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小學低年段的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應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積極創設體驗情境,激發學生寫字的動力;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發現,提升多種思維能力;搭建多樣化的展示平臺,促進學生寫字遷移能力和創新思維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字教學;建構主義;思維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09-0071-04
【作者簡介】沈麗娟,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文萃小學(江蘇蘇州,215006)教師,一級教師,蘇州工業園區教育科研教學能手。
漢字和以漢字為載體的書法是中華文化中一顆璀璨的珠寶。在小學階段,尤其是在一、二年級識字寫字的關鍵期,學生往往對漢字認讀及書寫有著濃厚的興趣,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學生自主識字寫字習慣的養成。但在現行的教育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灌輸式和機械訓練的書寫教學仍存在高耗低效的問題。
建構主義認為,兒童是在一定的情境體驗中,基于前認知,借助學習支架,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主動發現,并建構屬于自己的新的知識體系的。本文以小學低年段寫字教學為例,論述如何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來提升學生的思維力,提高寫字教學的效率。
一、情境體驗,激發學生思維主動性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營造習字的情境,應讓一個班、一個組、一對同桌等形成不同規模的學習共同體,讓學生沉浸在主動思考的情境中,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及好奇心,使其全身心開啟學習探究之旅。那么,在進行寫字教學時,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創設情境。
1.巧用文本情境
比如,在學習“潑”字時,學生容易將這個字與“拔”“波”等形近字混淆而出現誤寫誤用的現象。教授這類漢字時,教師可以巧妙利用該字所在的文本情境,將隨文識字與閱讀教學有機結合。
師:傣族人民是怎么過潑水節的呀?(出示傣族人民潑水的圖片)
生:傣族人民拿起鍋碗瓢盆,盛滿水就往人身上潑灑。
師:是呀,你瞧,你潑我灑,把頭發都給弄濕了,所以“潑水”的“潑”是三點水,右邊加個頭發的“發”。你把我的頭發弄濕了,我把你的衣服澆潮了,人們卻還是那么高興。潑水節多熱鬧啊!
在文本情境中,教師引導學生隨文識字掌握漢字易錯點,學生在沉浸式的情境中很容易就掌握了漢字書寫的要點。需要強調的是,在利用文本情境進行漢字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學情來確定漢字“音、形、義”中的易錯點和難點,做到重點突出,并將其融于文本情境之中。
2.結合六書造字法
在漢字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向學生展示漢字的原始造字方法,使其了解漢字各個部件的意義。可以說,這種常見的漢字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如果使用不當,反而會因信息量的增加而導致學生識字困難。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利用漢字文化,巧妙創設體驗情境呢?
統編語文教材一上第一單元《識字4 日月水火》、第三單元《識字9 日月明》、一下第一單元《識字3 小青蛙》三課,就分別以象形、會意、形聲三種造字方法創設體驗情境,學生融于情境之中,不僅能通過發現造字規律來自主識字,而且能更好地體會漢字的趣味與奧秘,提高識字寫字的積極性。
3.鏈接生活情境
統編語文一、二年級教材多次鏈接生活,營造識字寫字情境,注重培養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寫字的習慣。例如,教授一下“語文園地六”中的“識字加油站”板塊時,教師可利用“冰棍、西瓜、綠豆湯、涼席、蚊香、花露水”等需要學生掌握的詞語,創設去超市購物的情境,為學生搭建識字讀詞、圖文配對、分類擺放、分享識字方法、新字組新詞等學習支架,層層遞進,引導其在體驗超市工作者的過程中進行識字寫字。
鏈接生活或文化創設情境,不僅可以營造生活情境,還可以結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來輕松解密書寫要點。如教授三點水時,教師可利用扇子的形狀來引導學生書寫三點水時要呈弧線的形態,利用魔方的變化引導學生發現漢字呈現的左窄右寬或左寬右窄的形態規律。可見,溝通漢字與學生生活實際的聯系,可以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調動學生的形象思維,不斷激發其主動發現漢字的書寫規律。
除以上三種創造情境的方法外,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同樣能很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而積極主動的學習心理對學生主動發現、建構新的知識體系是十分必要的。綜觀大量的優質課例,我們不難發現,學生課堂上飽滿的學習熱情是教學情境營造成功的重要標志之一。
二、書寫發現,提升學生多維思維能力
讀帖一般是寫字教學的第一步。《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指出,在臨寫的初始階段,要充分發揮習字格在讀帖和臨寫過程中的重要作用,教師就要引導學生觀察范字的筆畫、部件位置和比例關系,并在臨摹的過程中,養成讀帖的習慣,形成“意在筆先”的意識。
1.借助輔助線、比對觀察,訓練學生思維精細加工力
一方面,借助輔助線提升學生的細節觀察力。巴甫洛夫把“觀察、觀察、再觀察”當作座右銘。可見,我們可以通過觀察獲得信息,進而掌握寫字的要領。小學生受年齡特征的影響,觀察漢字時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籠統性,因此,其一般要在硬筆田字格、軟筆米字格中開始學寫漢字,而田字格和米字格提供的就是輔助線。但由于小學生大腦發育尚未健全,教師要引導學生領悟書寫規則,提高漢字書寫質量。如在“女”字的書寫教學中,教師給出三條輔助線和兩個點(如圖1),學生很快就能自主發現“一筆撇短點伸展,二筆撇畫高于點,撇點交于豎中線,三筆長橫舒展開”的書寫規則。
另一方面,及時比對調整,提高手眼協調力。《綱要》指出,臨摹是書法學習的基本方式,臨摹過程包括讀帖、摹帖、臨寫、比對、調整等階段。可見,學生臨寫后進行及時的比對,對提高漢字書寫質量尤為關鍵。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比對教學中,教師還應遵循由扶到放的教學原則,結合讀帖后總結的書寫要點設置星級評價標準,在進行比對的過程中,在師生、生生等學習共同體中開展自評及互評。例如,學生借助輔助線自主發現規律后,教師可出示“女”字的書寫易錯點,帶領學生共同比對,在比對中發現書寫“女”字時“中宮收緊、撇高點低、字形端正、長橫舒展”四個要領。
2.利用漢字特征,訓練學生思維分類概括力
漢字是由音、形、義結合在一起的語言文字,它在結構組合上比表音文字有更多規則。教學漢字時,教師可以利用漢字的特征,訓練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統編語文教材從一年級起,就在每個單元的“語文園地”中設置“書寫提示”板塊,涵蓋筆順規則、結構特點、部首意義歸納等內容。教師教學這一板塊時,可將其融入單元課文的教學中,并在園地學習時進行拓展教學。例如,二下“語文園地一”強調“左上包圍的字,書寫時包圍部分的撇畫要寫得伸展;左下包圍的字,書寫時包圍部分的捺畫要寫得伸展”。本單元四個一類字“趁、遞、原、局”的書寫教學就應該滲透這一書寫規則,同時拓展左上包圍漢字“床、扁、層、左、右”及左下包圍漢字“這、還、過、旭、進”的教學。
根據建構主義教學原理,如果顛倒以上教學思路,即可以訓練學生的分類整合思維。例如,在引導學生發現女字家族漢字的規律時,教師可以先展示生活中多樣的女字家族漢字圖片,如嬰兒車、外婆家、婦好等,在有趣的情境中讓學生找一找女字家族漢字,然后再通過問題啟發學生主動思考歸類。如“女兒國的成員這么多,可有點兒混亂呢!大家有什么好辦法將其合理分類嗎?”,一“問”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開始主動根據漢字結構特征進行歸類,識別女字旁家族漢字和女字底家族漢字。學生將零散的漢字進行合理歸類的過程,就是發現同類結構漢字的書寫規律的過程,即“女在左,身變窄,橫變提,左右穿插又互訪;女在下,身變扁,橫更長,上窄下寬互體諒”。
綜上所述,有效利用漢字的構字特點,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精細加工能力及歸類概括思維能力。
3.重視語言建構與運用,提升學生思維表達力
規范清晰的言語表達是學生良好邏輯思維的外顯形式。漢字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語言的建構與運用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漢字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訓練學生的語言建構與運用能力,助力學生提升漢字精細加工能力及邏輯思維能力。
一是培養學生的思維秩序感。在寫字前,教師可要求學生按照“一看結構,二看主筆,三數筆畫”的邏輯順序對漢字進行精細加工與表達,以培養學生的言語邏輯秩序感。二是訓練學生的想象思維力。在寫字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如筆者的學生羅子妍發表在《少年百科知識報》上的內容:“‘中像一把鋒利的寶劍,‘人像一個掛衣架,‘才像一個跳舞的人,‘大像鳥兒張開翅膀,準備展翅飛翔。”三是豐富學生的語詞積累。在歸納總結階段,教師可利用小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謠、兒歌等形式,及時對書寫規則進行總結,助力學生豐富詞語積累。如筆者將《兩只小黃鸝》的歌詞改編為:“小小女字真奇妙,找到位置最重要。女字旁,身變窄,橫變提,左窄右寬又互訪。女字底,身變扁,橫變長,上窄下寬互體諒。找到規律勤練習,一起來把女寫好。”學生在愉悅的唱跳中,不僅放松了身心,鞏固了漢字的書寫要點,也豐富了語言建構與運用的能力,同時又提升了邏輯思維能力。
三、遷移建構,促發學生寫字可持續力
1.遷移運用,提升學生的發散思維力
在寫字教學中,學生如果能通過學習一個字,達到學習一類字的遷移運用,就是其寫字能力真正發展起來的標志。在寫字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遷移運用能力的訓練,就要對一篇課文、一個單元課文中出現的生字進行科學歸類,有效選取示范字。如筆者選取了“奶”“嬰”作為女字旁、女字底家族漢字的例字,并擴展自主訓練“媽、妹、姐、姿”等漢字,來檢測學生對女字旁和女字底漢字書寫規則的靈活運用能力。
2.作品展示,訓練學生的創新思維力
在進行同類漢字的書寫教學時,教師要搭建多維的展示平臺,開發多元的書寫媒介,運用多元的環境來陶冶學生的情操,提升學生寫字的成就感,因為積極的心理反饋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習字寫字的興趣。
硬筆書法是小學一、二年級書法學習的主要內容。教師可以結合硬筆書法的學習內容,將寫字內容作品化,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潛能,進而提升其創新能力。如筆者經常將生字書寫融入書簽的制作、好詞好句的摘抄中,引導學生巧借書簽、楓葉、各類扇面等物質媒介,形成書寫作品。具有創造力的作品書寫能夠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寫字成就感,進而為其自主習字帶來不竭的動力。
綜上所述,識字與寫字教學是小學低年段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識字寫字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積極創設體驗情境,激發學生識字寫字的動力,助力其提升精細加工、分類概括、言語表達等思維能力,還要積極開展書法寫字課、作品欣賞課等多樣化課型,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
【參考文獻】
[1]萊斯利·P.斯特弗.教育中的建構主義[M].高文,譯.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嚴云芬.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綜述[J].當代教育論壇,2005(15):35-36.
[3]董蓓菲.語文學習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4]溫寒江,連瑞慶.開發右腦:發展形象思維的理論與實踐[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5]彭華生.語文教學思維論[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