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茹

[摘 要]為了培養合格的金融人才,提高金融專業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民辦高校必須制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開展金融學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當前,民辦高校金融學的實踐教學以實訓平臺為主,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因此,需要其進行金融學實踐教學改革。將學科競賽融入人才培養中,能達到以賽促學、以賽促教的目的。學科競賽在幫助學生加深對金融學認識的同時,還能提高其金融實踐能力,同時獲得更多的實習機會,順利實現就業。基于此,文章將分析當前民辦高校金融學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民辦高校金融學參與學科競賽的優勢,并提出基于學科競賽的民辦高校金融學實踐教學改革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學科競賽;民辦高校;金融學;實踐教學改革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3.24.069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194(2023)24-0209-03
0? ? ?引 言
金融學作為一門經管類專業廣泛開設的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優秀的金融人才。當前,我國金融市場正在不斷深化改革,隨著利率市場化、全面注冊制施行,人民幣國際化、數字人民幣的推進,金融市場對于優秀金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一方面由于金融學專業性較強,金融行業就業門檻較高,一般要求學生有相關實習經驗或者較高的學歷,對學校要求比較高;另一方面,隨著畢業生人數不斷增加,就業難度增大,民辦高校在這方面不具備優勢。因此,對于民辦高校來說,如何對學生進行精準定位,更好地培養應用型金融人才,提高他們的就業競爭力是其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將從學科競賽的角度出發研究這一問題,并為民辦高校金融學課程實踐教學改革提供一個可行的方案。
1? ? ?當前民辦高校金融學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 ?缺乏實踐教學資源
金融學涉及的理論知識復雜,范圍廣泛,從內容來說可以分為4個篇章:基礎知識篇(貨幣、信用和利率)、金融市場篇(貨幣市場與資本市場)、金融中介體系篇(銀行與非銀行金融中介)以及宏觀調控篇(金融危機與金融監管等)。金融學教學旨在幫助學生認識金融市場,熟悉金融市場運作方式,了解各種金融投資工具,以及具備良好的風險意識和風險管理能力。然而,在傳統課堂教學中,由于學時、教材、教學資源的局限,一些金融投資工具和金融風險內容只能給學生作理論講解,難以進行實操,導致學生對金融工具和金融風險認識不足。
1.2? ?實踐教學停留在初級階段
當前的實訓類課程多是基于實訓平臺或者軟件進行操作,受到實訓平臺差異、平臺內容不同的影響,只能簡單模擬金融市場,不能反映客觀實際,教學效果不佳。而金融市場是不斷變化的,實訓平臺往往需要及時優化,實訓平臺功能不全,使實踐教學仍停留在初級階段。金融學的實訓與編程類課程不同,不能停留在底層邏輯語言的掌握上,而應該在市場變化中去改變,如果只是簡單停留在操作層面,就無法達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效果[1]。
1.3? ?實踐考核方式局限
當前的實踐實訓類課程考核大多采用提交書面報告的方式,不能客觀評價學生的實踐能力。很多學生能寫出一份很好的報告,但可能從未接觸過金融市場的運轉、金融工具的買賣,這就造成理論與實踐脫節。
2? ? ?民辦高校金融學參與學科競賽的優勢
實踐證明,積極開展大學生科技競賽活動,有利于教學與科研的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推動教學改革和教學建設,是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隨著學科競賽的規范成熟,獲獎難度增大,獲獎證書更具權威,更加受到社會認可。民辦高校應該發揮在校學生實踐能力強、富有創造力的優勢,鼓勵他們積極參加學科競賽。因為民辦高校金融學的學生參與學科競賽具有多方面的優勢,具體如下。
2.1? ?以賽促學
就像體育運動能激發人的競爭意識一樣,學生一般也樂于競爭,渴望在競爭中獲得成績和榮譽。然而,在金融學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有這種感覺:學生對很多事情提不起興趣,即便進行了鼓勵引導也收效甚微。這些問題說明教師還沒有真正找到學生的興趣所在,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找到學生的興趣所在,才能激勵他們積極探索,主動學習。各類學科競賽,尤其是省級以上的競賽,除了能獲得頗具含金量的榮譽證書,還能獲得一些獎金,甚至一些競賽還可以提供到金融機構實習的機會。另外,一些實操類的競賽是完全模擬實際金融市場的,這對學生來說無疑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能督促學生積極進行實踐探索。以全國證券投資模擬競賽為例,該競賽吸引了國內眾多高校參賽,目前參賽隊伍已經達到2萬多支,競賽內容是進行證券投資模擬實操,與一般實踐課程不同之處是,該競賽中各類證券價格走勢與實盤完全一致,對于參加該競賽的民辦高校學生來說是一次與全國各大高校學生同臺競技的機會,可以一展身手,并且學生每天都可以清楚看到自己隊伍的收益和排名情況,這會不斷激勵他們去研究上市公司和市場、做好技術分析、改進操作手法,不斷提高自己隊伍名次,在這個過程中,他們也會主動學習證券市場、股票等相關知識。
2.2? ?以賽促教
學生參加學科競賽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如果想讓學生取得好成績,教師必須先提高自身的水平和指導能力。然而,當前民辦高校一些教師從校園到校園,并沒有金融行業從業經驗,他們往往對課本知識比較熟悉,但實操能力不足。還有部分教師有相關從業經驗,但是受限于當前課堂內容,也不會花過多的時間講解競賽操作。但是,民辦高校引入學科競賽,能促使教師先提高自身實踐能力,然后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實現有針對性的教學[2]。
2.3? ?獲取實踐經驗,提高就業競爭力
對于民辦高校的學生來說,獲得一個證券企業、銀行、基金類企業的實習機會很難,如果沒有相應的證書或者實習經驗,其在將來找工作時也拿不出漂亮的簡歷和競爭優勢。但如果學生有參加競賽并獲獎的經歷,則完全可以放到簡歷中,體現自己的實踐能力,這有助于學生畢業求職。另外,一些學生競賽獲獎以后主辦方會提供實習機會、招聘綠色通道,這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次進入金融機構實習的好機會。
3? ? ?基于學科競賽的金融學實踐教學改革策略
3.1? ?學校管理層面
3.1.1? ?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修訂培養方案
對于民辦高校來說,在人才培養定位上要區別于公辦高等院校,明確應用型人才培養定位。以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證券期貨系為例,該系培養目標是培養和造就具有獻身精神和金融職業道德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要的,高素質、復合型、外向型、創新型的證券期貨與金融工程專業人才。其致力于辦成國內一流的具有較強實力和鮮明特色的金融工程與證券期貨專業高級人才培養基地。民辦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多描述為學生畢業后能勝任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工作。但這里忽略了一個問題,即民辦高校的學生在金融行業就業的競爭力不夠[3]。因此,其應修訂培養方案,在培養方式、課程設置、授課方式等方面要有側重點。
3.1.2? ?做好制度設計和后勤保障
一是從學校到學院,明確競賽專項負責人及其具體職責,出臺相應的學科競賽管理辦法,包括考核方式,對教師和學生的獎勵機制,以及配套的賽事申報、資金審批等,充分調動師生參賽積極性。二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一些學科競賽需要場地、制作道具或者線下差旅經費,學校后勤、財務、教務等部門應該做好協助工作,確保學生正常參加學科競賽。
3.1.3? ?積極與各類金融機構合作
短期內推薦競賽中表現優秀的學生到金融機構實習,還可以與金融機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打造校企合作基地、實習實訓基地,聘任校外兼職教師等[4]。
3.1.4? ?梳理金融類競賽,鼓勵競賽立項
詳細了解各類競賽內容、比賽時間、成績評定方式等,部分金融類競賽基本情況如表1所示。查看本校學科競賽立項情況,對于未立項的一些賽事做到盡快立項,通過課堂、學校官網、公眾號宣傳的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競賽。
3.1.5? ?做好總結、宣傳、獎勵工作
每學年對競賽進行總結,不斷反思改進。競賽獲獎后在校園官網或者公眾號及時公開獲獎喜訊,同時可以讓獲得名次的學生在校內開展專門的宣講活動,向感興趣的同學分享參賽經驗,儲備后續參賽隊伍。對于指導競賽獲得優勝的指導教師和學生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形成正向循環。
3.2? ?學院與教師教學層面
3.2.1? ?重構教學內容
課程教學改革的主體是教師,根據各類競賽與教學內容的契合度,課程組教師需要重新梳理教材內容,修改授課大綱和教案,將學科競賽納入日常實踐教學中。在實際教學中,學院可依據課堂效果以及學生的反饋信息,允許教師合理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以調動教師開展實踐教學的創造性與積極性。
3.2.2? ?將學科競賽納入期末考核、學生評獎評優范圍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積極性,在經過研討的基礎上,學院可允許教師在課程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大膽、合理的嘗試,把學科競賽成績作為綜合成績評定的重要參考[5]。為了防止考核的隨意性,學院可以規定哪些是屬于學校統一規定考核的內容和比例,哪些是教師可以自由設定的考核內容和比例,并報學院批準后方可實施。
3.2.3? ?對教師合理考核,打造一支素質過硬的指導教師隊伍
學院要尊重教師意愿,對教師實行彈性化考核方式。對于想帶競賽、能帶競賽的教師,在考核方式上可以突出競賽成績的考核,弱化其他方面的考核,而對于競賽能力不足或者沒有興趣的教師,可以弱化學科競賽的考核,強化其他方面的考核,從而提高教師參與競賽和教學的積極性。發掘教師專長,在不同的競賽當中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塑造一支真正對學科競賽有熱情的指導教師隊伍,這是保障學生競賽獲獎的前提條件。
4? ? ?結束語
為了培養合格的金融人才,提高金融類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民辦高校必須堅持好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進行金融學課程實踐教學改革,將學科競賽融入人才培養、考核方案中,通過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來提高學生競爭意識、學習主動性和教師教學積極性。民辦高校鼓勵金融類學生參與學科競賽,旨在通過競賽幫助學生提高金融市場實踐能力,獲得更多的實習機會,為他們的求職履歷添彩。長期來看,學科競賽有助于為地方和國家培養有用的、合格的金融人才。除了積極參與學科競賽,民辦高校還可以與金融類企業合作打造實習實訓基地,形成正向循環,真正形成校企融合育人模式,實現金融學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主要參考文獻
[1]熊潔,龐加蘭.金融學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J].時代經貿,2022(3):121-123.
[2]王勇.“以賽促改+校企協同”雙支柱應用型金融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探討[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116-118.
[3]夏園.基于學科競賽的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創新性改革實踐[J].高教論壇,2018(10):36-39.
[4]李敏,張福雙.新商科背景下金融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究[J].財會學習,2022(11):136-138.
[5]賈欣宇.新時期民辦高校金融學專業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實踐教學策略探討[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1):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