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生
摘要:初中化學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與人們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而核心素養是一個綜合的概念,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遵循的一個重要規則,是學生對知識形成正確認識并且具備一定思維能力的基礎。所以,初中化學教學中對于學生核心素養水平的培養尤為重要。因此,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對學生進行滲透,本文結合新課程理念給教師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為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提供依據和幫助。
關鍵詞:初中化學? 核心素養? ?培養? 方法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中的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因素,初中化學教學也是如此。由于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在教學時,可通過實驗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創設情境,如將書本知識與實際生產生活相結合,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到知識。
二、明確目標,明確知識間的聯系
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目標。例如關于物質性質認識目標,引導學生從以下兩個方面理解:一方面是理解物質的性質與變化機理,從而認識到物質是如何變化的;另一方面是理解物質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及其規律,從而更好地理解其性質并發展相應的學科素養。[1]教學目標不能只局限于知識和理論上而應該具體到各方面來指導學習,將學習目標落到實處。例如在講解“酸和堿”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以一張簡單圖片作為基礎內容介紹常見的酸、堿,這些常見的酸堿之間可以發生化學反應,引導學生關注這些常見的化學反應,結合實際生活加深酸、堿知識的理解。在實際學習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酸堿之間是如何發生化學反應等相關問題。
三、注重創新,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化學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積極思考。在具體操作時,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實際問題,通過創設情境、解決問題來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例如在講解“碳酸鈣溶液會發生哪些化學反應”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思考:碳酸鈣溶液中會發生哪些化學反應?碳酸鈣溶液是由哪些物質組成?這些物質的主要成分是什么?通過問題設定,注重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進一步實現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2]
四、基于教材分析,提升教學內容內容質量
在初中化學教育當中,需要教師通過對教材的分析提高教學質量。[3]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從各個角度來了解學生對化學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提升知識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基于教材,讓學生結合教材中元素種類分布的情況了解該元素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如常見的鐵元素分布就是利用元素周期表來說明,通過元素周期表的介紹可以更好地掌握元素的種類分布情況和分布規律,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掌握基本的化學反應原理。除了元素分布還可以根據具體的現象分析元素在日常生活當中對生活帶來的影響,從而提升化學知識的實用性。[4]例如:學習有機合成材料的基本性質就需要結合教材中有機化合物的性質讓學生理解常見合成材料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可更加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物質的性質決定物質的用途,培養學生的化學核心素養。
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課程改革對于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具有重要意義。教師要將核心素養落實到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科核心素養在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通過新課程改革對初中化學進行教學設計,但設計教學方案時充分考慮到初中化學學習特點與學生學習實際情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化學學習環境,為學生化學學習能力及綜合素養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萍.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方法[J].家長,2022(30):96-98.
[2]潘長青.談基于發展學生化學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設計策略[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20):82-83.
[3]王朝志.淺談初中化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策略[J].名師在線,2020(18):19-20.
[4]王光.注重核心素養培育? 不斷創新教學方法[J].理科愛好者(教育教學),2020(02):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