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俞芊 奉玉金
摘 要: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繁榮發展和消費者對于情感體驗需求不斷增加,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的中國愛情小鎮以浪漫的愛情為主題,融合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情感體驗等元素,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項目逐漸嶄露頭角,但距離完整的文旅產業還有一箭之遙,本文旨在探討中國愛情小鎮的發展前景,包括其旅游資源、文化氛圍以及可能面臨的挑戰,讓其完善所缺的那“一箭”。并計劃乘此行業繁榮東風,利用神州瑤都江華所具有的獨特的傳統風俗習慣和工藝技術,為市場引入全新的旅游體驗。推進文旅深度融合,促進其特色文旅發展。
關鍵詞:中國愛情小鎮;旅游資源;瑤族特色
一、中國愛情小鎮的由來
江華隸屬湖南永州,是我國最大的瑤族聚居地,瑤族同胞尊盤瓠為先祖,他被稱為盤王,傳說盤瓠因戰功卓著,平王將三公主許配給他,他們婚后隱逸山林,一生恩愛,共育有六男六女,他們都是瑤族的先祖。盤王死后,不忍三公主一人在人世,其仙靈便依附在三公主的銅梳上,守護其余生。小鎮上著名景觀結發梳,代表的正是盤王和三公主永結同心的愛情。
中國愛情小鎮也稱瑤都水街。“瑤都”是江華的別稱,“水街”之名則是因為整條仿古街就建在河道兩旁。頗具民族特色的建筑,加上水的靈性,讓這里充滿著浪漫的情調。仿古街融入了瑤族的建筑風格,其中間是一條貫通前后的河道,不時有橋梁將兩岸連通在一起。從頭到尾,到處都能看到各種各樣與愛情婚姻有關的元素,比如:月老、鵲橋、許愿塔等。這些具有中國傳統與瑤族風情特色的元素無處不在,注入到每一座建筑中。
中國愛情小鎮水口在2020年被評為湖南省十大特色文旅小鎮,鎮內興建了2657套過山瑤風格的移民安置房,將民居建筑與瑤族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全國最大的瑤族建筑集群。
二、中國愛情小鎮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
中國愛情小鎮的旅游資源是其發展的核心。這些資源通常包括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以及獨特的愛情主題景點。例如曲靖金鱗灣愛情小鎮,就以金鱗灣景區與獨特的愛情主題景點吸引了大量游客。這些景點為游客提供了了解當地風土人情的入口,將沉淀千百年的獨一無二的瑤族文化世界畫卷在他們面前徐徐展開。在觀光途中,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百花齊放的傳統服飾、色香味俱全的家傳美食與濃厚的浪漫氛圍、豐富的體驗項目會為游客們提供情感升溫的絕佳機會,在小鎮內加深或邂逅一段情。
(一)豐富多彩的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
江華瑤族自治縣文化資源深厚,具有獨特的瑤族工藝技術。在神州瑤都江華擁有著豐富的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瑤族長鼓舞”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還擁有著奏鐺、瑤族盤王節、瑤族服飾、瑤族歌舞、瑤族過山音、瑤族織秀技藝、瑤族度戒、瑤族醫藥等其它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無不反映出瑤族的民俗風情和工藝技術等特色。
(二)工藝精巧的瑤族特色服飾
瑤族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和豐富文化的民族,其服飾也具有獨特的風格和特色,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重要一環。瑤族服飾的色彩鮮艷奪目,圖案精美,常常反映了瑤族人民的生活、信仰和審美觀念。在瑤族的傳統服飾中,男子通常穿著短裝或長裝,以青藍色為基本色調,以對襟、斜襟、琵琶襟短衣為主,也有的穿交領長衫,配長短不一褲子,扎頭巾、打綁腿,樸實無華。而瑤族婦女的服飾則更加豐富多彩,有穿大襟上衣、束腰著褲的,也有穿圓領短衣、下著百褶裙的,還有穿長衫配褲的。在色彩上,瑤族婦女善于運用紅、黃、藍、綠、黑等顏色,通過精細的織繡和搭配,形成獨特的圖案和風格。
此外,瑤族人民還精于藍靛印染和印花技術,制作出了馳名國內外的“瑤斑布”。這種布料色彩鮮艷、圖案精美,具有濃郁的瑤族特色。瑤族的傳統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文化特征,是瑤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瑤族人民的傳統服飾,也是他們生活、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載體。
(三)原汁原味的瑤族傳統美食
江華瑤族自治縣瑤族美食有瑤家大糯米白糍、恭城油茶、瑤家竹筒飯、星子扣肉等。當地瑤民常在米粥或米飯里加玉米、小米、紅薯、木薯、芋頭、豆角等。有時也用"煨"或"烤"的方法來加工食品,如煨紅薯等各種薯類,煨苦竹筍、烤嫩玉米、烤粑粑等。
(四)瑤族民俗文化氛圍濃烈的盤王節
瑤族盤王節,又叫還盤王愿、跳盤王,是瑤族人民祭祀始祖盤王的盛大節日,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瑤族的盤王節起源于每年10月16日的“盤王節”,在這一天,瑤民們聚集在一起,載歌載舞,緬懷盤王,后來演變成了“盤王節”,到了近代,“盤王節”逐漸演變成了一種歡慶豐收的盛會,年輕的男女們也藉此互唱,互訴衷腸,求姻緣。
此外,中國愛情小鎮還通過開發豐富的旅游活動來吸引游客。例如,舉辦情侶互動游戲、愛情主題晚會、婚紗攝影等活動,讓游客在參與的過程中感受到愛情的甜蜜和浪漫。
三、愛情小鎮的文化氛圍
除了旅游資源外,愛情小鎮的文化氛圍也是其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愛情小鎮通常以浪漫、溫馨和甜蜜為文化主題,通過建筑、裝飾、音樂等方面營造出一種浪漫的氛圍。這種氛圍不僅可以讓游客感受到愛情的魅力,還可以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度過美好的時光。
四、愛情小鎮的發展前景與挑戰
從目前的趨勢來看,愛情小鎮在中國的發展前景是樂觀的。隨著消費者對于情感體驗的不斷追求和旅游業的持續發展,愛情小鎮距離成為新興的旅游目的地只有一箭之遙。只要能夠妥善解決在發展的過程中面臨的一些挑戰,那么這一箭的距離也會隨之消失。例如,如何保持旅游資源的獨特性和吸引力、如何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如何應對市場競爭等問題都需要認真考慮和解決。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愛情小鎮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要注重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在建設基礎設施的同時要注意環保標準的制定與尊重,確保資源的可持續性,保護其獨特的文化性質;其次,要加強服務和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景區內的秩序性,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最后,要積極拓展市場,加強與線上旅游APP、旅行社、酒店等相關企業的合作,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宣傳方式,提高市場競爭力。
五、結論
總的來說,中國愛情小鎮的發展前景是廣闊的。只要注重旅游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加強服務和管理、積極拓展市場等方面的工作,愛情小鎮就有可能成為一種新興的、具有獨特魅力的旅游目的地。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愛情小鎮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持續投入。
參考文獻:
[1]賀小榮.譚思思.劉雪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民族傳統文化遺產活化路徑研究——以郴州莽山瑤族鄉為例[G/D].工程科技Ⅰ輯.哲學與人文科學.社會科學Ⅰ輯.
[2]廖紅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視角下廣東連南瑤族音樂文化的保護與傳承[J].
[3]梁翠霞.劉夢樂.淺析新時代背景下瑤族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G].
[4]伍彥諺.申璇.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傳承研究——以瑤族長鼓舞形式譜系中的盤瓠文化為例[J].
作者簡介:奉玉金(2002—),女,瑤族,湖南永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為:會計學;李俞芊(2003—),女,漢族,廣東廣州人,本科在讀,研究方向:會計學。
基金項目:2023年廣州工商學院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2313714007)成果,四海瑤望,文化振鄉——數字經濟時代下神州江華瑤族文旅結合實現鄉村振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