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婷

摘 要:預算一體化是指將國家財政預算、國有企業預算、事業單位預算、地方政府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等不同層級和類型的預算合并為一個整體進行編制和管理的預算制度。這一概念最早在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推進預算制度與財政改革有機銜接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并于2018年進一步得到財政部、國務院等部門文件的明確規定和推廣。高校是我國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重視財政資金管理,基于預算一體化實現財政資金合理配置,為高校財務管理轉型奠定基礎。本文分析預算一體化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并從財務管理轉型視角提出高校未來的發展路徑。
關鍵詞:預算一體化;高校;財務管理轉型
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需要通過改革提高財政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同時,為了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行政事業單位同樣需要建立協調、高效的預算體系,實現財政管理的一體化和協同化。發揮預算一體化工具作用,能夠幫助高校在實現預算精細化管理的基礎上,促進財務管理模式轉型升級。
一、預算一體化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
(一)規范資金管理流程,強化預算管理精細化水平
一方面,高校預算一體化可以規范資金管理流程。高校資金來源多樣,包括國家撥款、貸款、捐贈等多種形式。預算一體化可以實現對這些資金的全面管理和監控,確保資金的安全和有效使用;另一方面,高校預算一體化可以強化預算管理的精細化水平。高校預算管理過程中涉及多個部門和院系,預算一體化可以通過對各部門預算的整合和協調,形成一個整體預算,實現對預算管理的精準監控,實現預算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從而提高預算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二)將各項支出納入項目庫,全面落實預算績效管理
預算一體化可以將高校各部門和院系的預算整合到一個整體預算中,形成高校全局性的預算管理,實現對預算執行的全面監控和精細化管理,可以幫助高校實現預算管理的目標,并提高績效評估的準確性,從而落實預算績效管理。預算一體化還可以實現高校預算執行過程中的實時監控和評估,從而幫助高校實現預算管理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提高高校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和精細化水平。
(三)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精細化與“放管服”改革存在沖突
一方面,科研經費預算編制需要精細化,確保科研經費的合理分配和使用,避免資源浪費和濫用,同時也要確保科研項目的質量和效益。另一方面,放管服的理念強調簡政放權和減少行政干預,給予科研機構更多自主權和靈活性,給科研人員松綁,簡化流程,使得科研機構能夠更加高效地開展科研工作。高校作為科研機構,科研經費是其發展的重要支撐。隨著國家對“放管服”改革的深入推進,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精細化與“放管服”改革之間出現了一些沖突,第一,資金使用范圍受限。為了加強財政資金管理,下撥給高校的多數經費都有特定的用途,需要用于特定活動,導致了科研經費的使用范圍受限,難以滿足科研工作的需要;第二,高校科研經費預算編制和執行難以匹配。
(四)財務管理系統與預算一體化系統對接不到位
第一,預算編制與執行不協調。高校預算編制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未能實現有效對接,導致預算編制與執行不協調,出現預算超支或未能充分利用預算等問題。例如,某個科研項目的預算經費沒有按時到賬,導致研究團隊無法按照計劃進行研究工作;第二,預算管理不精細。高校預算一體化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對接不到位,可能導致預算管理不精細,無法實現對科研經費的全面監控和有效管理。例如,財務部門無法及時掌握某個項目的經費使用情況,難以對經費的使用進行精細化管理;第三,費用核算不準確。高校財務管理系統和預算一體化系統對接不到位,導致費用核算不準確。例如,某個科研項目的經費使用情況未能及時更新到財務管理系統,導致科研團隊無法及時獲得項目經費使用情況的反饋,難以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和決策;第四,預算控制不嚴格。高校預算一體化系統和財務管理系統對接不到位,可能導致預算控制不嚴格。例如,某個科研項目的經費預算被高估,但由于預算和財務系統未能有效對接,財務部門無法及時發現和糾正預算超支問題,從而導致預算的嚴格控制受到影響。
(五)財務人員面臨新挑戰
第一,工作內容變化。隨著預算一體化的實施,高校財務人員的工作內容將發生變化。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人員主要負責對賬、報賬等基礎性工作。但是在預算一體化的新模式下,財務人員需要更加重視預算編制和控制、費用分析、績效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需要具備更高的分析和決策能力;第二,技能要求提升。隨著預算一體化的實施,高校財務人員需要具備更高的技能要求。這包括了解預算管理和績效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熟悉財務系統的操作方法和預算管理流程,了解相關政策法規的變化等方面的知識。因此,高校財務人員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以適應新的工作要求;第三,工作質量提高。預算一體化通過優化預算管理流程和績效管理機制,提高了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他們能夠更加準確地制定和控制財務預算,提高預算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二、預算一體化下高校財務管理轉型路徑
(一)轉變傳統思維理念,強化財務管理轉型意識
為樹立預算一體化理念、強化財務管理轉型意識,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首先,高校可以通過舉辦專題講座、組織培訓、編制宣傳資料等方式,向全體教職工普及預算一體化的相關知識,加深教職工對預算一體化的認識,使全校教職工認識到預算一體化是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的必經之路,進而樹立預算一體化的理念;其次,高校可以設立專門的預算一體化管理部門,負責預算管理和績效評估,協調各部門之間的合作,推進預算一體化工作的實施。同時,部門也可以制定專門的預算管理規范和工作流程,規范預算管理行為,提高預算管理的精細化水平;最后,高校可以根據預算執行情況和績效考核結果,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獎懲制度,激勵各部門積極推進預算一體化工作。同時,對于財務管理不規范的部門,可以采取懲罰措施,提高各部門對預算一體化工作的認識水平和重視程度。
(二)完善組織架構,合理劃分崗位權限
在預算一體化的背景下,高校需要完善組織架構、合理劃分崗位權限,以實現預算管理的精細化和規范化。具體而言,高校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高校可以根據預算一體化的要求,調整和優化財務管理部門的組織架構,明確各個部門之間的職責和權限,建立起高效協調、信息暢通、決策迅速地管理體系。例如,可以設立專門的預算管理部門,負責編制預算、執行預算、績效評估等工作;另一方面,高校可以根據各個崗位的職責和需要,合理劃分崗位權限,確保崗位權限與工作需要相匹配。例如,可以根據不同崗位的職責和權限,設置各種不同級別的財務管理系統賬號和權限,防止低級別的工作人員對高級別權限的操作,從而保障財務管理安全和規范。
(三)強化項目庫管理力度
在預算一體化背景下,高校可以通過強化項目庫管理,提高項目資金使用效率,推動高質量發展。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優化項目管理流程。高校可以建立科學合理的項目管理流程,明確各項工作的標準和流程,確保項目的申報、審核、執行、評估等工作都能夠按照規定流程進行,防止出現重復申報、重復審核、資金閑置等問題;第二,加強項目評估。高校可以加強對項目的評估工作,評估項目的科研成果、社會效益等績效指標,為項目的執行和資金使用提供科學依據,提高項目執行的效率和質量;第三,創新項目管理模式。高校可以探索創新的項目管理模式,例如建立項目聯合申報機制,組織多個學科、多個單位聯合申報,促進學科交叉和資源共享;另外,還可以建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將科技成果轉化成具體的項目,推動產學研結合和科技創新發展;第四,強化項目資金使用監管。高校可以加強對項目資金使用的監管,確保項目資金使用的合理性和規范性。例如,建立起科學有效的項目資金使用監管機制,對項目資金的撥付、使用和結算等環節進行監督和檢查,避免出現資金浪費、挪用等問題。
(四)完善預算管理體系,提高預算編制完整性
在“放管服”背景下,高校需要更加重視科研項目預算的編制工作,以保證科研經費的有效使用和項目的順利進行。首先,高校需要明確預算編制的程序和標準,建立預算編制工作的責任制和流程,確保預算編制的規范化、標準化和透明化。預算編制的標準應該根據不同的科研項目的特點來確定,可以根據項目的規模、難度、周期、地域等因素進行分類,確定不同的預算編制標準;其次,高校需要建立科研項目預算的審批制度,嚴格按照程序和標準進行審批。對于需要特殊審批的科研項目,應該進行特殊審批,并嚴格把控項目預算的使用情況,保證資金使用符合相關規定;再次,高校需要建立科研項目預算的監督管理制度,加強對項目預算的監督和管理。通過加強項目預算的監督管理,可以及時發現預算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防止出現資金浪費和濫用等現象;最后,高校需要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和需求,提高科研項目預算編制的精細化水平,根據項目需要合理制定預算,精確分項,并且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和管理,確保資金的有效使用。
(五)搭建數據共享平臺,加大信息共享力度
高校基于預算一體化背景,可以采用財務共享系統來優化財務管理流程,提高財務數據的準確性和實時性。具體來說,為了發揮財務共享在預算一體化中的作用,高校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通過財務共享系統,各部門可以實現數據的共享和互通,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全校各項收支情況,從而為預算編制和決策提供更為準確和全面的數據支持;第二,高校可以建立基于財務共享系統的審批流程,實現財務管理流程的標準化、規范化。同時,通過系統中的審批記錄和審批結果,可以更好地掌握各項業務的進展情況,及時解決出現的問題;第三,財務共享系統可以將財務數據通過圖表、報表等形式呈現,實現財務數據的可視化。這不僅有利于財務人員更好地掌握財務數據,還有助于高校管理層更好地了解校內各項財務情況;第四,財務共享系統的使用可以大幅度減少手工操作,節省人力物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高校還可以利用系統提供的自動化功能,自動生成報表和統計分析,幫助財務人員更好地了解和分析各項財務數據。
(六)強化員工綜合素質,滿足財務管理轉型要求
預算一體化的實施,要求高校財務管理人員具備更高的專業素養和管理能力,因此,高校需要采取措施來強化員工綜合素質,以滿足財務管理轉型的要求。首先,高校可以開展相關的培訓和教育活動,提高員工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技能,包括財務管理、預算編制、項目管理、風險控制等方面。此外,高校還可以邀請專業人士或其他高校的財務管理人員來分享經驗和技巧,提高員工的專業素質和綜合能力。其次,高校可以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鼓勵員工在預算管理和財務管理方面取得卓越成績,并對表現優異的員工給予相應的獎勵和晉升機會。這種激勵機制可以提高員工的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促進員工的自我發展和提高綜合素質。最后,高校還可以注重員工的職業發展和培養,制定完善的職業發展計劃和培訓計劃,讓員工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和學習先進的管理理念和技術,提高員工的管理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員工的個人成長和組織發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以后,國家為了平衡財政資金投入與產出,要求各行政事業單位促進預算一體化管理。對此,高校必須要強調預算一體化管理對財務轉型升級的作用,統籌財政資金、加強項目預算控制,并利用項目庫管理實現預算支出合理化,為高校后續的運行與發展提供更充實的物質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光艷,張湘怡.基于預算一體化的高校預算管理系統建設路徑[J].預算管理與會計,2021(05):4.
[2]黃愛華.預算管理一體化下的高校項目績效管理研究[J].經濟學,2022,5(03):139-141.
[3]王艷飛.建設預算一體化平臺對高校財務工作的影響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 2021(26):132-133.
(作者單位:大連外國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