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清曉 王靜
摘? 要:現如今,國家在教育工作中大力推進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提高,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化學實驗教學能夠幫助學生理解化學基礎知識,將課本中的理論知識轉化實際動手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的探究和創新能力。在化學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組隊進行詳細周密的實驗設計,通過實驗中的交流對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將實驗的方案進一步優化。在化學實驗的過程當中,能夠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獨立思考、勇于提問的優秀學習品質。基于此,對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進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化學;實驗教學
引言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不僅是研究化學知識的重要方法和手段,還是培養學生化學學習興趣和熱情的重要載體和渠道。對于第一次正式接觸化學的初中生來講,實驗在學習中占據著非常大的比重,教師要開展好實驗教學,從多個角度、以多種策略來發展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即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科學精神與社會責任,全面提升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一、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性
從學科特點角度來說,化學最顯著的特征便是實驗教學,其次是涉及實際生活中的多個方面。從素質教育教學來說,學科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幫助學生掌握化學知識、提升化學技能,還在于培養科學興趣、發展綜合能力、培養學科素養。在課程性質方面,初中化學應當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緊密圍繞課程內容以選定實驗主題,組織并開展更多的科學探究活動,引導學生在觀察、實驗、問題解決、交流討論的過程中實現全面發展。
二、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
化學作為一種以試驗為依據的課程,其作用毋庸置疑。首先,由于“一刀切”的教學目的,沒有考慮到不同時期的學生特點,確定適合自己的教學目的,從而在某種意義上降低了教學效果,從而損害了他們的長期發展。其次,實驗設備不足,沒有專業的實驗室,許多實驗都不能進行,只能靠老師“口述”。除了硬件條件上的問題外,教學環境也不理想,比如課堂里的氛圍太過僵化,沒有學生的自由地試驗和研究。
三、核心素養理念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
(一)創設實驗情境,培養學生的思維靈活性
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與傳統的化學教學方法有著較大的區別,前者更加注重對學生思維靈活性的培養,促使學生在化學學習中展開多角度的思考,對同一個問題設計出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案,經過對比選取其中最優的方案。學生通過化學實驗的學習,能夠提高思維的靈活性與多樣性,努力將課本中的知識同生活實踐進行結合,使學生養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化學實驗中,由于化學反應具有多變性,教師可以利用這一特性,引導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展開多角度思考。第一種思路,觀察反應物的變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器械中氣壓的變化進行證明。當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發生作用時,二氧化碳氣體被消耗掉,卻沒有產生新的氣體,因此實驗裝置中的氣壓呈現減少的狀態,第二種思路,可以通過化學反應中是否有新的物質生成,觀察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產生的變化。當化學實驗中需要檢測碳酸鈉的存在時,其用到的理論知識考查學生對碳酸根離子的了解。學生根據實驗步驟一步步前進,經過深入觀察在產生反應的溶液中加入稀鹽酸、氯化鈣或者氫氧化鈣,再從多個不同角度進行觀察,從而引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實現實驗教學目標。
(二)以實驗調控能力為載體發展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實驗調控能力指的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能夠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節、做好過程監控和結果反思的能力。1.量度控制教學量度控制教學指的是在實驗過程中通過控制實驗物料的用量來分析其對實驗的影響權重。以新編人教版初中化學第六單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為例,在“碳燃燒”的實驗中,學生要學會判斷碳燃燒時的生成物。學生可以采取對比實驗的方法,氧氣量充足時,碳充分燃燒,此時參與反應的碳與氧氣的質量比為3∶8;氧氣量不充足時,碳不充分燃燒,此時參與反應的碳與氧氣的質量比為3∶4。在這個教學案例中,同樣的實驗物料、不同的用量會產生不同的實驗結果,這體現了化學學科核心素養中的微觀探析能力。2.反思審視教學反思審視教學指的是學生在實驗后,將實驗結果與預想結果進行比較,看看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要思考:是預想結果出了問題,是實驗結果出了問題,還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以上面分析的“湖水過濾”為例,在第一次實驗后,濾液仍然渾濁,學生就要反思:是實驗的物料出了問題(濾紙破損),還是實驗的環節出了問題(濾液液面高于濾紙邊緣)?在第二次實驗后,濾液是澄清的,學生要反思:這種澄清是否等同于純凈,通過過濾得到的水,是否真的無雜質,等等。通過科學的、客觀的、理性的反思,學生會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不斷地追求真理。
(三)促進線上線下融合
對于初中化學實驗教學,教師應當在觀念、方法等方面做到與時俱進:既要追求學生學習成績的提升,又要關注學生學科素養的發展;既要傳承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優點,又要勇于探究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既要強調課堂的主陣地地位,又要充分利用課下零散的學習時間。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線上+線下”模式,要求教師充分利用學校現有教學平臺,布置實驗課前預習任務,發布一些針對理論講解的微課視頻,便于學生在課前了解實驗內容、實驗目的并形成實驗框架,從而減少課上用于理論講解的時間,在課堂學習中給學生留足時間與空間,使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經驗并實現思維的拓展。
結束語
綜上所述,化學實驗是結合了理論與實踐的課堂教學工作,學生通過實踐既學習了知識又運用了知識,且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印象。同時,也讓學生在實踐中規范自己的操作,培養嚴謹的實驗精神、科學探究精神。因此,優化實驗教學,需要教師在不斷的探索中總結經驗,也要靈活地思考,在多方面進行改良,為推動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奉獻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
參考文獻:
[1]劉玉梅.探究學科核心素養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改進策略[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7):30.
[2]趙玉蓉.核心素養下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現狀與反思[J].當代家庭教育,2020(1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