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貝爾 符麗美
摘? ?要:課程思政是學校實現育德樹人的有效途徑,是一種教育教學理念。酒店管理專業集合理論、實踐和創新等特點,利用專業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融會貫通,形成協同效應。通過界定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內涵,結合酒店管理專業特點,歸納、提煉出酒店管理專業思政元素,并提出思政元素與現有課程體系的融合策略。
關鍵詞:課程思政;酒店管理;挖掘與融合
中圖分類號:G416?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3)06-0120-03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和針對性,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1]2020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又進一步提出,要全面推進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作用[2]。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相關政策文件為指導,結合酒店管理專業教學實踐、生活實踐、科技實踐及創新創業實踐等,界定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內涵,提煉酒店管理專業領域思政元素構成要素,并提出融合策略。
一、課程思政元素的內涵界定
關于課程思政的概念,大多數學者多從目的性方面歸納課程思政的內涵,還有學者對其做出描述性定義。要準確理解課程思政的內涵,需要從學校課程設置和課程結構出發。課程分為專業課程、學科基礎課程、實踐教學及創新創業,其中包含理論課和實踐課。以酒店管理專業理論課程《現代酒店管理》為例,學生從酒店的組織、營銷、管理、產品生產流程中了解國內外酒店的發展歷史,接觸酒店業管理文化,理解國內外酒店服務的中西方差異,認知國內服務習慣和服務禮儀等內容,由此增加學生對文化差異、思想差異、服務理念、政治信念、擔當意識等思考;教師將課程思政融入專業知識的講授之中。又如實踐課程《前廳接待實踐》,學生在與賓客接觸過程中,更加規范自身的言行舉止,以此達到酒店業的標準和要求,這更是對職業技能的培養,在培養學生工匠精神的同時,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理念進行規范,這無疑涵蓋課程思政要素。
綜上所述,課程思政覆蓋面廣,內涵從課程出發但又不局限于課程。需要拓展課程思政概念的外延,構建“課程思政”體系成為實現“三全”育人的著力點[3]。首先“課程思政”并非指某一門具體課程,而是一種教育教學理念,是一種體系,該體系包含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目標等。其次,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有所區別。課程思政包含專業課、基礎課、通識課等非思政課程,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系統工程,涉及教育教學全過程、全方面。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本質為講道理,講究方式方法,目的是把道理講深、講透、講活,達到溝通心靈、啟智潤心、激揚斗志的效果[4]。“思政課本質問題是思政教育的基本理論問題。”[5]最后,課程思政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研究范疇,對思政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二、酒店管理專業的特點
(一)善變求新
酒店管理專業是一個實用性較強的專業,宗旨是為酒店行業提供豐富、科學的理論指導,培養專業的酒店管理人員。隨著國民經濟和社會進入新發展階段,催生諸多變化和調整,酒店管理模式和運營模式需要與時俱進,因時而變,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競爭優勢。這就意味著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需要做出適當調整以適應酒店行業發展需求。酒店管理專業可從課程設置、教學內容、實習等方面做出變動和創新。例如,充分調動校企兩方資源優勢,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創建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設置對應于行業的主體工種、技術領域和職業崗位群,必須注重訂單式培養企業的不同需求。”[6]在變動和創新過程中,需要注重各課程之間、課程內容間的恰當銜接、處理好學校和企業之間的關系、注重學生的工作內容設置及分工等,都會涉及課程思政元素。
(二)綜合系統
酒店是一個配套設置齊全、功能多種多樣的場所,可以滿足不同服務對象的多樣化需求。各種功能既獨立運轉又相互交叉配合,形成酒店綜合服務體系。為保障體系正常運轉,需要及時處理好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例如客房部與前廳部協調入住、退房,餐飲部與前廳部對接客戶用餐事宜,采購部與財務部及時處理成本管控問題等。在專業課程設置方面,應涵蓋酒店行業主要業務,以培養學生具備精湛的業務能力、處理問題應變能力、團結協作的能力等。在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以及各專業課甚至是通識課中,融入可能涉及的相關思政元素,展現在課堂設計、實踐教學等。
(三)實踐性強
高校酒店管理專業具有鮮明的實踐特征,這就要求學校制訂人才培養方案需要重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在課堂設計上,突出酒店行業職業技能,將誠信、堅毅的品格和敬業、負責的職業道德、先進服務理念、團隊協作精神等融入專業課程。結合實踐課程,進行實地操作演練,熟悉酒店各部門業務流程以及部門之間的協作關系,提前培養學生的職場意識,這對于培育優秀的酒店從業人員具有重要意義。
三、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元素挖掘
(一)從課程教學中挖掘思政元素
酒店管理經歷長時間的發展,本身就創建了一套科學、完善的知識體系。從酒店管理專業課程設置中便可看出,理論課程有旅游學概論、酒店管理概論、酒店前廳與客房管理、酒店人力資源、酒店商務英語等,實踐課程有酒店崗位職能的服務和實習、酒店管理信息化軟件實驗等,都是為了培養學生掌握這套知識體系而設置的課程。酒店管理是一門綜合性專業。一名優秀的酒店管理人員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合理的知識結構、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及強烈的職業意識,同時要學識淵博、才干卓越,能運用邏輯思維和判斷力去發現問題,并能明智、科學、妥善地處理問題。掌握鼓勵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鼓勵學生參與科研活動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并從中挖掘職業與責任意識的關系、學習與文化傳承的關系、對比國內外酒店行業發展激發學生家國情懷等思政元素。
(二)在實踐演練中挖掘思政元素
酒店管理專業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需要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入酒店行業進行“實戰演練”。酒店實習通常要求學生適應不同的崗位,以達到全方位了解酒店工作流程的目的。在此期間,學生從前臺到客房預訂,再到餐飲服務甚至是大堂經理等,接觸的工作內容不同,面對的客戶也有所區別,但由此掌握的工作技能將越來越全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大國工匠精神。以大堂經理崗位為例,酒店大堂經理主要負責賓客接待以及處理客戶投訴等工作,工作內容繁雜,要求具備良好的心理承受和抗壓能力、積極的工作態度、高效的溝通能力等,為適應工作而不斷提高對自身要求時,實際上是對自己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已有所改變,學會理性思維和正確判斷是非。同時,學校在考評學生方面要求學生必須在真實崗位上完成自己的任務,并將實踐過程中的所聞、所見、所感及時反饋于學校,以培養學生服務意識、責任意識、敬業精神及法治意識等。
(三)從創新創業環節中挖掘思政元素
創新創業基礎課程蘊含著豐富的思政元素,充分挖掘與延伸課程思政元素,使“課程思政”與院校創新創業教學相融合,有利于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同時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的重要環節,更是“工匠精神”時代的要求[7]。創新創業課程融入到酒店管理課程體系,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培養創新能力,可讓學生充分發揮創新思維,設計酒店大堂、餐桌、桌布等與酒店相關產品。在此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全面思考,包括突出產品特色、融入當地文化習俗、產品的功能性、產品的質量安全等,進行評比與嘉獎,讓學生感受到辛勤付出獲得回報的喜悅,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此外,學校方面可以邀請成功企業家進入學校進行宣講,學生切身感受激勵和榜樣的力量,讓學生堅定信念,激發強烈的實現自我價值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
四、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元素融合策略
(一)課程思政元素結合“三全育人”的融合策略
在本科院校酒店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積極推動構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的教育理念,將思政元素與“三全育人”模式相融合。
實施全面育人,“以立德樹人為中心,育人主體協同配合,利用育人資源、要素和環境,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8]。在酒店管理專業的課堂教學、實習實踐、創新創業活動等各環節中,可從行業、專業、國家、國際等各角度融入思政元素;在介紹酒店行業發展史教學中,把國家文化融入其中,以增強學生對民族的認同感;在實習實踐中給學生貫徹安全意識、安全觀念、責任意識、擔當意識,以激勵學生出色完成實習任務;在創新創業中注重文化傳承等。
實施全程育人,銜接好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遵循學生成長規律,深入研究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完成階段性育人工作[8]。酒店管理專業在校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科學思維方法、科學倫理、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科技報國;酒店實踐教學則突出培育學生的法治意識、服務意識、擔當意識,環環相扣,以達到全程育人目的。
實施全員育人。全員育人的關鍵主體是人,強調人人為教育主體。從各個主體角度出發融入思政元素,其側重點有所區別。比如,從學校育人角度而言,側重人生觀價值觀、理想信念、道德修養等思政元素;家庭教育注重相親相愛、尊老愛幼、男女平等;社會層面則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酒店管理專業學生由于專業特點將面臨不同的教育主體,由此將思政元素融入到學生教育當中。
(二)課程思政元素的“四教”融合策略
1.提升教師課程思政育人意識和能力
課程思政遵循全程融入原則,結合酒店管理專業課程特點,有機融合知識傳授、價值塑造以及能力培養,確保與思政課程同向同行,同時兼顧顯性與隱形融合,以達到潤物無聲、“水鹽相溶”的思政教育效果。這就要求教師具備一定的自覺性和高質量的育人能力。借助教材案例,課前挖掘和梳理課程思政元素,采用以賽促建、以項目促建等方式有效與教學內容對接。憑借專業背景和豐富閱歷,將旅游發展與酒店管理發展相結合、將扶貧增收與旅游發展結合等融合到教學課堂環節,做到有隱有顯。讓學生從了解國情、省情、民情,到進一步了解國家制度,以增強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培養學生家國情懷、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
2.研究各門課程的教案制定策略并推廣新教法
當今學生作為“互聯網土著”,習慣直接獲取結果而容易忽視過程,缺乏探索精神和主動學習動力。注重學情分析,避免機械化、理論化灌輸形式,打破固有課堂壁壘,突破傳統教學思維。尋求新穎的教學模式,結合教學新技術和相關教學平臺,將思政元素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融入課堂教學。酒店管理專業每門課程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每門課程都應制定具有特色的教案,凸顯思政元素,細化教案思政化考評環節,作為課程的重點內容,做到可評可測,注重融入課堂教學環節,銜接自然。
(三)課程思政元素的“雙線”融合策略
借助互聯網技術,結合酒店管理專業特點,建立酒店管理專業課程思政元素的線上教學資源庫和試題庫。同時,可參考和選用中國大學MOOC平臺的精品課程和建立校企合作資源等,完成資源組建,能夠有效實現混合式教學進度一致性。豐富教學資源,采取形式多樣的教學模式,有力保障混合式教學的平穩開展。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課程思政關鍵在教師。課程思政教學挑戰教師的綜合素質,只會教知識授技能而不能做正確價值引領教育的老師不算是合格老師[9,10]。“雙線”和“校企”聯動,多形式推進課程思政培訓,拓寬培訓內容,涵蓋課程思政建設多個方面。“雙線”教學模式對教師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對年長教師,由于其學習新技術能力有限,容易引發排斥心理。這就要求院校在混合式教學任務的分配上需要更傾向于年輕教師,同時,加大培訓力度,鼓勵教師順應當今學生的學習習慣,靈活采用線上教學技術,并精心設計思政元素在該教學模式中的融入方式,做到潛移默化地啟發和引導。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R].新華社,2016.
[2]? ?教育部關于印發《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的通知[EB/OL].(2020-05-28)[2021-04-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3]? ?王堯.再論課程思政:概念、認識與實踐[J].中國大學教學,2022,(7):4-9.
[4]? ?習近平.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N].人民日報,2022-04-26(01).
[5]? ?蘭美榮,盧黎歌.論“思政課的本質是講道理”[J/OL].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8[2022-08-3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4558.G.20220825.1521.002.html
[6]? ?黃家林,朱現平,黃小萍.高職院校訂單式培養標準化建設研究——以地鐵運營行業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8,(14):6-11.
[7]? ?時文龍.“課程思政”融合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課程教學的思考[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20):51-52.
[8]? ?葛清清,蘇國紅.“三全育人”的內涵與內在邏輯[J].皖西學院學報,2020,(1):27-31.
[9]? ?何紅娟.“思政課程”到“課程思政”發展的內在邏輯及建構策略[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7,(5):60-64.
[10]? ?高燕.課程思政建設的關鍵問題與解決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7,(增刊3):11-14.
[責任編輯? ?興?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