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娟
摘? 要:班級管理受到更多人重視。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是關系到學生學習、生活、心理健康和品德的重要因素。所以,作為一名中學的班主任,必須與時俱進,充分掌握和掌握每一個學生的真實情況,并針對他們的特殊問題和現實需求,開展相應的培訓、輔導和交流活動,使他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自己的發展道路。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
引言
班主任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領航者”,除了要完成課程知識的教學任務外,還要負責班級管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作為班級管理的執行者,班主任的班級管理的理念直接影響到班級管理的水平。因此,初中班主任應當順應教育改革的新形勢,積極創新班級管理策略,運用有效手段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引導初中階段的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形成正確的道德意識,幫助初中生在班級中健康快樂地成長。
1中學班主任的管理困境
班級里有很多留守學生,這是初中學校中常見的現象。他們的父母大多是在外地經商或是務工,極少在身邊,而他們則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撫養長大的,由于跨年齡的相處,老人們只能盡力讓學生吃飽穿暖,其他的一切都需要學生自己自立,特別是學業這一塊,老人們普遍教育程度較低,無法輔導學生,更甚者部分老人對學生過分溺愛,對學業完全忽視,更忽略了堅持、刻苦、尊重他人等良好品德的培養。一些學生喜歡獨來獨往,在生活表現中經常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團隊意識,無法形成主動參與建設好班集體的集體意識,基本上是一盤散沙的狀態,這對班主任開展管理好班級的活動是非常不利的,學生也沒有形成班級的歸屬感。因此迫切需要學生主動參與到班集體建設中,班主任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級。若沒有較好的管理方法解決管理困境,導致學生失去建設班集體的信心,很難積極參與班主任的管理活動中,無法調動學生參與管理班級的積極性。不僅如此,班主任缺乏管理經驗,很難從平時的學習與生活細節中捕捉到學生異樣的學習狀態,如初中生最容易發生的沉迷于網絡游戲、刷小視頻、瘋狂追星等表現,很難從細枝末節中發現問題再及時地解決問題。
2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有效策略
2.1明確管理目標,提高重視程度
新課改在課堂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班主任要想提高課堂管理效率,就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班級管理理念。這個階段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特點,發揮班主任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積極轉變課堂角色。班主任能使學生由被動式管理轉變為主動配合課堂教學管理。初中生身心發展迅速,性情不穩定,易引發心理沖突。為此,班級班主任必須保持積極、良好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課堂熱情,促進學生創新學習思維的發展。這樣可以幫助班主任和學生實現潛移默化的課堂理解,同時,班級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更能順利開展。課堂管理過程中,既有學生作業趕不上,也有爭吵打架的學生,這種學生有必要引起班主任和各科老師們的注意。班主任要特別關注班級中特殊的學生,采取積極的引導措施,使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實際問題,使他們在學習態度、團結友愛、抗挫折等方面也能有所提高,達到班級管理的高效發展。
2.2培養學生干部,加強班級管理隊伍建設
班級管理工作不能只依靠班主任,還需要學生干部的輔助。學生干部是班主任開展管理工作的小助手,也是班主任和學生溝通的主要橋梁。班主任的工作比較多,要承擔教學責任還需要管理班級紀律,在工作當中難免會出現力不從心的情況。因此,班主任需要選擇有責任心、有擔當的學生擔任學生干部,并對學生干部進行培訓。比如,學習委員可以帶領大家進行早讀、午讀等,學習委員是班主任了解學生學生成績的主要紐帶。在選擇班干部時可以采用民主投票式,班干部不僅需要有責任意識,還需要具有一定的組織能力。
2.3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班級氛圍
在管理方面,傳統的教育管理方法認為,班主任只要認真,就能嚴格要求學生,其實不然。初中學生正步入青春期,班級班主任過度嚴厲的態度不僅不能使學生接受,還會導致學生產生反叛心理。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們都要以積極的態度來影響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溫柔與民主,讓學生積極聆聽老師的引導與管理。在教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班主任應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作為其主要任務,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不僅有助于改善課堂氣氛,而且有助于學生增強集體榮譽感,增加班級課堂學習氣氛,營造良好的課堂互助氛圍。班主任要注重學生發展,多鼓勵,多信任學生,尤其在制定班級規章制度時,班主任應該多傾聽學生的想法,讓他們參與其中,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班主任的期望,感受到課堂的民主。唯有建立平等、自由、友善的師生關系模式,才能更好地贏得學生的信任,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提高班級管理的整體效果。
2.4開展班級活動,建設班級文化
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可以有效推動班級文化建設,在組織班級文化活動時,班主任可以鼓勵學生發揮特長,從而激勵和引導學生,使學生實現德、智、物、美、勞等方面的全面發展。例如,班主任可以安排更多的班級活動,如舉辦詩朗誦比賽、主題辯論等,為學生提供自我表達和展現自我的平臺,從而營造積極和諧的課堂氛圍,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間接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結語
總的來說,班級管理不是單單依靠班主任就能實現的,班主任必須聯合全體任課教師和班級學生建立完善的管理機制,循序漸進地實現嚴格管理。同時,在進行管理的時候,也不能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班主任應秉著公正、公開的方式進行管理,并且積極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提升全班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實現班級自治。另外,班主任的管理范疇不能局限于學習生活層面,還要積極進入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方方面面。并且應該注意班級文化的建立,讓學生在提升學習能力的基礎上還能獲得身心的雙重成長,從而為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朱華羽,孔碧赟.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優化對策[J].第二課堂(D),2021(09):93一94.
[2]王俊霞.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溝通技巧探析[J].初中課程輔導(班主任教育),2021(17):96一97.
[3]王興業,伊元媛.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J].初中課程輔導(班主任教育),2021(17):122.
[4]張福祥.新時期初中班主任班級管理方法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