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時花
〔摘? ? 要〕? ? 智慧課堂打破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由于智慧課堂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所以廣受教師的青睞。智慧課堂的出現,使得教師可以更靈活地設計和應用不同難度的教學資源,學生可以選用適合自己難度的學習資源,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信息科技強調學習技術操作,將智慧課堂融入信息科技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更形象地去體會信息科技操作過程中詳細的操作流程,通過視頻或動畫這種直觀的知識呈現形式,可以大大激發學生對信息科技的興趣。本文主要探討如何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應用智慧課堂教學,希望給予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 ? 信息科技;智慧課堂;教學策略;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2023)? 09-0016-03
一、小學信息科技智慧課堂教學設計原則
(一)主題清晰,內容簡短
掌握各種信息科技操作的基本技術尤為重要,因此,信息科技智慧課堂應該具有明確的主題,分析重點信息科技教學內容,突出強調學習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容易出錯的地方等等,并配合語言的解釋,內容通俗易懂,有針對性地構建知識結構體系。因此,信息科技智慧課堂具有主題明確的特點,專注于核心知識點,使每節課的學習目標更加清晰和易于學習。
(二)模擬情境,生動形象
通過信息科技智慧課堂模擬信息科技教學場景給予學生情境化的教學體驗,讓學生猶如親臨現場。教師可以利用制作好的視頻對信息科技教學操作流程進行演示,使其更真實、生動,加深學生的認知理解和實踐體驗。例如,學習PPT制作過程中,利用視頻播放完整詳細的操作流程,針對學生容易出錯的操作,反復播放視頻,直到學生完全掌握操作過程。因此,在信息科技智慧課堂上創設情境,將更加現實和生動,能激發學生學習信息科技的興趣。
(三)資源共享,反復使用
由于錄制的視頻可以反復使用,可以促進不同地區的教師之間展開交流和探究,實現資源共享、相互學習、集思廣益,進而實現提升教學質量的目的。同時,它還可以上傳到一個網絡平臺,學生可以直接下載和觀看,實現資源共享。此外,我們還在Hivol白板軟件中使用課程資源、科目網絡、中小學教育資源共享平臺和其他教育資源平臺,來擴展教學資源。
(四)形式豐富,呈現多樣
智慧課堂使得信息科技教學的形式多樣且豐富。教師可將預先錄制好的微視頻在課前十分鐘讓學生學習,讓學生了解信息科技操作技巧的基本知識,實現預習效果。上課期間,動態的在線視頻結合教師的線下口頭講解,使得重點和難點突出。然后學生在機房練習,教師一個一個地指導。課后,學生在學校或周末放假回家期間,還可以反復觀看信息技術操作的智慧課堂,發現自己操作不對的地方或不理解的地方,進行有針對性的練習。因此,信息科技智慧課堂的使用是多樣的,實現保證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小學信息科技智慧課堂的構建
(一)教材準備
合理的材料是智慧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完整而高質量的智慧課堂由多種材料組成,包括文本、聲音、圖像等。文本應該簡潔明了,字體大小應該清晰可見,重點應該強調;聲音應適中,解釋應響亮清晰,以免干擾周圍聲音;圖像要清晰、標準化,強調知識點教學的細節。教學的質量取決于教材選擇的質量。首先,確保內容的統一,即教材應嚴格關注學科的基本教學目的,并與學生的認知水平相一致;其次,確保教材的價值,教師應熟悉本主題的相關材料并組織相關參考材料,包括教案的準備、教學活動細節等;最后,提供豐富的視頻教學材料,這些材料可以從網絡等多個渠道獲得。
(二)制作微視頻
創建智慧課堂的關鍵環節是微視頻場景的設計和編譯。教學視頻的設計,包括文本評論、學習內容、教學策略、項目意圖、時間等。每個環節的素材要合理分配,題目內容要清晰明了,要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根據知識點,有針對性地制作微視頻。首先,要根據主題內容場景的設計錄制視頻,要創建視頻資源。第一,要確保硬件設備的環境支持,以及視頻運行的穩定性;第二,在錄制信息科技教學微視頻后,及時保存,并且進行一系列處理,比如,文字的添加、音樂背景的設定、圖片的穿插等等;第三,確保視頻文字語言表達的簡潔性、流暢性、生動性;第四,音頻講解,基于文本添加音頻講解,重點講解關鍵環節,還可以添加背景音樂,營造氛圍,增加學生的學習樂趣。目前,有很多種微視頻創作軟件,如大師視頻編輯軟件、Camtasia Studio、Premiere等。
(三)選擇教學內容
通過智慧課堂實施信息科技教學,應該充分發揮智慧課堂的優勢。我們首先應該對知識體系有一個總體規劃,然后將其分解為幾個環節,同時確保信息科技教學操作要領的精準性和完整性。尤其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深刻理解信息科技教學的標準,了解課程和教學要點,并將其有效融入智慧課堂教學的設計中;二是通過制作信息科技專項操作,練習智慧課堂,利用不同的視頻呈現效果,深入分析信息科技操作技能,加強學生對操作技術的理解;三是設計趣味橫生的智慧課堂信息科技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基于學生的興趣,在視頻中加入動畫音頻等,實現寓教于樂的效果。信息科技教學的基本內容主要分為理論知識和上機操作。構建專項學習主題,通過信息科技理論知識和實踐練習促進學生協調發展,并從信息科技課中獲得樂趣。一旦確定了信息科技教學的主題,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制作信息科技教學智慧課堂,包括信息科技上機操作的重點難點、操作的演示以及容易出錯的上機操作方法的糾正。
(四)設計教學環節
在確定信息科技智慧課堂的教學內容后,需要確定教學目標和制訂教學計劃。智慧課堂與信息科技相結合應該發揮智慧課堂優勢。在傳統教學方式的基礎上,對智慧課堂進行創新和優化,充分發揮智慧課堂教學的優勢。信息科技智慧課堂教學為特定主題制訂有序的學習計劃,組織和協調教學,優化學生學習。根據教學設計,結合多媒體功能,創建合理的智慧課堂。
三、智慧課堂在小學信息科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教學目標分析
掌握信息科技技巧是學習的初衷,也是最核心的教學目標。在描述教學目的時,我們可以給出更清晰的定義,例如,學生一分鐘能打多少字、制作PPT需要多長時間。考慮到智慧課堂智能化、信息化、便捷化的特點,可結合信息科技學習特點,有效滲透教學內容,突破信息科技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主要發揮主導作用。我們要引導學生應用科學的學習方式,在智慧課堂上主動探究知識,激發對信息科技的學習興趣,了解知識的關鍵點,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只有詳細制定智慧課堂的教學目標,才能真正發揮其在信息科技教學中的作用。
知識和技能目標:通過信息科技智慧課堂,學生可以理解信息科技知識的基本概念,并在腦海中形成操作表象,理解并掌握信息科技的核心操作,不斷提高信息技術。
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智慧課堂學習信息技術操作。學會從一個例子中得出結論,并嘗試知識的遷移,將其應用于其他技術操作或不同的項目中。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目標:在學習信息的過程中,通過智慧課堂讓學生找到學習的樂趣,發現信息科技的魅力,收獲信息科技學習的成就感,塑造健康的心理,培養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
(二)教學組織
智慧課堂信息科技教學步驟分課前、課中和課后三階段。課前階段是學生預習和理解新知識的階段。首先,教師應根據課程分析教學內容,制作一個帶有圖像和文本的智慧課堂,作為下一節課的教學內容,并應注意難度適中、重點明確和內容精練。上課前,將制作的智慧課堂,利用課間時間讓學生在教室多媒體上學習觀看。倘若學生沒有完全掌握,可以利用教室里的多媒體進行復習,或者周末放學回家在信息科技微信群里自己下載并觀看信息科技智慧課堂。其次,教師可以制定一份預習任務清單,指導學生學習。最后,學生可以獨立觀看智慧課堂,預覽基本知識信息和基本項目活動,直觀了解操作原理,分組交流想法,關注自己的問題并在思考中學習。
課堂階段:課堂階段是在課堂上內化知識的過程。首先,教師會在課前評估學生學習的效果,以了解學生的薄弱環節,學生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師將其列在關鍵教學解決方案的類別中,并詳細回答較為集中的問題。其次,通過課前觀看智慧課堂,縮短課堂教學時間,把更多時間留給學生練習,做到理論實踐結合,進而實現掌握技能的目的。教師在巡視期間給予學生單獨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最后,組織小組學習總結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且共同解決問題。
課后階段:課后階段是鞏固知識的過程。學生的特點不同,教師無法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為此可以發揮智慧課堂的優勢,針對學生的短板制作專題復習智慧課堂,讓學生課后自行對照視頻操作練習,反思自己的問題,不斷鞏固自己的技能,從而提高信息技術水平。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交流和分享本課的內容,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培養學生的信息思維水平,促進學生對信息科技知識體系的構建。
1.教學評估項目
智能課堂學習的評估以信息科技學科的基本素質為指導,取決于多個評估科目,確定評估的綜合內容,使用不同的評估方法來測試學習結果,并將綜合評估和形成性評估相結合,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本文以信息科技研究為主要內容,以智能環境和學習分析技術為支撐,注重過程評估,分別從線上和線下兩個方面進行。其中,線下評估主要包括師生評估、學生評估和獨立評估;線上評估由三個環節組成:課前、課內和課后評估措施和綜合評估措施,促進學生基本信息科技技能的發展。
2.在線評估
在智慧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釘釘在網課前、課中、課后記錄學生數據,為教學評估提供數據支持。在線教學評估在課前、課中和課后進行。學前評估包括預習任務和參與學習。
總之,本文將智能課堂定義為一種新型課堂。它以道德修養和人的修養為基礎,以信息技術在信息科技課堂上的智能應用為基礎,將信息科技與師生的智力相結合,并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特征。信息科技在課堂上的智能應用,包括信息科技與課堂教學的融合,如,教育資源、交互式電子白板、在線釘釘課堂、個性化智能終端等,促進個性化和高效的課堂學習。
參考文獻
[1]史遠.基于項目式學習的學習方式變革研究:以小學信息技術智慧課堂為例[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3(2):23-26.
[2]周迎春.以課堂非良構化設計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研究:基于項目的小學信息技術智慧課堂例談[J].6教育,2021(3):82-86.
[3]楊福星,謝李偉.網絡教學平臺支持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智慧課堂:以《重建美好家園:繪制自選圖形》一課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4(12):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