是一種有趣的學習方式,所以作為初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初中生在閱讀理解方面可能存在困難,例如理解復雜的句子結構、識別主旨和細節(jié)等。學生可能主要閱讀教材和應試材料,而很少接觸到各種類型的文學作品、報紙、雜志等。許多學生可能沒有學會有效的閱讀策略,如預讀、提問、總結等,這可能影響他們的閱讀效果。如今隨著電子設備的普及,一些學生可能更傾向于電子閱讀,而較少閱讀紙質書籍。最重要的是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方面可能發(fā)揮不夠充分的作用,教學方法和資源可能需要改進。
初中教師需要承擔較多的教學任務,包括授課、批改作業(yè)、備課等,導致他們在閱讀教學上的時間和精力有限。一些教師可能沒有接受過系統(tǒng)的閱讀教學培訓,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并且在應試教育的環(huán)境下,教師可能更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部分學校可能缺乏足夠的閱讀材料、教學設備和資源,限制了教師在閱讀教學方面的發(fā)揮。需要注意的是,現(xiàn)狀不可一概而論,具體情況會因地區(qū)、學校和學生個體而有所不同。為改善初中語文閱讀現(xiàn)狀,學校、教師、家長和學生都需要共同努力,營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能力。
二、群文閱讀教學法對學生的意義
(一)提高閱讀興趣與能力
群文閱讀教學法通過引導學生對多篇相關文章進行深入閱讀,為他們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閱讀空間。這種教學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速度,還培養(yǎng)了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層次理解文章的能力。例如,當學生在學習魯迅的短篇小說《祝福》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閱讀魯迅的其他作品,如《孔乙己》《狂人日記》等,從而幫助學生更全面地了解魯迅的寫作風格和思想內涵,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
(二)促進團隊協(xié)作與溝通
在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被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合作學習。小組成員需要相互協(xié)作,共同探討和分析每一篇文章的主題、結構、語言等特點。這種學習方式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還有助于提高他們的溝通表達能力。例如,在探討老舍的《茶館》時,小組成員可以分工合作,分別研究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社會背景、語言特色等不同方面,然后進行交流分享,進而提升團隊協(xié)作和溝通能力。
(三)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及解決問題能力
群文閱讀活動往往涉及多篇文章的比較、分析和綜合,這需要學生運用創(chuàng)造性思維來解決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例如,當學生在閱讀《西游記》和《哈姆雷特》時,教師可以引導他們比較兩部作品的相似之處和差異之處,并分析這些差異產生的原因。這種比較分析的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還有助于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此外,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需要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這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問題解決能力。
(四)培養(yǎng)自主學習習慣
群文閱讀活動的多樣性和互動性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參與多樣化的閱讀活動,如角色扮演、小組討論、口頭報告等,學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內容,同時也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習慣。例如,在學習莎士比亞的戲劇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自主選擇一部戲劇進行表演,這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戲劇的理解,還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自主學習習慣和探究性學習態(tài)度。
(五)提升寫作技巧及表達能力
群文閱讀活動不僅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還注重提升他們的寫作技巧和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學生可以通過模仿優(yōu)秀文章的寫作技巧和語言表達方式來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此外,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寫讀后感、書評等,以檢驗學生對文章的理解程度和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了《紅樓夢》和《圍城》之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寫一篇關于兩部小說異同點的文章,這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兩部小說的理解,還有助于提升他們的寫作技巧和表達能力。
三、思想政治理念融入語文群文閱讀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理念,包括愛國主義、民族精神、人文關懷等方面,是初中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有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和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因此,在語文教育中,思想政治理念的培養(yǎng)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將思想政治理念與群文閱讀法相結合,可以在語文教學中產生積極的影響。首先,它可以增強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通過閱讀具有思想政治內涵的文章,學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和體驗愛國主義、民族精神等思想政治理念,從而增強他們的愛國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其次,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通過群文閱讀,學生可以接觸到不同的觀點和論述,從而學會分析和評價這些觀點,并形成自己的看法。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最后,它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和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可以更好地發(fā)現(xiàn)閱讀的樂趣,并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
以某初中語文課堂為例,教師在講授古代詩詞時,選取了《靜夜思》 《春夜喜雨》等具有代表性的唐代詩詞。這些詩詞不僅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還表達了詩人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之情。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深入探討這些詩詞中的情感元素,讓學生感受到了濃郁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同時,教師還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活動,讓學生分享彼此的看法和感受。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維,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文關懷精神。這種結合方式對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
四、思想政治理念下的初中語文群文閱讀實施措施
(一)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
教師可以選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如反映愛國主義精神的詩歌、散文等,讓學生通過閱讀這些文章來感受和理解愛國主義精神。在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之前,要確定閱讀的主題和目標學生群體。閱讀主題應該與學生的實際生活和興趣相關,同時也要考慮到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目標學生群體應該包括不同層次和類型的學生,以全面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
在確定閱讀主題和目標學生群體后,需要對教材和閱讀材料進行分析。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而閱讀材料則是學生進行閱讀的重要來源。通過對教材和閱讀材料的分析,可以了解它們是否符合學生的閱讀需求和實際教學要求。在分析教材和閱讀材料的基礎上,需要挖掘典型案例與核心知識點。典型案例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圖,而核心知識點則是文章中的重要概念、理論或方法。通過對典型案例和核心知識點的挖掘,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在挖掘典型案例和核心知識點后,需要結合實際教學需求進行取舍和調整。如果教材和閱讀材料中的文章數(shù)量較多或內容較為復雜,需要對它們進行取舍和調整,以適應學生的閱讀需求和實際教學要求。同時,還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進行適當?shù)恼{整,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他們的閱讀效果。在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后,需要引導學生深入討論與交流思想。通過小組討論、課堂演講、角色扮演等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圖,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在引導學生深入討論與交流思想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給予學生充分的討論時間和機會;其次,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問題;最后,要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重點和難點。
例如,在一次成功的群文閱讀課程中,教師選取了“環(huán)保”這一主題,并選取了以下三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守望明天》《哭泣的森林》以及《海洋與人類未來的命運》。這些文章分別從不同的角度探討了環(huán)保問題,既有對全球環(huán)境現(xiàn)狀的描述,也有對人類未來的展望。教師通過該次群文閱讀活動,可以認識到在選取代表性文章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段和認知水平,確保文章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同時,還應注重選取具有典型意義的文章,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閱讀技巧和方法。在實踐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需求設計有針對性地教學活動,引導他們深入思考和討論,激發(fā)他們對群文閱讀的興趣和熱愛。
在引導學生深入討論與交流思想的同時,還需要激發(fā)學生情感共鳴與自我提升。通過讓學生感受到文章所表達的情感和思想,可以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共鳴和自我提升,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意圖,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效果。
(二)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文章中的思想政治元素
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探討文章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如民族自豪感、社會責任感等。例如,在群文閱讀課程中選取了以下三篇文章:《岳陽樓記》《登鸛雀樓》和《背影》。這些文章都是經典的文學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思想內涵。學生通過深入探討這些代表性文章中的思想政治元素,不僅提高了閱讀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還培養(yǎng)了愛國主義精神、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等重要品質。同時,教學過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改進之處,如有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xiàn)了理解困難等問題,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注重閱讀技巧和方法的培養(yǎng)。此外,教師還需要進一步拓展學生的閱讀領域和材料選擇范圍,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認識世界。
(三)結合現(xiàn)實生活進行拓展延伸
教師可以結合現(xiàn)實生活進行拓展延伸,讓學生將所學的思想政治元素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起來,從而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元素。教師要結合實際情境進行拓展延伸。例如,在閱讀有關地方文化的文章時,可以引導學生,探究自己所在地區(qū)的文化特色,了解當?shù)氐臍v史、民俗等,從而拓展延伸到現(xiàn)實生活中,讓學生更加關注本土文化的發(fā)展和傳承。在引導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時,教師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首先,教師需要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其次,教師需要設計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最后,教師需要給予學生及時的反饋和評價,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不斷提高。
五、結語
總之,群文閱讀是一種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展學生知識面,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把群文閱讀與思想政治相結合,還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道德素養(yǎng),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政治素養(yǎng),在閱讀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劉麗君. 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分析[J]. 中學課程輔導,2022(30):21-23.
[2] 張世明. 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芻議[J]. 試題與研究,2022(29):85-87.
[3] 張同奎. 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 讀寫算,2022(29):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