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保池
摘要:初中數學的難度有所提高,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要求也變得更高。而且初中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關鍵階段,需要初中教師在教學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進一步為學生的發展作鋪墊。基于此,文章立足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就初中生需要具備的思維品質,進一步探究能夠培養學生數學思維的方法,以培養學生的數學邏輯思維。
關鍵詞:初中數學 中學生 思維品質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時期,教師需要把握這一階段,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現如今,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變高,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思維。
一、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
(一)積極順應時代潮流
國家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初中生的思維水平正處于發展階段,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很重要。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對初中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關注較少,主要是教師很少為學生提供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的條件。當下,教師要順應時代發展,采取多種措施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活躍他們的思維。[1]
(二)培養學生個性思維
在過去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有的教師在課前的備課、預習、上課、總結環節中,都是把學生要學習的知識,一五一十地傳授給學生。教師在講解數學應用題時,往往會把解題的步驟呈現在黑板上,要求學生掌握解題的方法。而思維是人腦通過分析、判斷、想象等進行信息轉換,間接概括客觀事物,形成新認知結構的過程,包括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思維能力是學生提升學習能力的關鍵。因此,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讓學生通過探究得出答案,需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個性思維,利用數學活動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邏輯性思維是一種運用邏輯工具對思維內容進行抽象和推演的思維活動,包括分析綜合、分類比較、歸納演繹、抽象概括等,它在理解和分析語言等認知活動中極其重要。
(三)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
初中數學作為抽象的學科,對學生的思維要求較高。在數學教學當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授人于魚,不如授之以漁。”對于學生來說,“會學”比“學會”重要。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學會使用所學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提升學生的數學水平。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培養的有效措施
(一)培養學生的讀題技能
初中教材作為教師授課的依據,也是學生學習的對象。教師在傳授給學生知識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明確解題技巧,幫助學生閱讀教材,培養學生的讀題技能,使學生在做題時能夠輕松應對。這樣一來,當學生自己面對新的知識時,就可以輕松地應對。在這一過程中,數學教師需要重視閱讀方法的傳授,引導學生將題目當中的重要內容進行勾畫,進一步在教師授課時能夠有重點地聆聽,解決自己遇到的難題。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時,教師需要讓學生注意到數學的用語,規范數學的語言表達,進一步提高初中生的閱讀能力。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生在學習數學時,只有對數學有了濃厚的興趣之后,才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品質。首先,教師要鼓勵學生,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習起來數學知識的難易程度不同,教師需要了解并且尊重這一差異。面對學困生,教師需要給予這部分學生信心,不斷地激勵學生,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注,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自信心。[2]
例如,在教學《認識三角形》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聯系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三角形物體,比如屋頂的斜梁、院子的柵欄門等,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三)傳授學生學習的方法
根據調查顯示,初中生在數學課上面對教師一步步的教學可以游刃有余,積極配合老師的教學,自己也能夠有所收獲。但是有些學生在課后自己學習時不知道從何下手。產生這樣的情況主要是由于學生在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進行,缺少自己的思考,導致學生掌握的學習方法有限。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把有效的學習方法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學習時能夠輕松地應對。在這一過程中,數學教師要發揮引導作用,鼓勵學生自主進行分析,進一步熟練地掌握解題技能。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和實效性,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教師需要意識到初中生思維品質培養的重要性,發揮數學學科在立德樹人中的重要作用。數學教師要立足教學和學生實際,通過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莉.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J].數學大世界(上旬),2021(06):81.
[2]薛永成.“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方法創新[J].學周刊,2023(0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