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統戰工作是黨的統戰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統戰宣傳工作則是高校統戰工作的關鍵一環。進入新時代,一系列新變化新形勢新挑戰應運而生,而如何做好宣傳工作也成為高校統戰工作的當務之急。在立足高校實際的基礎上,分析大統戰工作格局下統戰宣傳工作的一系列問題挑戰,并以江蘇開放大學為例,探索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統戰宣傳;高等學校;大統戰工作格局
引言
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統一戰線工作。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首次提出“統一戰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步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高度重視統戰工作,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的新高度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主動應對各種嚴峻風險挑戰,不斷加強和改進統戰工作。2022年7月29至30日,在黨的統一戰線政策提出10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愛國統一戰線發展的正確方向,準確把握新時代愛國統一戰線的歷史方位”[1],指出了統戰工作要明確方向、找準方位,為“怎么做好統戰工作”指明了方向。作為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與合作五大基本職能于一體,同時也是黨外知識分子、少數民族師生聚集地的高校,必須高度重視統戰工作,深刻領會黨中央提出的關于統戰工作的新發展理念,尤其要深入分析統戰宣傳工作的新形勢新任務,以新思維新舉措始終堅持推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為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統戰力量。
一、大統戰工作格局下高校統戰宣傳工作面臨的問題挑戰
雖然總體上各高校對統戰宣傳工作重視,常態化列入年度工作計劃,在黨建引領下,也都積極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完善長效機制,建設教育培訓基地等,取得了各有特色的工作成果,但是也必須清醒的認識到,這些與大統戰工作格局所要求的仍然存在不足與差距,面臨著許多問題與挑戰。
(一)宣傳內容的特殊性
當前互聯網發展高速化、多樣化、便捷化,在網絡上獲取和發布信息也輕而易舉,由于互聯網監管審核不力、個別不法分子利用漏洞等,宣傳內容“差之毫厘,繆以千里”的現象層出不窮,在獲取、制作、發布宣傳內容的時候很容易涉及以假亂真的字眼,一字之差便會產生歧義,甚至會產生意識形態領域問題。近年來統戰工作保密性安全性問題屢見不鮮,其中就包含了由于審核不力出現的主觀性層面上統戰宣傳問題,因此不得不對宣傳內容產生“過敏”也不可避免。
(二)宣傳方式的傳統性
對于傳統媒體——報紙、雜志、廣播、電視而言,它們始終發揮著重要的陣地作用,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堅定地發揮中流砥柱作用,通過自己創建的報刊、廣播等宣揚黨的統戰主張,有力地促進了全國抗日統一戰線的形成,不僅為革命的勝利,也為新中國成立后的社會主義建設、改革貢獻了法寶力量。近年來,信息化技術、數字化產業異軍突起,互聯網快速發展、科技力量日益壯大,各種短視頻APP、網絡社交平臺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人們獲取信息、發布信息的渠道更加豐富,加劇了對傳統思想觀念的沖擊。盡管擁有如此多新媒體新途徑,大多高校對新媒體在統戰宣傳工作上的運用不是很廣泛,出現新媒體宣傳統戰工作的方式方法與新時代高校統戰宣傳要求存在不適應的情況,這也對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線上線下融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宣傳受眾的多元性
進入新時代,隨著高校向上發展,擴大招生規模范圍、增強人才引進力度、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統戰宣傳的受眾也日趨多元。學生中“00后”已成為主體,他們大部分以自我為中心,思想更開放但也更幼稚、用網更熟練但也更沉迷、表達更直接但也更從眾,易受外界干擾、誤導,對統戰工作的了解度和關注度普遍有待提高,甚至少部分還存在誤解。歸國留學人員具有海外留學經歷,與國內教師相比,思想更活躍更多元,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差異顯著,同時國際交流合作也進一步帶來了更多挑戰。高校內民主黨派成員、少數民族群體也不容忽視,他們的社會背景更加多樣化差異化,風俗習慣、生活閱歷也不盡相同,其中少數民族群體具有一定的聚集性,更為封閉,往往自成一體,建立自己的小圈子,自認為認可度低,與漢族缺少交流,因此在統戰宣傳中如何做好求同存異也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四)宣傳隊伍的薄弱性
高校統戰宣傳工作者在統戰工作中起到關鍵作用,既要將黨的統戰政策傳達到位,也要將具體業務工作貫徹執行。正是由于工作內容的特殊性,統戰宣傳隊伍的薄弱性在實際工作中也逐漸暴露出來,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統戰宣傳隊伍數量上的薄弱。統戰部門大多與組織人事部門并在一起,獨立于宣傳部門,且部門成員大多身兼數職,專職人員較少,分身乏術,很難專注做好統戰宣傳工作。另一方面是統戰宣傳隊伍專業性的薄弱,目前針對統戰宣傳工作沒有具體專業要求,而在實際工作中既需要領會統戰工作政策、制度、文件精神,也要有宣傳技能,能夠針對工作所需做好宣貫工作,而這類專業人才少之又少。統一戰線學首次納入國民教育招生系列是在2015年,山東大學統戰學專業獲批5個博士生和20個碩士生招生名額,至此,其他高校統戰學專業才逐漸起步,但是由于培養周期長,也仍然無法滿足需求。
二、大統戰工作格局下高校統戰宣傳工作的優化策略
黨的二十大強調,“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完善大統戰工作格局,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做好統一戰線工作不僅是全黨步調一致向前邁進的需要,也是整個中華民族步調一致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需要。因此,做好高校統戰宣傳工作不僅是工作責任,也是政治責任、歷史責任,這就要求在做好統戰宣傳工作同時,堅持黨的領導,保持戰略定力,立足新時代新征程,著眼新發展新要求,以高校統戰宣傳工作格局推動大統戰工作格局向前推進。
(一)整合資源,寫好宣傳稿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做好統戰宣傳工作,首先是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在學深悟透的基礎上完整、準確、全面地向統戰干部、統戰成員和統戰對象傳達黨中央關于統戰工作的政策方略,要以官方權威發布信息為準,注意甄別、整合官方正式的學習資源,形成系列合集。同時,在宣傳統戰工作中更需要全面準確把牢各種形式宣傳稿的意識形態關,牢牢占領意識形態主陣地,加強審查,既要做到宣傳內容言之有理有據、通俗易懂,也要做到有吸引力。尤其要注重形成特色,面對不同群體,把握特征,分門別類,打造品牌文化。江蘇開放大學深入挖掘學校統戰元素,有機整合包括“學習強國”、校內自主拍攝的江蘇紅色文化影視在內的各類資源,并組織各群體開展專門研究,讓他們學有所思、學有所感、學有所悟,精心擬好宣傳稿,由黨委統一把關,做好成果宣傳工作,引導好、傳達好、落實好統戰思想,吸引統戰成員和統戰對象,為他們“思想充電”、“精神補鈣”,為推動學校事業發展、適應新時代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活水”。
(二)發揮優勢,織牢宣傳網
充分發揮互聯網、微博、微信、客戶端等新媒體和廣播、電視、報紙、宣傳品等傳統媒體作用,有效整合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全方位、多渠道、信息化開展統戰工作宣傳教育,突出特色亮點,以點成線,形成縱橫交錯宣傳網,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做好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有效途徑,助力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江蘇開放大學堅決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制定《江蘇開放大學統一戰線工作制度》,為統戰對象搓好“定心丸”,不僅以“點對點”“面對面”開展座談交流、學習培訓、談心談話、征求意見,“有溫度”地面向統戰對象開展統戰宣傳工作,實時摸清他們的所思所想所需,聆聽他們關于學校發展、專業領域的意見建議,及時有效地做好服務工作,并發揮微信公眾號等“指尖平臺”優勢,宣揚黨的統戰工作精神,通過校園網頁宣傳學校統戰工作動態和有關政策,張開統戰宣傳工作網,提升統戰工作實效性。2022年5月成立的全省辦學系統融媒體聯盟也必將為統戰宣傳工作帶來更大平臺。
(三)求同存異,抓牢宣傳點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強調,“以史為鑒、開創未來,必須加強中華兒女大團結。”[2]“大團結大聯合”是統戰工作的鮮明主題,必須長期堅持,在統戰工作實踐中要牢牢把握“正確處理統一戰線一致性與多樣性之間的關系”這條至關重要的主線,充分發揮統一戰線凝心聚力法寶作用,群策群力,通力合作,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道路上不斷尋求公約數,繪就同心圓。江蘇開放大學始終堅持依照《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扎實開展統戰宣傳工作,注重發揚民主,正確把握共同性和差異性的關系,在統一戰線和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會議、黨外知識分子座談會等,始終強調要深入學習和傳達統戰工作精神,促進構建大統戰工作格局。其中,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上,以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為契機,以“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為著力點,依托各級黨組織,積極開展少數民族學生座談會、講座、知識競賽等,弘揚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斷鞏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促進“五個認同”,努力實現互相充分尊重差異,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的熱烈氛圍,構筑全校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四)培優育才,建強宣傳隊
眾人拾柴火焰高。做好統戰宣傳工作這門學問,關鍵是要提升統戰宣傳隊伍的個人“唱功”,“獨唱”唯有在黨委堅強領導下形成“合唱”,才能有力唱響新時代“統戰之歌”。江蘇開放大學在做好日常工作中注重加強統戰宣傳工作者的系統培訓,培養能力素質,提升政治敏銳性、統戰理論基礎和新聞傳播知識,使之與互聯網互聯,與新時代適應。在完善覆蓋統戰理論方針政策的常態化培訓中促進培育學習型、創新型、實干型人才;按照“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有關方面各負其責的大統戰工作格局”[3],結合學校實際,抓好校內各級統戰干部的“責任田”與“份內事”,堅持在工作實踐中貫徹統戰工作任務,提升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積極引導與社會、學校發展相適應;聯動校內黨外知識分子和統戰團體,為他們做好服務工作的同時,支持他們有效依托平臺,主動做好“傳聲筒”,鼓勵他們成為統戰宣傳的強大力量,實現與學校事業發展同頻共振,為學校統戰宣傳工作注入新鮮血液和強大活力。
三、結語
奮進新時代,邁進新征程,高校做好統戰宣傳工作是發展所需、時代所需、使命所需,在統戰宣傳工作中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發動黨建引領“紅色引擎”,點燃“紅色火把”,堅持以黨建帶統戰,以統戰促黨建,實現雙輪驅動,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匯集智慧與力量,助力大統戰工作格局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學習強國.習近平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 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奮斗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力[EB/OL].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9706666807980430953&item_id=9706666807980430953.2022-7-30.
[2]學習強國.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https://www.xuexi.cn/lgpage/detail/index.html?id=6432884298220840377&item_id=6432884298220840377.2022-7-1.
[3]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單行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基金項目:江蘇開放大學(江蘇城市職業學院)“十四五”2022年度科研規劃課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專項,項目名稱:黨史學習教育長效機制在高校統戰工作中的實現路徑研究(項目編號:2022-S-16)
作者簡介:朱寶(1995.6-),男,漢族,江蘇泗陽人,研究實習員,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