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吳芳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進入了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不僅極大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和生活,還對人們的思維產生了較大影響。互聯網技術的逐漸成熟,給各行業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推動力,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質量。在這種背景下,各個行政事業單位也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工作。不動產登記中心也在互聯網時代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提高了服務效率,大大緩解了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時排隊難、受理難等問題,獲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本文分析了“互聯網+”下不動產登記便捷受理的作用,探討優化策略,希望為相關人員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互聯網+”;不動產登記
在如今的社會發展背景下,“互聯網+”使各個行業基于自身需求利用互聯網技術,體現了互聯網技術的巨大優勢。我國的不動產登記制度是進一步深化改革的產物,互聯網時代給了不動產登記部門新的發展機遇,促使其不斷提升服務的信息化水平,使服務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ヂ摼W技術為行政事業單位提供了一種新的服務方式和服務路徑,相關人員應積極、主動地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實現更好的發展。
一、不動產登記概述
不動產登記是根據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確立的一項物權制度,是指權利人和利害關系人向不動產登記部門申請,將不動產登記于不動產登記簿。不動產登記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物權公示手段,具有一定的司法效果,而不是一般的行政管理行為。不動產登記的范圍比較廣泛,如集體土地、國有建設用地、房屋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等。對農村房屋的不動產登記試點從2018年開始,這說明不動產登記的范圍在逐步擴大。
一項完整的不動產登記要滿足幾個條件,首先,需要當事人申請;其次,由國家專職部門開展工作;再次,登記的內容為不動產物或變動事項;最后,登記的事項必須記載于不動產登記簿。不動產登記制度的出現滿足我國市場經濟發展需求,同時,它也是一項基礎性的制度,和每個人的切實利益相關。因此,不動產登記部門要認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積極采取措施為人們提供更好的服務。
基于我國人口眾多的現狀,不動產數量較多,因此,申請辦理的人很多,這就增大了不動產登記部門的工作量。不動產登記的類型較多,涉及范圍較廣,對信息的準確性要求很高。由于不動產登記是一項具有較高專業性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專業素養。不動產登記在業務開展過程中涉及很多法律知識,要求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法律知識?;ヂ摼W時代,為了提升業務開展的效率,不動產登記部門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工作。工作人員還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技術,才能在互聯網時代更好地勝任這項工作。由以上內容可以看出,人們對不動產登記的需求較大,所以,加強不動產登記的信息化水平,提升不動產登記的便捷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互聯網+”下不動產登記便捷受理的作用
“互聯網+”下不動產登記便捷受理具有多重作用,不僅使人們得到了便捷,還有利于不動產登記部門提升服務意識,促進部門更好的發展。相關人員要認識到在“互聯網+”下不動產登記便捷受理的重要性,進而在后期工作中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大眾。
(一)有利于推進國家“放管服”改革
“互聯網+”下的不動產登記受理更加信息化、便捷化、人性化,這是不動產登記部門精細化服務理念的體現,也是各省、市全面提升不動產登記便捷利民服務水平的要求。不動產登記部門深入學習黨史教育,立足本區域實際,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部門關于“放管服”的改革,同時為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決策提供依據。不動產登記部門提升受理的便捷能力,推動工作作風的轉變,可進一步體現不動產登記部門為群眾辦實事的理念。不動產登記部門大力推進“一窗+政務服務”建設,大大提升了不動產登記受理的便捷化,給人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服務體驗,有利于提升人們對服務的滿意度,有助于推動優質高效服務及地區營商環境的進一步優化,促使區域經濟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有利于實現數據的互通共享
在“互聯網+”下不動產登記便捷受理可與住建、稅務、銀行等相關部門實現信息實時互通,在此基礎上推動不動產信息管理基礎平臺的建設、個人住房信息查詢系統建設等。通過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建立各部門的數據端口,實現跨部門不動產登記信息的實時共享和動態查詢。由此看出,不動產登記便捷受理可以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使各項數據的獲得更加精準化。
(三)有利于進一步規范業務
目前,很多地區的不動產登記實現“一窗通辦”,人們不必跑多個窗口即可辦理業務,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提供了更規范的不動產登記服務。不動產登記部門優化業務流程,大大縮短了登記辦理的時間,比如,在窗口直接辦理抵押、預告登記,一個工作日內即可辦結。
(四)有利于紓困人性化
雖然在“互聯網+”下不動產登記部門實現了登記的便捷化,但一些特殊人群卻無法到現場辦理。這種情況下,不動產登記部門推出上門服務,這種業務的推出,充分體現了不動產登記的人性化。此外,工作人員還要做好政策的解釋工作,處理好歷史遺留問題,切實為人們解難題、辦實事。
三、“互聯網+”下的不動產登記便捷受理優化策略
不動產登記部門應如何進一步優化策略,提升服務質量是關鍵。筆者基于自身的工作經驗以及對相關資料的調查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軟硬結合,創新服務模式
人們要求服務更加高效,在這種情況下,大數據、云計算、遠程技術等很多先進的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對于不動產登記部門來說,應充分利用這些信息技術開展登記業務。在“互聯網+”背景下,不動產登記實現了軟硬結合,對窗口服務開展了大刀闊斧的創新,不僅提升了不動產登記部門的服務水平,也大大提升了服務效率。現在,很多不動產登記部門利用自助終端一體機進行信息登記,提供打證及終端查詢服務,同時也減少窗口業務內容,緩解了工作人員的壓力。此外,人們還可以提前在網上進行不動產申報,比如,利用微信預約等實現網上受理,工作人員也可以一次性辦結。
(二)遠程受理,完善線上功能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使不動產登記的遠程受理成為可能。在最大化地維護申請人合法權益、嚴格審核申請人各項信息的基礎上,不動產登記部門充分利用開展線上業務辦理不動產登記。比如,利用指紋采集、身份認證、人臉識別等技術,提供網上查詢服務。大力推進網上大廳和實體大廳相融合的服務模式,人臉識別系統可以快速、精準地審核認證是否一致。此外,廣泛利用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合同等形式,提升不動產登記受理的便捷化。這些電子形式的材料與實物具有同樣的法律效力,不動產登記部門實現這些信息的共享,根據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為申請人提交材料。
(三)完善法律、法規配套條款
不動產登記的范圍較廣,涉及內容較多,加之具有一定的司法屬性,我國也隨之配套了相關的法律法規,確保不動產登記程序和結果的合法、有效。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及不動產登記業務內容的豐富,與之相關的法律法規顯現出了一定的不足,不利于不動產登記工作的高質量開展。不動產登記涉及的法律主要集中在土地及地產管理方面,同時,還涉及《草原法》《擔保法》《礦產資源法》等。不動產登記部門要充分認識到這一問題,相關部門也應結合不動產登記的實際需求,完善法律、法規配套條款。
(四)防范法律風險,保障不動產所有人的利益
不動產登記過程中存在很多風險,要想提升不動產登記的有效性,切實保障不動產所有人的利益,就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各種風險。法律風險就是一種主要的風險,法律風險主要是指相關人員在開展具體的工作時使用了錯誤的法律,比如,引用失效的規章、文件等,辦理的不動產登記存在法律風險,進而損害不動產所有人的利益。為了避免以上問題,工作人員要熟悉各種法律條款,及時掌握法律法規的動態,以指引工作。
(五)加強線上線下監管,開展風險防控
在“互聯網+”背景下,不動產登記部門要全面加強監督,確保把各種風險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在線上開展業務雖然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使人們獲得更大的便捷,但也會帶來一定的風險。不動產登記部門要充分認識到監管的重要性,實現線上線下監管的有效結合,形成完善的監管體系,一方面對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監管,使其按照規定開展工作;另一方面,要規范申請人提供的各種資料,確保資料的有效性及合法性。
(六)注意隱私保護
不動產登記需要申請人提供各種資料,這是順利登記的基礎。線上業務辦理有助于提升不動產登記的效率,但是也存在隱私泄露的可能。為此,相關部門應根據工作的開展情況,對信息安全的使用進行規范,提升對信息數據的權限,明確相關人員的工作責任,提高職業素養,最大化地保護人們的隱私。
(七)整合數據,打造智慧城市
傳統的不動產登記不僅需要工作人員獲得大量數據,增加了勞動強度,而且獲取的數據還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在信息技術應用前期,不動產登記部門在本系統內部實現了數據的整合,但基于不動產登記的需要,它與公安、民政、稅務等各個部門之間還有較為密切的聯系。這就要求在更大的范圍內實現數據的整合和共享,基于此打造一個一體化的信息服務數據資源,是實現不動產登記便捷受理的前提。不動產登記部門應依托各種信息技術,建設高效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各種信息劃分和管理,提升信息管理的規范化,不斷為平臺補充新的信息,以滿足不動產登記的需求。此外,還要與相關部門實時信息共享,做到無縫對接,提升信息的價值,這樣既能維護部門數據的原始性,還能為其他部門提供信息支持,也為智慧城市的打造做好鋪墊。
四、結束語
不動產登記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需求,也是業務拓展的需求。不動產登記部門要認識到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提升不動產登記便捷性的重要性,積極采取措施提供各種支持。同時,國家相關部門也要基于自身職責,完善法律、法規,降低不動產登記的法律風險,使我國不動產登記業務實現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夢思.“互聯網+”下的不動產登記便捷受理芻議[J].中國市場,2021(06):191-192.
[2]袁博.“互聯網+”下的不動產登記便捷受理芻議[J].經濟管理文摘,2021(09):187-188.
[3]黃平.基于互聯網+不動產登記便捷受理探討[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9,42(01):208-210+215.
[4]唐華,丁華,汪洋.“互聯網 +”背景下的不動產登記信息服務研究[J].現代測繪,2019,42(06):24-26.
[5]劉艷茹.互聯網+背景下不動產登記新思路探析 [J].中外企業家,2018(32):224-225.