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同伴交往;空椅子技術;系統合作
【中圖分類號】G41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08-0060-02
【作者簡介】陳海燕,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教育集團蘇州灣實驗小學(江蘇蘇州,215000)教師。
一、沒有朋友的小孩
小剛(化名),10歲,四年級男生,有個還未上幼兒園的弟弟,父母是醫護人員,工作比較忙,主要由奶奶照顧。從一年級開始,小剛由父親輔導作業,他上課很難集中注意力,作業拖拉,較敏感,因為一點小事就哭個不停。進入四年級,他不講衛生,經常穿反褲子、扣錯扣子、穿錯襪子,在學校沒有朋友。小剛最近不愿上學,班主任與家長都表示束手無策,建議他來心理輔導室尋求幫助。
二、不被關愛的小孩
小剛母親在小剛嬰兒期經常值班,有了二寶后,把主要精力放在二寶身上。小剛父親非常嚴厲,不允許他出錯,常打罵他。小剛覺得自己從小不被重視、不被關愛和認可,自我存在感和價值感很低,經常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失落情緒。
進入四年級,小剛對同伴交往的需求增加。此外,父母經常忙得不能按時回家,他渴望父母關愛、朋友陪伴,又不知如何表達,想用“邋遢行為”吸引同學的注意,然而人際關系變得更加糟糕。
三、看見內心的渴望
1.建立關系,探尋需求
第1、2次咨詢,主要與小剛建立咨詢關系。他表達不清楚想說的話,一直哭,我默默地陪著,直到他情緒好轉。第3次咨詢,小剛主動來到心理輔導室,還沒說話就開始哭。我給他遞紙巾,讓他心里默數到“10”,等心情平靜后再慢慢說事情。在安全接納的氛圍下,小剛很快就停止抽泣。我鼓勵他用圖畫表達內心感受,于是他在白紙上畫了一個很大的黑線圈,又在黑線圈旁畫了幾個圍在一起的“火柴人”。
我問他黑線圈代表什么,他說代表自己的心情像一團烏云。我又問他旁邊的“火柴人”代表什么?他說“火柴人”代表孤單的自己。在學校,同學們在一起玩,不想讓他加入;在家里,父母照顧弟弟時會讓他在一旁自己玩,他覺得父母不愛自己,非常難過。通過共情與傾聽,我幫助小剛表達與釋放消極情緒。
此階段,我運用繪畫技術把小剛的潛意識投射到畫中,幫助他探尋內心需求,改變他的不良認知,即同學和父母忽視、否定自己,幫助他調整消極情緒和不良行為。
2.走進內心,換位表達
除了傾聽和積極關注,我肯定了小剛能夠積極求助、愿意信任我的做法,運用“空椅子技術”鼓勵他重新體驗和表達內心的想法。第3、4次咨詢,我將兩張椅子放在小剛面前,告訴小剛,坐在其中一張椅子上時扮演自己,坐在另一張椅子上時扮演同學或父母,可以對同學或父母說出想說的話,也試著想想他們會對自己說什么,自己未來又會怎么做。
小剛選擇先從“扮演同學”開始,說他之前看到有個同學偶爾玩鼻涕,大家還笑著和對方打鬧,他很羨慕,以為這樣可以交到朋友。但是,坐在椅子上看到自己的邋遢行為時,扮演同學的小剛覺得有點臟,想對自己說“如果你以后改掉不講衛生的習慣,不那么愛哭,我們愿意和你做朋友”。說到這里,小剛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說知道接下來該怎么做了。
第5次咨詢,我讓小剛想象旁邊“空椅子”上坐著父母,他會對父母說些什么話。他想了想說:“我故意表現出邋遢行為是希望老師打電話給你們,這樣你們就會主動找我說話。我希望媽媽多陪伴我,希望爸爸輔導作業時耐心,說話溫和。”換過來,當扮演父母的小剛對自己說話時,他覺得自己能理解父母,等弟弟長大,母親就可以陪自己了。小剛感受到父母是愛自己的,他說以后要和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幫父母照顧弟弟。
針對小剛現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空椅子技術”可以幫助他多角度覺察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事情,換位體驗自己和他人的情感,學會站在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3.系統合作,共助成長
征得小剛同意,第6次咨詢時,我邀請他的父母來校會談,將小剛在校表現、與同學相處情況和他們進行了溝通,也轉達了小剛想對他們說的話。同時,引導他們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內心需求,多關心、多陪伴小剛,幫助他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建議小剛父親用肯定、鼓勵的方式與孩子溝通。他們聽完后,意識到平時對小剛疏于關心。
會談結束后,小剛母親每晚睡前花1小時陪他,小剛父親為他準備了紙巾用來清理鼻涕,小剛奶奶每天提醒他檢查衣服是否穿戴整齊,叮囑他吃完飯要把嘴擦干凈。小剛父母和小剛約定,如果他每周都有進步,就會有獎勵。
我和小剛的班主任及任課老師進行了一次會談,請他們理解并包容小剛的不良表現,多發現小剛的閃光點,多表揚,增強其自信心。為此,班主任給小剛安排了一些班級服務工作,引導他與同學和諧相處。
四、咨詢效果及反思
咨詢后不久,小剛說父親現在經常和他談心,母親在空閑時帶他和弟弟一起玩,班主任表揚他進步大,很多同學也愿意和他一起玩。
本案例中,咨詢師盡可能營造安全接納的氛圍,運用相應的心理咨詢技術讓來訪者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人本主義理論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向好的,在不斷發展變化中有無限的成長潛力來改變不良行為。因此,來訪者的內心渴望及主動求助非常重要,可以促使來訪者在咨詢過程中積極配合咨詢師進行自我探索和自我改變。此外,只有家庭、學校系統與咨詢師三方合作共同發力,才能達到輔導效果最大化。
責任編輯:包俊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