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要:作業是課程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之一。“雙減”背景之下,基于對學生優質發展的要求,對作業的布置也就提出了“更加科學合理”的要求。教師應以教材話題為基本單位,確立作業主題,從生活視角構建學習內容,并適當補充學習資源,提出項目學習的目標,將語言學習與運用融為一體,從而更好地發揮英語作業的價值。
關鍵詞:小學英語 作業設計 實施策略
作業是課程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教育教學目標的重要載體之一。“雙減”背景之下,基于對學生優質發展的要求,對作業的布置也就提出了“更加科學合理”的要求。小學英語項目式作業是指學生完成一個階段的學習任務后,教師根據一定的學習目標而設計的自主完成項目,學生在一段時間內調動已有的知識、能力、品質對項目進行持續探索,并呈現項目成果。
一、聚焦作業主題,把握學習核心
教師要聚焦作業主題,把握學習核心,激發學生個性化的創造潛力和動手能力,展現學生的智慧、彰顯個性,推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作業成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比如,在教學五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 they do時,教師要能夠進行作業的優化,有效提升學生在實踐中完成作業的能力。教師應以教材話題為基本單位,確立作業主題,從生活視角構建學習內容,并適當補充學習資源,提出項目學習的目標,將語言學習與運用融為一體,從而更好地發揮英語作業的價值。本單元的主題是學習關于teacher,nurse,doctor,farmer等職業類的單詞以及對話。聚焦教材中的這一主題,我們確定了以“Jobs”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作業,制定了本次項目學習的階段性目標:研究與職業相關的英文單詞并了解其職業內容;搜集與職業相關的小故事,并試著用英文講述出來;用喜歡的方式展示小組內項目學習的成果并展開評價等。
再比如,在教學“Classroom”主題后,教師可以讓學生發揮想象力,設計一間自己最喜歡的教室,用圖畫的形式畫下來,在每個地方標上相應的單詞。在教學“Farm”主題后,讓學生設計自己的“dream farm”,畫一畫自己理想中的農場,并用“There be”句型進行描述;在教學“What would you like”單元后,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設計學校“一周菜譜”,并在課堂上用“Id like...”句型與同學交流。
二、小組合作學習,開展作業探究
由于學生個體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教師要根據小組內成員的學習能力以及特長進行任務的分配,從搜集、整理資料,形成職業類單詞“儲蓄卡”,再將單詞延展學習與其他學科知識融通整合。同時,教師要能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所見所聞,講述英文小故事、制作相關小視頻、完成手抄報、自編對話并表演等形式來完成作業探究。學生在此作業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團結協作、相互借鑒、彼此啟發、共同提升。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單詞卡,或者為單詞配上精美的小插圖,建議學生將不同類別的單詞用不同顏色的卡紙制作。鼓勵學生養成分類記憶單詞的習慣,培養分類思維。在引導學生完成制作類作業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單詞音形義的理解,這些詞卡成為學生們課上學習的工具,也為他們在課下進行單詞復習提供了很好的幫助。在對話和語篇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原本的背誦作業改為表演作業,學生會覺得表演要好玩得多。學生可以自由組合表演,既可以按課文表演,也可以創造性表演。這樣,能讓背誦任務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個作業中得到發展。
三、聯動知識統整,凸顯學習成果
基于這一學習目標的全要素視角來看,單一課程知識的學習已經很難實現這一目標要求。因此,教師必須從“整合”的角度來幫助學生提升知識的深度與廣度,既要關注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聯動各項知識的統整,又要注重知識與學生個體生活經驗的整合,讓學習知識與社會發展整體關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問題探究”與“作業完成”的過程中提升學習能力,發展學科核心素養。
比如,教師可以在教學譯林四年級上冊unit6 At the snack bar和unit7 How much這兩個單元內容后,讓學生設計自己的英文菜單。并引導學生設計完自己的菜單后,創設小吃店的環境,根據菜單進行創編對話,讓學生更好地應用知識;在復習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設計思維導圖,總結本單元的重點,做到查漏補缺。教師可向學生以提供一些有意義的英文動畫片、電影、視頻、歌曲。
同時,教師還要能結合各科特色布置英語作業,唱英文歌、畫手抄報、書簽、賀卡、英文韻律操、創設運動場景、創編英文小詩、故事、了解兩國歷史等。無論設計什么類型的作業,在作業完成后一定要評價。豐富多彩的評價也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從而提高作用設計的效果。
總而言之,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作為小學英語教師,不僅要讓學生在一系列的真實活動中習得相關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這樣一系列的實踐作業中培養自身問題解決以及合作創新思維的能力,從而真正實現作業育人的目標,推動學習向深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