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君
摘要:新課標背景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改變了傳統的知識集中“訓練營”形式,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堅定新課標的理念,轉變教與學的方式,且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與“四基”“四能”,是課改的真正意義所在。
關鍵詞:新課標? ?核心素養? ?自主合作? ?探究學習? ?轉變
“南方教研大講堂”曾探討過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探究性學習。針對探究性問題設計不準、探究時間不足、學困生參與度不高等問題進行研討交流,并且通過具體課例展現如何運用前置探究促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旨在深入落實新課程改革精神和“雙減”政策,推廣積極開展小學數學教與學方式轉變的實踐探索,促進學生學習數學,整體提升教學質量。今年2022版新課標也正式公布了,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再次探討這個問題,更有了現實意義。
2022年版《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向我們指明了“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教師要全面推進基于核心素養的命題設計,強調其與課銜接。通過學習我們對新課程標準的方向和概念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連續追問、思路外顯、引導啟發、對認識方式進行評價……那么,2022版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能引發思考的教學方式有哪些?
一、豐富教學方式
改變單一講授式教學方式,注重啟發式、探究式、參與式、互動式等,探索大單元教學,積極開展跨學科的主題式學習和項目式學習等綜合性教學活動。
蕭伯納有段名言:“倘若他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你和我交換仍然各是一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也有一種思想,而我們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么我們每個人將有兩種思想?!彼麊l我們應給學生提供發言討論交流思想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方式,這種學習方式能有效地改善學習環境,擴大參與面,提高自主探究的效率,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當學生圍繞著任務要求熱烈討論時,千萬不要因為教學計劃而中斷學生的學習過程。我們應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表意見和思考的機會,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學習活動中。我們要控制大課堂的長篇講解,加強小組研討學習,將班級、小組、個人、師生互相磋商等多種學習形式有機結合。使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吸收知識,集大家的智慧于一身,提高學習效率。
二、重視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改變過于注重以課時為單位的教學設計,推進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體現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以及學習內容與核心素養表現的關聯。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要整體分析數學內容本質和學生認知規律,合理整合教學內容,分析主題—單元—課時的數學學科知識和核心素養主要表現,確定單元教學目標,并落實到教學活動各個環節,整體設計,分步實施,促進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整體理解與把握,逐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以人教版三下“兩位數乘兩位數”為例,讓學生根據學習任務單先嘗試解決,經歷自主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筆算方法的過程,在借助動手操作和利用方塊、點子圖等直觀手段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中,體會解決問題策略和算法的多樣化,發展數感和推理能力。經歷用圖示表征解釋算法的過程,點子圖與豎式算理一一對應,理解圖形表征、算法表征與計算方法之間的聯系,體會乘法算式的簡潔有效,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方法,使得目標更具體,具有階段性和可操作性,由目標生成數學問題,進而立體整合成一個或幾個教學活動。
三、強化情境設計與問題提出
注重發揮情境設計與問題提出對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促進作用,使學生在活動中逐步發展核心素養,注重創設真實情境,重視設計合理問題。
創設好的活動情境是培養學生數學建模能力的要求,強調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選擇能引發學生思考的教學方式。強化情境設計與問題提出,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我們需要引發認知沖突,指向數學知識、方法、思想等發生發展過程。通過引領學生的學習過程:數學觀察、數學思考、數學表達、概括歸納、遷移運用等,從而啟發學生思維逐步深化或多角度思考。
之前有幸觀摩了羅鳴亮老師上的《三位數乘一位數》,隔著屏幕都讓我激動不已,課堂中羅老師以核心問題——淘氣的算法對不對?圍繞任務驅動展開釋放出課堂活動空間,辯證味愈漸濃烈,羅老師充分享受著學生的精彩辯論,在傾聽中,偶爾引導其他學生也加入交流匯報中,讓爭辯越來越激烈,學生在不知不覺的說理中忘我地跑到黑板前來舉例驗證,力證自己的觀點,并說清其中的道理。羅老師抓住學生爭辯的資源,讓傾聽、表達、轉述、批判、澄清、接納、共識、求援、互助、合作都在說理中自然而然的產生。本節課通過多種學習方式的呈現,讓我們直觀地感受到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教的方式在轉變,學的方式自然也發生了轉變。
一路成長,一路探究。課改實踐告訴我們,沒有堅定的貫徹新課程理念,真正意義上的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是不可能的。對于小學數學教學來說,既要轉變教的方式,又要轉變學的方式,培養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立足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創設真實問題情境,以問題任務驅動,注重學生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多種學習方式、方法的關聯性,關注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才能真正實現課堂教與學方式的轉變。所謂教學相長,我們也期待有更多的學習機會,促學促教,讓“雙減”政策下的小數課堂不斷提質增效,共同提高成長,這是我們所有教學者共同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