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粟

摘 要: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快速發展,國有企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在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科學合理進行業財融合,不僅能夠提升國企的資源配置效率效果,還能預防出現公有資產流失的問題,促使國企的健康穩定發展?;诖?,本文分析新時期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的重要意義,研究目前工作的問題,提出有效解決問題的對策,旨在為促使國企業財融合效果的提升提供助力。
關鍵詞:新時期;國有企業;業財融合工作;路徑
一、新時期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的重要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資源配置效果
目前我國國有企業在業務工作中,雖然已經開始重點進行資源的優化配置,但是由于業務部門缺乏對資源配置方面的專業能力,不利于資源配置效率和水平的提升,而將義務和財務工作相互融合,就能使財務部門通過對業務部門工作的分析和研究,提供資源優化配置的建議和依據,確保各類資源配置的效益,預防出現資源浪費和資金損失的問題。
(二)有助于預防經營管理風險
新時期下國有企業面臨的市場環境越來越復雜,一旦經營決策或是戰略方案的制定缺乏可行性,將會引發嚴重的風險問題,而將業務和財務工作良好融合,就能使財務部門深入準確分析國企業務和經營生產的未來發展趨勢,通過對未來發展情況的預測研究,驗證決策和戰略的可行性,提供完善和調整決策與戰略的建議,從而預防發生風險問題。
(三)有助于預防國有資產流失
國有企業和普通的企業不同,資金資產是國有所屬,一旦在經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資產流失的問題,將會引發國有資產流失。而新時期將業務和財務良好整合,財務部門可以全面分析業務的情況,預測國有資產流失問題,幫助業務部門科學合理進行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避免發生國有資產損失。
二、新時期國有企業業財融合問題
(一)信息化建設不良
目前,國企在業務和財務融合發展的過程中,缺乏信息化建設,缺少信息技術的應用,一方面,沒有科學合理構建兩個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系統平臺,不能確保兩個部門信息良好共享。另一方面,即使已經開發了財務共享中心,也未能合理進行業務和財務融合模塊的設置,導致兩個部門工作人員在共享中心不能良好溝通交流,難以充分發揮財務部門為業務部門提供服務的作用。
(二)管理會計人才匱乏
人才對國企在新時期環境下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是非常主要的核心競爭力,雖然國企在生產和管理方面的人才建設力度較高,但是由于缺乏完善的管理會計人才隊伍,很難保證業務和財務的良好融合,一方面,是否合理進行人才的聘用,管理會計人員的數量較少。另一方面,缺乏完善的理論和實踐操作技能培訓模式,難以提升人員的專業素質和素養,不利于工作的專業性開展。
(三)部門交流不暢
新時期,國企將業務和財務融合,需要兩個部門之間的深入溝通交流,才能確保部門良好協作和合作。但是由于國企未能制定兩個部門良好的溝通交流模式,不利于部門之間深入互動,例如:財務部門缺乏對業務部門的了解,業務部門缺少和財務部門之間的溝通機會,難以通過兩個部門人員之間的良好交流和互動,達到工作融合的目的。
(四)監督管理不足
監督管理是國企在新時期提升各項管理工作效果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由于國企沒有按照業財融合的特點和情況等構建完善的監管機制,未能組建相應的監督管理組織機構,不能通過監管的方式及時發現業務和財務融合問題,難以科學有效應對和解決問題,對相關工作的良好實施和有效落實造成不利影響。
(五)融合模式不完善
當前,國企雖然已經充分意識到業務和財務融合的重要意義,但是由于缺乏較為完善和優化的融合模式,不利于相關工作的有效開展。例如:國企沒有制定完善的財務和供應鏈管理、經營管理、營銷管理等業務工作的融合模式,不能確保財務人員為各項業務工作提供高質量和有效性的服務,難以全面彰顯財務部門為業務部門服務的職能作用,不利于兩個部門工作的深度融合和有效合作[1]。
三、新時期國有企業業財融合的對策
(一)構建業財融合信息系統
近年來,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為新時期國企在業務和財務融合方面的優化帶來更多機遇,因此,建議國企重點強化業務和財務融合方面信息系統建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應用價值,提升整體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1)開發財務共享系統
建議國有企業開發相關的財務共享系統,使業務和財務兩個部門都能在系統平臺中進行數據的共享,使兩個部門之間全面進行溝通和互動。首先,采用信息技術開發財務共享中心,設置業務模塊和財務模塊,使兩個部門能夠良好進行數據信息的共享分析。其次,在財務共享中心中開發財務預算、核算、資金資源配置的模型,同時,設置企業采購、生產、經營等業務模式,確保在信息共享平臺中加強兩個部門的溝通合作,提升財務和業務部門協作效果。最后,開發財務工作為業務工作服務的模型,在財務共享中心中設置業務工作的財務事前分析、事中監督和事后總結模型,使財務人員切實為業務部門提供高質量服務,確保服務職能的全面發揮[2]。
(2)采用大數據技術
國企在新時期的時代背景下,應重點以提高業務和財務融合水平為目標,采用先進的大數據技術,首先,構建業財融合的數據分析模型,準確識別業務和財務工作之間相互融合的問題,科學合理進行問題的應對和處理,確保兩個部門之間融合工作的效果。其次,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不同工作的數據挖掘分析,例如:財務人員在為業務部門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采用大數據技術挖掘分析業務歷史數據,準確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為業務部門決策和管理等工作提供相應的依據。
(二)培養管理會計專業人才
從本質層面而言,新時期國企在業務和財務融合期間,對人員的要求非常嚴格,只有確保業務和財務兩個部門的人員全面掌握工作技術技能,才能進一步提升融合效果,因此,建議國企根據新時期的業務和財務融合需求,重點培養專業人才隊伍。
(1)人才的聘用
建議國企以壯大業務和財務融合隊伍為目標,做好人才的聘用工作,為相關工作注入新鮮血液。首先,明確人才的招聘標準,要求所聘用的人才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技術技能,具有十分豐富的經驗,懂得如何在工作中以管理會計的方式為業務部門提供高質量服務。其次,從社會或是高校招聘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符合要求的人才,在人才進入崗位工作之前進行技能和能力的考核評價分析,按照人才的能力特點和素質特點等進行崗位工作任務的分配,使人才和崗位之間相互匹配[3]。
(2)人才的培訓
新時期國企應重點制定完善的業務和財務融合方面人才培訓方案,首先,重點強化理論方面的培訓力度,利用網絡平臺和書籍等形式,引導工作人員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使財務人員深入掌握和理解企業的業務情況、業務人員懂得如何和財務部門之間相互溝通交流,確保兩個部門之間的良好合作。其次,采用現場實踐操作訓練的方式,培養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和技能,使業務人員具有和財務部門之間溝通的技術,可以切實根據財務人員所提供的數據信息科學合理分析業務發展趨勢、專業性完成業務決策和戰略方案的調整優化。財務人員在學習技術技能的過程中,掌握業務數據和戰略分析的技術,科學合理開展業務研究工作和戰略研究工作,按照市場的實際情況和國企的實際情況,為業務部門的決策方案制定和戰略方案制定提供保障。。
(三)強化各部門的溝通交流
目前,由于國企在業務和財務融合過程中,兩個部門之間的溝通交流效果較低,不能確保兩項工作的良好協作和融合。因此,建議在新時期的環境下,國企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促使業務和財務部門之間的良好溝通交流,例如:利用崗位交流的方式和雙向培訓的方式、團建活動與例會的方式,加深兩個部門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力度,使兩個部門對彼此的工作有深入理解和了解,這樣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兩個部門的互動效果。同時也可安排業務人員到財務部門實習,帶領財務部門到業務部門進行掛職,通過兩個部門之間的互動和走動,確保溝通交流的水平。
(四)完善業財融合監管制度
為進一步提升新時期下國有企業的業務和財務融合效果,相關部門需制定完善的監管制度,利用科學合理的監督管理措施,及時發現工作的問題和不足,合理進行問題的應對和處理,促使工作的高質量開展。例如:組建專門的業務與財務融合監督管理組織機構,要求組織機構的人員動態分析和跟蹤研究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之間融合互動情況,準確分析兩個部門之間溝通和合作的問題,提出有效應對和解決問題的措施,從而促使兩個部門良好合作。同時,在監督管理期間還需嚴格進行業務和財務融合方案的審核審查,研究兩種工作相互融合的工作計劃情況,提出完善和優化計劃內容的建議措施,確保在科學進行監督管理的基礎上,為兩種工作的良好發展和開展等作出貢獻。
(五)完善財務與業務融合模式
(1)財務和供應鏈管理融合
建議國企在新時期下重視財務工作和供應鏈管理方面的融合,其一,財務人員幫助供應鏈管理人員科學合理進行采購成本的分析、生產成本的研究,明確各項生產工作成本目標,以此為基礎,編制完善的預算方案,使采購部門能夠科學合理進行材料或是設備等采購價格的控制,按照市場的實際情況和財務部門所提供的數據信息,制定完善的采購方案和計劃,確保在供應鏈的采購環節中,預防資金和資源浪費問題,降低國企的成本支出量;其二,加強財務部門和企業研發部門的溝通,通過財務服務的方式,準確預測研發工作的成本,嚴格控制研發項目的投入和產出比,提高國企的效益水平;其三,財務部門按照企業的具體發展需求和未來階段的產能布局需求等,幫助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期間完善投資預算方案,合理評價投資前后的效益,使國企能夠在供應鏈管理過程中嚴格控制投資成本;其四,國企在與供應鏈下游企業相互合作的過程中,財務部門提供國企和下游企業之間的合作建議,從而為國企與下游企業之間良好合作提供保障。
(2)財務和經營管理融合
國企要想在新時期環境下更好地實現業務和財務融合發展目標,就應重點強化財務工作職能的控制力度,確保財務工作能夠和經營管理相互融合,充分發揮財務在經營管理方面的計劃作用、調控作用,例如:財務人員量化分解和分析國企經營管理的情況,研究年度經營計劃,根據國企的發展目標準確分析,經營計劃中是否存在問題,同時,利用全面預算管理的方式,做好預算編制和控制等工作,建立財務和經營管理的聯動體系,使國企在完善經營管理計劃的同時,嚴格控制經營生產過程中的成本支出量,預防出現資金資源浪費問題。
(3)財務和營銷管理融合
新時期國企應重點關注銷售工作的開展,引導財務部門為銷售部門提供服務,深入進行產品生命周期信息的分析和客戶信用分析,按照國企業務特點進行銷售模式的優化,準確測算產品的盈余,預防風險問題,為有效進行賒銷的管理提供保障。其一。財務人員在工作中需要按照企業產品的類型和銷售區域等,準確測算營銷的成本,判斷營銷成本投入和產出的比例,幫助營銷部門完善統籌規劃方案,預測風險問題,有效開展營銷管理工作,預防在營銷過程中發生風險;其二,財務人員應強化客戶信用方面的研究和風險預防,與銷售管理工作部門共同構建客戶信用體系,對于信用等級較高的客戶,適當增加產品賒銷的額度,信用等級較低的客戶,則需要以現金支付的形式銷售產品,同時財務人員動態性跟蹤分析客戶的應收賬款情況和回款情況,幫助銷售部門預防出現應收賬款方面的風險;其三,財務人員在實際工作中與銷售部門之間溝通交流,準確計算分析銷售業績情況,協助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進行不同產品銷售和不同區域銷售業績指標的設定,準確完成銷售人員的業績考核評價分析,為各項業務工作的良好開展提供助力。
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國企業財融合工作的開展,不僅能夠促使資源配置效果的提升,助力企業價值的創造還能有效預防出現經營風險問題,避免國有資產流失,但是目前國企在業財融合方面存在信息化建設問題、人才匱乏問題、部門溝通交流問題和監督管理問題等,因此,建議新時期國有企業以提升業財融合效果為目標,建設相應的信息系統,培養專業優秀人才,強化各部門之間的交流力度,完善監督管理制度,構建相應的業財融合工作模式,提升整體的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陳潔.論業財融合在國有企業財務工作中的實施策略[J].大眾投資指南,2021,22(29):106-108.
[2]楊娟.探討如何有效落實國有企業業財融合工作[J].財訊,2021,5(30):9-10.
[3]何志鵬.大數據技術應用背景下優化國企財務成本管理體系的對策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3,13(2):118-120.
(作者單位:自貢高新國有資本投資運營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