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婕妮 王小琴
摘 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種場合多次強調家風在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提出了一系列關于推進新時代家風建設的新理論、新觀點,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家風建設重要論述。該論述的生成邏輯清晰、內涵意蘊豐富,對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社會的和諧穩定、家庭以及個人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關鍵詞:習近平 新時代 好家風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1]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家風建設,強調新時代家風建設在黨和國家發展中的重要性,并結合新時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階段、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任務、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等,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國家夢、民族夢之中,形成了一系列關于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為我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指引與實踐指南。[2]
家風,即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作為一個家庭或家族的精神和靈魂,通過成員較為穩定的生活方式、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體現出一個家庭或家族的文明教養水平和倫理道德風范。家風對一個家族的傳承、民族的發展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培育什么樣的“家風”、什么樣的家風是“好家風”,是習近平新時代“好家風”論述中的基礎性問題。[3]該論述的形成邏輯嚴密、內涵意蘊豐富,符合社會轉型期的發展趨勢并滿足了新時代的需求,對推進新時代家風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習近平新時代“好家風”的生成邏輯
習近平新時代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理論基礎牢固、文化底蘊深厚,實現了理論、歷史與實踐三個邏輯的有機統一。通過學習與梳理可以看出,習近平新時代“好家風”是對馬克思主義家庭觀的繼承與發展,是對我國優秀傳統家風文化的彰顯與創新,是新時代面對國內外局勢變化的深刻回應。
(一)理論邏輯:馬克思主義家庭觀的繼承與發展
馬克思主義家庭觀是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我國的家庭建設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馬克思主義家庭觀認為,現代社會“是純粹以個體家庭為分子構成的一個總體”,而家庭從本質上來講就是一種社會關系。家庭教育的實質是一種以血緣關系為紐帶,體現著人與人社會關系的教育實踐活動。[4]馬克思、恩格斯在歷史唯物主義視域下,著力探討了家庭的起源、演變以及未來家庭發展等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新時代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在繼承與發展馬克思主義家庭觀的基礎上,對家庭問題進行了嚴密的理論概述,是馬克思主義家庭觀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新時代家庭文明建設的根本遵循。該論述不僅汲取了馬克思主義家庭建設思想的精華,而且結合中國家風建設的實際情況對馬克思主義家庭建設思想進行了繼承與創新式
發展。
(二)歷史邏輯:中華民族傳統家風文化的汲取與升華
中華民族歷來就有注重家風家教的優良傳統,在歷史積淀中,這一傳統發展為一種獨特的家風文化。家風作為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和社會的價值縮影,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某種角度說是對中華文化的集體認同。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要汲取優秀傳統家風文化的精華去推進新時代家風建設。[5]優良的傳統家風文化是習近平家風思想的歷史積淀。數千年來,無數中華民族的仁人志士以“家風”作為自己的精神坐標,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體現出中華民族慎終追遠、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和獨特氣
質。[6]如諸葛教子、曾子殺豬、岳母刺字等膾炙人口的故事深刻體現了詩書傳家、誠實守信、精忠報國等價值取向和道德理念,也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
習近平新時代“好家風”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家風文化的基本精髓,并同當今時代的特點相結合,對其進行了有效轉化與創新式發展。樹立新時代優良家風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以及營造良好社會風尚至關重要。
(三)實踐邏輯:對國內外局勢的回應與展望
馬克思強調,要“始終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不是從觀念出發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去解釋觀念的形成”。鑒于此,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關于家風建設的一些思想,正是站在了國內外局勢的高度上做出的經驗總結。[7]從國際局勢上來說,“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上演,雖然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發展的總趨勢,但仍然存在著一些局部沖突、單邊主義、文明沖突等問題。現代社會文化的多樣性給家庭家風教育提出了新挑戰。西方家庭觀念中的個人主義、自由主義等對我國的家風建設在某種程度上產生了負面影響。從國內形勢而言,我國已經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諸多改革正處于“攻堅克難區”“深水難行區”,一些傳統觀念正經受著多元價值觀的沖擊,家庭家風建設面臨新問題、新挑戰。在當今時代,維護與捍衛家庭主流價值觀越來越重要。重視家風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急不可待。
二、習近平新時代“好家風”的內涵意蘊
一個國家或者民族的發展都離不開“人”的參與,如何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對一個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是至關重要的。家庭作為人生的第一所學校,良好家風對一個人的人格形成、品行塑造以及終身發展有著持久的影響力。領悟習近平新時代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內涵意蘊,對新時代加強家庭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8]
(一)家庭是社會的基礎
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個人、家庭與社會三者之間有著密切的關聯。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好的家風就是一所學校,優秀家風能夠引領良好的社會風氣。正所謂“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只有子女教育好了,社會風氣才有好的基礎。[9]可見,一個社會的風氣狀況是可以通過每個家庭成員展示出來的。在當今社會,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升了,家風建設卻面臨著一些挑戰,如家庭凝聚力下降、家庭家教缺失、重物質而輕精神的趨勢日益顯現等,其帶來的嚴重后果就是一些人喪失了基本的人倫道德底線,陷入了金錢至上、唯利是圖等迷途,這對當下的社會風氣有著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大力促進新時代家風建設刻不容緩。
(二)優良家風是對中華傳統美德的詮釋
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家風文化,習近平總書記曾在多種場合都有所提及。中國自古向來注重家德家風,很多傳統美德都是以“家風”的形式代代相傳、延續至今的,如勤儉持家、尊老愛幼、夫妻和睦等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早已深深融入了中國人的心靈與血脈,在現代社會中不斷地積淀、傳承與發揚,這些傳統美德與我們當今時代所倡導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10]理念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傳承與弘揚優良家風離不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片沃土,從《朱子家訓》到《傅雷家書》,諸多家規家訓代代相傳,承載著先輩們的囑托和期望,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11]中華優秀傳統家風蘊含著家庭教育的價值準則和培育良好家風的科學方法,對我們在新時代弘揚家庭文明新風尚以及促進家風建設有著重要的啟迪和借鑒作用。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征途上,我們更應該極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將好家風代代相傳,并在好家風的熏陶下不斷塑造自己的品行以及提升個人素質。
(三)家風是黨員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
家風與官風、政風之間往往呈現出正相關的變化關系,“家門之風”是我們防范腐敗最堅固的一道防線。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六次全會上曾說:“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12]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針對某些領導干部因家風問題引發的腐敗,指出各級領導干部要向老一輩優秀革命學家習,不能忽視家風建設。在當今社會,人民公仆乃至其親屬家人的一言一行備受矚目。從近些年的貪腐案件來看,一些領導干部的家風敗壞是其被查處的重要原因之一。[13]一些領導干部動搖了理想信念、放松學習并丟失了高尚的精神追求,一部分領導干部縱容自己的親屬利用其權力之便大肆收斂不義之財,牟取經濟利益,在領導干部這棵“大樹”底下做一些違法亂紀的事情,對黨和國家造成了惡劣影響。因此,所有黨員領導干部都要將家風建設重視起來,樹立起良好的家風家規,戒貪止欲,克己奉公,以身作則,同時要管理好自己身邊的親屬,清白做人,干凈做事。
(四)婦女在家風建設中的獨特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說到:“要注重發揮婦女在弘揚中華民族家庭美德、樹立良好家風方面的獨特作用。”[14]馬克思、恩格斯十分關注婦女在家庭與社會中地位的問題,他們在創立馬克思主義學說伊始,就已經開始注重對家庭問題的研究,并且站在全人類解放視角對相關問題進行考察研究。[15]婦女在家庭家教家風中的作用不可忽視,她們的言行舉止、品德修養以及治家方案等都對家庭的發展與穩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庭的教育,而婦女作為孩子的母親,她們的言傳身教對孩子的成長更是影響深遠。子女教育得好,社會風氣才能有好的基礎。關于新時代家風建設的問題,黨和政府非常重視,并且對婦女在家庭建設中起到的獨特作用提出了諸多新觀點、新論斷。婦女要發揮好“半邊天”作用,在家庭中帶頭傳承與弘揚優良家風,努力營造幸福美滿的家庭氛圍,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家庭中落地生根,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希望才會更加光明。
三、習近平新時代“好家風”的實踐價值
良好的家風,對一個家庭來說是極其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留給子孫后代最好的遺產。將習近平新時代家風建設重要論述轉化為生動的具體實踐,在全社會形成一種重視家教家風建設的良好氛圍,對個人、社會以及黨的發展都有極大的價值。
(一)有利于培育與塑造社會主義合格公民
個體,是家庭組織的基本構成。個體自出生以來就會受到一定的家風熏陶,進而其思想觀念、性格特征以及立身處世的風格都會受到影響,并且這種影響相對穩定與持續,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因此,注重家風文化的良好塑造,不僅使子孫后代受益終身,而且是對中華民族優秀家風文化的傳承。一個良好的家庭,有利于促進家庭成員心靈正向成長,涵養品德,塑造君子風范,整個家庭也會成為和諧有愛、有內涵的文明家庭。[16]我們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好家風”論述,并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體落實到每一個家庭,落實到個人層面,著力塑造良好的家風文化,培養社會主義合格公民。
(二)有利于促進社會成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優良家風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表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中包含了家風建設。[17]家庭是個體人生觀、價值觀養成的搖籃與基本寓所,家風是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微觀縮影。一個家庭的道德風氣從某種程度上映射了一個國家或社會的整體倫理形象。家風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文化同根性,家風的傳承有助于理解與內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又如總舵手般引領了家風傳承。近些年來,我國開展的“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范”“感動中國人物”等系列評選表彰活動中,涌現出一批優秀人物,他們身上所展示出來的愛黨愛國、家德家風,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生動、最鮮明的演繹,體現出新時代中華文明的精神風貌與獨特氣質。因此,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好家風”論述,以家風文化傳承作為切入點,深化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小、落細、落實,著力實現“好家風”與社會風尚的雙向互動。
(三)有利于持續推進和完善黨風廉政建設
黨員領導干部是中國共產黨密切聯系群眾的骨干力量,是諸多重大方針政策的制定者、組織者與執行者。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的執政理念與其家庭文化生態息息相關。黨員干部的家風腐化墮落,就很難去堅守黨性原則,如果黨風政風浮而不實,良好家風也很難在社會形成氛圍。黨員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關乎我們全社會風習養成、果行育德的道德根基。[18]黨員干部建立良好的家庭文明風尚,不僅能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親友鄰居間樹立起家庭美德的標桿,還是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要求。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于新的時代條件,并緊密結合了反腐倡廉工作的實踐要求,著重強調了要加強黨員領導干部的家風建設,以進一步促進中國政治生態的自我凈化、政治生活的有效良性運轉。
四、結語
家是國的具體微縮,國是家的宏觀展現。習近平新時代“好家風”論述的生成是結合了大量的社會實踐才總結出來的系統的、科學的理論成果。從其嚴密的生成邏輯到意蘊深厚的內涵要義,再到其對新時代的理論與實踐價值,無不深刻說明了新時代加強家風建設的重要性。我們要深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家風建設重要論述,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努力使社會各界形成一股重視家風建設的良好風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注入新時代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2022年10月16日)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4.
[2] 肖群忠.“正家,而天下定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研究[J].理論與現代化,2022(1) :24-36.
[3] 李毅弘,戴歆馨.習近平新時代“好家風”論述:內涵、價值與建構[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9(6):4-9.
[4] 吳穎.習近平家風思想述論[J].西部學刊,2020(10):8-10.
[5] 康鳳云,張丕術.習近平關于家風建設重要論述的理論特色[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3(1):154-159.
[6] [18] 葛大偉,金桓宇.習近平新時代家風建設觀的四重價值維度[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1):23-27.
[7] 鐘和.習近平關于家風家教重要論述的理論探究[J].理論視野,2023(4):39-44.
[8] 陳世潤,劉歡歡.習近平家庭文明建設重要論述及其價值[J].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5):11-19.
[9] 應宗穎.習近平家庭建設思想核心理念及其時代價值初探[J].湖湘論壇,2017(3):25-30.
[10] 中共中央 國務院舉行春節團拜會[N].人民日報,2015-02-18.
[11] 許烽,王延隆.習近平家風教育論述與思政課教學[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23(19):66-70.
[12]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 堅持全面從嚴治黨依規治黨 創新體制機制強化黨內監督[N].人民日報,2016-01-13.
[13] 牛楠森,李菊.從國之大者的戰略高度理解新時代家庭教育——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家庭教育重要論述的實證解析[J].教育科學研究,2023(6):5-12.
[14] 習近平在同全國婦聯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時強調 堅持男女平等基本國策發揮我國婦女偉大作用[N].人民日報,2013-10-31.
[15] 王建敏.新時代家庭觀的生成、內涵與塑造[J].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研究,2023(3):34-43.
[16]張俊國.習近平的家風思想略論[J].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17(4):29-33.
[17] 張潔.習近平關于家風重要論述研究[D].保定:河北大學,2019.
基金項目:2022年度山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創新(思想政治理論課)一般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融入高校思政課理論與實踐創新研究” (2022JGSZ022),2023年度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專項課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助推山西文化強省建設新路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